innodb_buffer_pool_size
适用版本:8.0、5.7、5.6、5.5
默认值:134217728
修改完后是否需要重启:是
作用:InnoDB缓冲池大小, 这对Innodb表来说非常重要。Innodb相比MyISAM表对缓冲更为敏感。
修改建议:系统内存的3/4,如32G内存则设置24G。
innodb_log_file_size、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
通常,日志文件的总大小应足够大,以使服务器可以消除工作负载活动中的高峰和低谷,这通常意味着有足够的重做日志空间来处理一个小时以上的写活动。
值越大,缓冲池中需要的检查点刷新活动越少,从而节省了磁盘I / O。较大的日志文件也会使崩溃恢复变慢。
日志文件的总大小(innodb_log_file_size *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不能超过略小于512GB的最大值。
可以在高峰期间采样1分钟产生日志量,计算1小时的日志量。设置为1~2小时的日志量即可。如:20M * 90 = 1800M;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2, innodb_log_file_size=900M 或 innodb_log_files_in_group:3, innodb_log_file_size=600M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适用版本:8.0、5.7、5.6、5.5
默认值:1
修改完后是否需要重启:是
作用:控制提交操作的严格ACID遵从性与更高的性能之间的平衡,当重新安排并批量执行与提交相关的I/O操作时,可以实现更高的性能。可以通过更改默认值来获得更好的性能,但随后可能会在崩溃中丢失事务。
1: 事务提交时,把事务日志从缓存区写到日志文件中,并且立刻写入到磁盘上。
0: 日志每秒写入一次并刷新到磁盘。尚未刷新日志的事务可能会在崩溃中丢失。
2:事务提交时,把事务日志从缓存区写到日志文件中,但不一定立刻写入到磁盘上。日志文件会每秒写入到磁盘,如果写入前系统崩溃,就会导致最后1秒的日志丢失。
修改建议:能够容忍系统崩溃,丢失1秒的数据,并对性能要求极高的场景可以设置为2,否则建议保持默认1。
innodb_io_capacity
适用版本:8.0、5.7、5.6、5.5
默认值:200
修改完后是否需要重启:是
作用:参数定义了InnoDB后台任务每秒可用的I/O操作数(IOPS),例如用于从buffer pool中刷新脏页和从change buffer中合并数据。innodb后台进程最大的I/O性能指标,影响刷新赃页和插入缓冲的数量,在高转速磁盘下,尤其是现在SSD盘得到普及,可以根据需要适当提高该参数的值。
修改建议:建议设置为innodb_io_capacity_max 的1/2(系统IOPS的40%~50%),通常SSD设置为2000,
innodb_io_capacity_max
适用版本:8.0、5.7、5.6、5.5
默认值:2000
作用:在压力下,控制当刷新脏数据时MySQL每秒执行的写IO量解释一下什么叫“在压力下”,MySQL中称为”紧急情况”,是当MySQL在后台刷新时,它需要刷新一些数据为了让新的写操作进来。
修改建议:建议设置为略低于系统IOPS,innodb_io_capacity 的2倍,(系统IOPS的80%~90%),通常SSD设置为4000,普通HHD设置200-400即可。
sync_binlog
适用版本:8.0、5.7、5.6、5.5
默认值:1
修改完后是否需要重启:是
作用:控制MySQL服务器将二进制日志同步到磁盘的频率。
1: 事务提交后,将二进制日志文件写入磁盘并立即刷新,相当于同步写入磁盘,不经过系统缓存。
0: 禁止MySQL服务器将二进制日志同步到磁盘。
N:每写入1000次系统缓存就执行一次写入磁盘并刷新的操作,会有数据丢失的风险。
修改建议:能够容忍系统崩溃时丢失数据,并对性能要求极高的场景可以提高此参数如1000,否则建议保持默认1。
back_log
适用版本:8.0、5.7、5.6、5.5
默认值:1
修改完后是否需要重启:是
作用:MySQL每处理一个连接请求时都会创建一个新线程与之对应。在主线程创建新线程期间,如果前端应用有大量的短连接请求到达数据库,MySQL会限制这些新的连接进入请求队列,由参数back_log控制。如果等待的连接数量超过back_log的值,则将不会接受新的连接请求,所以如果需要MySQL能够处理大量的短连接,需要提高此参数的大小。
修改建议:3000
innodb_flush_method
适用版本:8.0、5.7、5.6、5.5
默认值:fsync(unix)
作用:定义用于将数据刷新到InnoDB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的方法,这可能会影响I/O吞吐量。
修改建议:当数据盘使用SSD时,不需要使用多级缓冲,设置成O_DIRECT ;如果您使用或打算将其他存储设备用于redo log files 和data files ,并且您的数据文件驻留在具有非电池后备缓存的设备上,请改用O_DIRECT
max_connections、max_user_connections
适当加大相应配置
保证max_connections > max_user_connections 20这样即可
如: 5000/4800
interactive_timeout、wait_timeout 适当调整
interactive_timeout:交互式连接超时时间(mysql工具、mysqldump等)
wait_timeout:非交互式连接超时时间,默认的连接mysql api程序,jdbc连接数据库等
join_buffer_size、read_buffer_size、sort_buffer_size、 适当增加
join_buffer_size:用于普通索引扫描,范围索引扫描和不使用索引的联接的缓冲区的最小大小,从而执行全表扫描。通常,获得快速联接的最佳方法是添加索引。
sort_buffer_size: 每个必须执行排序的会话都会分配此大小的缓冲区。sort_buffer_size并非特定于任何存储引擎,而是以一般方式进行优化。
read_buffer_size:对MyISAM表进行顺序扫描的每个线程都会为其扫描的每个表分配此大小(以字节为单位)的缓冲区。如果进行多次顺序扫描,则可能需要增加此值,默认为131072,不使用MyISAM引擎可以不用改。
innodb_autoinc_lock_mode
适用版本:8.0、5.7、5.6、5.5
默认值:1
修改完后是否需要重启:是
作用:在MySQL 5.1.22后,InnoDB为了解决自增主键锁表的问题,引入了参数innodb_autoinc_lock_mode ,用于控制自增主键的锁机制。该参数可以设置的值为0、1、2,RDS默认的参数值为1,表示InnoDB使用轻量级别的mutex锁来获取自增锁,替代最原始的表级锁。但是在load data(包括INSERT … SELECT和REPLACE … SELECT)场景下若使用自增表锁,则可能导致应用在并发导入数据时出现死锁。
现象:在load data(包括INSERT … SELECT和REPLACE … SELECT)场景下若使用自增表锁,在并发导入数据时出现如下死锁:
RECORD LOCKS space id xx page no xx n bits xx index PRIMARY of table xx.xx trx id xxx lock_mode X insert intention waiting. TABLE LOCK table xxx.xxx trx id xxxx lock mode AUTO-INC waiting;
修改建议:建议将该参数值改为2 ,表示所有情况插入都使用轻量级别的mutex锁(只针对row模式),这样就可以避免auto_inc的死锁,同时在INSERT … SELECT的场景下性能会有很大提升。
注 :当该参数值为2时,binlog的格式需要被设置为row。
query_cache_size
适用版本:5.7、5.6、5.5
默认值:1048576
修改完后是否需要重启:否
作用:该参数用于控制MySQL query cache的内存大小。如果MySQL开启query cache,在执行每一个query的时候会先锁住query cache,然后判断是否存在于query cache中,如果存在则直接返回结果,如果不存在,则再进行引擎查询等操作。同时,insert、update和delete这样的操作都会将query cahce失效掉,这种失效还包括结构或者索引的任何变化。但是cache失效的维护代价较高,会给MySQL带来较大的压力。所以,当数据库不会频繁更新时,query cache是很有用的,但如果写入操作非常频繁并集中在某几张表上,那么query cache lock的锁机制就会造成很频繁的锁冲突,对于这一张表的写和读会互相等待query cache lock解锁,从而导致select的查询效率下降。
现象:数据库中有大量的连接状态为checking query cache for query、Waiting for query cache lock、storing result in query cache。
修改建议:MySQL默认是关闭query cache功能的 ,如果您的实例打开了query cache,当出现上述情况后可以关闭query cache。
net_write_timeout
适用版本:8.0、5.7、5.6、5.5
默认值:60
修改完后是否需要重启:否
作用:等待将一个block发送给客户端的超时时间。
现象:若参数设置过小,可能会导致客户端出现如下错误:
the last packet successfully received from the server was milliseconds ago或the last packet sent successfully to the server was milliseconds ago.
修改建议:一般在网络条件比较差时或者客户端处理每个block耗时较长时,由于net_write_timeout设置过小导致的连接中断很容易发生,建议增加该参数的大小。
tmp_table_size
适用版本:8.0、5.7、5.6、5.5
默认值:2097152
修改完后是否需要重启:否
作用:该参数用于决定内部内存临时表的最大值,每个线程都要分配,实际起限制作用的是tmp_table_size和max_heap_table_size的最小值。如果内存临时表超出了限制,MySQL就会自动地把它转化为基于磁盘的MyISAM表。优化查询语句的时候,要避免使用临时表,如果实在避免不了的话,要保证这些临时表是存在内存中的。
现象:如果复杂的SQL语句中包含了group by、distinct等不能通过索引进行优化而使用了临时表,则会导致SQL执行时间加长。
修改建议:如果应用中有很多group by、distinct等语句,同时数据库有足够的内存,可以增大tmp_table_size(max_heap_table_size)的值,以此来提升查询性能。
posted @
2021-04-27 16:57
晓码君
阅读(
317 )
评论()
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