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季软工实践助教总结
1.班级链接
托单老师的福,我很喜欢S班这个称号。有一种特别出众的气质。
2.学期工作总结
2.1每周点评数量折线图
根据每周的汇报得出下图:
2.2工作各项参数
工作项 | 数目 |
---|---|
发布作业 | 11 |
评论作业 | 270 |
作业评分 | 9 |
课堂展示 | 10 |
3.工作反思
3.1日常评论
日常评论不积极。我反思:尽量每天匀出一些时间完成工作。
3.2课堂展示
课堂展示(也包括日常作业)中提供的技术支持不足。我反思:这是由于个人的能力不足导致的。这让我有动力利用更多的时间增长自己的技术,并用自己的技术为他人提供帮助。
3.3与同学们的交流
在个人总结作业中,有同学提到助教与同学的交流不够多。我反思:我的交流多是被动的,在发布作业和回复问题时发生。本学期乐助教进行了技术分享,这是可以采取的行动,但是对个人能力要求比较大。另一点可以采取的方式是多水群,时不时提出一些作业中的注意事项。群里比较活跃的话,大家有问题也能更轻松地提出来。
3.4对其他助教的感谢
两个班级的助教老师一起设计了各次作业,因此作业发布方面的工作变得轻松一些;乐助教额外提供了一些技术支持;感谢所有人。
4.给未来的建议与改进
4.1课程介绍和引导
本学期的第一次线上课程,我简要介绍了软工实践的各项作业安排,并且提出了一些学期注意事项。我的展示比较简略,但是在经历一个学期的工作之后,我意识到这从未有过的引导课可以产生更大的效益。引导课的内容可以包括:
- 明确规则。包括作业提交规则,分数计算规则;
- 介绍各次作业内容:
- 作业涉及的技术,可以让同学们做好准备,提前进行学习;
- 作业的评分占比,考察的能力;
- 介绍结对作业和团队作业的形式;
- 介绍学期内会进行的活动,例如随机换组;
- 向同学们展示往届同学写给他们的寄语(这是个人总结作业的部分内容,可以让其发挥实际效用)
引导课可以让同学们对课程有一个整体的印象,做好准备迎接挑战;规则提前正式说明能避免犯错;在个人总结作业中,有同学提到,希望助教可以分享自己的经验,例如各次作业采用的技术和内心感受。这样的分享环节就可以在上述的引导课进行。
4.2团队随机方案和组成时间
随机组队是本学期团队作业的热点之一。我认为随机组队是有必要继续进行下去的,能让同学们有机会接触到新的伙伴,能避免自由组队的部分缺陷;同时也带来了额外的问题。在团队总结的随机组队吐槽中,我收集到一些很有用的建议:
- 随机组队也应该适当考虑技术意愿
- 可以随机组合双人结对,既有随机又有自由
- 随机组队应该给更长的适应时间
- 第一点是从项目技术意愿分布角度考虑的。W班在交换组员前首先统计了技术意愿,同种技术类型内进行交换,减少交换阻力;这样的方式可以考虑应用到随机组队过程中,让每个组的技术意愿分布都满足项目要求;
- 第二点是从团队内部熟悉程度的角度考虑的,能够避免完全不熟悉带来的节奏缓慢,算是第一点建议的替代方案,我觉得非常有趣。
- 第三点建议让我思考团队组成的时间选择。本学期是在结对之后才提到要进行团队组成的,并且采用了随机的方式,所以在github实战中会让各组有一种措手不及的感觉。我认为可以将团队组成的时间提前到课程开始,让各组成员有更多的磨合时间。同时,这一措施让各组有更充分的时间思考团队项目,这一点非常重要。
4.3作业评分划分方式
本学期的作业评分由我和陈助教完成。对于数量大的个人编程和结对编程,我们采取的方式是:一人负责一半的人数,每次评改时交换所负责的人员组成。我们在评分之前商定好评分标准,但是在实践是还是会出现给分差异较大的情况,于是每次会有一个相互学习评分标准的过程,然后再花费一些时间修订已经完成的评分,效率比较低下。交换可以进一步减少标准不同带来的负面效果,但是每次作业的各种属性还是不太一样,无法消除负面效果。
对于份数较小的团队作业,我们采用了不同的方式:将作业的评分项划分成两份,每个人需要给所有组的那一份评分项打分。这样的话,所有组的同一个评分项都是采用的同一个标准,消除了潜在的不公正。
我认为划分评分项的评分方式也可以应用到个人作业和结对作业中。这样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保证助教能够快速地定位到自己要批改的评分项?可以在作业中提供一个目录模板(或者直接使用[toc]
语法)来解决,这样助教可以快速跳转到自己需要评分的部分,同时也规范了同学们答题的规范性,避免遗漏。例如:
[1.班级链接](#1)
[2.学期工作总结](#2)
[3.工作反思](#3)
[4.给未来的建议与改进](#4)
## <span id="1">1.班级链接</span>
## <span id="2">2.学期工作总结</span>
## <span id="3">3.工作反思</span>
## <span id="4">4.给未来的建议与改进</span>
4.4课堂展示互评
本学期有一个小组的团队项目是针对软工实践课程的:软工实践互动评价小组的互动评价系统。在课堂展示时,每个组需要给其他组打分,并给出建议。本学期采用了各组自行设计评分表格,然后发给助教统计结果的方式。这样时效性不高,属于重复性比较高的劳动。但是利用该组的互动评价系统,各组在完成评分后立即可以收到反馈。
在团队beta冲刺的答辩中,各组成功利用该组的评价系统完成了互评的工作。该项目还存在可以进一步完善的地方;在完善之后,可以将其用于软件实践课程。
谢谢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