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数优化
Max_connections
(1)简介
Mysql的最大连接数,如果服务器的并发请求量比较大,可以调高这个值,如果连接数越来越多,mysql会为每个连接提供单独的缓冲区,就会开销的越多的内存,所以需要适当的调整该值,不能随便去提高设值。
(2)判断依据
show variables like 'max_connections';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max_connections | 151 |
+-----------------+-------+
show status like 'Max_used_connections';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Max_used_connections | 101 |
+----------------------+-------+
(3)修改方式举例
vim /etc/my.cnf
Max_connections=1024
补充:
1.开启数据库时,我们可以临时设置一个比较大的测试值
2.观察show status like 'Max_used_connections';变化
3.如果max_used_connections跟max_connections相同,那么就是max_connections设置过低或者超过服务器的负载上限了,低于10%则设置过大.
back_log
(1)简介
mysql能暂存的连接数量,当主要mysql线程在一个很短时间内得到非常多的连接请求时候它就会起作用,如果mysql的连接数据达到max_connections时候,新来的请求将会被存在堆栈中,等待某一连接释放资源,该推栈的数量及back_log,如果等待连接的数量超过back_log,将不被授予连接资源。
back_log值指出在mysql暂时停止回答新请求之前的短时间内有多少个请求可以被存在推栈中,只有如果期望在一个短时间内有很多连接的时候需要增加它
(2)判断依据
show full processlist;
发现大量的待连接进程时,就需要加大back_log或者加大max_connections的值
(3)修改方式举例
vim /etc/my.cnf
back_log=1024
wait_timeout 和 interactive_timeout
(1)简介
wait_timeout:指的是 mysql 在关闭一个非交互的连接之前所要等待的秒数
interactive_timeout:指的是 mysql 在关闭一个交互的连接之前所需要等待的秒数,比如我们在终端上进行 mysql 管理,使用的即使交互的连接,这时候,如果没有操作的时间超过了interactive_time设置的时间就会自动的断开,默认的是28800,可调优为7200。
wait_timeout:如果设置太小,那么连接关闭的就很快,从而使一些持久的连接不起作用
(2)设置建议
如果设置太大,容易造成连接打开时间过长,在show processlist时候,能看到很多的连接 ,一般希望 wait_timeout 尽可能低
(3)修改方式举例
wait_timeout=60
interactive_timeout=1200
长连接的应用,为了不去反复的回收和分配资源,降低额外的开销。
一般我们会将 wait_timeout 设定比较小,interactive_timeout 要和应用开发人员沟通长链接的应用是否很多。如果他需要长链接,那么这个值可以不需要调整。
另外还可以使用类外的参数弥补。
key_buffer_size
(1)简介
key_buffer_size 指定索引缓冲区的大小,它决定索引处理的速度,尤其是索引读的速度
Ⅰ 此参数与 myisam 表的索引有关
Ⅱ 临时表的创建有关(多表链接、子查询中、union)
在有以上查询语句出现的时候,需要创建临时表,用完之后会被丢弃
临时表有两种创建方式:
内存中------->key_buffer_size
磁盘上------->ibdata1(5.6)
ibtmp1 (5.7)
(2)设置依据
通过 key_read_requests 和 key_reads 可以直到 key_buffer_size 设置是否合理。
mysql> show variables like "key_buffer_size%";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key_buffer_size | 8388608 |
+-----------------+---------+
mysql> show status like "key_read%";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Key_read_requests | 10 |
| Key_reads | 2 |
+-------------------+-------+
一共有10个索引读取请求,有2个请求在内存中没有找到直接从硬盘中读取索引
控制在 5%以内 。
注:key_buffer_size 只对 myisam 表起作用,即使不使用 myisam 表,但是内部的临时磁盘表是 myisam 表,也要使用该值。
可以使用检查状态值created_tmp_disk_tables 得知:
mysql> show status like "created_tmp%";
+-------------------------+-------+
| Variable_name | Value |
+-------------------------+-------+
| Created_tmp_disk_tables | 0 |
| Created_tmp_files | 6 |
| Created_tmp_tables | 1 |
+-------------------------+-------+
通常地,我们习惯以 Created_tmp_tables/(Created_tmp_disk_tables + Created_tmp_tables)
Created_tmp_disk_tables/(Created_tmp_disk_tables + Created_tmp_tables)
或者已各自的一个时段内的差额计算,来判断基于内存的临时表利用率。所以,我们会比较关注 Created_tmp_disk_tables 是否过多,从而认定当前服务器运行状况的优劣。
Created_tmp_disk_tables/(Created_tmp_disk_tables + Created_tmp_tables)
控制在5%-10%以内
看以下例子:
在调用 mysqldump 备份数据时,大概执行步骤如下:
180322 17:39:33 7 Connect root@localhost on
7 Query /*!40100 SET @@SQL_MODE='' */
7 Init DB guo
7 Query SHOW TABLES LIKE 'guo'
7 Query LOCK TABLES `guo` READ /*!32311 LOCAL */
7 Query SET OPTION SQL_QUOTE_SHOW_CREATE=1
7 Query show create table `guo`
7 Query show fields from `guo`
7 Query show table status like 'guo'
7 Query SELECT /*!40001 SQL_NO_CACHE */ * FROM `guo`
7 Query UNLOCK TABLES
7 Quit
其中,有一步是:show fields from `guo`。从 slow query 记录的执行计划中,可以知道它也产生了 Tmp_table_on_disk。
所以说,以上公式并不能真正反映到 mysql 里临时表的利用率,有些情况下产生的 Tmp_table_on_disk 我们完全不用担心,因此没必要过分关注 Created_tmp_disk_tables,但如果它的值大的离谱的话,那就好好查一下,你的服务器到底都在执行什么查询了。
(3)配置方法
key_buffer_size=64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