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的合理使用--风寒感冒
《中成药的合理使用》- 金世元
1.感冒软胶囊
【处方来源】《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组成】羌活、麻黄、桂枝、荆芥穗、防风、白芷、川芎、石菖蒲、葛根、薄荷、苦杏仁、当归、黄芩、桔梗。
【功效】散风解热。
【适应证】外感风寒邪气引起的感冒。症见头痛发热,鼻塞流涕,恶寒无汗,骨节酸痛。
【方解】本品为外感风寒之感冒而设。外感风寒,正邪交争则发热,卫表被风寒之邪郁闭,汗孔开合不利,故见恶寒无汗;风寒阻络,经气运行受阻故骨节酸痛;风寒犯肺,肺窍不利,故见鼻塞流涕。治法宜散风解热。方中麻黄、桂枝同为君药,发汗解表,促使风寒之邪随汗而解。羌活、荆芥穗、防风、白芷辛温解表,温经止痛,加强君药发散风寒之功。当归、川芎活血通络止痛,即如古人所云:“祛风先行血,血行风自灭”,与荆防等共同为臣药。苦杏仁、桔梗、薄荷宜肺利咽喉;石菖蒲、葛根、黄芩清热解肌化痰,同为佐药。
【剂型规格】软胶囊剂,每粒装0.425g。
【用法用量】口服,1次2~4粒,1日2次。
2.表实感冒颗粒
【处方来源】《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组成】紫苏叶、葛根、白芷、麻黄、防风、桔梗、苦杏仁(炒)、生姜、甘草、桂枝、陈皮。
【功效】发汗解表,祛风散寒。
【适应证】外感风寒邪气所致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项强痛,鼻流清涕,咳嗽,痰色白、质稀,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风寒袭表,正邪相争,卫阳被郁,故恶寒重,发热轻,这是风寒表实证的特点。寒性收引凝滞,膝理闭塞,常阴郁滞,故无汗,头项强痛;肺失宣降,故咳嗽,痰色白、质稀;肺开窍于鼻,外感风寒,肺窍不利,故鼻流清涕;苔薄白,脉浮紧,均为风寒在表的征象。治宜发汗解表,祛风散寒。方中麻黄性味辛苦温入肺经,善开滕理,具有发汗解表之功;桂枝性味辛甘温,解肌发表,温经散寒,可助麻黄发汗解表之力,促使汗出透彻,邪随汗解,故同为君药。防风、白芷、紫苏叶散风祛寒止痛,加强君药解表之力。针对肺气失于宣降,故以苦杏仁、桔梗宣降肺气,止咳化痰,共为臣药。葛根、陈皮解肌发表,理气化痰为佐药。生姜、甘草和药调中为使。诸药配伍,共奏发汗解表,祛风散寒之功。
【剂型规格】颗粒剂,每袋装l0g。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1次10~20g,1日2~3次,儿童酌减。
【使用注意】汗出勿令太过。忌油腻。高血压、心脏病患者慎用。
3.风寒感冒颗粒
【处方来源】《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组成】麻黄、葛根、紫苏叶、防风、桂枝、白芷、陈皮、苦杏:、桔梗、甘草、干姜。
【功效】发汗解表,疏风散寒。
【适应证】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身热,头痛,咳嗽,鼻塞,流涕。
【方解】本品为风寒感冒而设。外感风寒,邪气与正气相争在肌表,故见身热;风寒束肺,肺失宣降,故见咳嗽,鼻塞,流涕;风寒上犯头面,经络阻滞,故见头痛。治法宜发汗解表,疏风散寒。方中以麻黄、桂枝辛温发汗解表,温经止痛为君。紫苏叶、防风、白芷疏风散寒,通经止痛;桔梗、苦杏:宣肺降气,止咳化痰为臣药。陈皮、干姜理气和胃,散寒降逆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协同,共奏发汗解表,疏风散寒之功。
【剂型规格】颗粒剂,每袋重10g。
【用法用量】口服,1次1袋,1日3次,小儿酌减。
鉴别用药
感冒软胶囊、表实感冒颗粒、风寒感冒颗粒均可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症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头身痛等。感冒软胶囊、表实感冒颗粒作用较强,风寒感冒颗粒作用稍弱。
4.九味羌活颗粒
【处方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组成】羌活、防风、苍术、细辛、川芎、白芷、黄苓、甘草、地黄。
【功效】解表除湿,兼清里热。
【适应证】外感风寒湿邪,兼有甲热。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肢体酸痛,口苦微渴,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方解】风寒之邪束于肌表,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湿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是兼有里热。方中羌活性味辛苦温,散风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为方中君药。防风辛甘微温,长于祛风胜湿,散寒止痛;苍术辛苦温燥,可发汗祛湿,两药共助羌活散寒除湿止痛,是为臣药。细辛、白芷、川芎散寒祛风蜀痹以止头身疼痛;生地、黄苓清泄里热,并防辛温燥烈之品伤津,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诸药配伍,共奏解表除湿,兼清里热之功。
【剂型规格】颗粒剂,每袋装5g,15g。水丸。片剂,每片重0.5g。
【用法用量】颗粒剂:用姜葱汤或温开水冲服,1次1袋,1日2~3次。水丸:用姜汤或开水送服,1次6~9g,1日2~3次。片剂:用姜葱汤或温开水送服,1次4~5片,1日2~3次。
5.正柴胡饮颗粒
【处方来源】《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组成】柴胡、防风、生姜、陈皮、赤芍、甘草。
【功效】发散风寒,解热止痛。
【适应证】用于外感风寒初起:发热恶寒、无汗、头痛、鼻塞、喷嚏、咽痒咳嗽、四肢酸痛等症。适用于流行性感冒初起,轻度上呼吸道感染等疾患。
【方解】外感风寒,毛窍闭塞,阳气被郁,故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头痛,四肢酸痛;外邪犯肺,肺气不得宣通,故症见鼻塞,喷嚏,咽痒咳嗽等症。方中以柴胡味苦微寒,清热解表,善治感冒发热是为君药;以防风、生姜均为辛温之品重在发汗解表,驱邪外出是为臣药;以陈皮辛温理气燥湿,与生姜配伍可止咳化痰,用酸寒的赤芍清热凉血,功专治疗四肢酸痛是为佐药;以甘草甘平清热解毒,且可调和诸药。各药相合,配伍精湛,共起发散风寒,解热止痛之效。
【剂型规格】颗粒剂,每袋10g。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1次10g,1日3次,小儿酌减或遵医嘱。
6.荆防颗粒
【处方来源】《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组成】荆芥、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前胡、川芎、枳壳、茯苓、桔梗、甘草。
【功效】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适应证】外感风寒邪气,症见头痛身痛,恶寒无汗,鼻塞流涕,咳嗽,苔白润,脉浮。
【方解】风寒束表,卫阳被郁,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见头痛身痛,恶寒无汗;风寒闭塞肺窍,肺失宣降,故见鼻塞流涕,咳嗽。治法发汗解表,散风祛湿。方中荆芥、防风味辛性温发散风寒,同为君药。羌活、独活、川芎祛风胜湿通络、活血止痛,加强君药发汗解表之功;柴胡、桔梗、前胡解表宣肺,止咳化痰,与羌活、独活、川芎同为臣药。佐以枳壳、茯苓,以理气宽胸,渗湿健脾。甘草调和诸药为使。本品药性平和,为发汗解表,散风祛混之轻剂。
【剂型规格】颗粒剂,每袋重15g。合剂。
【用法用量】颗粒剂:开水冲服,1次15g,1日3次。合剂:口服,1次10~30ml,1日3次,用时摇匀。
7.伤风停胶囊
【处方来源】《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分册》
【组成】麻黄、荆芥、白芷、苍术(炒)、陈皮、甘草。
【功效】发散风寒。
【适应证】外感风寒邪气兼有湿浊内蕴,症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鼻流清涕,肢体疲重,喉痛咳嗽,痰白清稀,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本品为湿浊内盛之体,复感风寒邪气而设。外感风寒,膝理闭塞,正邪交争,经络不畅,故见恶寒、发热、头痛;风寒束肺,宣降失常,肺窍不利,故见喉痛咳嗽,痰白清稀,鼻塞,鼻流清涕;素有湿浊,困阻经络,故见肢体酸重。治法宜发散风寒,除湿化痰。方中麻黄辛温发汗解表为君。荆芥、白芷辛温发散,祛除在表风寒之邪同为臣,君臣相伍发散风寒。佐以苍术燥湿健脾,陈皮理气化痰,行气除湿。甘草为使调和诸药。
【剂型规格】胶囊剂,每粒装0.35g。
【用法用量】口服,1次3粒,1日3次。
鉴别用药
九味羌活丸、荆防颗粒、伤风停胶囊均有祛风散寒除湿之功,同可用于外感寒湿表证。九味羌活丸药力较强,兼有清里热之功;荆防颗粒药力较和缓;伤风停胶囊兼有燥湿健脾化痰之功。
8.川芎茶调丸
【处方来源】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川芎、荆芥、白芷、羌活、甘草、细辛、防风、薄荷。
【功效】疏风止痛。
【适应证】外感风邪头痛,或有恶寒,发热,鼻塞。
【方解】头痛有外感内伤之分,此方所治为外感风寒头痛。风邪在表可见头痛,恶寒发热,鼻塞。治法宜疏风止痛。方中川芎性味辛温,用量偏重,善于祛风活血而止痛,长于治疗头顶或偏头痛为君药。薄荷、荆芥疏风止痛,清利头目为臣药。羌活、白芷均治风邪头痛,其中羌活长于治后脑牵连项痛,白芷长于治疗前额及眉心痛;细辛善于散寒止痛,防风辛散风邪,共同协助君、臣风止痛,均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清茶调下,取其苦凉之性,既可清头目,又可制约诸药过于温燥与升散,共奏统风止痛之功。
【剂型规格】水丸。袋泡茶,每袋装1.6g。浓缩丸。散剂。片剂,每片重0.48g。颗粒剂,每袋装7.8g。
【用法用量】水丸:饭后清茶送服,1次3~6g,1日2次。袋泡茶:开水泡服,1次2袋,1日2~3次。浓缩丸:饭后清茶送服,1次8丸,1日3次。散剂:饭后清茶送服,1次3~6g,1日2次。片剂:饭后清茶送服,1次4~6片,1日3次。颗粒剂:饭后用开水或浓茶冲服,1次1袋,1日2次,小儿酌减。
【使用注意】孕妇镇用。虚证头痛不宜使用。
【临床新用】本品对周围神经麻痹、而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急慢性鼻炎等亦有一定的疗效。
9.都梁丸
【处方来源】《北京市药品标准》
【组成】白芷、川芎。
【功效】祛风止痛。
【适应证】用外感风寒头痛以及鼻渊头痛等。
【方解】本品主治风寒头痛。方中白芷祛风散寒止痛,川芎祛风活血止痛。二药合用,共奏祛风止痛之效。
【剂型规格】蜜丸,每丸重9ga
【用法用量】口服,1次1丸,l日3次。
【使用注意】忌食辛辣食物。
【临床新用】临床亦可用于治疗、鼻渊头痛及血管神经性头痛。
鉴别用药
都梁丸与川芎茶调丸均可用于治疗风寒头痛,川芎茶调丸祛风止痛之力较强,用于风寒头痛较重者。
10.感冒清热颗粒
【处方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组成】荆芥穗、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
【功效】疏风散寒,解表清热。
【适应证】用于风寒感冒,头痛发热,恶寒身痛,鼻流清涕,咳嗽咽干。
【方解】本品为外感风寒,内有伏热之感冒而设。风寒在表可见恶寒,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打喷嚏,周身疲懒;风寒犯肺,肺失宣降则咳嗽有痰;内有积热则口苦咽干。方中荆芬穗、紫苏叶发汗解表为君;防风、薄荷、柴胡、葛根解肌退热为臣。君臣为伍,宣散表邪。白芷散风止痛,桔梗祛痰利咽,与苦杏仁合用降逆止咳,芦根清肺胃热,生津止渴,苦地丁清热解毒同为佐药。综合全方,具有发汗解表,清泻伏热的作用。
【剂型规格】颗粒剂,每袋装12g,无糖颗粒剂,每袋装6g?
【用法用量】颗粒剂:开水冲服,1次1袋,1日2次;无糖颗粒剂:开水冲服,1次1袋,1日2次。
鉴别用药
感冒软胶囊、感冒清热颗粒均有散寒解表之功,同可用于风寒表证。感冒软胶囊散寒解表力强,用于风寒感冒之重证;感冒清热颗粒散寒解表之力不及感冒软胶囊,但能兼清里热,宜用于外感风寒内有伏热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