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使用Binder而不是其他IPC机制
本文搬运自:Advantages of using Binder for IPC in Android
使用Binder而不是其他(Semaphores , Message Queue, PIPES)作为IPC通信机制的理由:
- 所有基于文件系统IPC通信机制( 尤其pipes),由于缺少一个可以被所有程序读写的地方,这个地方用来让所有的进程可以mkfifo/create 基于文件系统/socket形式的IPC端口。( 尽管可以使用/dev/socket,但它只能被系统进程,比如rile, zygote)
- 没有一种进程通信机制有Android需要的定位service(service location)的能力。在UNIX有PRC portmapper,而Android也需要相似的功能。(Android中的ServiceManager可以用来方便地注册/查找service)
- 有大量需要序列化的场景--比如intent、或其他message。Binder提供parcel抽象,它可以使用Parcel.java对数据进行封装。
- SysV 有一些严重的问题,比如说竞态条件、缺少权限控制。
- Message queues和管道不能传递description。UNIX Domain socket可以,但是不被使用(理由同1)
- Binder真的很轻量,并且自带权限机制。它也有一些非常漂亮的特点,比如唤醒recipient process,以及共享内存,这是其他机制所没有的。
- Binder从Palm开始就被使用了。以前的Palmer去了Android,然后同时将他们的代码带了进去。
作者:kissazi2
出处:http://www.cnblogs.com/kissazi2/
本文版权归作者所有,欢迎转载,但未经作者同意必须保留此段声明,且在文章页面明显位置给出原文连接,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