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分类 - 计算机网络
数据链路层 _ 广播信道
摘要:基本概念 广播信道想较于点对点信道最大的不同就是:可以使用一对多的广播通信方式。广播通信是指通过向所有站点发送分组的方式传输信息。 现实中,局域网(LAN)大多采用这种方式传播分组信息。 适配器(网卡) 网络接口板又称为通信适配器 (adapter) 或网络接口卡 NIC (Network Inte
互联网上的音频和视频服务(不考)
摘要:互联网上的音频和视频服务 多媒体信息包括:声音和图像信息。 多媒体信息的特点 信息量往往很大。 标准语音:64 kbit/s;高质量的立体声音乐:1.4 Mbit/s; 数码照片 (1280 × 960):3.52 MB;彩色电视:250 Mbit/s。 在传输多媒体数据时,对时延和时延抖动均有较高
网络安全
摘要:需要掌握的内容 两种体制特点, 数字签名实现,报文鉴别 HTTPS 防火墙和入侵检测的作用(这个不考了) 网络安全问题概述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网络中的安全问题也日趋严重。 本节讨论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安全的内容和一般的数据加密模型。 计算机网络面临的安全性威胁 计算机网络上的通信面临以下
五、应用层
摘要:需要掌握的内容 服务名称 服务的主要内容 用到的应用层的协议 用到的运输层的协议 端口号 应用的工作的过程 每项服务用到的技术 应用层协议 作用: 精确定义不同主机中的多个应用进程之间的通信规则。 通信规则包括以下几方面: 应用进程交换的报文类型,如请求报文和响应报文。 各种报文类型的语法,如报文中
TCP 的拥塞控制
摘要:概述 拥塞控制的一般原理 在某段时间,若对网络中某资源的需求超过了该资源所能提供的可用部分,网络的性能就要变坏。这种现象称为拥塞 (congestion)。 最坏结果:系统崩溃。 拥塞产生的原因 ∑ 对资源需求 > 可用资源 常见拥塞产生的原因: 点缓存的容量太小 链路的容量不足 处理机处理的速率太
四、运输层
摘要:概述 运输层在五层协议的体系结构的位置 从通信和信息处理的角度看,运输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它属于面向通信部分的最高层,同时也是用户功能中的最低层。 当网络的边缘部分中的两个主机使用网络的核心部分的功能进行端到端的通信时,只有位于网络边缘部分的主机的协议栈才有运输层,而网络核心部分中的路由
路由器
摘要:概述 路由器是一种具有多个输入端口和多个输出端口的专用计算机,其任务是转发分组。 有两个功能: 路由选择 根据所选定的路由选择协议 构造出路由表,同时经常或 定期地和相邻路由器交换路 由信息而不断地更新和维护 路由表。 分组转发 交换结构:根据转发表(路由表得来)对分组进行转发。 转发VS路由选择
IP协议
摘要:概述 网际协议 IP 是 TCP/IP 体系中两个最主要的协议之一。 与 IP 协议配套使用的还有三个协议: 地址解析协议 ARP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 ICMP (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 网际组管
虚拟专用网VPN 和 网络地址转换NAT
摘要:专用地址和专用网 本地地址——仅在机构内部(本局域网)使用的 IP 地址,可以由本机构自行分配,而不需要向互联网的管理机构申请。 全球地址——全球唯一的 IP 地址,必须向互联网的管理机构申请。 专用地址 (private address)。只能用作本地地址而不能用作全球地址。在互联网中的所有路由器
路由(选择)协议
摘要:基本概念 理想的路由算法 算法必须是正确的和完整的。 算法在计算上应简单。 算法应能适应通信量和网络拓扑的变化,这就是说,要有自适应性。 算法应具有稳定性。 算法应是公平的。 算法应是最佳的。 关于“最佳路由” 不存在一种绝对的最佳路由算法。 所谓“最佳”只能是相对于某一种特定要求下得出的较为合理的
IPv6
摘要:概述 IP 是互联网的核心协议。 互联网经过几十年的飞速发展,到 2011 年 2 月,IPv4 的 32 位地址已经耗尽。 ISP 已经不能再申请到新的 IP 地址块了。 我国在 2014 – 2015 年也逐步停止了向新用户和应用分配 IPv4 地址。 更换IPv6的原因: 解决 IP 地址耗尽
三、网络层
摘要:概述 网络层=网际层 网络层作用:实现源主机到目的主机之间的通信 网络层传输单位是数据报,需要完成网络之间的路由选择和分组转发。 具体有以下几个功能: 功能一:路由选择与分组转发 最佳路径 功能二:异构网络互联 功能三:拥塞控制 若所有结点都来不及接受分组,而要丢弃大量分组的话,网络就处于拥塞状态。
三、 数据链路层
摘要: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概述 基本概念 结点:主机、路由器 链路/物理链路 (link) 是一条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通路,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结点。 是一条通路的一个组成部分。 链路的传输介质主要有双绞线、光纤和微波。分为有线链路、无线链路。 协议:为网络中的对等实体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称为
二、物理层
摘要:目的/任务 物理层考虑的是怎样才能在连接各种计算机的传输媒体上传输数据比特流,而不是指具体的传输媒体。 物理层的作用是要尽可能地屏蔽掉不同传输媒体和通信手段的差异。 用于物理层的协议也常称为物理层规程 (procedure)。 主要任务:确定与 传输媒体接口 有关的一些特性。 机械特性 :指明接口所
一、计算机就网络概述
摘要:概述 “网络”是一个统称,泛指把人或物互连在一起而形成的系统。 常见的三大网络:(按照终端区分) 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其中发展最快的并起到核心作用的是计算机网络。 三大网络的发展趋势是三网融合:电信网络和有线电视网络 融合进入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地理位置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