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汇报是职场发展的绊脚石

  工作汇报很重要,但绝大多数职场小白不会汇报,不重视汇报,也不在乎汇报,仿佛做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出错就高枕无忧了。而这种心理反过来导致了目标不清、效率低下、不受重视,形成了恶性循环。汇报不是形式主义,更不是溜须拍马,汇报本就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除非你是纯体力劳动者,在流水线上甘愿做一颗螺丝钉。否则,不汇报就像人机交互半天没有响应——需要加载没关系,但没有过场动画,更没有加载条,鬼知道你是挂了还是死机了?

汇报,就是汇总+报告,但为什么那么多人不会汇报?究其原因有以下几点:

懒得汇报。自己做的堂堂正正天地良心,各方面协调到位,过程流畅结果完美,用成绩说话就行了,领导都知道。可领导又不是你肚里的蛔虫,自己一堆破事儿都搞不完,怎么知道你具体干的怎么样,下一步又准备做什么?更可悲的是,你自鸣得意最近没有被领导挑刺找事儿的时候,殊不知领导已经把你定位成流水线螺丝钉了。

没什么好汇报的。懒得汇报的人,基本上还有成绩可以得瑟;没什么好汇报的人,就像考试总不及格的孩子,低个头,羞涩,自卑,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这个弱肉强食的世界对你们太残忍了,如果领导对你更残忍,你还有救,否则的话,回家洗洗睡吧。职场不是撒娇的地儿,没人喜欢伺候您。

最近没什么进展,再等等吧。没什么进展,只有两种情况。要么就是遇到了困难,进展不下去;要么就是瞎忙了,走神了,打酱油了。遇到困难总要解决,即便不找诸葛亮,也可以找找臭皮匠,但困难总是暂时的,如果持续没进展,那么一定是去打酱油了。领导最痛恨的就是打酱油的人,懒得汇报是有傲气,没什么好汇报的是有脾气,打酱油纯属站着茅坑不拉屎,杯具的是,领导都喜欢把不汇报的人跟打酱油挂钩。

怕浪费领导时间。你太自作多情了,汇报能浪费领导时间?没时间,领导会告诉你没时间,然后再定个时间,但你不用自己帮领导决定有没有时间。另外,比起来方向偏离、关键性遗漏和资源冲突,汇报通气能节约大量的隐形时间和机会成本,即便真的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烦的应该是领导而不是你,更何况,相对于对目标和资源的失控,被烦根本算不上什么事儿。

领导总没时间。人总是喜欢给自己找各种各样的借口,就像被逼无奈要打不得已的电话,恨不得响一声就挂断,然后自我安慰对方没接到。恩,领导就在那,如果不是你刻意去找领导吃喝拉撒的时间汇报,你总是有机会的,即便真的一直走狗屎运,也可以预约,IM 也不错,邮件也很好,直接打个电话更直接……总之没时间这是个很烂的借口。

  总之,不汇报或少汇报时,工作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问题,也使你少了一些压力和约束,这种不解决问题,不追求进步的放任态度,也成了工作进步,职场进阶的绊脚石。除非这就是你想要的,否则一定要尽快改变,从汇报开始。如何才能做到“高效的汇报”,下一篇再具体讨论。

韩军星:汇报工作的四个层级

  在不汇报是职场发展的绊脚石中,提到过汇报的重要意义和不汇报的心理因素,实际上汇报只需要掌握一些技巧和方法,就很容易取得理想的结果。当然,不同情况下汇报的目的和方式是有差异的,具体可以根据 PDCA 循环的四个阶段进行:

untitle

计划

  计划是工作开展的第一步,任何工作在进行前,都需要有一个明确的计划。很多时候我们不会对计划进行汇报,是因为我们对当前的工作没有计划,这是很可怕的状态,因为不进行计划,事情在最开始就没有处于可控的状态。

  比如领导安排了一个工作,行动派会马上开始执行,这会导致可能造成老工作的延期,但可能老工作的优先级会比新任务要高得多;而思考派会记录下来,然后继续忙自己手头的事情。这种方式的问题在于,如果领导的任务优先级最高,那么按自己的理解来而不汇报,很可能无法达到领导的时间预期。

  所以,首先确保自己对工作有一个完整的认识,这个事情是否很重要,期望多久解决。在这个基础上,我们需要制定一个基础的计划,什么时候,跟谁,怎么解决,尽快跟领导就这个计划进行一个汇报。当领导没有直接的安排时,自己需要就自己的周计划、月计划、季度规划进行及时的汇报,确保自己在“做对的事情”。对于每个人而言,时间是我们最宝贵的财富,对时间进行规划和安排,并确保与战略规划、战术方向和领导的思路保持一致,是工作卓有成效的先决条件。

执行

  计划实施后,需要就执行的情况进行及时总结和汇报。通常在优先级低并短小精干的项目或任务中,并不需要就执行进行太精细的汇报,但当工作周期长,或工作优先级很高时,对执行过程情况的总结汇报就非常必要了。

  对优先级高,重要性强的工作,需要高频率地就执行情况进行汇报。比如市场大会现场的跟进情况、产品上线前最后两小时的验收等;而计划在一周解决,优先级中的工作,可以每日汇报;对于计划一周以上或每周都要进行的日常工作,可以按周进行汇报。对执行的汇报,通常是过程汇报,目的在于确保一切都按计划进行,如果出问题,可以得到及时的沟通解决。

检查

  检查汇报与执行汇报的区别在于:执行汇报强调“周期内做了什么”;而检查汇报强调“结果是否满足预期”。比如“本周项目完成了 PRD,并通过了需求评审,进入了视觉设计阶段”属于执行汇报的范畴;而“PRD 质量得分4,主要原因是 UML 逻辑出现错误”属于检查汇报的范畴。

  通常,检查汇报的内容是“方案是否有效执行”、“目标是否已经达到”、“执行过程是否符合预期”等等,并不是只有质检部门才需要做检查,更不是只有上级会对下级做检查。我们需要对工作的结果进行诊断式检查,并且及时汇报,这样才能确保工作的结果“就是我们想要的结果”。

处理

  经过了工作的执行落实和结果检查后,我们需要对工作进行一个总结性评价,并作出相应的处理。这个项目是好是不好,哪里好,如何发扬和激励;哪里不好,如何调整和改正;哪些系统化的建议,或者体系化的问题,需要公司层面推动一起解决?哪些是工具、方法、流程问题,需要培训和学习?还有哪些是计划没做好,下次可以考虑更加周全,或者更敏捷更适应变化?越是优秀的管理者,越需要花大量时间去“处理”工作的结果,而处理的思路和方案,显然也是汇报工作的重中之重。

  总之,不同类型的工作,在不同阶段,汇报的内容和侧重点是完全不同的。单纯的执行者更强调就执行内容和检查内容进行汇报;而管理者通常需要侧重对计划和处理层进行汇报。当然这并非绝对的,优秀的员工通常是具有管理者特质的,他们知道汇报与工作本身一样重要,而计划于执行一样重要。

能否独当一面的关键,在于你能否把规划给落地,能否将模糊变清晰,能否化腐朽为神奇。规划不是计划,所以领导的规划通常是“想要达到什么目的”,而不会告诉你时间、资源、具体范围,这些是一个合格的管理者需要进行计划,并能够尽快就计划于领导进行汇报的,至于时间是否可变,资源是否可加,范围是否可砍,可以留给领导定义。注意规避以下错误:

  • 接到任务,自以为优先级最高就马上干,或自以为可以排队而拖着;
  • 指望领导给一个完美的计划,如果领导没说清楚时间,也没说要给资源,就以为不给时间,不给资源,然后觉得这领导是个 SB 而产生各种情绪;
  • 没能理解任务的目标,就计划任务的形式;
  • 觉得还没结果,就不汇报过程;
  • 有了结果,没有就好的进行总结,也没有就问题进行分析;
  • 遇到困难,先想用资源去解决,或先临时解决,而想不到用系统的方法从根本上解决;

汇报不是目的,沟通也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理解目标,确保我们在做对的事情;同时通过计划和落实,把事情做对。一个人的思路毕竟是有限的,在视野高度有限,规划理解有限的情况下,看多少竟品,做多少调研,很多时候都不如先把想法和思路进行一个汇报,如果我们能站在别人的肩上,为什么还非要从刀耕火种开始?别自以为领导会嫌你烦,嫌你能力低,如果”你的汇报多”真的能够恶心到了领导,只说明这领导能力太低。果断炒了他,跟个对的人吧,你还年轻,有的是机会:)

posted @ 2018-01-22 15:57  無等等Danny  阅读(44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