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ba518

Kiba518

沈阳-架构-开发。

Fork me on GitHub

我哪些年未发布的文字

 前言

据悉,博客园要陷入困境。所以决定花点时间把之前保存的文字一起发出来,因为都是段落,所以也就没什么逻辑可言了,仅仅是组合。

 涩会

很多年之间,我一直不怎么明白,一些大博主的文字,怎么就~那么涩会难懂,怎么就~那么多涩会的名词,让人看都看不下去。

直到我看了杨毅老师的一篇球评,我才豁然开朗。

原来写文章写的好的那些人,都希望自己做的内容可以挣钱,但一个人的专业领域是有限的;做内容总有做完的时候。

这个时候,自己已经出名了,那然后赚钱又要继续下去,也就是要继续写下去;因此,就难免要写到自己不擅长的领域。

然后,我们就看到了那些似是而非的文章;工工整整的文字,写着全是狗屁不通的逻辑。

他们只写不用,能看懂的人才是鬼。

 业务模块

一个不会写业务模块的程序员,即便知识面再广,也是个烂程序员,至少在二三线城市是这样的,为什么?因为他不能干活呀。

程序员不是科研人员,只是普通的脑力劳动者。如果你觉得自己很高贵,那么你五一劳动节别放假呀!

其实把业务模块写好,并不是件容易的事,这里涉及到对业务的理解,对社会的认知,最起码,入行后,还需要三年到五年的磨练。

 框架

框架这个东西,它没有那么了不起,就算是好框架,也一样。

一旦过了框架的开发期,那么框架就是个被使用的工具,几乎不需要再继续编写了,说白了,就是个一次性消费。

一个框架的时效性,也就是几人/月,在这期间,架构师无比重要,过了这段时间,架构师作用就小了。

至于需求分析,业务掌控这事,任何一个业务熟练的资深开发都可以干。

 所以,我们做框架的人应该都向java架构师学习,能开端口传输数据,就绝不用线程,所谓积跬步以至千里,这样一来,框架的复杂度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架构师的重要性和时效性也就增加了。

 架构师

一个新人努力学习,三到五年也许可以进入框架组编写框架,甚至可以独立编写一个项目框架,但绝不可能成为架构师。

因为架构师一定是要做业务分析,而业务分析的好坏,更多来自于经验——社会经验。

一个潜心攻技术的三年的开发,不可能会比天天和客户一起上班下班,一起进行业务操作的实施更了解业务。

所以,当项目没有架构师时,很多公司宁可提拔实施做项目经理,然后随手搭一个三层的框架,就进行业务开发,因为业务比技术重要多了。

我想,任何一个有经验的架构师都经历过被质疑。

比如团队中有人不能理解你的框架时,你就会被质疑;这种事儿是无法避免的,因为能理解你的框架,那才是少有的事,因为,毕竟,你不可能找一个架构师团队搞开发。

当面对这种事情,最好的处理方法是抓一个技术团队中技术好的成员,先给他讲明白,因为给他讲明白的概率比较大。

给他讲明白后,他就自然而然的成为了你在开发团队中的内线了。然后关于框架的许多细节问题,就可以由他去讲,他一般情况也是愿意去讲的,而且不管讲的对错,这个结果都是对架构运行有着正面的,积极的意义。

 人才与人物

似乎,我们把人才和人物混淆了。

人才的价值是被招揽,并被榨干其才能。人物才是那个被尊重,被高看一眼的人。

人才要物尽其用,不能浪费。人物则要放对位置。

面对人才,尽量不要使其颜面扫地,给他保留一丝尊严。

面对人物,则要尽量平起平坐。

换言之,人才要让他多加班,人物要让他多贡献。

 受限人群

公司喜欢招聘那些向社会低头的人群——受限人群。

因为他们的生活依赖于工资。这样的人好管理,不容易出现刺头。并且会很卖力。

但也不能太贫穷,事实上,贫穷会让人变的不太正常。太过贫穷的人,问题会很多。

当然,太富裕的人,问题就更多了。

所以,公司问你的家庭情况,其实,主要是考察你的贫穷程度。

 伺候能力

曾几何时,年轻的我曾认为,那些总监、部长的工作内容,简直就是扯淡,他们每天做的判断都和决策都是在闹笑话,那个岗位是个无关能力,是个人类就能干的岗位。

然而,现在的我才明白,伺候金主、老板的本事,真的不是随随便便一个人都有的,那是需要个人履历和常年的社会经验结合后,才能锻炼出来的能力。

因为,如果你不能在金主、老板的心里确立良好的形象,那么,你将得不到任何权利,而没有权利,就想把项目盘活,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而且,就算你走了狗屎运,盘活了项目,那功劳也是不会算你头上的。

 工作中的资源

工作中有资源吗?答案是:有的。但工作中的资源都是隐藏起来的,倒不是不能明说,而是找到不到很好的文字来明说。

但没有资源的特点却很好总结。比如:

不给你时间资源学习,就让你干活。

不给你权利资源管理,就让你干活。

不给你金钱资源让你购买时间和权利资源,就让你干活。

学习资源是最低级的资源,普通人都能享受,只是享受的资源效率不太一样,比如,一个人刚毕业,就给你200万年薪,直接去了你的后顾之忧,然后再找资深高手领路,那你的学习资源就是顶级学习资源,你比其他人高出几个级别,甚至可以媲美一些拥有金钱资源的人了。

作为普通人,我们能做的就是挤时间,加倍付出,用最低效率的时间学习法来提高技术水平。

什么是不得志,说白了,就是没资源给你。

俗话说: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变成了人才! 

 996小思考

为什么国内的公司总是996 而外企不是呢?

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

当一个公司已经成为外企,即,他的规模已经是很可以了,不然,也不会成为跨国公司嘛。

当一个公司成为跨国的外企,那么,通常的情况下,公司的业务目标是明确的。也就是说,研发的目标是明确的,不但目标是明确的,细节也是相对清晰的,所以开发人员可以在8小时内完成任务,而公司也获得了很高效的结果。

但是,国内的公司,几乎都是项目目标不明确的。为什么?因为公司在想办法挣钱啊,公司每天都在想啊,想啊,想啊。这目标怎么会明确呢。

举个例子,公司提出一个项目,要做个医药或物流或政府或金融等等的方向的平台。

然后呢?大领导都想的很明确,这个东西做起来肯定挣钱,有市场。

可到实施时,大领导什么也不会,全靠手下人来搞,于是业务提需求,产品想方向,测试搞用户体验,研发按着方案开发,研发觉得,你们三方已定的需求,我按着做就没事了。但事实是,你做出来的东西如果市场不认,就是研发没做好。

为什么?因为人家提的需求是会发光的星星,但落实到纸面上,就是个五角星,你做个五角星,客户不认,业务,产品,测试都不会承认你是按原始需求做的。他们会说,会发光的星星是隐藏在业务方案中的隐藏需求,谁也无法把需求写那么详细,是你理解不到位。

所以一个成功的产品,一定是运气特别好,做个五角星,市场也认可了,或者这个研发把业务,产品,测试的活都干了。

不过,后者一定是把研发累成狗,需要他不停的加班,调整产品方向,即不停的改代码逻辑。这也就是为什么国内的企业要996的真正原因了。很简单,要挣钱。

然而,成功的果实却是4家一人一份,并不是研发独大。

 技术经理
怎么当技术经理?换工作是最快捷的方法。

以我的经验,在一个结构完整的公司,是没有任何机会做技术经理的。

说白了,你根本没有上升空间和机会,除非你肯在那家公司干个十年八年,或者公司出现动荡,大批裁员或者资金紧张工资开不出来人员主动流失。

问题是,你一定不能成为流失的那一部分,这风险太大了,不可行。

还有,如果你真干个十年八年基础岗位,那你的学习资源得多差,你只是做了别人的学习资源,而且一做十年。

还有一种,公司扩张新业务,出新项目,但这个情况基本上跟资源紧张一样,都是在碰。

 技术经理的小经验

决定一个技术经理能干多久的是产品的成败。

决定产品成败的是市场,所以决定技术经理能力的是他的市场能力。

做业务和市场的为什么不拓展市场呢?

因为他们不会呀,99%的业务都是功能说明书而已啊。

 项目经理、产品经理、技术经理

做项目的经理是幸福的,他们的需求更明确,在跟有型的客户打交道。

做项目的经理是不幸的,他们除了受老板欺负,还受业务欺负,毕竟项目中,拉项目那个业务才是老板心中的核心。

做产品的经理是在跟无形的客户搞需求。

做产品的经理一定要下市场 多下市场。

不论做什么经理,一定要记住:

不要搞效率,搞框架,搞管理。

一定要多下市场,尽量做双线研发。

一个明线做业务们异想天开的需求,一个做你亲自调研的需求。

做出一个客户核心需求,比做100个业务提出的需求都管用。

当然坐而论道是不可避免的,不过只要你有一个成果,就有等于有了基地了,敌人炮火再猛烈你也可以具险而守,不是嘛。

----------------------------------------------------------------------------------------------------

注:此文章为原创,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若您觉得这篇文章还不错,请点击下方的推荐】,非常感谢!

https://www.cnblogs.com/kiba/p/17898867.html

 

 

posted @ 2023-12-13 14:55  kiba518  阅读(2912)  评论(23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