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L+优先队列+容器(加基础知识讲解)
【vector容器简介】:
vector向量容器不但能像数组一样对元素进行随机访问,还能在尾部插入元素,是一个种简单、高效的容器,完全可以代替数组。
值得注意的是,vector具有内存自动管理的功能,对于元素的插入和删除,可动态调整所占用的内存空间。
使用vector向量容器,需要头文件包含“#inlcude <vector>”。vector文件在C:\Prog
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VC98\Include文件夹中可以找到。
vector容器的下标是从0开始计数的,也就是说,如果vector容器的大小是n,那么,元素的下标是0~n-1。对于vector容器的容量定义,可以事先定义一个固定大小,事后,可以随时调整其大小;也可以事先不定义,随时使用push_back()方法从尾部扩张元素,也可以使用insert()在某个元素位置前插入新元素。
vector容器有两个重要的方法:begin()和end()。begin()返回的是首元素位置的迭代器;end()返回的是最后一个元素的下一元素位置的迭代器。
下面介绍如何运用vector容器:
[创建vector对象]
创建vector对象常用的有三种方式:
①不指定容器的元素个数,如定义一个用来存储整型的容器:
vector<int> v;
②创建时,指定容器的大小,如定义一个用来存储10个double类型元素的向量容器:
vector<double> v(10);
注意,元素的下标为0~9;另外,每个元素的值初始化为0.0。
③创建一个具有n个元素的向量容器对象,每个元素具有指定的初始值:
vector<double> v(10,8.6);
上述语句定义了v向量容器,共有10个元素,每个元素的值是8.6。
[尾部元素扩张]
通常使用push_back()对vector容器在尾部追加新元素。尾部追加元素,vector容器会自动分配新内存空间。可对空的vector对象扩张,也可对已有元素的vector对象扩张。但在vector中无push_front(),因为对vector进行push_front()会造成所有元素的迁移,不符合vector设计的初衷。
下面看一个实例:
将2、7、9三个元素从尾部添加到v容器中,这样,v容器中就有三个元素,其值依次2、7、9。部分代码如下:
1 vector<int> v; //一个存放int元素的向量,一开始里面没有元素 2 v.push_back(2); 3 v.push_back(7); 4 v.push_back(9);
[下标方式访问vector元素]
访问或遍历vector对象是常要做的事情。对于vector对象,可以采用下标方式随意访问它的某个元素,当然,也可以以下标方式对某元素重新赋值,这点类似于数组的访问方式。
下面的代码就是采用下标方式对数组赋值,再输出元素的值2、7、9。部分代码如下:
vector<int> v(3); v[0] = 2; v[1] = 7; v[2] = 9; cout<<v[0]<<" "<<v[1]<<" "<<v[2]<<endl;
[用迭代器(iterator)访问vector元素]
1 vector<int> v(3); 2 v[0] = 2; 3 v[1] = 7; 4 v[2] = 9; 5 //定义迭代器 6 vector<int>::iterator it; 7 for(it=v.begin();it!=v.end();it++){ 8 //输出迭代器上的元素值 9 cout << *it << " "; 10 }
STL提供三种类型的组件:容器、迭代器和算法,它们都支持泛型程序设计标准。STL设计的精髓在于,把容器(Containers)和算法(Algorithms)分开,而迭代器(iterator)是连接容器和算法的纽带,可见迭代器在STL中的重要程度。
迭代器的作用其实相当于一个智能指针,它指向顺序容器或关联容器中的任意元素,还能遍历整个容器。可以通过operator *操作符来解指针获得数据的值,也可以通过operator ->操作符来获取数据的指针,还能够重载++,--等运算符来移动指针。
不同的容器可能需要不同的迭代器,实际上,在STL中,为每种容器都typedef了一个迭代器,名为iterator。例如,vector<T>的迭代器类型为vector<T>::iterator(是一种随机访问迭代器)、list<T>的迭代器类型为list<T>::iterator(是一种双向迭代器)。
例如,定义一个容器类的迭代器的方法可以是:
容器类名<T>::iterator 变量名;
所以定义一个vector向量容器类的迭代器的方法如下:
vector<T>::iterator 变量名;
如vector<int>::iterator it;。
++it表示向前移动迭代器,使其指向容器的下一个元素。而*it返回iterator指向元素的值。
每种容器类型提供一个begin()和一个end()成员函数。begin()返回一个iterator,它指向容器的第一个元素。end()返回一个iterator,它指向容器的末元素的下一个位置。
[元素的删除]
insert()方法可以在vector对象的任意位置前插入一个新的元素,同时,vector自动扩张一个元素空间,插入位置后的所有元素依次向后挪动一个位置。
要注意的是,insert()方法要求插入的位置,是元素的迭代器位置,而不是元素的下标。
下面的部分代码输出的结果是8,2,1,7,9,3:
vector<int> v(3); v[0] = 2; v[1] = 7; v[2] = 9; //在最前面插入新元素,元素值为8 v.insert(v.begin(),8); //在第2个元素前插入新元素1 v.insert(v.begin()+2,1); //在向量末尾追加新元素3 v.insert(v.end(),3); //定义迭代器变量 vector<int>::iterator it; for(it=v.begin();it!=v.end();it++){ //输出迭代器上的元素值 cout << *it << " "; }
[元素的删除]
erase()方法可以删除vector中迭代器所指的一个元素或一段区间中的所有元素。clear()方法则一次性删除vector中的所有元素。
下面的代码演示了vector元素的删除方法:
//删除第2个元素(即删除单个元素),从0开始计数
v.erase(v.begin()+2);
//删除迭代器第1到第5区间的所有元素
//即删除一对iterator标记的一段范围内的元素
v.erase(v.begin()+1,v.begin()+5);
//清空向量
v.clear();
清空完向量后,向量中一个元素都没有,即v.size()的值为0。
[使用reverse反向排列算法]
reverse反向排列算法,需要定义头文件“#inlcude <algorithm>”。algorithm文件位于C:\Program Files\Microsoft Visual Studio\VC98\Include文件夹中。
reverse算法可将向量中某段迭代器区间元素反向排列,部分代码如下:
//反向排列向量的从首到尾间的元素
reverse(v.begin(),v.end());
[使用sort算法对向量元素排序]
使用sort算法,需要声明头文件“#inlcude <algorithm>”。sort算法要求使用随机访问迭代器进行排序,在默认的情况下,对向量元素进行升序排列,部分如下:
//排序,升序排列
sort(v.begin(),v.end());
还可以自己设计排序比较函数,然后,把这个函数指定给sort算法,那么,sort就根据这个比较函数指定的排序规则进行排序。下面的部分代码自己设计了一个排序比较函数Comp,要求对元素的值由大到小排序:
//自己设计排序比较函数:对元素的值进行降序排列
bool Comp(const int &a,cont int &b)
{
if(a != b) return a > b;
else return a > b;
}
在main()函数就可以用sort算法调用Comp()函数:
//按Comp函数比较规则排序
sort(v.begin(),v.end(),Comp);
[向量的大小]
使用size()方法可以返回向量的大小,即元素的个数。使用empty()方法返回向量是否为空。
下面的部分代码演示了size()方法和empty()方法的用法:
//输出向量的大小,即包含了多少个元素
cout << v.size() << ednl;
//输出向量是否为空,如果非空,则返回逻辑假,即0,否则返回逻辑真,即1
cout << v.empty() << endl;
【优先队列简介】:
C++的STL中提供了“优先队列”这一容器,可以快速完成这一操作。优先队列和普通的FIFO队列都定义在<queue>中,有push()和pop()过程,分别表示“往队列里加入新元素”和“从队列里删除队首元素”。唯一的区别是,在优先队列中,元素并不是按照进入队列的先后顺序排列,而是按照优先级的高低顺序排列。即pop()删除的是优先级最高的元素,而不一定是最先进入队列的元素。正因为如此,获取队首元素的方法不再是front(),而是pop()。
定义优先队列最简单方法是priority_queue<类型名>q,它利用元素自身的“小于”操作符来定义优先级。例如,在priority_queue<int> q这样的优先队列中,先出队的总是最大的整数。使用自定义比较的方法和set类似:
1 sturct cmp { 2 3 bool operator()(const int a,const int b) //a的优先级比b小时返回true 4 5 return a % 10 > b % 10; 6 7 } 8 9 }; 10 11 priority_queue<int,vector<int>,cmp> q; //“个位数大的优先级反而小”的整数优先队列
在Dijsktra算法中,d[i]小的值应该先出队,因此需要使用自定义比较器。在STL中,可以用greater<int>表示“大于”运算符,因此可以用priority_queue<int,vector<int>,
greater<int> > q声明一个小整数先出队的优先队列。注意,最后两个大于号之间一定要有空格,不然会被误认为移位运算符“>>”。
由于除了需要最小的d值之外,还要找到这个最小值对应的结点编号。解决方法是:把d值和编号“捆绑”成一个整体放到优先队列中,使得取出最小d值的同时也会取出对应的结点编号。
STL中的pair便是专门把两个类型捆绑到一起的。可以用typedef pair<int,int>pii自定义一个pii类型,则priority_queue<pii,vector<pii>,greaeter<pii> >q就定义了一个由二元组构成的优先队列。pair定义了它自己的排序规则——先比较第一维,相等时才比较第二维,因此需要按(d[i],i)而不是(i,d[i])的方式组合。
#include<iostream> #include<queue> #include<string.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INF =100000000; const int MAXN =1000; const int MAXM =100000; int m,n; int first[MAXN],d[MAXN]; int u[MAXM],v[MAXM],w[MAXM],next[MAXM]; typedef pair<int ,int >pii;//STL中的pair便是专门把两个类型捆绑在一起。便于关联数据的输出与提取 priority_queue<pii ,vector<pii>,greater<pii> > q;//创建优先队列,这是自己定义的优先队列排序函 int main() { cin>>m>>n; for(int e=0;e<m;e++) { cin>>u[e]>>v[e]>>w[e]; next[e]=first[u[e]];//这里是把第e条边的起点所对应的第一条边的值赋给e的下一条边 first[u[e]]=e; //并把第e条边的起点的第一条边设置为e } bool done[MAXN]; for(int i=0;i<n;i++) d[i]=(i==0?0:INF); memset(done,0,sizeof(memset)); q.push(make_pair(d[0],0));//将第一条数据压入优先队列 while(!q.empty()) { pii u=q.top(); q.pop(); int x =u.second;//获得节点号,u.first是d[i] if(done[x]) continue; done[x]=1; for(e=first[x];e!=-1;e=next[e]) { if(d[v[e]]>d[x]]+w[e]) d[v[e]]=d[x]]+w[e]; q.push(make_pair(d[v[e]],v[e])); //如果未被访问,则压入优先队列 } } for(int i=0;i<MAXN;i++) cout<<d[i]<<endl;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