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得多一点,好一点

     昨晚看了最新流行英剧《黑镜》第一集,对其中的黑色幽默没有太深的感觉,反而是首相身边团队的执行力给了我非常深刻的印象。在危机发生的第一时间,团队及其领导人就做了各种应急预案,并开始执行。每当出现一种新的情况,他们在给首相汇报的时候已经实际上把工作安排了百分之八九十,只等首相决策。因为本身所做的工作(行政管理)的缘故,这些情景让我自然而然地联想到了自己工作中的一些情景,所以倍感亲切,也倍受启发。
     工作中最难能可贵的有两点:一是站在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二是从全局、长远角度考虑问题。站在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即最常见的换位思考法。大家都知道,实际遇到事的时候却鲜有人做到。每个领导都喜欢能干的下属,都希望把任务交给下属,不必费太多的口舌解释,下属就会自动地按照领导的意图把工作完成好。所以聪明的下属更擅长于把工作做在前头,随时做好各种应答准备,对于领导的问询随时有办法接招。过去我总天真地以为,领导表达能力太差,为什么不把简单的事情说清楚,把需要做什么交代清楚呢?事实上,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你是领导,那么你必然也会面临上级领导带来的压力,那么你最急需的就是一个能干的、能够化解这种压力的下属。所以对于聪明的下属,在给领导回报的时候,实际工作往往已经完成了百分之八九十,对各种情况了如指掌,帮领导分忧解难。相反,小白往往把问题直接推给领导,等着领导发话分配任务。久而久之,高下立现。朋友说:领导喜欢做选择题。此言不虚。第二点,从全局、长远角度考虑问题,是提升自我能力,自己的一种做事方法。亦即培养自己的长远眼光和大局观。做一件事,要多想想这件事一年后、三年后会给自己和单位带来什么样的效果。尽量采取有利于未来长远发展的行动方案。
     做得多一点,做得好一点实际上和时间管理中的四象限法是不谋而合的:我们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重要而不紧急的事情上,尽量避免做不重要、对未来毫无助益的事情。在我的笔记本的扉页,我记了四句话,第一句就是:我们做有效的事情的时间尚且不够,为什么要把时间浪费在无效的事情上?每天晚上上床睡觉的时候,想一想,发现自己这一天又白白过去,什么都没有做。为啥自己早上起来就开始忙忙碌碌,晚上回去还有这种感觉呢?个人认为根源就在于放在第二象限的时间太少。白天确实忙,但是忙在到处救火,什么事来了,急了,就处理一下。处理完了,大脑里面原来的计划也被打乱了,原先想好想做什么事情的,也忘掉了。觉得刚才忙了半天,有点累,要不上上网吧,于是时间就是鼠标的点击中溜走。
     想解决问题,但是一直缺乏行动,又不知道该从何开始,于是陷入怪圈。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前提是对自己的目标做好规划,并且有一个有效的系统提醒自己。工作中实际操作起来就是在显眼的地方写上空闲时间要处理的事情列表,把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按照优先级排序,再利用番茄工作法一个一个解决。不好意思的是,这个方法我自己没有实践。我实际实践的是,在忙了一阵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的时候,我就开始写博客。通过写作整理自己的思路,明确自己的目标。很多思想都是写着写着自己“冒”出来的。而且虽然断断续续地写,但是坚持了两个月,发现自己还是养成了一个比较好的习惯,就是用书面语表达自己的思想。遇到问题习惯于把它系统地写下来,或者思考以一种什么样的方式表达出来才好。上一篇文章《怎样选择相机》就是这个结果。

posted on 2012-05-16 15:23  keymaker  阅读(19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