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hread_join
在Linux中,新建的线程并不是在原先的进程中,而是系统通过一个系统调用clone()。该系统copy了一个和原先进程完全一样的进程,并在这个进程中执行线程函数。不过这个copy过程和fork不一样。 copy后的进程和原先的进程共享了所有的变量,运行环境。这样,原先进程中的变量变动在copy后的进程中便能体现出来
那么pthread_join函数有什么用呢???
pthread_join使一个线程等待另一个线程结束。
代码中如果没有pthread_join主线程会很快结束从而使整个进程结束,从而使创建的线程没有机会开始执行就结束了。加入pthread_join后,主线程会一直等待直到等待的线程结束自己才结束,使创建的线程有机会执行
所有线程都有一个线程号,也就是Thread ID。其类型为pthread_t。通过调用pthread_self()函数可以获得自身的线程号。
在多线程编程的时候我们往往都是以for循环的形式调用pthread_join函数,既然运行prhtead_join之后主线程就阻塞了,也没法调用后面的pthread_join,那么以for循环有什么用呢?
主线程是在第一个线程处挂起。
比如有:
pthread_join(1,NULL);
pthread_join(2,NULL);
pthread_join(3,NULL);
pthread_join(4,NULL);
pthread_join(5,NULL);
实际上主线程在pthread_join(1,NULL);这里就挂起了,在等待1号线程结束后再等待2号线程。
当然会出现3,4,5比1,2先结束的情况。主线程还是在等待1,2结束后,发现3,4,5其实早已经结束了,就会回收3,4,5的资源,然后主线程再退出。
pthread_join使一个线程等待另一个线程结束。
代码中如果没有pthread_join;主线程会很快结束从而使整个进程结束,从而使创建的线程没有机会开始执行就结束了。加入pthread_join后,主线程会一直等待直到等待的线程结束自己才结束,使创建的线程有机会执行。
所有线程都有一个线程号,也就是threadid,其类型为pthread_t。 通过调用pthread_self()函数可以获得自身的线程号。
如果你的主线程,也就是main函数执行的那个线程,在你其他线程退出之前就已经退出,那么带来的bug则不可估量。通过pthread_join函数会让主线程阻塞,直到所有线程都已经退出。
int pthread_join(pthread_t thread, void **value_ptr);
thread:等待退出线程的线程号。
value_ptr:退出线程的返回值。
可以通过pthread_join()函数来使主线程阻塞等待其他线程退出,这样主线程可以清理其他线程的环境。但是还有一些线程,更喜欢自己来清理退出 的状态,他们也不愿意主线程调用pthread_join来等待他们。我们将这一类线程的属性称为detached(分离的)。如果我们在调用 pthread_create()函数的时候将属性设置为NULL,则表明我们希望所创建的线程采用默认的属性,也就是jionable(此时不是detached)。
如果需要将属性 设置为detached。则应该如下设定:
pthread_attr_t attr;
pthread_attr_init(&attr);
pthread_attr_setdetachstate(&attr, PTHREAD_CREATE_DETACHED);
pthread_create(&pthreadid, &attr, myprocess, &arg);
警告:
在线程设置为joinable后,可以调用pthread_detach()使之成为detached。但是相反的操作则不可以。还有,如果线程已经调用pthread_join()后,则再调用pthread_detach()则不会有任何效果。
线程可以通过自身执行结束来结束,也可以通过调用pthread_exit()来结束线程的执行。另外,线程甲可以被线程乙被动结束。这个通过调用pthread_cancel()来达到目的。
int pthread_cancel(pthread_t thread);
函数调用成功返回0。
当然,线程也不是被动的被别人结束。它可以通过设置自身的属性来决定如何结束
线程的被动结束分为两种,一种是异步终结,另外一种是同步终结。异步终结就是当其他线程调用pthread_cancel的时候,线程就立刻被结束。而同 步终结则不会立刻终结,它会继续运行,直到到达下一个结束点(cancellation point)。当一个线程被按照默认的创建方式创建,那么它的属性是同步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