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神话》读后感
2014-06-08 22:32 铿锵玫瑰—叶 阅读(222) 评论(0) 编辑 收藏 举报首先,感谢王老师给了我动力让我读完了《人月神话》这个一直想读但总是觉得没时间的一本巨著。
虽然距离这本书的问世已经时隔20多年了,这本书依然给我震撼,一是让我惊讶的是,美国20年前软件项目所面临的问题,在我们现在依然如此,糟糕的情况没有改变,大家仍旧在焦油坑里挣扎,而且看上去没有解决办法。
在软件领域,很少能有像《人月神话》一样具有深远影响力和畅销不衰的著作。Brooks博士为人们管理复杂项目提供了最具洞察力的见解,既有很多发人深省的观点,又有大量软件工程的实践。
作者试图通过分析软件问题的本质和很多侯选银弹的特征来探究其中的原因。他行动的第一步是将大块的“巨无霸理论”替换成“微生物理论”。这个变化的过程告诉你,进步是逐步取得的,伴随着辛勤的劳动,对规范化过程应
进行持续不懈的努力,而这个努力的过程相应的就诞生了软件工程。作者对软件工程诞生的原因做出这样的解释,我觉得符合外国思维的特点,这正是国人所缺乏。记得有一位朋友说过,中国妈妈与德国妈妈的区别,他说,如果手里拿的针掉到地上了,中国妈妈的第一反应是估计针掉下去的范围,然后在这个范围里面找,可能很快就找到了,也可能一直都找不到;但德国妈妈不同,她会拿一根粉笔来,把整个屋子画成一个大圈,接着把大圈分成许许多多的小圈,然后再到每个小圈里找,虽然比较慢,但最终肯定可以找到。仔细想象,大多数情况下,中国妈妈都会找到得比较快,这确实符合大多数中国妈妈的思维习惯,每个中国妈妈都这样找,这好象是与生俱来的本事,但为什么德国妈妈没有这个本事呢?是德国妈妈笨吗?为什么中国妈妈也有找不到的情况?而德国妈妈,虽然速度慢了点,却始终能够找得到?如果把这件故事推而广之,多年以后,德国妈妈创建了找针工程,她通过多次找针的实验数据,分析出针掉到整个房间中各个小圈的概率,总结出针在哪个小圈的概率最大,很快就可以找到针,找针速度早已高过中国妈妈,而中国妈妈还在依循与生俱来的本事。你能说德国妈妈笨吗?为什么中国妈妈和德国妈妈会有这么大的区别?是德国妈妈把大块的“巨无霸理论”替换成“微生物理论”吗?我觉得是是,你说呢?作者在后面的论述中用数学和物理的发展为例子也说明了,这种思想的成立。
余下的作者把软件工程按“巨无霸理论”替换成“微生物理论”的过程详细的说明,值得看,我关注的不是具体的内容,具体内容可能有些不合适宜,我关注的是作者的思考方式以及处理方法,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以往解决次要困难的一些突破”和“银弹的希望”章节,从概念上讲述了软件的发展,其中讲到“专家系统”时,使我想起一部科幻电影,忘了电影名字了,有个情节大致是这样的,一位非常有经验的主管死后,有一名较优 秀的下属接任,但这时出现了一位非常厉害的敌人,这位新主管无论如何也战胜不了敌人,这时想起了以前的主管,心想前主管一定有办法对付这个敌人,而前主管的大脑就存放在系统里。
这本书让我受益匪浅,以后有机会我还会再百度一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