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言枫语  


 

我是外行,没做过营销,我只是接触过产品生产相关的打杂事项。

 

行业应用,有特别清晰的客户,不过并不意味着有清晰的需求,如果你跟着走,累死你也未必跟得上,回头还给你扣顶帽子说是没有及时响应需求,而有的需求是合理能实现的,有的需求实在是很难啃。

 

看到很多的产品后来都随着用户的需求一点点一点点的沉沦下去,系统的功能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用户的抱怨不见得减少,顶多也就是看着你没功劳有苦劳的面子上少说两句。

 

产品和产品之间也沦落到拼功能数量,拼关系,说好听点叫做拼服务,7X24小时伺候。难听点就是卖地摊货,价廉物美,跟着人屁股后面叫卖,人还懒得搭理。

 

为什么会这样?我以为,营销最核心的是你能否给你的客户带来价值。

 

所以才有人写过那篇著名的稿子:

利用人性弱点的互联网服务:贪婪、色欲、虚荣、窥视、懒惰。

 

虽然听起来不好听,但是的确这是给客户带来了价值,满足了心理和生理需求。

 

我这里说的价值更简单,毕竟是企业客户,就是简单的效益。

 

按照我的白日梦思维,应该这么做行业应用的产品和营销。

 

营销的定位决定了好卖不,地摊货拼关系拼价格拼功能,真心难搞,还得走稍微高端一点的路线,不拼这些东西,咱拼理念。

 

企业的发展,大体是粗放式转向精细化。有个老外说过,不量化就叫做没掌握。

 

我的想法是:

首先梳理好整个企业各个角色工作流程,第一个产品的主要目标是资料的搜集,将最主要环节的相关数据搜集完整准确;

然后做数据挖掘,量化每个角色的各个环节的时间,推出第二个版本,优化工作流程,简化环节,缩短流程时间,提高效率;

再对优化流程后的环节数据进行分析,用数据指导生产,提高效益。

 

如果你的产品能帮助回答诸如以下的问题,那么产品的价值自然就体现了:

企业的不同型号产品销售时间分布,地域分布,使用人群分布,销售人员分布,增速和降速分布,不同工作流程条件下的增速等等等等。

 

有了数据做基础,有了理念做指引,这样不断演化的产品才能真正给企业带来效益。

 

绕回来说,发现这样的产品如果有能力的话其实最好是企业自己做。软件公司最好别做贴身服务,做公用模块给企业二次开发好了。

 

 

posted on 2013-08-27 18:29  风言枫语  阅读(18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