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首自改代码

Hey, Nice to meet You.  why ?

☆☆☆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返回顶部

《非暴力沟通》之暴力沟通常见模式

道德评判

    道德评判,就是用自己道德的标准来评判他人。比如说,你这人怎么这么差劲!这孩子怎么这么淘气!你妈怎么这么不讲道理!这些有这强烈主观判断的话,就是道德评判。

    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主观倾向,如果别人做的事儿不符合我们的想法,我们就会习惯性的去做出主观的评价。比如,你和一个同事合作完成一个项目,你看中的是整体的推进程度,而他看中的是细节的处理。你们的价值观不同,因此看待事物的角度就不同。站在你的角度,你觉得他有强迫症,而站在他的价值观角度,却觉得你粗心大意,对工作不认真负责。

    这样现象的产生,就是因为你和同事都采取了道德评价的思维模式,基于这种思维模式的沟通,势必会影响你们的关系,导致你们不能很好地配合,这样你们所负责的项目也会进展缓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有自己价值判断的同时,用尊重,开放的心去接收别人的价值观。避免使用评判、职责或者抱怨的方式,去表达我们的道德判断。

进行比较

    有本书叫《让自己过上悲催生活》,作者在书中说,如果想过上悲催的生活,就去和他人作比较,总是跟别人比较,常常会让我们陷入痛苦之中,因为他会影响我们的自我评价模式,也会降低我们达成目标的内在动力。

    在小时候,父母进程会用"看看别人家的孩子"这句话来把自家孩子和别家孩子做比较。我们都很讨厌听到这句话,因为家长总是觉得别人家的孩子比我们更优秀、更懂事。但是听到这样的比较后,我们常会不开心,情绪低落,觉得自己真的比别家的孩子差很多,今儿陷入到痛苦地自我否定中。所以,比价也是一种暴力沟通的模式,它会影响我们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也会降低我们达成目标的内在动力。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我们正确评估自己的人生价值,不被别人的比较和否定扰乱内心。

回避责任

    有些时候,我们常常使用"我不得不这样做"或"某某让我这么做的"来解释自己的行为。这样的沟通模式,会让我们总是逃避责任,也会让我们忽略了自己情感的内在根源。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很多这样的人,总是在责怪这个责怪那个。考试没考好,怪笔不好;上班迟到,怪地铁人太多等等。这种把一切问题都归于他人与环境的习惯,会使得我们在沟通中得罪一大帮人,在别人心目中留下自私自利的印象,让人际关系一团糟。另外,也因为我们无法从自身找问题,导致我们很难取得更大的进步。

    要想避免此暴力沟通的方式,就行乣关注自己的内在情感根源,正视这种情感,进而想办法去改变它。

强人所难

    我们对别人的要求往往暗示着威胁:如果不配合,他们就会收到惩罚。在社会中,这是强者常用的手段。所以这种沟通模式,经常被有话语权的人使用,在职场、家庭和学校中比比皆是。

    例如,上司为了让下属听话,会不自觉地透露出某某人因为不听话,而被开除的消息。老师为了让学生听话,会经常祭出"杀鸡给猴看"的把戏,当众狠狠教训那个不听话的学生。父母为了让孩子听话,会吓唬人等等。这些包含着威胁的沟通方式,虽然能让对方暂时迫于全力而接受约束,但却在对方心中种下了恐惧、暴力、不信任的种子。一但对方羽翼丰满,就会加倍偿还回来。

    在这种模式下,我们会变得耳目闭塞,听不到真话,也交不到真朋友。要想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就要用开放的心去接收别人的建议,理解别人的难处,不用强迫的方式逼迫别人做事。

其他潜在暴力

    用猜忌来控制对方,也是一种常见的暴力沟通方式。妻子问丈夫,你最近是不是外面有人了。上司问下属,你是不是在外面说我的坏话。家长问孩子,你是不是趁着我没在的时候玩游戏。

    再比如,除了言语外,沟通的场合也很重要。上司当众批评下属,虽然下属可能确实有问题。但是这种当众的形式,会让下属很难堪。这也是一种暴力。

    更多的暴力沟通,都潜伏在被我们忽略的细节中。

 

posted on 2020-03-16 01:03  罗穆瑞  阅读(640)  评论(0)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