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北京大学信息学奥赛训练营上机考核第四场【pkusc真题模拟总结】

感觉一上午都很萎。。

  • A.确定进制
    看了数据范围之后,确定是一个枚举检验的水题,于是水过。【2017-04-19 08:27:14AC】

  • B.The Troublesome Frog
    一个以前看过的题,但是以前没写过。于是跳过了。

  • C.A simple stone game
    可以暴力二维sg函数,可是打表之后,找不出规律。隐约觉得自己在学习博弈的时候,看到过这种类型的题的,可是纠结了30多分钟之后,还是弃了。

  • D.Searchlights
    瞟了一眼,不确定要不要读这么长的题目,于是去看了看openjudge上的榜,发现F,E才是这场应该先做的题,于是没读题就略过了。

  • F.Invitation Cards
    能相信我读懂题目花了30分钟,写题只花了5分钟吗。。主要是样例不给解释,一开始还以为人和人之间坐同一辆车就只算一次。【2017-04-19 09:43:42AC】。

  • E.Infinite monkey theorem
    一看就觉得是KMP加DP的题,而且还不用高斯消元什么的(据说还有矩阵的版本,这个应该是简单版的)。
    然后【没有开始思考,就开始写】了。导致后来种种bug,调了很久。中途越发的【不经过思考】了,本来可以在原基础上加一维就可以解决问题,非要去换另一个方法(而且还是错的,只是当时没有意识到),考试中没有AC,考试完问outer_form为什么我写的另一种方法(不用KMP的)错了,然后他想了想就成功的说服了我。于是冷静了一会儿,就还是在KMP的基础上加了一维,把这题过了。
    在这里深刻的检讨一下自己:
    (1)在拿到题的时候没有先想清楚所有的细节;
    (2)在遇到调不出题的时候,没有换个角度思考,而是一味盲目的寻找表面的错误规律,在改着改着中慢慢地忘记了自己的原本想法。
    (3)没有积极的尝试其他可能的方式,而是抱这个一个方法死磕。

总结一发:这场现场的大多数人(80+)都能过3题,而自己没有。这总归还是从某些方面说明还是做题的过程中,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思维方式也不成熟做法不成型。某些东西还是要多去练手,多锻炼自己的应试能力。长大的过程中,除了掌握知识,达到成就,还有灵魂的成长。

我是萌萌的分割线*********************************

2016pkusc的题都做完了,做一个小结:
4+3+4+2=13题,再加上现场的状态肯定不比自己单独做要好,这个成绩肯定还是要大打折扣的。
如果在这条路上走更远,还需要更加努力。

posted @ 2017-04-19 15:01  KatarinaYuan  阅读(26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