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重读孟岩先生《放弃理想,未必能成就现实》和李建中先生《认清现实,才能找回理想》,以及李开复先生的《给中国学生的第四封信大学四年应这样度过》。掷地之声,实在有如振聋发聩,殷殷之情,更是于我心有戚戚焉。

之于中国教育之弊端,之于当前高校计算机教学之弊端,之于中国软件业的思考,小子微言,原本不足道哉。然不敢言有切肤之痛,实在是深陷其中,唇亡齿相寒,实无法做到超脱入佛家境界。整理最近琐碎思绪,识之。

教育之痛: 知识与技能

总结高校教育和社会企业间差别,一言可以察其本质:知识与技能的差别。学校的责任在于教书育人,传播知识,传道、授业、解惑。高校强调的是知识的积累,而社会企业要求的是能够立即转化为生产力和经济的技能。知识和技能是不矛盾的,但是肯定不能直接去等价。技能需要在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的专业化、市场化,这里有个不恰当的比喻:知识更多类似于内功,技能更多类似于某一门具体的武功(例如降龙十八掌)。内功练就了,还需要学习一些具体的武功招式,方能称得上是高手。再举个专业性质强一点的例子,我们能够熟练使用C/C++进行程序设计,但是企业实际上要求的是你能够在某一些具体的平台和开发工具上(例如VC)上进行项目开发,为公司创造直接的经济利益和利润。

李建中先生在《认清现实,才能找回理想》提到在大学里难得好师、难读好书,这一点可谓道尽了当前高校教育的刺痛之处,更是我们这些处于这样一个大环境下生存者无奈而沉重的心声。我算是比较幸运的个体,在我的成长和学习过程中得到了很多的老师的指导和帮助,也自己读了很多的经典的书籍。然而在整个的大学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更多是平平庸庸的老师和惨不忍睹、索然寡味的教材,不得不让我们思考,究竟是哪里出了错。

不过这里我真实地想为大学里很多的老师澄清一些,机缘际会,最近给本科生上过一次课,并且带了9个人的本科毕业设计,参与了38个本科生的毕业答辩。给我最大的感触和体会就是:当老师真难、真累、真的是不容易!平心而论,给本科生的上课我实在不够底气,况且又不是我所熟悉的内容,但是自从我跨入教室到离开课堂,整整的两节课,我实在是没有发现有人是真正地来上课,看着下面木鱼般茫然的眼睛,看着一大片日会周公的同学,看着提前理直气壮退场的同学,我一时若恍然不知所措。一年前的我或许就是那样,一样的藐视讲台的老师,因为我们在心里已经给他们贴上了庸师误人的标记。本科毕业设计和答辩,更加让我触目惊心,本科的毕业设计根本不是老师在要求学生,而是老师在迁就学生,一次次降低毕业设计的要求,一次次给学生的建议被他们视若无物,到最后答辩时候尽可能不往深处提问,说实话,我是体会到了老师的痛苦和无奈。看着毕业生答辩时候的不知所云,看着毕业设计内容的小儿科,想想一年前的自己,实在是印证了一句话:没有最差,只有更差!

教育的弊端人所共见,但是如果要说谁要为这里弊端负责、买单的话,没有人,或者说是所有人。包括我们接受教育的主体。

或许应了那句:一切都没有错,但是放在一起就成了错误

企业之痛:工艺与工人

当前有两个词在软件业内谈得比较多,一个是软件蓝领,一个是软件外包。前者使得在34所高校建立了软件学院,收着高昂的学费,学着不知是否合理的课程,也让另外一个词唱得更响:代码工人。而后者更是被认为中国软件的救命稻草,也使得多少软件企业不惜一切代价去如同大学生考证般去接受CMM的认证。

我是计算机的科班出生,也肯定是要到开发一线奉献青春。我也一直不赞成代码工人这个提法,尽管很多时候充当的就是这样一个角色。写代码是一个富有挑战性的职业,程序员更是一个极具创造力的群体。非常推崇Knuth对于Programming的称谓:The Art of Programming。是的,Programming是一种艺术,是一种工艺。然而企业是欢迎Art的,企业要求的是能够低成本、高时效完成客户需求的工人,软件外包也不会欢迎Art的,软件外包要求的是能够严格按照文档Code的工人。

孟岩先生《放弃理想,未必能成就现实》中“直陈我们在通用软件平台方面的惨痛事实”(李),软件基础设施方面,且不说自己操作系统,就是自己的通用软件平台,自己的开发平台,自己的数据库管理系统,一切都还是镜中花、雾中月,遥不可及。试问:完全构建在别人基础平台上的所谓的软件产业,能够称之为真正的软件产业吗? 地基时别人的,楼盖得越高越没有安全感。上次看到中国“软件公司”排名的时候,我看了前两名就没有信心往下看了:华为和中兴。华为和中兴都是很优秀的企业,我也有很多认识的同学和熟人在那里工作,但是总是觉得如果这样的一个排名都要他们来撑场面的话,实在是有些让人不能言语。

然而,软件的基础设施不是代码工人所能够构建的,计算机的发展需要工艺,软件业需要工艺,中国的软件业更加需要工艺。纵观这个世界上的操作系统、基础软件系统都不能使简简单单的靠代码工人能够堆积起来的,而是需要掌握Art的大师为中国的软件业的荣誉而战。大师不是生来具有的,但是谈及到培养大师的土壤和环境,我又回到了孟、李两位的文章上面的讨论,只能作罢。

痛中之痛:理想与现实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这是我最不想承认又不得不承认的痛楚。

理想中,我们希望能够在良师的指导下,完成自己的学业,能够达到自己的梦想彼岸。现实中,梦想之所以称之为梦想,正是因为其梦的成分比较大。

理想中,我们希望体验最先进的技术和最前沿的理念。现实中,所有的项目出于成本和时间的考虑,使用都将是最成熟的、最简单的技术和理念。

理想中,付出肯定可以得到回报,技术的领先可以成就企业的成功,现实中,只能是存在即有其合理性。

理想中,我们可以安安静静、踏踏实实做学问、做项目。现实中,社会的浮躁,企业的急功近利,学术中的大跃进,常常让我们迷失自我。

……

再美好的理想,终究是经受不住残酷现实的考证。就如我们心高气傲、踌躇满志、意气风发的跨入大学校园,经过4年的现实考验,最后终于可以意定神闲,一切都放得下了。有人说大学里最难学也最需要学习和领悟的就两个字:接受。接受一切自己看不惯的,接受一切不是自己想的,接受一切需要接受的。可以拥有理想,可以进行无边的幻想,但是最后都要回归到现实的接受。

于是,大学里有很多平凡、平庸的老师,接受吧。但是我加一句,成功或许可以没有他们,但是他们并不能作为我们失败的买单者,因为那里面有着我们自己更多的一份责任。老师可以是广义的,能者为师,我们可以找到很多不是老师的老师。

于是,我们会读到很多的垃圾书籍,那些可能就是一些人为了钱花个一个星期整理出来、出版社包装下的“著作”,接受吧。我也加一句,不要诅咒他们,因为可能某一天我们就是他们中的一员。惹不起,躲得起,我们依旧有很多的选择。

……

在理想中实现,在现实中梦想,或许是最后的选择

Posted on 2005-07-08 02:55  k_eckel's mindview  阅读(40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