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金服CTO程立:技术的价值与意义_在我看来是这样的
摘要: 不同的技术人对于技术的价值与意义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可能有些人对于这种“虚”的话题嗤之以鼻,但那些「庖丁解牛,几近于道」的阐述,确能引发读者的深思。本文是蚂蚁金服 CTO 程立的一家之言,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但希望本文能引起你的一些启发。
不同的技术人对于技术的价值与意义都会有不同的看法。可能有些人对于这种“虚”的话题嗤之以鼻,但那些「庖丁解牛,几近于道」的阐述,确能引发读者的深思。本文是蚂蚁金服 CTO 程立的一家之言,你可以不同意他的观点,但希望本文能引起你的一些启发。这是我们做这篇文章的意义。
注:2017 年 6 月 30 日 -7 月 1 日,由高端技术领导者社交平台 EGO 主办的第二届 GTLC 全球技术领导力峰会在上海举行。会上蚂蚁金服 CTO 程立发表了主题为《技术的价值与意义》的演讲。本文根据其演讲整理而成,分享给未能到现场的你。
比团队认同自己更重要的是,认同共同的目标。最顺利的时候总是最危险的时候。今天很残酷,明天更残酷,但是后天很美好。——程立
我对技术的理解
技术其实是个非常宽泛的词语,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技术,而是涉及非常广泛的事情,因此我想跟大家分享何为技术。
记账
我从事金融行业。金融发展史中第一个重大发明就是记帐。大家过去都学过历史,也知道货币出现之前人们是以物易物,农业经济发生之后该模式出现了改变。大家可以这样想像,一个城市,有很多的农民,有人种庄稼、有人养牲畜、有人酿酒,那么种庄稼的农民怎么买到酒呢?具体情况是什么呢?每个人将自己收获的农产品,比如大麦、酒、牲畜等,全部上交给神庙,然后按照特定的制度分配它们。当时的技术还是相当落后,没有金属,只有泥与一些简单的符号文字,以及一些简单的算术,进行简单的加减乘除,再有了这些技术之后,支撑起了农业经济的发展,于是便出现了记帐。
最早的文字写在泥板上,而最早的泥板也就是帐本。
货币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发展规模越来越大,逐渐开始出现远程贸易支付的模式。可进行远程贸易之后,他们发现仅有记帐并不够,当一个城市和另外一个城市产生交易需要进行支付时,将账本搬过去的行为并不可能。于是他们想办法、创造发明,比如最早的钱币以一碗麦子做标准,后来随着冶金铸造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一个伟大的发明——钱币,开启金融史上真正意义的远程交易。而且铸造技术让钱币具有防腐功能,货币的存在增强了远程贸易可行性,推动了全球经济最早的发展。
因此钱币是一个尤其伟大的发明,这个发明是一个技术的突破。
纸币、金融工具与机构
之后再创造出现的发明是由中国人设计完成的,它就是造纸术和印刷术。这两个技术同时完成突破之后,货币开始向纸币转变。最早纸币的出现是中国的骄子,政府可以印刷纸质票据,该票据具备防腐能力,最早的印刷需要 4 块板,并且它是双色印刷,一般人难以制造。该技术出现之后也成功制作出了纸币,该发明的重要意义已经远远超越了纸币本身。有了该技术之后,不仅仅是货币变成纸币,而且大量的金融工具也开始出现,比如汇票。当你向一个与你距离很远的人汇钱时,不需要将现金随身细带,只需要一张纸汇票,即可银行兑换钱。再比如股票。在当时大家探索这个未知世界进行大航海的时候,一艘船出海,大家进行集股分摊未知风险。再比如各种各样的票据、债券,所有的金融工具都出现了。纸币出现之后,金融的规模变得更加宽泛,逐渐开始精确的计算分析。
大量金融机构的出现得益于金融的发展,金融发展的背后就是技术的突破——造纸术和印刷术。
个人信用与银行卡
金融慢慢发展进入现代时期,那么最早的信用卡是怎么来的呢?
一位总裁有一次去吃午餐,然后发现忘记带钱包,被餐馆扣留了几个小时。之后,他就成立了一个俱乐部,该俱乐部招募会员,凡其会员,吃饭可以欠帐,最后与商家结算。他一边发展会员,一边发展各种各样的餐厅,于是信用卡便慢慢出现了。信用卡的业务虽然发展很快,但它的发展却非常艰难。大概 1970 年时,由于控制不住风险,较多公司的信用卡业务都属于严重亏损状态。大量的风险预估也随着计算机网络的出现得到了较好的解决,1973 年出现的第一套现代支付系统使得整个收单效率从原来的几分钟变成 1 秒几,并且信用的分析也变成可计量、可控制,在有效控制风险之后仅仅一年公司便节省了一亿美金。
后来信用卡业务巨大发展,新的技术又一次带来了整个金融业的蓬勃发展。
链式化学反应
如上图所示,其实技术连接了两个端,一端是需求、目的,另一端是一个已有的技术,将两者结合一起,商业贡献与技术贡献的有效结合形成化学反应,出现了一个新技术,而这个新技术再去满足新的技术,再出来一个新的技术,形成一个化学反应过程。
关于蚂蚁金服,最早我们想解决中国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的 交易如何能够更加高效的发生。当时我们拥有的技术较为简单,但 PC 互联网与银行卡业务已相对成熟,我们将这两者相结合之后便出现由马云先生推出的 担保交易,后来为了提升交易体验,推出 快捷支付模式,将所有的银行卡和平台绑定,形成一个快捷支付业务,这就是互联网支付最早的发展;后来担保交易和快捷支付结合智能终端的发展,推动了移动支付的出现;对于消费者而言,他不仅需要方便的使用,也需要合理管理自己的钱,那么能不能使该用户资金放在支付宝账户之内为用户带来任何收益呢?
当时为满足用户简单理财和支付的需求,创造了余额宝,将用户的理财和消费产品相结合。一开始推出余额宝时,我们并没想到该业务会受如此欢迎,2013 年 6 月份推出之后,并没有进行任何的宣传,而用户数量便从百万千万迅速升到上亿,而当时我们合作伙伴背后相对较为传统的货币基金系统无法支撑该平台,好在我们有了云计算,在两个月时间之内将整个系统搬上云端,以此支撑业务发展;之后大数据和用户的消费信贷、支付需求的相结合产生了芝麻信用,而我们也有了进一步的成长。
如果我作为一位蚂蚁金服的技术领导,那么对我而言,需要思考的是什么呢?如何使其发生下一个化学反应?我们现在拥有大量的好机会,虽然新技术潜力远远没有得到发挥,但关于大数据、人工技术、生物识别、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我们已投入巨大的力量在研发与创新;另外用户希望能够得到更加平等、更加美好的服务,比如每个人都可以享受和 VIP 一样的理财服务、保险服务、借贷服务,更不用说支付模式,他们希望打造一个真正可以连接全球的支付网络,我们将其称为 TechFin,它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新东西,但却与大数据一样,需要将两者相结合发生化学反应使其产生的新化合物和原来不一样,这便是对技术的完全创新,即 TechFin。
我对技术领导力的一些体会
以上是我技术价值和意义的理解,接下来我将分享我对技术领导力的一些体会。
在我职业生涯中,我个人经历比较简单,2004 年,我作为外包参加了淘宝网的建设,结束之后就被潘老师招聘到阿里巴巴,便跟着支付宝一路发展。我最早做工程师,再做架构师,然后是技术委员会主席,2013 年被任命为蚂蚁金服技术部负责人。
我将从一个技术专家架构师转到一个技术领导的这一转化过程分享我的个人体悟。
相信自己的能力
你能不能成为一个技术 leader,这是我当时遇到的第一个问题。
蚂蚁金服董事长找我聊天时,我的第一反应是抗拒。我觉得我是一个技术专家,没有做技术 leader 的潜质,我觉得我做不了技术 leader。但当时阿里巴巴的 CTO 王坚博士找我聊天时,我表示我是一个做技术的人,让我和这么多人打交道容易吵架,我胜任不了这个职位。王坚博士跟我说,你永远成为不了像你上一个 CTO 这样的人,但你就是你自己,所有的问题你都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解决,你只要做你自己就可以,你要相信你一定能行。于是我就以试试看的心态进入这个岗位,但现在回头来看,这几年过来我也确实发现自己变化很多,已经完全不能像之前那样看待这岗位,任何一个人都具有成为技术 leader 的潜质。
放下自我
第二个体会是放下自我。在我刚刚担任蚂蚁金服技术负责人时,对我而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我的同事成为我的下属。
如果以打分形式进行评判自己,做首席架构师可打 80 分,那么做技术 leader 大概连 60 分都不到。如果团队不认同我,是否能由我带领团队一起往前走成为我所面临的最大挑战,让团队认可我其实很困难,没有实际证明不可能让团队承认我的能力,但其实团队是否认可我并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我们这群人在一起认同共同的目标一起往前走,所以我放弃让团队认同我的想法,而是和大家共同约定在 2013 年这一年所想要达到的目标。那一年我们提出了四个目标:
- 第一要打造一个非常强的金融基础技术平台,支撑当时的业务发展;
- 第二是要在技术上取得突破;
- 第三要涨十万的目标;
- 第四要保持平衡性。
当团队目标一致开始努力奋斗的时候,我发现是否认同我的问题都已经解决了,很幸运地完美达成四个目标之后,很多问题也自然而然地被解决了,真正做到从专业为本的模式切换到以人为本的模式。
以人为本
我没有当技术 leader 的经验,我不得不看很多书,讲很多大道理,尽管现在已经记不清很多知识,但我仍能记住的就是在读了这些书之后,让我知道真正做一个技术 leader 是要 以人为本,让团队每一个人都有 power。如果存在束缚团队的东西导致他们不能充分发挥,就扔掉束缚。
探寻原力
2013 年,我们提出的目标全部达成,整个团队都非常兴奋。所以我想,如果团队一直在一起工作的话,应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愿景和使命,这才是我们的目标,因此我们花了较长时间思考如何共创未来。
我们想要通过技术的力量让金融像水一样无处不在地去服务每一个人,让每个人享受平等的金融服务,但在这背后需要有强大的技术力量支撑,并且目标的达成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那么当目标完成,且团队对该梦想非常认同时所带来最大的好处是什么呢?2014 年,我们发现我们团队所提出的梦想可以帮我们凝结全社会更多有共同梦想的人,因此当时的团队加入了很多新成员。举个例子,有一个首席架构师加入我们团队,他的技术背景与我们完全不一样,但他跟我们有一个同样的梦想。在加入之后,他就迅速引进新的技术方案,花费不到半年的时间,用全新的技术打造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系统。
我从中慢慢体会并且得到一个感悟,如果团队成员每个人想法背景多元化,但梦想又相同时,会出现很多创新的结果。技术本身是化学反应不是物理反应。
凝聚共梦之人
我一直认为自己是一个比较幸运的人,在 2014 年我才真正开始学会怎样管理更大的团队。举个例子,对于蚂蚁金服而言,每年都会有一场大促。当年开场一个小时之内我们出现历史上从未有过的高峰,尽管我们可以成功解决顶住高峰的技术问题、架构问题,但每次的挑战仍然很大。
为什么呢?
因为在这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和内容上,不能存在任何的出错,只要有一个环节出错就会断掉,因此所有的挑战就是怎样能够过程不出错。过程不出错也就是最大的挑战。2014 年的时候我的团队非常强,大促所有的技术方案都不需要我去参与,我就思考我能干什么。我想在座的很多技术 leader 都有这样的感受,当你团队能力很强的时候,你会思考自己的价值是什么?所以我当时就想,或许我应该去思考这过程背后会存在什么样的风险,开始半小时能不能顶过去,会不会出错?
这个过程中需要有一个抓手去证明团队这么多年做的事情是能够完美衔接,所以当时就想能不能有一种技术能够证明团队串联在一起是不错的。于是我们对我们真实的系统去模拟大促时候真实用户的请求,这个过程对大多数互联网工程师而言并不是一个难题,但对于支付来说,对真实数据进行真实的案例测试是一个非常有挑战的技术。所以当我将该想法提出之后,团队立刻出现支持我的人,并且他带领团队做该任务,最后非常成功。
居安思危,如履薄冰
我前面分享更多的是一些经验,接下来分享我的教训。
2015 年,我已胜任蚂蚁金服技术 leader 这一职位 3 年多,在这几年业务发展非常好。2015 年 5 月 27 号,我永远都记住这个日子,由于一根光纤断裂导致支付宝系统崩溃一个多小时。那之后,我做了很多的反思和改进,对我来说,最顺利的时候总是最危险的时候,永远都需要居安思危。因此我们团队经常性地面临一件事情,每个月要做两次真实的断网演练。换句话说,将机房断网,观察系统能否正常切换。
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事情能够让我们真正意识到风险是无处不在的。
不断打破边界
怎样能够不断打破边界也是我的一个工作教训。
2014 年,我们完成了一个对我们意义非常重大的项目,我们把蚂蚁金服和所有大数据业务平台迁移到阿里云上,有了阿里云平台的支持之后,我们对整个大数据的处理几乎没有后顾之忧,可以大胆放手去做。因此 2014 年开始蚂蚁金服不再发展技术平台的技术。2016 年,我们发现由于在计算平台上没有技术积累和支持,当我们业务对计算平台提出更高要求的时候,平台不能支持业务了,于是团队迅速去打造蚂蚁金融的计算团队,去支持我们的实时新业务。这个事情又让我们上了一个新的台阶,我们也反省应该提前预见业务对计算平台的要求,每个业务都需要一个真正的计算平台。
作为一名架构师,你会希望你的系统是非常好的。但我现在越来越感受到,对于技术团队来说,如果你让错误得到修复的机制,让创新发生,创造与拥抱、混乱与冲突,那么在最顺利的时候就是最危险的时候。团队怎么能够有更多不同的声音,相互之间的冲突,其实变得非常的重要,怎样能够创造拥抱,包括现在我做得也不够好。即使工程师反对我的想法,我也觉得这种行为很好。
现在是我在蚂蚁金服的第四个年头,回顾这几年,我发现工作挑战非常大,我当时做出该决定的时候,我也不知道这四年会有这么多的挑战,但是我想我还是比较幸运的,我一直有着一颗宁静的心,能够去面对现实。
什么样的现实呢?
第一个是,昨天最好的表现是今天最低的要求。当你团队做得更好的时候你就到了一个全新的、不同的疆域,这个疆域会给你带来新的挑战,而过去的东西变成了今天的最低要求,你必须面临新的、更大的挑战。如果你觉得今天很残酷,明天一定会更残酷,但是后天会很美好,为什么?因为后天是属于超越过你的年轻一代。在这四年,我心里充满感恩和感谢。
作者介绍
程立,花名鲁肃,蚂蚁金融服务集团首席技术官(CTO)。2004 年 2 月,程立以外包架构师的身份协助支付宝网站的建设;2005 年 2 月正式加入了支付宝。程立严谨务实、逻辑严密,被支付宝员工誉为“神一样的存在”。
用云栖社区APP,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