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包之战

  14年的农历新年已经过去,互联网领域以腾讯和阿里为对战方,发起了一场关于红包的大规模厮杀,一时之间硝烟滚滚,双方投入数亿资金进行搏杀,连中央财经频道都在解读这一场战争。随着新年渐渐远去,红包大战慢慢落下帷幕,一切重新归于平静。

  在这一场大战中,我使用了支付宝的红包,并进行了一些简单的规则研究,包括支付宝戳屏红包,接龙红包,固定红包均试着发了一些,供大家一乐。事实上年三十晚上60块钱包了四十个红包,发到公司群里,经过一天之后,还剩了十几个红包,参与的人包括同事、家属、以及同事转发到其他群里的所吸引来的陌生人。同时,在我所在的qq群里,大家互相发个不亦乐乎,最多的一个人抢了200个红包,发了四百个。据此结论,腾讯在这个红包大战中完胜了阿里。在这里总结下这场大战。

  1、目的

  这不是红包的第一次出现,2013年春节前夕,腾讯和阿里都在进行着第一轮移动互联网布局,阿里手握支付宝,占据支付大半市场,腾讯持有财付通紧随其后,但却处于绝对劣势,但微信横空出世,迅速成为移动聊天app的龙头,随后推出的微信支付,支持充值,缴费,微店等场景。业界普遍认为微信将是腾讯最锋利的武器,是打败阿里的关键。2013年除夕,微信推出抢红包活动,短短几天内,近500万人参与并绑定了银行卡。2014年,为了用户培养使用习惯,增加移动互联网使用量,增加用户银行卡绑定,腾讯和阿里进行了一系列的交锋,包括打车软件之战,双方累计投入十几亿。2014年除夕,阿里攒了一年的功夫,推出自己的红包功能要与腾讯一较高低。

  2、比较

  对于两个平台自己发出的红包而言:

  支付宝红包特点-人海战术。周期长,每天次数多,个数未知,预算额六个亿(看起来)惊人,戳的方式需要人全神贯注,耗费精力。
  微信红包特点-单点突破。只发两次,个数限定,预算额预计2亿,摇的方式需要人挑战极限,耗费体力。

  支付宝红包普遍戳屏戳到手软,最终结果却一无所获,把不劳而获的抢红包心理变成了劳而无货的吐槽心理,相比而下微信红包次数少,更为集中,能抢到的更多。(后者未参与,仅从网上看到)。

  对于个人发红包,由于支付宝和微信的性质决定,红包是从现实生活移植而来,本质上是一个社交行为,大家一起聊天打屁,突然看到一个红包,顺手点掉,抢一毛钱是个乐,抢一块钱也高兴。支付宝本质上还是交易平台,只有购物支付才会打开,平常都静静躺在手机里,不会打开,因此为了一个红包,打开支付宝,输入验证码,抢一个 红包,打开发现几毛钱,用户的投入并未得到足够的反馈,几次之后便会丧失积极性。

  3、结果

  在这一场红包大战中,由腾讯率先发起,利用自身社交属性优势,以红包形式促使用户绑定银行卡,阿里是防守方。所谓战略进攻产品就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所谓战略防御产品就是跟随策略,承认对方的优势,丰富自己的产品圈,就是人有我也有,人优我也优。微信赢得了红包大战的胜利,共促进60亿自己流动,新增银行卡2亿。但这仅仅是第一步,如果保证新增用户的留存度和活跃度,才是微信目前最重要的事情。也正是由于微信的社交属性,人们在使用微信的过程中也下意识的将他当做一个社交聊天工具,购物仍更倾向于支付宝。这是微信下一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posted @ 2015-02-27 22:29  孤子  阅读(15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