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指路共享软件:更多机会在移动和海外市场(二)
共享软件更多先做英文版
新浪科技:我们现在用的软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免费的,除非特别的比较商业化的软件,我们共享软件除了商业模式上有些问题,能赚到钱,在版权方面也有很大的争议,比如珊瑚虫软件,就是在QQ上外挂的,我想问问胡钢律师,在软件著作权,在国内有没有较为完善的规定?
胡钢:从软件法角度来说,计算机软件涉及到版权问题,我个人觉得经过这些年立法和实践的变化,越来越完善。总体来说,从法律的规定来说,和国外是完全接轨的,只不过我们实施过程中,可能力度没有像国外那么大,如此而已。刚才提到我自己的经验,大概七八年前有一个人向我做咨询,他做类似网络蚂蚁的产品,他的用户都是美国人,在美国提供主要网站的下载,后来发现有一个美国的网站未经他的许可下载,后来我们帮他处理这个事情,发律师函。后来由很多软件其实用户协议都写注册地是国外,适用国外法律,不得不说是中国市场及其法律环境小小的缺憾乃至一种悲哀。
新浪科技:很多作者为了保护自己的权利,可能会把适用的法律定义到海外去。
胡钢:最原始的那种体验式销售,体验,销售,给你一个注册码,大家主要说销售市场,目标市场在国外,可能往往会想到就在国外注册一家公司,先做英文版而不是先做中文版,确实是很遗憾的一件事。
新浪科技:这些共享软件作者现在的生存情况如何,蔡旋和陈明杰是否了解?
陈明杰:我们跟共享软件作者聊得不多,我都怀疑目前共享软件作者可能都没啥问题,创汇创得挺多,可能共享软件作者都过得挺好,只不过大家看不到,因为大部分人做国外市场,国内人不知道。蒋涛多做宣传,让别人都知道,很多人在国外挣到钱了,那些眼盯着中国市场,可以想象外面,做做英文版的,可能也能很快地解决资金问题。我觉得在中国市场共享软件会跳过去,中国不可能有共享软件传统的市场,因为国外慢慢也没了,中国过这么多年,也没有形成,可能就没了,下面就是软件服务、互联网市场。这个市场在中国可能还是有机会的,这么大的网民个数。
蒋涛:他们最大的机会是移动,现在PC上没戏了,收费是不可能的,习惯不太具备了,中国的用户和网民已经养成付费的习惯,我们支付宝培养起来了,一批写小说都挣钱了,写小说原来都很苦,2006年、2007年之前都不好过,现在小说网站都好过,作者也好过,作者是很长的小说才能挣钱,如果你是很短的小说,也挣不到钱,要写写一百个章节,一个章节一块钱或者一毛钱也能挣钱,现在把它变成书,又挣钱了。以前中国软件作者要挣钱,用户不是不愿意付钱,只是你设计支付的通道问题,另一方面是如何设计更好的收费模式,软件作者应该探讨在中国如何设计,不能一开始就收钱,应该是中间搞几个环节去收钱。但是还有一个最重要的问题,跟知识产权有关,应该告知用户,安装了什么以及驻留了什么程序。中国没这个意识。的下一步中国的作者和中国软件厂商应该把这课补上。第二个,是行业自律的,法律上很难鉴定,我们在暴风影音看过每一部片子,都有可能被冯鑫知道,这是很可怕的事情,所以我们应该定出规则来,防止这个事情。
胡钢:说起这个,我想起2006年,我正好全程参与了流氓软件事件,当时一个定义是有两个,第一未明确提示用户或者未经用户许可,在用户计算机或者其他终端中安装运行侵害用户合法权益的软件,当时还用了一堆定义,比如难以卸载。
刚才你提到很多软件没有必要在线支持,暴风影音的驻留,或者说后门程序,这种是否可能搜集或者披露用户的习惯或者信息,这都很可能是隐含了敏感的信息。
2006年那波流氓软件事件中,在各方的合力下,现在明目张胆的没有,不过可能在各种情况下,还是以某种形式存在。如果软件从一种产品变成了一种服务,乃至变成一种渠道,只是一个渠道,搁在你的桌面里,有的时候可能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蒋涛:理论上这可以控制你做很多事情。我们(http://www.csdn.net/)现在网络一天被四亿次攻击,那家伙就是一个程序员,写了一个插件插到比较知名的软件里,为了调试访问他的博客,不幸他的博客建在我们网站上,他控制不住,我们要起诉他,因为我们流量80%都被他吃掉了,他写了一个测试访问他的博客,没想到他的的软件一下子传播出去几百万,我们现在崩溃掉了。
如果你的机器被程序员的软件占领了,他可以干他想干的很多事情。这个得靠行业自律,还有适当的法律手段。索尼也出现过一个软件插在里面传信息,后来被黑客发现,应用行业的,舆论的压力手段,让他道歉,让他更新。
新浪科技:现在想起一个特别有趣的现象,有很多软件打开很简单,但是关上很麻烦,基本上点右上角的键没用,可能缩到某个地方,或者把那个隐藏,这个问题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法?
洪波:现在很多人觉得我这个软件能装到用户桌面上那叫占领桌面,我觉得占领也是很可怕,占领往往是不受欢迎的,你强行的占领了别人的东西,现在这个行业里,大家就是说看谁能够抢占用户的桌面,抢占了之后,总要把抢占之后,占领的地盘变成了他的商业价值,很多肉鸡都是被占领了。
现在纯流氓软件,不提供任何功能的流氓软件,可能会越来越少了,他们很难占领。但是往往正规的软件,提供有效功能的软件,他们会加上流氓的功能,把流氓功能加到正规软件里,我提供了用户需要的功能,而且是用户主动安装的,但是它并不通知会搜集用户什么样的信息,它的驻留程序在后台做什么,它并不告诉用户,如果简单检测升级,访问量并不大,可能隔一小时,两小时或者一天只查一次,如果频繁地做,不知道它要干什么,它在偷什么东西或者干什么,这个时候就很危险。
现在也没有相关的法律在这方面规定它。它们处在一种灰色地带,而且这些软件,有的是拿了风险投资,挺正规的公司在做的软件。
王英雄:这个事我有一个看法,大家不知道用没有用快车,快车原来是一个人做的,在卖之前,已经很赚钱了,因为在国外赚钱,它的服务器费用都能赚出来,生活费、家里的开销都能赚出来。但是它卖了以后,它成了一个商业软件,这个团队突然变大,从一个人变成一百个人,暴风影音也是这样,为什么暴风做这个事情,因为它是商业性软件,必须要赚钱,要养一百个人和养一个人不一样,在国外估计就是养一个人,一年赚十几万就够花,如果这个团队是一百人怎么办,没办法。可能这是导致现在的情况,这个事导致它去要更大的利益,原来靠共享,靠国外的贡献或者靠其他的一点广告,能够他花,现在一百个人,必须做很特殊的形式。
洪波:关键那个软件不需要一百个人开发,他为什么养活一百个人。
王英雄:这是谈VC,VC想投他。
洪波:一个人可以做得很好的人,但是一百个人做得很乱了。
新浪科技:我宁愿付点钱,没有广告,没有什么东西,好好下载就完了。
洪波:原来很小的团队开发的软件,被商业化了之后,被投资了之后,就没法用了。钱多了,反而对他们不是好事。
胡钢:我注意到一个小细节,这些年来,十年前一个软件,以K为单位的,现在动辄以M为单位,这是最基本的,以前OICQ没几K,现在一装十几兆,一商业化以后,团队扩大了,不是这个软件就几K,几兆。
新浪科技:几年前U盘很小,成本下降了。
王英雄:网速也加快。
陈明杰:不是想象的,其实也有技术原因。
杨小燕:如果纯粹一个软件让用户付费,它要养活两个人没问题,他的团队变成一百个人,目前中国的环境不是特别好,通过这种方式卖不动,就没有办法,所以软件的作者或者开发团队只有通过另外的附加的价值,比如说增加广告或者是通过其他的行为,这样能够维持他商业的价值。我觉得暴风影音这个事情可能今天只是发在它头上,如果换一家公司,跟他同等地位,同等用户流量也可能这样的事情,这个事情不是他一家的事情,是整个行业的事情。
谷汶锴:早几年前超级兔子跟遨游,都有一个按纽就是捐助,当时作者没有办法完成自己商业化,只有靠网友捐助,后来没有办法,就引入一些商业的东西。中国都做外包软件,去挣外国的钱,中国那么多用户,中国人做的东西赚不到钱。
蒋涛:还得靠广告,中央电视台就是靠广告。
谷汶锴:应该注意到去年有一个案子云霄阁的案子,结果被判刑了,这对网络小说行业,尤其对个人站长警告特别大,我随便采用你的数据是要坐牢的。
蒋涛:中国整个知识产权比较模糊,从上到下都比较模糊,实际上构造一个产业链出来,这个产业链相对循环,要尊重作者,现在软件作者没人尊重,所以软件作者自强。
新浪科技:刚才说快车是一个人能搞定的事情,现在搞成一百个人,蔡总你们团队是怎么样的变化?
蔡旋:我自己本人也了解过暴风影音团队,做暴风影音就两三个人,其他人干嘛,都是做市场,所有商业软件就是做技术就几个人,90%都是做市场营销的,但是跟超级兔子不太一样,我现在20来个人有一半都是技术的人,一半才是其他的人,其他的人还包括美工,不完全是市场部的人。
蒋涛:你的收入哪儿来的?
蔡旋:我现在没有收入。
洪波:收入预期来自哪儿?
蔡旋:预期也是希望软件和网站做大起来,我们现在也在做很多软件,基本上没有跟其他产品有直接的关系。
新浪科技:我们刚才说了很多事情都是与共享软件发展的现状,现在可以得出一个小小的结论,似乎这些软件在国外更加滋润一点,我就想看一下有没有这方面的经验,海外的共享软件都是靠什么样的办法去弥补,是直接收费还是有其他的方式?
谷汶锴:授权的方式比较多。
蒋涛:很简单,没别的,原来有人在上面做广告,做广告的并不多,就是用户付费,用户有知识产权。
王英雄:老外比较尊重大家的知识产权,但是中国人不尊重大家的劳动成果,一定要免费用。
杨小燕:这跟法律有很大的关系。
王英雄:这跟社会有很大的关系,在中国每一百人有一个人捐助,在国外有多少捐助,我虽然没有数据,但是这个差距肯定很大,这是一个社会的问题。
蒋涛:也有法律的问题。我这两年去美国去见曾义,他现在已经不怎么关注他自己做的软件,他还是能收到钱,第二有FBI,我们又破获了盗版集团,他们盗了很多软件,可以来参加我们的起诉,拿回你应该得到的钱,FBI到处抓盗版,不是不抓,真得抓。相对比较尊重知识产权,比较重视。第二,总有人还是愿意盗,必须有法律手段跟上才行。
詹鹏:应该设计一种规则,我两款手机都付费,移动搞垃圾短信,赚广告的钱,用户也可以花钱不收垃圾短信。
蒋涛:对中国来说设计更好的模式,PC没机会了,他们的机会在未来移动上,一个可以用话费,中国移动和联通做了SP扩大的方式,降低门槛,我帮你做支付平台,你拿多一点,我拿少一点,这种模式肯定会通行起来,如果用户跟话费绑定,这个市场会很大。
詹鹏:不一定是移动,移动主要是支付方面。
蒋涛:支付宝将来会嵌在上面。
洪波:大家都认为音乐不可能在中国赚钱了,但是彩铃,手机铃声依然在中国能赚到钱。
詹鹏:如果支付宝和收网费的人合作,直接从网费扣,这个问题就解决了。
蒋涛:潘志强屋子里全都是那个,我们做过一次那种业务。
新浪科技:那做得很成功。
蒋涛:不成功,单子20元钱,还得开发票。
新浪科技:像这些软件如果定价在一百块钱以上,大家不想去买,如果定价低一点,比如19.9,可能有动力去买。
谷汶锴:当年腾讯推宽带支付,很多人刷了,这是技术问题。现在小额支付,大家都使用手机,电话支付,比如拿公家电话去支付,虽然说软件商赚了钱,对整个产业。
洪波:手机跟个人直接相关,将来手机上的支付可以很容易地去实现普遍的小额支付。
詹鹏:软件有三种赚钱的方式,一个是破坏用户体验的广告,一个是解决这个破坏的,用户主动付费,还有一种是卖用户资料的,国外的调查机构要买你的,比如QQ用户网民的习惯或者360用户的习惯,三种赚钱方式。
新浪科技:国内有没有可能借鉴国外的模式,直接卖钱,这个基本上行不通的还是可以?
洪波:在手机平台上是有这种可能的,像现在iPhone(手机上网)开创的模式,IPHONE之前没有人在手机上做的模式,它开创这种模式,很多人在仿效这种模式,无论手机制造商、运营商还有做软件的,无论微软,做手机操作系统的,都在效仿这种模式,我觉得这个最终是一个好事,它让软件作者有更多发行它的软件,并且产生收入的渠道,这确实是一件好事。
新浪科技:给软件作者一个渠道,同时给消费者一个渠道。
蒋涛:这比较方便,iPhone就是一站式绑定,信用卡绑定了。一个软件收一块钱,绑到话费里,根本不觉得,彩铃的作者收一百万,一千万,很正常。
洪波:按说彩铃分帐这种模式,移动拿走太多了,留给作者这部分太少。下一步市场会推动,建立一个开放式平台,不一定一定要通过你,将来如果在3G上有这个模式,对用户来说可能更方便,这是可以预见到可以发生的变化,至少在小说里已经证明这的点,下一波应该轮到软件作者,可能是三年的时间,会取得这样比较丰厚的成果。
王英雄:从软件行业来说,有一个很大的趋势软件变网络服务了,我记得在很早之前,电脑软件很多,我感觉现在的软件越来越少了,我机器上唯一装的软件,是QQ、MSN、暴风,但是是暴风低版本,高版本我卸掉了。很多软件都在网络上完成的,很多看书的软件都在网上完成,软件需要越来越少,需要选择的软件越来越少,这是很明显的趋势。
谷汶锴:做软件作者觉得做收费的软件,有人给我破解了,挣不到钱,免费也挣不到钱,就想到做开解软件,还有把软件用WEB,这种东西全部在软件上实现,在互联网工具上计算。这将来会很大程度改变软件行业,互联网行业的布局。
蒋涛:微软推出一个平台,互联网广告和电子商务两条线,广告是文字链,它想的方法是一条线专门做视频广告,一条线最大资源在windows资源上软件作品和软件产品,软件可以变成互联网。比如蔡旋的超级兔子,兔子跟用户之间失去联系,除非像暴风一样驻留,将来软件说不用干了,你所有服务器都放在微软上面,这个平台帮你建立和用户之间的联系。第二,将来在上面开发一套广告分帐系统,跟作者去分帐。微软构造下一代的软件生态链,将来软件变成无所不在的服务,无所谓是不是一定在PC上,但是一定有开发工具开发出来,拷到一个网络平台上。这个也在发展过程中,你可以看到软件的作者都希望自己变成网站,如果网站有三百万用户,怎么着从google分点钱,你说现在有三百万用户,你真得一分钱收不到,微软说我来帮大家挣点钱,把下面一套软件产生收入的平台打造好,这是在他规划下跟google不同的模式,这是值得关注的一件事情。这个事情可能还远一点。
詹鹏:像超级兔子推荐多种搜索引擎,这是有分成吗?
蒋涛:这个有分成。
谷汶锴:微软是让作者跟他一起赚这个钱,谷歌推出的用户是免费的,在线的office。
蒋涛:也是一样,谷歌在上面跑,放广告,分帐。微软说搞这些搞不过你,把作者搞过来。谷歌说有流量,就产生收入。
谷汶锴:遨游在第三方模板插件,让更多的作者一起开发这个开发,产生附带的商家,很多用户说要定制模板或者定制功能,集成到遨游上。
洪波:国外的Firefox已经做得很好,社区文化很浓厚,那么多人做插件开发,而且推广都是通过动员社区的成员做做推广。关键问题是Firefox还是很赚钱的产品。每年从谷歌拿到几千万美元的分帐。
蒋涛:陈明杰收入也不少,也是一个赚钱的。
陈明杰:还是产品用户体验,尤其在中国的环境下。刚才谈到手机支付可能会更方便,有那么一点点担心会不会步SP后尘,因为软件不像歌不像文字,可以预览,大家清楚这个东西。软件我买的时候并不知道是什么东西,可能是付了费,回来一看都是垃圾,很多人做了垃圾在手机平台上,很多人就不买了。
王英雄:你说的情况,有一个先体验再收费,移动是想在做这个事情,移动平台做这个事情很困难,他怎么做用了一半再收费,现在的情况是短信在收费,你给我软件,用得挺好的,30天不让你用了,上面说这是正常情况,正常情况说要收你一块钱或者五块钱,软件你都不知道,SP一扣费就到你帐上。
还有非正常情况,你不知道,很多山寨机里你还没点,三元就扣了。还有几个问题,手机和PC不一样的,手机有各种各样的平台,你开发的时候难度非常高的,共享软件的开发难度可能只需要适应PC就可以,还要适应其他操作群,但是在手机上的软件开发难度现在非常高,有很多系统,还要做适配,每年上市的手机就算五百款,要能做其中的很大一批手机很困难,而且每一款机器都有每款机器,手机的早期,这个开发成本非常高。
而且运营商制约很大,你在这运营很好,去上海不行,跑外面又不行了,这个产业链又有移动参在里面。共享软件在手机上的前途,我觉得有点看不清楚,它非常复杂,而且牵涉到很多利益,比如说手机支付,做得最大这几家,他做这个东西,想整合移动和联通,整合不下来,手机支付并不是某一个人做的,很多人说发一条短信去做支付。
蒋涛:这是过程,历史的车轮肯定往前转的。手机最大的好处相比PC来说,有一个唯一码,唯一码可以取得到,相对来说要打击盗版来讲,比那个更有利。从未来的发展趋势来讲,如果我们国家要立法,要做的话,在PC上不好打,手机上是很痛苦的,一旦被封掉,它是什么样的状况。
王英雄:CPU序列号能取到。
蒋涛:CPU序列号不能封,但是手机号可以封的。
新浪科技:我们在想一下国内现在这么多软件有的就是找不着出路就死亡,有的可能会被大公司收购,继续开发下去。有的也会自己成立一家公司去探索其他的所谓的商业化模式。我想问一下,这些哪些更靠谱一些?
蔡旋:现在先把软件做大以后,才会有人收购,或者软件做大以后,我们自己可以有能力去发展,那也可以。一个把软件做大起来,还有怎么去选择,一个是别人的收入,因为做软件单枪匹马,觉得自己干不过大公司,觉得收入可能有出入。
新浪科技:你们现在赚到钱,怎么样让现在赚的钱翻一倍,实现更大的发展,究竟在哪里,现在有没有计划,或者有没有准备接受外部的投资?
蔡旋:完全靠我们自己再去做,我也希望自己能够做成像商务软件的模式,像暴风那样不太好,可以学好一点的软件模式,这样的话运营商肯定会比原来做得好。
陈明杰:还是要看个人的选择,每个人对自己的人生有不同的目标,是想多挣点钱,还是过更快乐的人生,钱多了,被人批脊梁骨骂也不舒服,这看个人追求。至少从我们经验来讲,如果想挣更多的钱,但如果你花了超过20%的时间就为了想我怎么挣更多的钱,肯定挣不着,还是怎么样去做一款产品思路的问题,现在想挣钱的一般挣不着钱,如果想怎么把产品做得更好,创造更多的需求,更多的价值,才能挣到钱。
刚才讲收购还是不收购,这都是形式,都不重要,一是你有能力做什么,二是你想做什么,如果我被收购了,回家陪老婆儿子挺好,如果他想做更大的事业,虽然很辛苦,但是我愿意去做更多的事情。
新浪科技:很多共享软件并不是他的全职工作,也许是他业余时间在做。
陈明杰:有人觉得做共享软件挺好,我有技术,我愿意做这个,社会上也没给他这么大压力,你一定要成功,一定要挣多少钱,要跟谁学,何必呢,人家过得挺好,我虽然不是很大,养家糊口挺好,自食其力,我做自己喜欢的产品。
蒋涛:我们现在用的广告系统是加拿大开发的,他为什么开发这个系列,是因为他酗酒,他就想找个事把它戒掉,就开始编广告系统的程序,编得很好。大家的支持永远免费,我现在有一家公司做商业版,免费版本仍然是我喜欢做的。
陈明杰:环境能不能更多地推崇或者说真正追求自己理想的,而不是去追求商业上好像看上去很成功,通过大家不认可的手段成功的,不要老是搞成者王侯败者寇。我们应该让技术高手或者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很大的价值,他们在荧光灯下更亮一点,这样整个社会的思路有一点的好转。整体来讲可能社会上没有这么大的能力,但是能做到一点是一点,不然的话,如果大家思路上就想我怎么样赚更多的钱,任何模式都做不来,很多东西在国外都挺好,拿过来就变味了,我想这个东西没有完美的东西,法律是完美吗,法律也不完美。更多的一说靠自律,自律好像也能做什么事情,我们鼓励那些自律比较好,我们大家推崇这个好,不好我们就鄙视他,法律才能真正地扭转。
洪波:当你到用到一款好的软件,特别希望作者能够持续开发,特别不希望因为他自己把这个东西放弃了,这是挺不好的一件事。比如我用的一款Mac电脑输入法,我就是给它付了钱,一款输入法花60多元钱,我觉得值,我可能是用到最好的输入法。同时说起来我觉得这个作者挺不容易,他做这样一款输入法,不是特别普及用户来用,我觉得挺不容易的。因为中国的计算机市场年轻人特别多,有想法,想试试,想尝试一下的人特别多,你永远不用担心这个市场会留出一个空白,没人做了,永远不用担心。你不想做了,总会有人接着去做,从早期的下载工具,最早的很多下载工具都是中国人做的。
陈明杰:很多国外的软件都是中国人做的。
洪波:只会有更多的人,这个东西受欢迎,马上有更多的人来做,这个市场不会说没有人来做,只不过这个市场的商业前景确实是比较暗淡。
转自:http://news.csdn.net/a/20090601/211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