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用户的可用性测试
如果你刚刚用界面把功能串起来,有了主要的界面草图,甚至草图已经做得较细致了,这时迫切需要大致走一下整个操作过程,以此来串一下整个操作过程是否顺畅,也想找到还没有想到或者还没有想明白的地方。在此提到的”没有用户的可用性测试”应该是个有效的方法。为了便于描述,咱们约定:发起测试者为M,被测试者为T。
一、测试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什么?
太简单了,拿出出你的草图(草纸编好循序,以免弄乱) ,准备一只笔和几张草纸,选定你身边的3~5个人(什么人不做限制),一个小会议室(只要是不被打扰的地方都行,有桌子板凳什么的)。
二、准备就绪,开始我们的测试,逐个约T至小会议室。大致顺序如下:
1)M拿出自己的草稿,说明意图。
2)M按顺序向T展示自己的草图,T根据草图模拟操作(比如:点击XXX,在XXX填写XXX,点击XX按钮打开另一个界面)。最好能在不解释的情况下让T看懂,顺利的情况下T会主动要求操作下一张草图。
3)利用测试间隔,简单的记录发现的问题,并画出被测试者操作草图的路线图。
4)测试完后,”叠加”操作路线图,找到操作规律;总结在测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根据问题出现的概率,判断设计问题。
三、在测试中应注意的问题
1)避免把测试变成说明,M应该尽量少的在测试过程中对T做说明。当T在刚开始就不理解,无法继续测试的时候,M可以尝试着做简单的提醒,以便继续下去,并同时记录下原因;如果在简单的提醒之后T仍无法完成,那就终止此次测试,简单的聊一下T的所想,以便改进设计。
2)避免T在测试过程中过多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尽量让T按照草图操作,如果想了解T的想法或者疑问,可以在测试之后,与T简单的交谈一下。
四、此方法的优缺点
优点:
1、成本很低,方法很简单;
2、能发现基本操作的不通顺之处;
3、能发现许多,思考到的细节问题;。
缺点:
1、不能因此而推断真正的用户是如何操作的
2、测试时会因界面不太逼真,无法体现最终效果
小结:说白了就是拿草图找几个人按照操作的思路走一遍,以此来验证思路,查找疏漏;此方法只是在思考的过程中,用一个便捷的方法验证一下自己的思路,以此来改进设计,查找疏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