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微信部分改进的看法

首先声明,以下看法仅为个人观点,欢迎沟通交流。

微信客户端

先来说一下微信客户端上可见的改变。

推荐公众号

订阅号内容自从改为信息流之后,体验还是很好的,至少对我来说。不用挨个打开未读的订阅号,直接一个列表可以查看所有消息。

信息流里推荐公众号,这也是我偶然发现的,就是在刷信息流的时候,给我推荐了一个公众号,具体样式见下图。

推荐公众号

目前看是灰度测试,前几天也听到别人说有收到类似的推荐,但是没搞懂微信推荐的策略是什么。因为给我推荐的公众号并不是大的公众号,作者的原创产出也不大,而且我也并不是很关注 Linux 相关的东西,只能再慢慢观察了。或许是给原创公众号更多的曝光机会吧,希望也能推荐一下我的公众号,哈哈。

扫码

扫码样式

扫码的样式做了改变,识别二维码之后,会在二维码上面显示一个绿色的实心点。

扫码

去掉了原有的“框”,视觉上将识别范围扩大到了整个屏幕,体验更好了,并且加上识别后的实心点,更有科技感。

识物功能

扫码还增加了「识物」功能,扫描物体之后,可以搜索到相关资讯以及相关商品,其中相关资讯前几条一般来自搜狗问问,后面的资讯来自公众号文章或小程序,相关商品来自于苏宁、京东等。

识物

识物可以替代淘宝的部分功能,以前想搜一个东西,只能用淘宝,现在微信也可以了,可以想到,肯定会有一部分人从淘宝转到微信购物。价格有时候不太准备,不过可以点开商品名右侧的三个点进行反馈。资讯可以增加微信创作内容的曝光,也可以让用户更多的了解商品的信息。至于相关商品为什么不只推广京东,应该是想吸引更多的商家入驻,毕竟商家和商品多了,用户才有更多的选择。感觉微信真的是想把「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的理念传递给每一个用户。

微信,是一个生活方式

简化

去除了「封面」和「街景」功能。

估计封面功能很少有人用,其实「识物」能完全替代封面功能,并且能获取到更多的信息。

街景被砍,应该还是用得少。其实街景自诞生以来,应用场景一直比较有限,一方面是街景数据需要实地采集,相对于地图的信息要少的多;另外使用体验上不如地图方面,你想啊,你用摄像头扫描了街景,只能识别这是哪儿,如果你想看看这离你家的距离,或者附近还有啥,还不是要打开地图进行搜索。

然后我又想到了以前使用的诺基亚 720 手机里的街景功能,摄像头对着街道,就会出现店铺的名称,很有科幻片的感觉,不也没推广开来么。但是,如果街景的数据量足够大,且准确,甚至于人人都能实时更新看到的街景,那么街景数据的问题就可以解决了;再把手机换成类似智能眼镜的设备,街景或许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限制推广

第三方粘贴到微信的内容会有部分内容折叠,比如抖音的内容,如下图所示。

抖音折叠

支付宝的图片发送到微信聊天框之后不能再次转发给好友,普通内容不受影响。

限制发送给朋友

微信在诱导分享上确实很严格,之前还把自家兄弟「微视」给封了,现在还没解封。

可能外行人看觉得微信过于严苛了,但是也反应了微信对用户负责,尽量把对用户的打扰降到最低,用户的分享应该是自发的,而不是由内容方进行诱导才分享的。另外,微信确实会读取图片的内容,不然怎么知道图片里的内容呢?

推广

好友上限

之前的好友数量最多是 5000,目前超过 5000 好友可以继续添加好友,但是只能聊天,不能看朋友圈。

随着时间的累计,用户的好友也在增长,想加新的好友,就得想着清理一部分好友,让人难以取舍。现在好了,可以尽情的加了,也方便了做“私域流量”的人触达更多的用户。这个也算是随着时间推移必然要做出的变化。

群二维码

微信群最多有 500 名成员,之前的群二维码只能扫码进入 100 人,之后进入的人只能通过群成员邀请进入,现在群二维码扫码进入开放到 200 人了。

对于微商或者做群控的来说,觉得 200 还是少了,但是微信取 200 这个数字应该是分析了大量的群计算出来的比较合理的数字。对于公司或兴趣爱好群,200 应该是足够的,就算是做社群的,很多也会把人数控制在 200 左右,因为人数太多转换也会不太理想。

红包封面

前不久,微信上线了「微信红包封面开放平台」,只要在微信公众号认证过的公众号,无论企业、政府、媒体或其他组织都能在微信红包封面开放平台注册、登录,设计个性化的红包封面样式。新的红包封面增加了「封面故事」,定制方可以展示5个图片、视频,图片、视频支持混排,讲讲创作封面背后的故事等。

红包封面定制成功后,能通过多种方式免费发送给读者使用,如领取二维码、领取序列号、领取链接、公众号文章等。更多介绍可以参考「今年春节,发一个与众不同的微信红包」。

我也领了「肯德基 X 故宫博物馆」,「Disney X Gucci」以及「王者荣耀」的红包封面,样式见下图。

红包封面

用户领取红包封面是免费的,但是企业是要购买封面的,举个例子,肯德基要给用户发 1000 个红包封面,每个封面是 10 元人民币,那么肯德基就要花 10000 元去买红包封面,当然肯德基真实发出的封面要远远大于 1000 个,所以成本也就可想而知。

有人可能说了,这不是亏本买卖吗?用户领一个,企业就花十块钱,企业傻啊!但是真的是这样吗?当然不是!用户领了这个封面,就会想着给朋友发个红包显摆一下,朋友们肯定要点开的啊,红包谁不要,点开之后还会进一步讨论这个红包封面的内容,相当于花了十块钱,买了一个忠实的推广者,企业何乐而不为呢?这广告费,花的太值了!不得不说,还是微信能抓住用户的心理,既让企业掏了钱,还把用户变成了广告代理,太牛了!

新表情

1 月 14 日的时候,微信新增了十个表情,可以说轰动了朋友圈和各个微信群,一开始还以为是 bug,后来才发现是官方新增的表情,表情截图如下。PS:公众号文章评论里新表情显示还有问题。

新表情

因为十个表情,用户的表现就异常兴奋,好像有点夸张,但是细一想也正常,微信默认表情很久都没有变化了,再加上微信“稳重”更新的风格,用户的兴奋也就不难理解了。由于微信的用户体量太大,表情的更新也是分批次的,这也导致了很多人必须得进行「一番操作」才能立马用上新表情,这也没法吐槽,谁让微信用户太多了。

内容

付费阅读

1 月 15 日,微信开启了「付费阅读」的内测,邀请了一些头部账号进行测试,但多数人都是写的「开后感」,真正认真分析付费阅读的,我觉得是 stormzhang 的这篇文章「微信付费阅读的一切都在这里」,售价 1 元,但是收获绝对远超付出。

这里我说下我觉得比较重要的两点:

第一、微信可以搞定苹果的虚拟支付确实不容易,感觉小程序或许可以开放虚拟支付了,截止到现在,苹果端的小程序是不能支付的,详细可以查看微信官方说明「iOS 虚拟支付」。

第二、微信的付费阅读形式是一篇文章收费一次,市面上付费平台都有类似的形式,但是不同点在于,其他平台会同时出售年费等形式的周期性会员,对于用户来说能省下不少费用,如果微信也能推出类似的年费会员,或许更能锦上添花。

微信公众平台

扫码登陆

前两天登陆微信公众平台,发现能直接扫码登陆了,扫码是挺方便的,可算跟上了其他平台的节奏,但是扫完还要在手机上输入密码是个什么鬼(黑人问号)?后来发现并不是每次都要输入,第一次是肯定要输入的。

扫码登陆

第一用微信的这个扫码登陆,还有点不习惯,因为其他平台使用 APP 扫码之后都可以直接确认登陆,像微信这样扫码之后还得输入密码的我暂时还没见过。我能理解微信这么做的原因,因为之前登陆公众平台就是先输入账号密码,再使用管理员微信扫码确认才算登陆成功,先扫码后输入密码只是颠倒了顺序,原则还是没变的,就是「账号密码 + 扫码」双重验证。

新建图文素材页面改版

新建图文素材页面改版,页面更加简洁,如下图。

新建图文素材页面

页面简洁让人更容易专注于内容,但是对于多数公众号而言,这个页面这是用来粘贴内容的,很少有人在这里敲文字,都是在第三方编辑器里写好了然后复制粘贴到这里;对于我而言,我不喜欢花哨的样式,所以都是使用 Markdown 写文章,然后使用工具转为带样式的文本粘贴到这里。所以,这个改进对纯文字创作者可能有点用,但是对多数创造者其实“无关痛痒”。

赞赏自动回复

对于赞赏方面,可以在原创声明里设置「赞赏自动回复」,如下图所示。

赞赏自动回复

此举应该也是为了增加赞赏的读者与创作者之间的互动吧,怎么说呢,感觉更有一点人情味了。

总结

1 亿人都想教张小龙做产品,以上只是自己的一些看法,微信没那么做肯定有自己要考虑的问题,比如说付费阅读,需要搞定苹果那边,就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情。

平心而论,微信在众多互联网产品中算是很「克制」的,作为微信一把手的张小龙和其团队也有自己坚持的东西:比如说从 C 端用户出发考虑问题、不打扰用户、面向场景做设计等等。

一个好的产品需要不断的打磨,也需要用户的理解,双方一起用心,才能做的更好!

彩蛋

QQ群群主可撤回群成员消息

QQ 群里群主可以撤回群员发送的消息,我搜了一下,17 年 10 月就有这个功能了!毕业之后就很少用 QQ 了,所以关注也少了。

QQ群群主可撤回群成员消息

对于 QQ 的这个功能,微信估计在很久的未来也不会出现,因为两者的群面向的群体是不同的,而且群人数的上限也是不同的(微信群 500 人,QQ 群最高 3000 人),再深入的群体分析我还没想好,但是大致应该就是这个原因。

微信公众平台发错消息

微信公众平台推送「春节期间小程序审核调整通知」文章的时候,第一次推送推送错了,把暂停审核的时间区间写错了。

微信公众平台

我看了下时间,2 月 4 日至 2 月 10 日是去年春节的放假区间,估计是发布文章的负责人脑子突然短路了一下吧,算线上事故了,罚款啥的估计免不了了,当然这些不重要,我想说的是即使是腾讯这样的大厂也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有一个合理的审核机制还是很有必要的。之前在「极客时间」听到过他们内部的「内容生产故障处理方法」,在此分享给大家,希望看到的人能少出错,甚至不出错。

欢迎访问的个人博客:掘墓人的小铲子

posted @ 2020-02-29 14:38  掘墓人4449  阅读(373)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