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零到一构建并打包 React + TypeScript + Less组件库系列(二、组件库编译多产物及文档编写)
本系列目录如下:
上篇文章我们将组件库的基本结构和规范进行了整理,本篇的核心基本全在 components 文件夹下
本章节由于内容较多,分成了两次 commit
安装组件开发依赖
react 和 react-dom 依赖集成
package.json
文件的 peerDependencies 写入 react react-dom
"peerDependencies": {
"react": ">=16.8.0",
"react-dom": ">=16.8.0"
},
执行 pnpm install
为什么是 peerDependencies
而不是 devDependencies
?
peerDependencies
可以约束使用该包的宿主环境,控制其兼容依赖的版本在指定范围内,而 devDependencies
则是纯粹的开发依赖
- 安装
react
和react-dom
的 types 类型包
pnpm i @types/react @types/react-dom -D
clsx
安装 clsx
作为样式开发的库,其它用到了再安装即可
pnpm i clsx -D
编写 less 样式
- 在
componets/src
下新建style
文件夹 - 新建
index.less
作为入口文件 - 新建
normalize.less
重置样式,直接去 arco design 仓库 拷贝下来即可。 style
文件夹下新建themes
文件夹,在themes
下新建default.less
,声明一些默认 less 变量
// packages/components/src/style/themes/default.less
@prefix: rclt;
@font-family:
Inter,
-apple-system,
BlinkMacSystemFont,
PingFang SC,
Hiragino Sans GB,
noto sans,
Microsoft YaHei,
Helvetica Neue,
Helvetica,
Arial,
sans-serif;
@font-size-body: 14px;
@line-height-base: 1.5715;
- 在
index.less
中引入default.less
和normalize.less
@import './themes/default.less';
@import './normalize.less';
此时的文件结构应该是这样的
- packages
- components
- src
- style
- themes
- default.less
- index.less
- normalize.less
写这么多是为了在后续编译 less 样式时能看出明显的效果。
编写测试组件 Button
代码我就不列出来了,大家可以自行编写,或者去仓库看也可以,就是一个简单的示例组件,编写完成后,目录结构如下
- 由于样式后续要做按需导入,所以必须确保每个组件的样式 style 有一个导出的 index.(ts|js) 文件和 index.less 文件
- index.(ts|js) 的内容就是
@import xxx.less
在 src/index.ts
中统一导出组件
export type { ButtonProps } from './button/interface';
export { default as Button } from './button';
打包编译
- 导出类型声明文件
- 导出 umd esmodule commonjs 3 种形式产物供使用者引入;
- 支持样式文件 css 引入,而非只有 less,减少使用者的接入成本;
- 支持按需加载。
导出类型声明文件
tsconfig.json
上一节已经写好了,直接使用 tsc 编译即可。
执行命令之前需按照 cpr
,执行 pnpm i cpr -D
"scripts": {
"build:types": "tsc -p tsconfig.json --outDir es && cpr es lib"
},
这个命令就是单纯用 tsc 编译出了类型 d.ts
文件导出到 es
文件夹里,cpr es lib
就是将 es 中的 d.ts
文件拷贝到了 lib
目录下,此时执行 pnpm build:types
即可看到生成这两个文件夹
其实大部分 npm 包需要做的都是编译,打包基本用不到。
导出 commonjs 代码
打包这个工作,rollup
也可以,不过我们是编译,不是打 bundle,而且还要处理 css,rollup
就不是很容易处理了。如果是直接打 bundle 的话,rollup
更简单,而且 webpack
在这方面也很在行。
babel 相关配置
安装 babel 及其相关依赖,这一部分解释性的话术引用自下方的参考文章。
pnpm i @babel/core @babel/preset-env @babel/preset-react @babel/preset-typescript @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D
pnpm i @babel/runtime-corejs3
新建 .babelrc.js
,写以下内容
module.exports = {
presets: ['@babel/env', '@babel/typescript', '@babel/react'],
// @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的 helper 选项默认为 true
plugins: [
[
'@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
corejs: 3,
helpers: true,
},
],
],
};
关于 @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与 @babel/runtime-corejs3
:
- 若 helpers 选项设置为 true,可抽离代码编译过程重复生成的 helper 函数(
classCallCheck
,extends
等),减小生成的代码体积; - 若 corejs 设置为 3,可引入不污染全局的按需 polyfill,常用于类库编写(更推荐:不引用 polyfill,转而告知使用者需要引入何种 polyfill,避免重复引入或产生冲突,后面会详细提到)。
- 更多参见官方文档 @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为了避免转译浏览器原生支持的语法,新建 .browserslistrc
文件,根据适配需求,写入支持浏览器范围,作用于 @babel/preset-env
。
> 1%
last 2 versions
Firefox ESR
not dead
IE 11
not IE 10
polyfill 相关思考
很遗憾的是,@babel/runtime-corejs3
无法在按需引入的基础上根据目标浏览器支持程度再次减少 polyfill 的引入。
这意味着 @babel/runtime-corejs3
甚至会在针对现代引擎的情况下注入所有可能的 polyfill:不必要地增加了最终捆绑包的大小。
对于组件库(代码量可能很大),建议将 polyfill 的选择权交还给使用者,在宿主环境进行 polyfill
。若使用者具有兼容性要求,自然会使用 @babel/preset-env
+ core-js
+ .browserslistrc
进行全局 polyfill,这套组合拳引入了最低目标浏览器不支持 API 的全部 polyfill。
所以组件库不用画蛇添足去引入多余的 polyfill,写好文档说明,比什么都重要。
这个观点在现在新兴起的 rslib
文档中也有提到。
现在 @babel/runtime-corejs3
更换为 @babel/runtime
,只进行 helper 函数抽离。
pnpm uni @babel/runtime-corejs3
pnpm i @babel/runtime
.babelrc.js
module.exports = {
presets: ['@babel/env', '@babel/typescript', '@babel/react'],
// @babel/transform-runtime 的 helper 选项默认为 true
plugins: ['@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
gulp 任务编排
安装 gulp 相关依赖
pnpm i gulp gulp-babel @types/gulp @types/gulp-babel -D
注意: gulp-babel
目前存在问题,当 .browserslistrc
内不支持 IE 时会报错,详情可见 issue
新建 gulpfile.js
,写入以下内容
const gulp = require('gulp');
const babel = require('gulp-babel');
const paths = {
dest: {
lib: 'lib',
esm: 'es',
dist: 'dist',
},
compileStyles: 'src/**/index.less', // 编译样式的入口文件,后续会解释为什么样式处理分成两部分
copyStyles: 'src/**/*.less', // 样式文件路径
scripts: ['src/**/*.{ts,tsx,js,jsx}'], // 脚本文件路径
};
function compileCJS() {
const { dest, scripts } = paths;
return gulp
.src(scripts)
.pipe(babel())
.pipe(gulp.dest(dest.lib));
}
// 并行任务 后续加入样式处理 可以并行处理
const build = gulp.parallel(compileCJS);
exports.build = build;
exports.default = build;
有 eslint 报错,不允许 require
导入,去 eslint.config.mjs
关闭一下
rules: {
// ...
'@typescript-eslint/no-require-imports': 'off',
},
去 package.json
添加脚本命令 clean:build
build
"scripts": {
"build:types": "tsc -p tsconfig.json --outDir es && cpr es lib",
"clean:build": "rimraf lib es dist",
"build": "npm run clean:build && npm run build:types && gulp"
},
由于 rimraf
基本子包都要使用,就安装的根目录的依赖下全局共享
pnpm i rimraf -D -w
然后执行命令 pnpm build
,就能在 lib 目录下看到 commonjs 的代码了,且诸多 helper 方法已被抽离至 @babel/runtime
中
导出 ESM 代码
修改 babel 配置
为了让 ES Module 更好的支持 Tree Shaking,需要对 babel 配置做一些改动
- 关闭
@babel/preset-env
对模块语法的转换,即设置modules
为 false - 但是又需要只针对 esm,所以就根据环境变量做一个区分,esm 环境下才关闭(当任务执行时,设置当前的执行环境即可)
module.exports = {
presets: ['@babel/env', '@babel/typescript', '@babel/react'],
// @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的 helper 选项默认为 true
plugins: ['@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env: {
esm: {
presets: [['@babel/env', { modules: false }]],
},
},
};
gulp 新增 esm 构建任务
esm 和 cjs 都走 babel 编译,流程基本一致,可以将编译方法抽离出去,两个任务共用
// ...
/**
* 编译脚本文件
* @param {("esm"|"cjs")} babelEnv babel环境变量
* @param {String} destDir 目标目录
*/
function compileScripts(babelEnv, destDir) {
const { scripts } = paths;
process.env.BABEL_ENV = babelEnv;
return gulp
.src(scripts)
.pipe(babel())
.pipe(gulp.dest(destDir));
}
/**
* 编译cjs
*/
function compileCJS() {
const { dest } = paths;
return compileScripts('cjs', dest.lib);
}
/**
* 编译esm
*/
function compileESM() {
const { dest } = paths;
return compileScripts('esm', dest.esm);
}
// 串行执行编译脚本任务(cjs,esm) 避免环境变量影响 gulp.series(compileCJS, compileESM)
// 并行任务 后续加入样式处理 可以并行处理 gulp.parallel(...)
const build = gulp.parallel(gulp.series(compileCJS, compileESM));
// ...
执行 pnpm build
,观察 es 目录下的编译结果,都是 import
的 esm 写法
Less 样式处理
- 了解流行组件库的样式为什么会是那样的结构
- 模仿流行组件库的样式结构进行编译,实现样式的按需加载
为什么是 less?而非 sass 或 css in js?
- 个人更对 less 熟悉一些,所以是 less 而不是 sass
- 对于 cssinjs,个人不喜欢
- 好处就是定制化极为方便,而且由于是 js,完全不用在编译时处理样式,自动带有
tree shaking
,文章后续对样式的编译处理什么的统统没有 - 被人诟病的就是性能,虽说抛开剂量谈毒量都是扯淡,但真拿剂量说事儿时一问一个不吱声。
- 此处就稍微吐槽一下
antd5
,cssinjs 性能做得真的很有问题,组件文档打开速度相对于 v4 来说不知道慢了多少倍(加载时大量的 style 标签动态插入),issue 里也经常有人反映性能问题。 - 虽说有些零运行时的 cssinjs,但是那些随机类名个人看着也确实不舒服。
- 好处就是定制化极为方便,而且由于是 js,完全不用在编译时处理样式,自动带有
了解流行组件库的样式打包构成
这里就举例国内采用同样技术的组件库:antd 4.x、arco design、tdesign ,可以参考一下他们的打包后的结构目录
可以看到以上组件库的样式结构基本都一样(tdesign 直接使用 cssvar
,但是对外提供了 less 能力),提供了 index.js
(内部是 less 文件的导入)、css.js
(内部是 css 文件的导入)index.css
(内部是合并后的纯 css)以及原样的 less 文件
为什么要做的这么麻烦,给用户提供这么多种格式的 css/less 样式文件?组件库底层抹平差异,改善用户体验。
- 提供 less 文件是为了给使用 less 的用户提供主题定制的能力(变量覆盖)
- 提供 css 是为了兼容非 less 用户的使用,可以直接导入 css 而无需额外装
less-loader
,属于 dx 优化。 - 灵活的样式类型拆分可以给开发者更多的选择,选择 less 还是 css 进行开发都是可以的。
- 拆分成多种类型的入口文件,还可以让用户做按需导入,
- 由于要灵活配置,所以开发的组件内部是不能直接导入样式的(不然的话就是写死样式,就不存在多个样式类型的引入方式),样式导入交给用户去做
拷贝 less 文件至打包目录
将上述的 less 打包结构理解之后,就可以按照这种结构开始打包样式了。
将开发中使用的 less 文件拷贝至 npm 包中,用户使用时,就可以按需引入 less 文件,也可以做 less 变量的覆盖。
在 gulpfile.js
中新建 copyLess
任务
/**
* 拷贝less文件
*/
function copyLess() {
return gulp.src(paths.copyStyles)
.pipe(gulp.dest(paths.dest.lib))
.pipe(gulp.dest(paths.dest.esm));
}
// gulp.parallel 的 args 是同时执行,gulp.series 的 args 是一个执行完毕执行下一个
const build = gulp.parallel(gulp.series(compileCJS, compileESM), copyLess);
可以看到 less 样式已经按照原来的结构 copy 到 es 和 lib 包中,然后就是生成 css 的步骤。
less 编译成 css
安装相关依赖,gulp-less
将 less 编译成 css,gulp-autoprefixer
添加 css 前缀,由于之前设置了 .browserslistrc
,gulp-autoprefixer
会自动识别兼容的版本去添加前缀
pnpm i gulp-less gulp-autoprefixer@^8 @types/gulp-less @types/gulp-autoprefixer -D
必须安装 gulp-autoprefixe
8.x,9.x 只支持 esm 导入。
在 gulpfile.js
中新增编译方法
/**
* 生成css文件
*/
function less2css() {
return gulp
.src(paths.compileStyles)
.pipe(less()) // 编译 less 文件
.pipe(autoprefixer()) // 根据 browserslistrc 增加前缀
.pipe(gulp.dest(paths.dest.lib))
.pipe(gulp.dest(paths.dest.esm));
}
const build = gulp.parallel(gulp.series(compileCJS, compileESM), copyLess, less2css);
执行 pnpm build
,检查打包文件,如图所示就是成功的。
这里没有对 css 进行压缩,esm 和 lib 会被用户以 npm 方式使用,用户打包时,自然会对 css 进行压缩。
为什么只对 index.less
进行编译?
- 每个组件的样式都需要一个合并起来的入口文件,这个文件里引入了该组件所需的所有 less 样式,方便开发者导入。
- 如果每个 less 都进行编译,那
index.less
编译出来的就是该组件所有的 css,然后其余的拆分组件也会再编译对应的 css,相当于重复编译了index.less
编译后具有全量的该组件 cssindex.less
引用了a.less
,a.less
再次被编译成 css,这个是没有意义的,反而造成了重复编译- 最大的问题是,如果所有
less
都进行编译,在编译完index.less
后,会去单独编译其它的 less 文件,如果这些文件内使用了的 less 变量是通过index.less
间接引入的,而gulp-less
将其视为独立文件,就会产生 less 变量未定义的错误。
如果以上文字解释看不太明白,可以看如下举例:
// var.less
@font-size: 14px
// component.less
.cp{
font-size: @font-size;
}
// index.less
@import "./var.less";
@import "./component.less";
这种情况下,component.less
使用了 var.less
的变量,但文件内没有直接导入 var.less
,而是使用 index.less
做了间接使用,所以 component.les
是不具备独立编译的能力的。
如果全部 less 文件都做编译
gulp-less
在编译index.less
时,由于有引入顺序,相当于把var.less
和component.less
做了合并,这种是完全没问题的,可以正常编译。gulp-less
编译完index.less
,再去编译component.less
,发现内部有一个未知的 less 变量,因为此时gulp-less
不通过index.less
这个桥梁走,而是直接编译component.less
,那自然会报错。
生成 css.js
生成 css.js 让不安装 less 插件的用户也可以正常使用。
功能实现参考 antd-tools,由于 antd5 现在不使用 less 了,就直接找到之前的 commit 把代码贴出来了,如下图所示
这段代码做的就是匹配到 style/index.js
时,生成 style/css.js
,并通过正则将文件内容中引入的 less 文件后缀改成 css。
- 安装
through2
pnpm i through2 -D
对 compileScripts
进行补充
/**
* 编译脚本文件
* @param {("esm"|"cjs")} babelEnv babel环境变量
* @param {String} destDir 目标目录
*/
function compileScripts(babelEnv, destDir) {
const { scripts } = paths;
process.env.BABEL_ENV = babelEnv;
return gulp
.src(scripts)
.pipe(babel())
.pipe(
through2.obj(function (file, encoding, next) {
this.push(file.clone());
if (file.path.match(/(\/|\\)style(\/|\\)index\.js/)) {
const content = file.contents.toString(encoding);
file.contents = Buffer.from(cssInjection(content)); // 文件内容处理
file.path = file.path.replace(/index\.js/, 'css.js'); // 文件重命名
this.push(file); // 新增该文件
next();
} else {
next();
}
}),
)
.pipe(gulp.dest(destDir));
}
其中的 cssInjection
实现,还是在 gulpfile.js
中
/**
* 当前组件样式 import './index.less' => import './index.css'
* 依赖的其他组件样式 import '../test-comp/style' => import '../test-comp/style/css.js'
* 依赖的其他组件样式 import '../test-comp/style/index.js' => import '../test-comp/style/css.js'
* @param {String} content
*/
function cssInjection(content) {
return content
.replace(/\/style\/?'/g, "/style/css'")
.replace(/\/style\/?"/g, '/style/css"')
.replace(/\.less/g, '.css');
}
执行 pnpm build
,即可看到 css.js
文件
其实这一部分很多可以优化的地方,做的更细致一点,大家在看懂之后可以自行尝试优化,比如
token.css
并不存在(token.less
未被编译),可以去掉,再比如可以把 less 变量编译 cssvar,css.js
可以再额外引入 css 变量,就可以做到动态换肤功能。
按需加载
实际上只要结构上写出来,按需加载的核心就已经完成了。
在 package.json
中增加 sideEffects
属性,配合 ES module 达到 tree shaking
效果(将样式依赖文件标注为side effects,避免被误删除)。
cssinjs 的库都不需要这个,因为 cssinjs 只有 js,天然支持 tree shaking
。
"sideEffects": [
"dist/*",
"es/**/style/*",
"lib/**/style/*",
"**/*.less"
],
好,此时按需加载的步骤就已经完成了,大家如果用 webpack,可以借助 babel-plugin-import
实现按需导入样式,如果是 vite,可以使用 vite-plugin-imp
以上内容作为一次 commit 暂存一下
整理 package.json 的入口以及导出模块的方式和指向
{
"main": "lib/index.js",
"module": "es/index.js",
"types": "es/index.d.ts",
"files": [
"dist",
"es",
"lib"
],
"exports": {
".": {
"types": "./es/index.d.ts",
"require": "./lib/index.js",
"import": "./es/index.js"
},
"./es/*": "./es/*",
"./lib/*": "./lib/*",
"./dist/*": "./dist/*"
},
"sideEffects": [
"dist/*",
"es/**/style/*",
"lib/**/style/*",
"**/*.less"
],
}
除了 sideEffects
之外,其它的简单介绍一下:
files
就是发布到 npm 时包含的文件main
、module
、types
分别指向不同环境下的不同包,types
是在 TS 环境下的地址指向exports
字段内和main
、module
、types
作用差不多,只不过可以更细粒度的去区分
其实 exports
是用来替代 @babel/plugin-transform-runtime
的 useESModules
的(对导出这块我也不是很熟,同样是查资料和摸索出来的)
而后边又添加了 ./es/*": "./es/*
等的指向,是因为我在使用按需加载的过程中发现插件无法从 ./es
中读取文件,找不到文件路径,而且编辑器无法给出路径提示(看样子确实是没有指定到文件下),所以才有了这一系列的指向,大家可以去掉之后自行尝试一下。
新增组件实时编译能力
本地使用组件库时,当修改了组件想要看到最新效果,就只能重新 pnpm build
打包,这显然很不方便,好在 gulp
提供了相关的实时编译支持。
gulpfile.js
// 监视 src 目录下的文件变化
function watchFiles() {
gulp.watch('src/**/*', build);
}
exports.watch = watchFiles;
package.json
添加 dev 命令
"scripts": {
"dev": "gulp watch",
// ...
},
后续执行 pnpm dev
,当 src 下的组件发生变化,就会自动重新编译
这个实时编译不太好用,编译方是没问题的,使用方经常无法及时得到响应。
安装 storybook 验证打包成果
上一章节我们把 monorepo 的基本文件结构搭建好了,storybook 是直接处于根目录下的子包,此时在该目录下执行初始化命令,暂时不要选择 Next
,因为 SSR 环境下目前不确定是否会发生意外情况
pnpm dlx storybook@latest init
安装之后会自动打开页面,这个我们暂时先不关心,因为我们是测试组件的打包,所以先安装组件依赖
pnpm add rclt-components --workspace
storybook 分两个运行界面,一个是 vite + react 默认的模板页面,就是 src
下的文件,这个也可以作为自己的组件库文档进行开发。一个是根据 *.storeis.(tsx|...)
生成的 storybook 文档。
测试组件可用性
在 App.tsx
中导入组件
运行 pnpm dev
,打开即可看到一个很丑的按钮 button,因为没有样式,接下来我们做样式的按需导入
测试样式的按需加载
安装 vite-plugin-imp
pnpm i vite-plugin-imp -D
在 vite.config.ts
中增加配置
import { defineConfig } from 'vite';
import react from '@vitejs/plugin-react';
import { fileURLToPath } from 'node:url';
import vitePluginImp from 'vite-plugin-imp';
export default defineConfig({
resolve: {
// sb 打包时,由于组件库为本地目录,sb 找不到路径会打包错误,需使用 alias 指向正确路径
alias: {
'rclt-components': fileURLToPath(new URL('../packages/components', import.meta.url)),
},
},
plugins: [
react(),
vitePluginImp({
libList: [
{
libName: 'rclt-components',
style: (name) => `rclt-components/es/${name}/style/index.css`,
},
],
}),
],
});
此时一个漂亮的按钮就成功出来了
这么看来在项目结构搭建时可以把
storybook
作为根目录作为项目共享的配置,这样可以直接在components
文件夹下写 story 文档,结构上更方便查看
编写文档
storybook 的约定文件格式可以在 main.ts
中看到,我们把它进行稍加修改
const config: StorybookConfig = {
docs: {
autodocs: true,
},
stories: ['../src/**/index.stories.@(js|jsx|mjs|ts|tsx)'],
};
autodocs
就是用来全局配置 stories.ts 中的tags:["autotag"]
stories
的路径现在只匹配index.stories
,是为了当文档示例过多时,以index.stories
作为入口,其余可以导入进来,条理更清晰一点。
删除 stories
下的所有文件,新建 button 文件夹,新建 Button 组件的 story 文档
// storybook/stories/button/index.stories.tsx
import { Button } from 'rclt-components';
import type { Meta, StoryObj } from '@storybook/react';
// export {OtherButton} from "./source/other-button.store"
const meta = {
title: '基础组件/Button',
component: Button,
} satisfies Meta<typeof Button>;
export default meta;
type Story = StoryObj<typeof meta>;
export const ButtonType: Story = {
name: '按钮类型',
render: () => (
<div style={{ display: 'flex', gap: '10px' }}>
<Button type="default">Default Button</Button>
<Button type="primary">Primary Button</Button>
<Button type="danger">Danger Button</Button>
</div>
),
};
export const ButtonSize: Story = {
name: '按钮大小',
render: () => (
<div style={{ display: 'flex', gap: '10px' }}>
<Button type="primary" size="small">
Small Button
</Button>
<Button type="primary">Default Button</Button>
<Button type="primary" size="large">
Large Button
</Button>
</div>
),
};
执行 pnpm storybook
,运行 storybook 文档
样式的按需加载也被 storybook 文档享受到了,不需要单独导入 css。
打包 umd 格式的组件 bundle
umd 可以直接在浏览器环境使用,各大组件库基本都提供有 umd 格式的组件产物。
这里使用的是 webpack 打包 umd,没有选择 rollup,大家根据喜好选择即可,这个比较简单。
webpack 打 bunlde
安装 webpack 相关依赖和打包用到的 loader:
pnpm i webpack webpack-cli webpack-merge terser-webpack-plugin babel-loader ts-loader -D
在 components
下新建 webpack
文件夹,思路如下
- dist 包提供两个 bundle 产物,一个压缩过的
min.js
和未压缩的.js
- dist 包提供两个 css 产物,一个压缩过的
min.css
和未压缩的.css
在 webpack
下新建三个文件 webpack.common.js
、webpack.dev.js
、webpack.prod.js
在 webpack.common.js
写入以下内容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 @type {import("webpack").Configuration} */
module.exports = {
bail: true,
// devtool: 'source-map',
resolve: {
extensions: ['.js', '.jsx', '.ts', '.tsx'],
},
entry: {
index: path.resolve(__dirname, '../src/index.ts'),
},
output: {
// filename: 'jwstwe-ui.min.js',
path: path.join(__dirname, '../dist'),
library: 'rclt',
libraryTarget: 'umd',
},
module: {
rules: [
{
test: /.js(x?)$/,
use: [{ loader: 'babel-loader' }],
exclude: /node_modules/,
},
{
test: /.ts(x?)$/,
use: [
{
loader: 'ts-loader',
options: {
transpileOnly: true,
},
},
],
exclude: /node_modules/,
},
],
},
// 组件库不直接集成 react 和 react-dom
externals: {
react: {
root: 'React',
commonjs2: 'react',
commonjs: 'react',
amd: 'react',
},
'react-dom': {
root: 'ReactDOM',
commonjs2: 'react-dom',
commonjs: 'react-dom',
amd: 'react-dom',
},
},
};
webpack.dev.js
实际上就是来打包未压缩版本的产物
const { merge } = require('webpack-merge');
const commonConfig = require('./webpack.common');
/** @type {import("webpack").Configuration} */
const devConfig = {
mode: 'development',
output: {
filename: 'rclt.js',
},
};
module.exports = merge(devConfig, commonConfig);
webpack.prod.js
打包压缩版本的产物
const { merge } = require('webpack-merge');
const TerserPlugin = require('terser-webpack-plugin');
const commonConfig = require('./webpack.common');
/** @type {import("webpack").Configuration} */
const prodConfig = {
mode: 'production',
output: {
filename: 'rclt.min.js',
},
optimization: {
minimize: true,
minimizer: [new TerserPlugin()],
},
};
module.exports = merge(prodConfig, commonConfig);
在 package.json
添加命令 build:dist
命令
"scripts": {
// ...
"build:dist": "webpack --config ./webpack/webpack.dev.js && webpack --config ./webpack/webpack.prod.js",
// ...
},
执行 pnpm build:dist
,就可以看到生成了 dist
文件夹
细节优化
- webpackbar 打包进度条
- case-sensitive-paths-webpack-plugin 文件大小写敏感检测(不同平台的路径兼容)
pnpm i webpackbar case-sensitive-paths-webpack-plugin @types/case-sensitive-paths-webpack-plugin -D
在 webpack.common.js
中添加
const CaseSensitivePathsPlugin = require('case-sensitive-paths-webpack-plugin');
const WebpackBarPlugin = require('webpackbar');
/** @type {import("webpack").Configuration} */
module.exports = {
// ...
plugins: [new CaseSensitivePathsPlugin(), new WebpackBarPlugin()],
};
打包 css
webpack
就算安装 less-loader
,想打包出 css,也是完全没用的,因为 less 样式是完全独立的,组件内部不引入样式,webpack
在打包时,完全找不到使用的 less,自然就打包不出来。
其实也是因为有更简单的方法。
之前是怎么编译 css 的?gulp 使用 gulp-less
将 less 编译成 css 分别输出到产物目录下,那也可以顺便再生成一下 dist
的 css
先安装 gulp-concact
合并文件, gulp-cleaner-css
压缩 css(是 gulp-clean-css
的一个维护分支)
pnpm i gulp-concact @types/gulp-concact gulp-cleaner-css -D
完善 gulpfile.js
/**
* 生成css文件
*/
function less2css() {
return gulp
.src(paths.compileStyles)
.pipe(less()) // 编译 less文件
.pipe(autoprefixer()) // 根据browserslistrc增加前缀
.pipe(gulp.dest(paths.dest.lib))
.pipe(gulp.dest(paths.dest.esm))
.pipe(concat('rclt.css'))
.pipe(gulp.dest(paths.dest.dist))
.pipe(cleanCSS()) // 压缩 CSS
.pipe(concat('rclt.min.css'))
.pipe(gulp.dest(paths.dest.dist)); // 输出压缩版到 dist
}
此时 dist 的 css 也可以生成了。回到 package.json
,将 build
命令里添加 build:dist
"scripts": {
"dev": "gulp watch",
"build": "npm run clean:build && npm run build:types && gulp && npm run build:dist",
"build:types": "tsc -p tsconfig.json --outDir es && cpr es lib",
"build:dist": "webpack --config ./webpack/webpack.dev.js && webpack --config ./webpack/webpack.prod.js",
"clean:build": "rimraf lib es dist"
},
执行 pnpm build
,如图所示,就大功告成了
其实 webpack 打包 dist 这块不用拆分出
dev
和prod
两个文件,可以将配置项作为一个函数,通过传参判断构建的产物类型,作为构建脚本执行会更合适。
测试 dist
新建一个 test-dist.html
,引入 react、react-dom、babel 的 umd 链接
<!doctype html>
<html lang="en">
<head>
<meta charset="UTF-8" />
<meta name="viewport" content="width=device-width, initial-scale=1.0" />
<title>Document</title>
<link rel="stylesheet" href="./packages/components/dist/rclt.min.css" />
</head>
<body>
<div id="root"></div>
</body>
<script src="https://unpkg.com/react@18/umd/react.development.js" crossorigin></script>
<script src="https://unpkg.com/react-dom@18/umd/react-dom.development.js" crossorigin></script>
<script src="https://unpkg.com/@babel/standalone/babel.min.js" crossorigin></script>
<script src="./packages/components/dist/rclt.min.js"></script>
<script type="text/babel">
const { Button } = rclt;
function App() {
return (
<div style={{ display: 'flex', gap: '10px' }}>
<Button type="default">Button</Button>
<Button type="primary">Button</Button>
<Button type="danger">Button</Button>
</div>
);
}
ReactDOM.createRoot(document.getElementById('root')).render(<App />);
</script>
</html>
组件库的打包到此结束!同时期待阅读这篇文章的你有更深入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