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e-Learning数字学习的发展-我们要什么样的学习方式?

自从1998年开始,我的Career就跟e-Learning绑在 一起了,对很多在同一家公司待了十多年的人来说,4~5年的时间也许看不出什么产业的变化,但是对一个新兴应用领域的专业经理人来说,两三年可能就经历过 惊涛骇浪的转变。2001年算是台湾的e-Learning市场蓬勃发展的一年,但却也是残酷生存淘汰的一年,资策会的市场情报中心曾做过统计,台湾e- Learning市场在2001年有3.45亿的规模,并估计今年(2002年)将有6.28亿的市场规模,但由于全球不景气的影响,加上市场成熟的速度 减缓,因此2002年的估算是否过于乐观,其实我们心中大多抱着极大的问号。在检视台湾的市场之前,我们不妨先来看看美国的e-Learning市场发 展,从中我们也发现了另外的一种曲线图(如右图,数据参考:e-learningguru.com),从1997年知名的平台软件厂商Saba成立后,一 路走来有多家知名的e-Learning 公司先后成立(如纽约大学参与成立的NYU Online),或者是先后转型(例如以IT教学光盘著名的CBT systems 改名转型为Smartforce,知名的工具厂商Asymetrix转型为Click2Learn等),到了2000年则可说是e-Learning产业 曝光度的最高点,包括pure e-Learning起家的公司Digitalthink.com以US$89的高价上市,但是在这之后,虽然市场还在成长,但景况也就持续下降, 2000年到2001年SMTF的市场营收曾经有过约70%的成长,但是今年第一季的营收数字却比去年同期掉了近三成,美国的市场开始进入饱和与衰退期, 因此许多的e-Learning公司开始拓展其它地区的业务,包括亚洲地区的台湾,例如Oracle, Saba, Smartforce, Skillsoft等,并且不少e-Learning厂商也开始进行重整,许多的并购/合并案都在今年发生,包括最近最受瞩目的Smartforce和 Skillsoft的合并、Sun Micro并购了Isopia,以及NYU online也结束营业等。美国市场的变化及消长,代表的是因为景气不佳呢?还是因为市场依旧还不成熟?回头看台湾的市场呢?大家原本就不看好现阶段的e -Learning B2C市场,因此2000年中时,资策会龙门课站的经营团队在黄河明的祝福之下,随着果芸嫁到了天下趋势,之后转战B2B市场;为智科技由和硕出版社转型 跳入学分学位的e-Learning市场,一度引进民视等法人股东,与元智大学首创服务委外的模式;旭联科技从CityFamily起家,同样看准e- Leanring市场,转进提供平台工具,以及企业e-Learning市场,日前才刚完成另一波的增资;宏碁科技的软件事业群和第三波的教育训练合并成 立育碁信息,瞄准企业应用市场,并首先砍下公务人员发展中心的大案子;甚至华视与台湾固网亦选在这个时期,投资一亿元成立华视数字科技公司,企图结合媒体 与通信产业的优势,以及华视既有教学业务的基础,投入e-Learning的市场;而经济部工业局主导的e-Learning旗舰计划,委托资策会教育训 练处研究规划,原本打算成立台湾联合在线学习公司(后来这个计划为整合产业意见而暂停),工业局明年度甚至已经规划2亿多的辅导经费,希望能够替台湾数字 学习产业的催化与转型打一注强心针。然而台湾e-Learning的市场现况,依旧是投入资本额大于实际营业额,从市场面来看,这是因为市场处于 early adoption阶段?还是没有meet客户(使用者)的需求?似乎国外也好、台湾也好,都面临到需要更具体的business model、以及能支持更久的资金,不过在这个领域的同业都有种傻劲,就是我们都相信市场蓬勃发展的日子一定会到来,即使现在连美国的市场也正历经一种转 型和调整。

于是前几个月,我针对台湾成人学习e-Learning市场中的“消费者”做了些研究,我们可将消费者分成企业应用与非企业应 用,非企业应用里则又可区分成学校应用(学分学位)以及个人学习需求(知识/信息/认证),利用问卷、访谈,以及深度座谈会的形式,试图了解这些使用者的 需求在哪里。在其中我发现了几个现象:

1. 对e-Learning的需求,或者说是对学习的需求掌握不够明确:
以企业来说,学 习如果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对个人来说,学习如果能够提升个人的工作技能,那么对学习的需求就会具体而且明显的存在,e-Learning也便因此有了 存在的价值,只是学习跟竞争力或工作技能是否能够画上等号、或者是如何画上等号,往往成为一个需要先思考的课题,也因为如此,多数企业或许因e- Learning厂商的说服、或者因为新科技的曝光、或者因为时势所趋,导致并没有事先思考如何将e-Learning的价值放在企业的核心价值链中,仅 想替代内部训练的模式,因而往往失去焦点,没有效果。对个人而言,在台湾的学习资源普及度高,因此所面临的问题并非课程不易参与或取得,而是能否有有效/ 弹性的学习以及相对应的证照认可,多数的e-Learning厂商在提供网络上的学习资源,多半以能掌握到的教学资源为主,因此主题与内容亦不一定符合学 员的需求。
2. e-Learning应用成长缓慢:
企业内部使用e-Learning的比例,仅有13%的受访企业表示采用e- Learning的方式进行学习,但非企业应用的个人e-Learning学习方式则因为提供e-Learning在线课程的大学逐渐增加,而有缓慢增加 的趋势,然而由于学术界对e-Learning的质量与训练成效还持怀疑与保留态度,因此目前e-Learning还多处于辅助的应用与价值,因此对个人 学习的需求尚无法形成决定性的影响,目前个人学习市场上,就以EMBA的网络班以及英文的学习较为多,只是相较于传统的学习效果以及规模,还属于刚起飞阶 段。
3. 从技术面转向为学习面:
e-Learning第一阶段的推动主要靠的是新IT技术的应用与观念,甚至到了今天,ADL所倡导的 SCORM标准,也一直是平台与教材厂商所引以为销售的噱头,然而大多数的资源投入在技术应用的发展时,却也忽略了学习中『人』的本质,也就是所谓的 human side of e-Learning,所以往往人不是再跟人学习或互动,而是着重在与计算机或是数字内容的互动,因此若没有强大的学习动机,难以形成主动性的学习,学习 的成效容易受到怀疑,于是在技术较为成熟的今天,厂商与使用者需开始思考如何在学习面来增强数字学习的效果。
4. 数字学习的趣味性与互动性不足,造成数字学习应用成长的瓶颈:
由 于技术的成熟度以及频宽的普及度不够,多数的内容呈现方式都还是单向的影音串流格式,形式较为单调,而且因为频宽的现制,使得学习的过程流畅度受到影响, 并且缺乏同侪学习的竞争效果,因此e-Learning的应用都着重在特定的学习需求领域中,成长缓慢。另外在老师应用e-Learning的模式上,也 面临到九年一贯教改的窘境,相关的法令以及训练不足,导致虽然环境已经足够成熟,但是老师真正愿意或者是懂得如何在网络上经营教学活动的人数还是有限。

我 个人以为,现在的数字学习太过强调数字,而较忽略了学习的本质与教学的方式,Kibler (1974)曾经说过,教学是由『教学目标』、『学前评估』、『教学活动』、『评量』而组成,因此教学的过程是必须经过设计,当然信息科技在其中绝对可以 扮演重要的角色,例如在学前评估、内容呈现以及课后评量的部份都能够有效的运用软件技术达成,但是如何透过教学活动的设计(Instructional Design)来引发学习者的兴趣、好奇心、想象力,来解决学习者why, what, how的学习需求,才能让这个学习过程是主动的、适性的、多元的,并且是能够不断反馈的。成人学习不仅要能够强调记忆(memory),更重要的是要能够 应用(apply),因为跟生涯规划或学习发展结合的学习需求,必须要能够结合理论的应用,并且在安全的环境练习与模拟,才达到成人学习的价值与目的。因 此在台湾的数字课程、教学以及学习行为的发展过程中,台湾的数字学习应用显然是过于简陋,也因此浮现出教学服务(Learning portal service)的市场需求。因此华视数字最重要的任务,是利用杠杆操作,将中华电视公司原本所特有的教学资源,转化为更多元化的学习管道及服务。未来初 期的营运内容,将朝向教学Portal经营服务、e-Learning课程内容以及学分学位服务平台三大服务主轴的open university(开放大学)迈进,期望能够在数字学习的教学服务市场中,建立起网络教学的质量与口碑。

虽然在教学设计与活动安排 上,并未有放诸四海皆准的标准,但是在e-Learning的应用技术上,却已经有了许多国际遵循的技术规格公布,只是往往经营者对标准的认识不清,导致 对技术标准的盲目依赖,因此和e-Learning相关的学习标准最近成为采购e-Learning相关产品时最常被问的问题之一。一般来说,一个标准的 制定,通常经过以下的程序:
1. 研发阶段
2. 订定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3. 技术规范的实作、测试(Implementation / Testing)
4. 授证机关的认证,形成国际标准
5. 广为使用后,形成de facto standard
而 目前e-Learning领域里常谈到的标准,例如说AICC (Aviation Industry CBT Committee)、SCORM (Sharable Content Object Reference Model),多半属于第二以及第三阶段的标准,至于到第四阶段的认证而形成国际标准,虽然在IEEE里已经有所规范,并且AICC的标准也有相认证的单 位,但是似乎亦尚未成熟,离成为de facto standard的路,可能还有段距离。至于什么是现在当红的两个标准:AICC以及SCORM,我简单的描述于下:
 AICC
1988 年时发展的AICC标准,全名是『The Aviation Industry CBT Committee』,因为当时航空产业常运用Computer-Based Training(计算机辅助训练)作为训练的工具,但因为没有相关的标准,所以采购训练教材的成本相当高,因此结合业界的专家,而制定了AICC标准, 这个标准主要是规范:平台和教材如何沟通(例如进度的追踪、记录)、以及教材如何在不同的平台上使用。
 SCORM
SCORM标准是在 1997年开始制定的,全名为『Sharable Content Object Reference Model』,是一个由美国国防部所支持的标准制订单位/计划:ADL所提出的标准,目的是针对Web-based Content的跨平台使用,所提出一套整合现有不同技术架构的规范,包括上述的AICC以及IMS的标准。由于SCORM完全是针对网络环境下的学习而 设计、且整合了各相关的技术规范(而非自创)、且受到政府的支持,因此在e-Learning业界也受到了较大的关注。从它的全名来看,简单的说,这个目 前当红的国际标准主要的意义,是让我们买来或者是自行开发的教材或内容,能够和其它的开发者分享或再利用,如果您曾经自行开发过相当多的教材时,您大概就 比较能够体会这个意义的价值,可以节省很多开发和维护的时间与成本。另外就SCORM标准的四项诠释来看: sharable, accessible, durable, interoperable,我们也不难理解,这个标准就是希望让我们的e-Learning可以分享、再用、跨平台,这个理念就是根据美国在发展e- Learning这么长期下来所累积到的心得和企图得到的理想,就长期的发展来看,这样标准的制定绝对是有它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的。

但是对我们在台湾才起步的e-Learning应用来看,到底该如何阶段性的应用这个技术呢? 以下几个重点提供给大家参考:

1. 学习SCORM标准远重于购买SCORM标准: 如果你真的想得到SCORM标准的好处,你得先学会什么是SCORM,因为未来企业大学内部的教材,可能有六成以上都是企业内部自行制作产生的(这个数字 来自美国IDC2001的调查,相信国内的比例将更高),因此如果大多数的自制或委制教材都没有符合SCORM,未来在开发教材的时候想要选用其它教材里 所用到的「内容组件」,会只是个理想而已了。所以也许你会想问,有没有比较简单的方式学会制作SCORM的教材呢? 国外其实有很多制作SCORM教材的authoring tool(如Toolbook, Coursebuilder),国内目前市场上也陆续有许多厂商宣称开发出符合SCORM标准的教材制作工具,但由于SCORM标准属于发展中的标准,因 此真正要到de facto standard的境界,大概只能等一等了。
2. 系统的Usability远重于Technology: 最近听到我朋友在选购DV摄影机的犹豫,他不知道该买Canon还是Sony的mini DV,他很想买Canon的mini DV,因为画质看起来好极了,居于同级之冠,但是Sony的mini DV是目前市场上的热门品牌,加上他宣称有太多炫丽名词的新技术,附加的功能也很多很花俏,让我的朋友伤透了脑筋。我想这就是一个科技模糊了你的原始购买 理由的很好例子;同样的,在选购e-Learning的系统时,你是不是也曾经因为陌生的技术语言或是高深莫测的国际标准,而盲目的变成只是你采购时的依 据,但是你却从来没有想过,是否因为这些条件,而让你买到了满足你对科技的追逐感以及对技术的不安全感,但是却忽略掉了你采购e-Learning的原始 理由、以及这笔钱花的是否能够让你解决问题或是为你的工作带来绩效?
3. 科技始终来自人性: 这是句别人的广告词,却是我认为最合适描述我们在观察e-Learning的进步和演进的重要指标。国内某大知名的金融集团,投资两三倍于其它公司的资源 在推动e-Learning的应用上,包括课程的选定开发、政策的拟定、项目的管理与稽核,虽然一样只是采购教学平台(LMS)以及Authoring tool,但是所达到的成效却是能够衡量以及量化改进的,因为「人」才是导入e-Learning最关键的成功因素呀!

展望未来e- Learning的发展,我已经从过去的极度乐观而历练成为务实与踏实,是的,当我们看到与听到许多从不同角度对数字学习的展望与看法时,如何来面对与规 划未来e-Learning的应用与发展,其实也是身为数字学习专业经理人的挑战,对未来台湾e-Learning的发展,我个人有几点看法:

1. 企业应用数字学习的价值必须重新定位:由于大环境的改变,在训练预算本来就有限﹑资源捉襟见肘的台湾企业,训练势必面临极大的挑战,如果以传统的训练思维 办理训练课程,投资报酬率其实将更明显不足,露出消化预算的嫌疑,因此训练的资源将不再是只是提供满足“点”的训练需求,而是由线而面的解决企业的问题, 甚至加值到其它如业务﹑营销﹑生产等的不同领域,让有限的训练资源能够发挥较大的效益。
2. 聚合(Convergence)的现象:由于全球景气的衰退,已经加速了e-Learning厂商彼此之间的策略联盟及整合,如开始所描述,美国的市场已 经开始显现发酵,而台湾的市场也正在酝酿之中。不仅厂商之间产生聚合的现象,包括技术与标准也都有聚合的现象,因此SCORM标准的发展,已经整合了许多 不同单位所提出的标准,而在教学平台的发展上,也因为使用者的需求而不太能严格区分所谓的LMS(教学管理系统)以及LCMS(学习内容管理系统);甚至 在垂直应用领域,也会产生整合的现象,例如以人力发展管理系统著名的People Soft,以ERP系统著名的Oracle,都纷纷整合推出e-Learning的应用,可见未来在有限资源的产业中,会有更多的合纵联盟产生。
3. 学习内容的趣味化以及多样化:国内的宽带市场即将突破两百万户的数量,因此对内容的渴望亦会倍数成长,然而目前台湾多数的content都还停留在小成本 的串流格式,因为数字学习应用的成熟,使用者对学习内容的互动性以及趣味性的要求将会更高,尤其是能够做情境模拟的学习教材将会让学习的效果更好,因此除 了看主题、看媒体应用的表现,有效的学习元素,包含了适切的学习情境、有效的教学教法设计、合适学习目标的素材、内容精确并且时效新,以及小而有弹性的学 习组件设计等,都会因为内容市场的成熟而显得重要。
4. e-Learning的学习模式,不论是企业应用或是个人学习,将会需要更多的教学活动以及互动来支持:许多采用e-Learning的企业或者是应用e -Learning的学校已经发现,单纯将老师的授课内容录制后在网络上播放,仅仅是属于知识传递的工作,要让学员的学习有效,单纯仅只是架构学习平台以 及购买在线的教材,将无法达到期望的学习的结果,如何经营学习的活动或是制定考核的机制,甚至学前测验与评量的搭配,将会是经营数字学习下一步重要的课 题,因为最后学习还是要回归到以人为本的学习主轴,以学习者的需求为中心,才能够达到有效的学习。

我们不难想象,未来的学习模式,绝对跟 e-Learning脱不了关系,这是一个无法阻挡的演化,但是我们也很难想象,在技术发展如此快速的今天,未来的数字学习会有什么样的风貌以及应用,但 是不会变的,将是人们对知识的需求和渴望,以及对无穷尽知识的追求,过程中,我们怎么发现学习者的需求,扮演好适切的角色,经营这个有意义的事业,只能谦 卑的在变动中的演化学习了。


本文作者 华视数字科技 执行副总 陈迪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