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统建模之UML用例视图
目录
<用例视图>
![](https://img2020.cnblogs.com/blog/1173617/202104/1173617-20210411134309653-1900818876.png)
1 用例图的目标
- who「参与者」:确定谁要使用系统
- what「功能」:他们使用系统做什么?
2 用例图-四大主要组件
2.1 参与者
参与者:与应用程序或系统进行交互的用户、组织或外部系统。用一个小人表示。
![](https://img2020.cnblogs.com/blog/1173617/202104/1173617-20210411133323001-1569486305.png)
2.2 用例
用例:用例就是外部可见的系统功能,对系统提供的服务进行描述。用椭圆表示。
![](https://img2020.cnblogs.com/blog/1173617/202104/1173617-20210411133444723-894389608.png)
用例的特征:(用例是代表一类功能,而不是使用该功能的某个具体实例;通常,把用例的实例称为:脚本)
- 1)用例代表某些用户可见的功能,实现一个具体的用户目标
- 2)用例总是被【行为者】启动,并向行为者提供可识别的值
- 3)用例必须是完整的
2.3 (子)系统
(子)系统:用来展示系统的一部分功能,这部分功能联系紧密。
![](https://img2020.cnblogs.com/blog/1173617/202104/1173617-20210411133514738-1751430011.png)
2.4 关系
关系(参与者、用例):关联、泛化、包含、扩展
![](https://img2020.cnblogs.com/blog/1173617/202104/1173617-20210411133708351-1374050387.png)
- generalize 泛化
![参与者与参与者之间的泛化](https://img2020.cnblogs.com/blog/1173617/202104/1173617-20210411135611566-187700247.png)
![用例与用例之间的泛化](https://img2020.cnblogs.com/blog/1173617/202104/1173617-20210411135558242-1958276290.png)
- include 包含
![](https://img2020.cnblogs.com/blog/1173617/202104/1173617-20210411134848198-840460117.png)
![](https://img2020.cnblogs.com/blog/1173617/202104/1173617-20210411135509338-1559447857.png)
- extend 扩展(继承)
![](https://img2020.cnblogs.com/blog/1173617/202104/1173617-20210411135536946-1935070841.png)
![](https://img2020.cnblogs.com/blog/1173617/202104/1173617-20210411135817130-627281577.png)
- dependency 依赖
以上4种关系,是UML定义的标准关系。但VS2010的用例模型图中,添加了依赖关系,用带箭头的虚线表示,表示源用例依赖于目标用例。
【箭头指向】:指向被依赖项
![](https://img2020.cnblogs.com/blog/1173617/202104/1173617-20210411135955551-586742363.png)
3 用例图-实现手段
通过访谈/调查/文献搜集-推导-总结:系统分析员
4 用例图-建模步骤
- 1.确定参与者(确定系统边界)
确定涉众
确定(业务)主角(即 参与者)与业务工人
确定系统边界 - 2.确定用例
确定基本用例「抽象、核心」
确定基本用例的泛化/扩展/包含用例 - 3.确定关系
确定参与者与参与者的关系
确定用例与参与者的关系
确定用例与用例的关系
确定用例间的优先次序
确定用例之间的关系 - 4.细化每一个用例「描述用例脚本/用例规约」
用例名
用例概述
执行者/参与者
前置条件
后置条件
基本事件流
例外/异常事件流
用例场景 - 5.确定/划分子系统
- 6.确定用户界面的原型「可选」
![](https://img2020.cnblogs.com/blog/1173617/202104/1173617-20210411133728437-1725329021.png)
X 参考文献
![QQ沟通交流群](https://blog-static.cnblogs.com/files/johnnyzen/cnblogs-qq-group-qrcode.gif?t=1679679148)
本文作者:
千千寰宇
本文链接: https://www.cnblogs.com/johnnyzen/p/14643632.html
关于博文:评论和私信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或直接私信我。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BY-NC-SA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常交流:大数据与软件开发-QQ交流群: 774386015 【入群二维码】参见左下角。您的支持、鼓励是博主技术写作的重要动力!
本文链接: https://www.cnblogs.com/johnnyzen/p/14643632.html
关于博文:评论和私信会在第一时间回复,或直接私信我。
版权声明: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BY-NC-SA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出处!
日常交流:大数据与软件开发-QQ交流群: 774386015 【入群二维码】参见左下角。您的支持、鼓励是博主技术写作的重要动力!
【推荐】编程新体验,更懂你的AI,立即体验豆包MarsCode编程助手
【推荐】凌霞软件回馈社区,博客园 & 1Panel & Halo 联合会员上线
【推荐】抖音旗下AI助手豆包,你的智能百科全书,全免费不限次数
【推荐】博客园社区专享云产品让利特惠,阿里云新客6.5折上折
【推荐】轻量又高性能的 SSH 工具 IShell:AI 加持,快人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