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q最佳实践
1. 前言
本文档旨在描述RocketMQ使用过程中的一些最佳实践,建议用户这样做,但是非必须。
2. Producer最佳实践
2.1 发送消息注意事项
-
一个应用尽可能用一个Topic,消息子类型用tags来标识,tags可以由应用自由设置。只有发送消息设置了tags,消费方在订阅消息时,才可以利用tags在broker做消息过滤。message.setTags(“TagA”);
-
每个消息在业务层面的唯一标识码,要设置到keys字段,方便将来定位消息丢失问题。服务器会为每个消息创建索引(哈希索引),应用可以通过topic,key来查询这条消息内容,以及消息被谁消费。由于是哈希索引,请务必保证key尽可能唯一,这样可以避免潜在的哈希冲突。
// 订单Id
String orderId = “20034568923546”;
message.setKeys(orderId); -
消息发送成功或者失败,要打印消息日志,务必要打印sendresult和key字段。
-
send消息方法,只要不抛异常,就代表发送成功。但是发送成功会有多个状态,在sendResult里定义。
- SEND_OK
消息发送成功 - FLUSH_DISK_TIMEOUT
消息发送成功,但是服务器刷盘超时, 消息已经进入服务器队列,只有此时服务器宕机,消息才会丢失 - FLUSH_SLAVE_TIMEOUT
消息发送成功,但是服务器同步到Slave时超时, 消息已经进入服务器队列,只有此时服务器宕机,消息才会丢失 - SLAVE_NOT_AVAILABLE
消息发送成功,但是此时slave不可用, 消息已经进入服务器队列,只有此时服务器宕机,消息才会丢失
对于精卫发送顺序消息的应用,由于顺序消息的局限性,可能会涉及到主备自动切换问题,所以如果sendresult中的status字段不等于SEND_OK,就应该尝试重试。对于其他应用,则没有必要这样。
- 对于消息不可丢失应用,务必要有消息重发机制
例如如果消息发送失败,存储到数据库,能有定时程序尝试重发,或者人工触发重发。
2.2消息发送失败如何处理
Producer的send方法本身支持内部重试,重试逻辑如下:
- 至多重试3次。
- 如果发送失败,则轮转到下一个Broker。
- 这个方法的总耗时时间不超过sendMsgTimeout设置的值,默认10s。所以,如果本身向broker发送消息产生超时异常,就不会再做重试。
以上策略仍然不能保证消息一定发送成功,为保证消息一定成功,建议应用这样做如果调用send同步方法发送失败, 则尝试将消息存储到db,由后台线程定时重试,保证消息一定到达Broker。
上述db重试方式为什么没有集成到MQ客户端内部做,而是要求应用自己去完成,我们基于以下几点考虑
- MQ的客户端设计为无状态模式,方便任意的水平扩展,且对机器资源的消耗仅仅是cpu、内存、网络。
- 如果MQ客户端内部集成一个KV存储模块,那么数据只有同步落盘才能较可靠,而同步落盘本身性能开销较大,所以通常会采用异步落盘,又由于应用关闭过程不受MQ运维人员控制,可能经常会发生kill -9这样暴力方式关闭,造成数据没有及时落盘而丢失。
- Producer所在机器的可靠性较低,一般为虚拟机,不适合存储重要数据。
综上,建议重试过程交由应用来控制。
2.3选择oneway形式发送
一个RPC调用,通常是这样一个过程
- 客户端发送请求到服务器
- 服务器处理该请求
- 服务器向客户端返回应答所以一个RPC的耗时时间是上述三个步骤的总和,而某些场景要求耗时非常短,但是对可靠性要求并不高,例如日志收集类应用,此类应用可以采用oneway形式调用,oneway形式只发送请求不等待应答,而发送请求在客户端实现层面仅仅是一个os系统调用的开销,即将数据写入客户端的socket缓冲区,此过程耗时通常在微秒级。
3 Consumer最佳实践
3.1消费过程要做到幂等(即消费端去重)
如《RocketMQ 原理简介》中所述,RocketMQ无法避免消息重复,所以如果业务对消费重复非常敏感,务必要在业务层面去重,有以下几种去重方式
- 将消息的唯一键,可以是msgId,也可以是消息内容中的唯一标识字段,例如订单Id等,消费之前判断是否在Db或Tair(全局KV存储)中存在,如果不存在则插入,并消费,否则跳过。(实际过程要考虑原子性问题,判断是否存在可以尝试插入,如果报主键冲突,则插入失败,直接跳过)
msgId一定是全局唯一标识符,但是可能会存在同样的消息有两个不同msgId的情况(有多种原因),这种情况可能会使业务上重复消费,建议最好使用消息内容中的唯一标识字段去重。 - 使用业务层面的状态机去重
3.3消费速度慢处理方式
3.3.1提高消费并行度
绝大部分消息消费行为属于IO密集型,即可能是操作数据库,或者调用RPC,这类消费行为的消费速度在于后端数据库或者外系统的吞吐量,通过增加消费并行度,可以提高总的消费吞吐量,但是并行度增加到一定程度,反而会下降,如图所示,呈现抛物线形式。所以应用必须要设置合理的并行度。CPU密集型应用除外。
3.3.2批量方式消费
某些业务流程如果支持批量方式消费,则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消费吞吐量,例如订单扣款类应用,一次处理一个订单耗时1秒钟,一次处理10个订单可能也只耗时2秒钟,这样即可大幅度提高消费的吞吐量,通过设置consumer的consumeMessageBatchMaxSize这个参数,默认是1,即一次只消费一条消息,例如设置为N,那么每次消费的消息数小于等于N。
3.3.3跳过非重要消息
发生消息堆积时,如果消费速度一直追不上发送速度,可以选择丢弃不重要的消息
如何判断消费发生了堆积?
public ConsumeConcurrentlyStatus consumeMessage(List<MessageExt> msgs, ConsumeConcurrentlyContext context) {
longoffset = msgs.get(0).getQueueOffset();
String maxOffset = msgs.get(0).getProperty(Message.PROPERTY_MAX_OFFSET);
longdiff = Long.parseLong(maxOffset) - offset;
if (diff > 100000) {
// TODO消息堆积情况的特殊处理
returnConsumeConcurrentlyStatus.CONSUME_SUCCESS;
}
// TODO正常消费过程
return ConsumeConcurrentlyStatus.CONSUME_SUCCESS;
}
如以上代码所示,当某个队列的消息数堆积到100000条以上,则尝试丢弃部分或全部消息,这样就可以快速追上发送消息的速度。
3.3.4优化每条消息消费过程
举例如下,某条消息的消费过程如下
1.根据消息从DB查询数据1
2.根据消息从DB查询数据2
3.复杂的业务计算
4.向DB插入数据3
5.向DB插入数据4
这条消息的消费过程与DB交互了4次,如果按照每次5ms计算,那么总共耗时20ms,假设业务计算耗时5ms,那么总过耗时25ms,如果能把4次DB交互优化为2次,那么总耗时就可以优化到15ms,也就是说总体性能提高了40%。
对于Mysql等DB,如果部署在磁盘,那么与DB进行交互,如果数据没有命中cache,每次交互的RT会直线上升,如果采用SSD,则RT上升趋势要明显好于磁盘。个别应用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在线下压测消费过程中,db表现非常好,每次RT都很短,但是上线运行一段时间,RT就会变长,消费吞吐量直线下降。
主要原因是线下压测时间过短,线上运行一段时间后,cache命中率下降,那么RT就会增加。建议在线下压测时,要测试足够长时间,尽可能模拟线上环境,压测过程中,数据的分布也很重要,数据不同,可能cache的命中率也会完全不同。3.4消费打印日志如果消息量较少,建议在消费入口方法打印消息,方便后续排查问题。
3.4 消费打印日志
如果消息量较少,建议在消费入口方法打印消息,方便后续排查问题。
public ConsumeConcurrentlyStatus consumeMessage(List<MessageExt> msgs, ConsumeConcurrentlyContext context) {
log.info("RECEIVE_MSG_BEGIN: " + msgs.toString());
// TODO正常消费过程
return ConsumeConcurrentlyStatus.CONSUME_SUCCESS;}
}
如果能打印每条消息消费耗时,那么在排查消费慢等线上问题时,会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