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K8s笔记(九):DaemonSet 守护进程集

kubernetes DaemonSet docs

0. Deployment 有哪些不足

Deployment 能够创建任意多个的 Pod 实例,并且维护这些 Pod 的正常运行,保证应用始终处于可用状态。Deployment 并不关心 Pod 在哪些节点上运行,只要 Pod 的数量足够,应用程序应该会正常工作。

但是有些业务是和运行环境相关的,它们并非完全独立于系统运行,而是与主机存在绑定关系,必须依附于节点才能产生价值:

  • 网络应用如 kube-proxy,节点不运行这个 Pod 就无法加入 Kubernetes 网络

  • 监控应用如 Prometheus,节点需要运行这个 Pod 报告节点运行状态

  • 日志应用如 Fluentd,节点需要运行这个 Pod 来收集日志

  • 安全应用,每个节点都要有一个 Pod 来执行安全审计、入侵检查、漏洞扫描等工作

这些业务如果用 Deployment 来部署就不太合适了,因为 Deployment 所管理的 Pod 数量是固定的,而且可能会在集群里“漂移”,但,实际的需求却是要在集群里的每个节点上都运行 Pod,也就是说 Pod 的数量与节点数量保持同步。

所以,Kubernetes 就定义了新的 API 对象 DaemonSet,它在形式上和 Deployment 类似,都是管理控制 Pod,但管理调度策略却不同。

DaemonSet 确保全部(或者某些)节点上运行一个 Pod 的副本。 当有节点加入集群时, 也会为他们新增一个 Pod 。 当有节点从集群移除时,这些 Pod 也会被回收。删除 DaemonSet 将会删除它创建的所有 Pod。

1. 使用 YAML 描述 DaemonSet 对象

使用命令 kubectl api-resources 可以知道它的简称是 ds。Kubernetes 不提供自动创建 DaemonSet YAML 样板的功能,我们只能去 DaemonSet 的文档页面获取一个 DaemonSet 的 YAML 模板。我们把它拷贝下来,再去掉多余的部分,就可以做成自己的一份样板文件: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aemonSet
metadata:
  name: redis-ds
  labels:
    app: redis-ds

spec:
  selector:
    matchLabels:
      name: redis-ds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name: redis-ds
    spec:
      containers:
      - image: redis:5-alpine
        name: redis
        ports:
        - containerPort: 6379

这个 DaemonSet 对象的名字是 redis-ds,镜像是 redis:5-alpine

spec 部分,DaemonSet 也有 selector 字段,匹配 template 里 Pod 的 labels 标签,这和 Deployment 对象几乎一模一样。

DaemonSet 在 spec 里没有 replicas 字段,意味着它不会在集群里创建多个 Pod 副本,而是要在每个节点上只创建出一个 Pod 实例。也就是说,DaemonSet 仅仅是在 Pod 的部署调度策略上和 Deployment 不同,其他的都是相同的,某种程度上我们也可以把 DaemonSet 看做是 Deployment 的一个特例。

所以我们只需要用 kubectl create 先创建出一个 Deployment 对象,然后把 kind 改成 DaemonSet,再删除 spec.replicas 就行了。

2. 在 Kubernetes 里使用 DaemonSet

现在,让我们执行命令 kubectl apply,把 YAML 发送给 Kubernetes,让它创建 DaemonSet 对象,再用 kubectl get 查看对象的状态:

$ kubectl apply -f redis-ds.yaml 
daemonset.apps/redis-ds created
l$ kubectl get ds
NAME       DESIRED   CURRENT   READY   UP-TO-DATE   AVAILABLE   NODE SELECTOR   AGE
redis-ds   1         1         0       1            0           <none>          12s
$ kubectl get ds
NAME       DESIRED   CURRENT   READY   UP-TO-DATE   AVAILABLE   NODE SELECTOR   AGE
redis-ds   1         1         1       1            1           <none>          15s
$ kubectl get pod -o wide 
NAME                       READY   STATUS    RESTARTS   AGE   IP           NODE      NOMINATED NODE   READINESS GATES
redis-ds-ktmrm             1/1     Running   0          22s   10.10.1.26   worker1   <none>           <none>

虽然我们没有指定 DaemonSet 里 Pod 要运行的数量,但它自己就会去查找集群里的节点,在节点里创建 Pod。因为我们的实验环境里有一个 Master 一个 Worker,而 Master 默认是不跑应用的,所以 DaemonSet 就只生成了一个 Pod,运行在了“worker”节点上。

按照 DaemonSet 的本意,应该在每个节点上都运行一个 Pod 实例才对,但 Master 节点却被排除在外了,这就不符合我们当初的设想了。

为了应对 Pod 在某些节点的“调度”和“驱逐”问题,它定义了两个新的概念:污点(taint)容忍度(toleration)

3. Taint 和 Toleration

“污点”是 Kubernetes 节点的一个属性,它的作用也是给节点“贴标签”,但为了不和已有的 labels 字段混淆,就改成了 taint

和“污点”相对的,就是 Pod 的“容忍度”,顾名思义,就是 Pod 能否“容忍”污点。

Kubernetes 在创建集群的时候会自动给节点 Node 加上一些“污点”,方便 Pod 的调度和部署。你可以用 kubectl describe node 来查看 Master 和 Worker 的状态:

$ kubectl describe node k8s-master
Name:               k8s-master
Roles:              control-plane
···
Taints:             node-role.kubernetes.io/control-plane:NoSchedule
···

$ kubectl describe node worker1
Name:               worker1
Roles:              <none>
···
Taints:             <none>
···

可以看到,Master 节点默认有一个 taint,名字是 node-role.kubernetes.io/master,它的效果是 NoSchedule,也就是说这个污点会拒绝 Pod 调度到本节点上运行,而 Worker 节点的 taint 字段则是空的。这正是 Master 和 Worker 在 Pod 调度策略上的区别所在,通常来说 Pod 都不能容忍任何“污点”,所以加上了 taint 属性的 Master 节点也就会无缘 Pod 了。

两种方法让 DaemonSet 在 Master 节点(或者任意其他节点)上运行:

  • 去掉 Master 节点上的 taint,DaemonSet 自然就不需要再区分 Master/Worker

    $ kubectl taint node master node-role.kubernetes.io/master:NoSchedule-
    

    这种方法修改的是 Node 的状态,影响面会比较大,可能会导致很多 Pod 都跑到这个节点上运行,所以我们可以保留 Node 的“污点”,为需要的 Pod 添加“容忍度”,只让某些 Pod 运行在个别节点上,实现“精细化”调度

  • 为 Pod 添加字段 tolerations,让它能够“容忍”某些“污点”,就可以在任意的节点上运行了

    tolerations 是一个数组,里面可以列出多个被“容忍”的“污点”,需要写清楚“污点”的名字、效果。比较特别是要用 operator 字段指定如何匹配“污点”,一般我们都使用 Exists,也就是说存在这个名字和效果的“污点”。
    如果我们想让 DaemonSet 里的 Pod 能够在 Master 节点上运行,就要写出这样的一个 tolerations,容忍节点的 node-role.kubernetes.io/master:NoSchedule 这个污点:

    tolerations:
    - key: node-role.kubernetes.io/control-plane
      effect: NoSchedule
      operator: Exists
    

    重新部署加上了“容忍度”的 DaemonSet:

    $ kubectl apply -f ds.yml
    
    $ kubectl get ds -o wide 
    NAME       DESIRED   CURRENT   READY   UP-TO-DATE   AVAILABLE   NODE SELECTOR   AGE   CONTAINERS   IMAGES           SELECTOR
    redis-ds   2         2         2       2            2           <none>          53m   redis        redis:5-alpine   name=redis-ds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容忍度”并不是 DaemonSet 独有的概念,而是从属于 Pod,所以理解了“污点”和“容忍度”之后,你可以在 Job/CronJob、Deployment 里为它们管理的 Pod 也加上 tolerations,从而能够更灵活地调度应用。

污点和容忍度的文档在这里:https://kubernetes.io/zh-cn/docs/concepts/scheduling-eviction/taint-and-toleration/ ,有哪些污点、污点有哪些效果可以在这里找到。

4. 静态 Pod

DaemonSet 是在 Kubernetes 里运行节点专属 Pod 最常用的方式,但它不是唯一的方式,Kubernetes 还支持另外一种叫“静态 Pod”的应用部署手段。

“静态 Pod”非常特殊,它不受 Kubernetes 系统的管控,不与 apiserver、scheduler 发生关系,所以是“静态”的。但既然它是 Pod,也必然会“跑”在容器运行时上,也会有 YAML 文件来描述它,而唯一能够管理它的 Kubernetes 组件也就只有在每个节点上运行的 kubelet 了。

“静态 Pod”的 YAML 文件默认都存放在节点的 /etc/kubernetes/manifests 目录下,它是 Kubernetes 的专用目录。

Kubernetes 的 4 个核心组件 apiserver、etcd、scheduler、controller-manager 原来都以静态 Pod 的形式存在的,这也是它们能够先于 Kubernetes 集群启动的原因。

附:DaemonSet YAML

apiVersion: apps/v1
kind: DaemonSet
metadata:
  name: redis-ds
  labels:
    app: redis-ds

spec:
  selector:
    matchLabels:
      name: redis-ds

  template:
    metadata:
      labels:
        name: redis-ds
    spec:
      tolerations:
      - key: node-role.kubernetes.io/control-plane
        effect: NoSchedule
        operator: Exists

      containers:
      - image: redis:5-alpine
        name: redis
        ports:
        - containerPort: 6379
posted @ 2022-10-19 15:23  joexu01  阅读(322)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