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作业 Last
对M1/M2阶段的总结
M1阶段的总结反思见我以前的博客,我以前曾经写过。现附上链接。http://www.cnblogs.com/jirufeng/p/4990245.html
M2阶段主要是对我们做的LETS的升级。我们主要在关注、评论、IM和界面几个方面进行的升级。我们按照功能进行了分工,平均是两个人做一个功能。M2阶段和M1阶段就有了很大地不同。因为M1阶段,几乎是我们一块做的开发,所以工程中每个部分都很熟悉,对整体有较好的了解,而M2阶段,完全是新做一个功能,然后融合到原来的工程里面,这就使我对整体工程的把握变少了。应该说这样更符合软件工程的思想,比如到了大公司,我肯定只是做软件的一部分。另一个不同点就是我们M2阶段是以功能为主导,通过实现一个功能来学习一系列的技术,而M1阶段是以技术为主导的,最初功能为空,每学会一个技术,就把它能实现的功能加进去。这使得M2阶段的难度增长了很多,因为新增一个功能要学习太多的功能,而且由于时间有限,不可能从零开始一点点的做新的功能。这就只能找一个现有的工程,进行抽取和融合。这个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难以解决的问题首。先是xml类的问题,比如manifest.xml中的activity的说明,layout中的布局,使用的图片等等。这些从一个项目转移到另一个项目时,很多需要更改。下一个问题是Bmob的消息发送机制,它把发送的函数实现写在一个sdk中,我们无法查看,所以并不知道它的实现原理,然后仿照它的消息发送写,就是不成功,这里浪累了很长的时间。而且要是完全使用被引入的项目的数据结构,需要改变数据库的结构。这个我们最初竭力避免的,但是最后通过android studio的反汇编,努力读出了必须是用一个新的类,必须改变数据库的结构。
以上是关于技术方面的感悟。另外还是感觉到一个团队不应该全都是搞技术的人。张炯老师说过,一个团队里如果有人只是负责想法或者管理,一点代码也不写,这也是合理的。从公司的角度看,这确实是正确的,我感觉在公司并不是程序员就是最NB的。但是在我们的课程中,我们无法模拟到公司的环境,还是做得以技术、代码量为重。有点感觉我们所有的队伍都缺少系统的测试、缺少定期进行规划。缺少系统的测试是说,每个队伍都认为可以一边写一边测试,甚至认为测试是浪费开发时间。编译课程的学习让我认识到了测试真的是一门艺术,有的同学的测试就十分完善,测试数据覆盖面很全,测试思路十分清晰,测试结果显示也十分清晰。还有缺少定期规划,大多数队伍都是开始定了计划,本次迭代要开发哪些功能(当然可能也有队伍没有规划,就是有空就写点,写多少算多少)。但是,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大,大家都先去写哪些最着急的作业了,比如编译、数据库、数学建模,导致软件工程开发时间不够了。这时应该对任务进行重新规划,以期仍然能够按时发布,而大多人都仍然开发着原来计划的任务,导致到截止时间时,项目并不是一个完整的整体,最后是截止时间的一次次的推迟。
总的来说,还是认为这样的软件工程课是很棒的尝试。从这门课中,确实学到了很多知识,收获了很多前大班所没有收获的。技术上学习到了安卓的很多知识,让我比较轻松地通过了本学期的安卓课程;团队合作上,增加了一定的经历,有了很多感受;项目管理上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比如对git、对文档有了更深的认识。
原来提的问题
这是我学期之初提的问题。http://www.cnblogs.com/jirufeng/p/4830821.html
1、成长与代码量是什么关系?代码量与工程师的水平呈现什么关系?
在一个常数以下,成长和代码量是正相关的。但达到这个常数后,代码量增加并不会让自己成长,因此需要使用新的方式来是自己技能增长。
Edsger Dijkstra 在1969年写道:
一个Clift 所指的初级程序员,学会了爬行,接着蹒跚学步,然后行走,然后慢跑,然后再跑步,最后冲刺,他认为,“以这样加速度前进我可以赶上超音速喷气机的速度!“但他跑进了2,000行的极限,因为他的技能不会再按比例增加。他必须改变移动方式,比如开车去获得更快的速度。然后,他就学会了开车,开始很慢,然后越来越快,但有进入到了20000行极限。驾驶汽车的技术不会变成开喷气式飞机。
这个问题是通过上网搜集资料解决的。
2、课本上对结对编程很赞赏,而实际工作中,两个人结对编程是不是浪费了一个人的工作量,有多少比例公司或者部门领导允许两个员工结对编程?
从网上搜集的资料表明结对编程很受争议。有很多证明结对编程更加高效的理论,但也有很多人对结对编程表示十分厌恶。反对的人有如下观点:
我们中三分之一是性格内向的人(程序员中的比例可能更高!)。在一般情况下,我们不仅偏好单独工作,而且独自工作时成效更显著。我们并不是不喜欢别人,而是我们的大脑更容易被外部刺激所扰乱(不管好还是坏,结对也是刺激的一种)。对于我们来说,高质量的工作是和得到和保持自己的“区域”有关系的。如果确保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做到高效率。如果确保不了,我们就做不到。
应该说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适合结对编程,
App Annie有开展结对编程,并进行过多次回顾,目前大家比较认可的看法是:
(1)结对编程特别适合于知识的分享和传递。特别适合于帮助开发者快速熟悉自己所不熟悉的领域。对于新员工,效果特别明显。
(2)如果两个人水平相似,并且对正在工作的领域都很了解的人,结对编程有浪费时间的嫌疑。但我对于这个前提是存疑的。除非特别简单的部分,很难有人真正能说对一个领域全面了解。
(3)结对编程很累。要求结对的双方都要保证有充沛的精力。
(4 结对的双方如果脾气对味,技术观点相近,结对会很愉快,而且碰撞出很多火花,效率有明显提高。反之,就可能陷入很多的争吵,而导致进度停滞不前。甚至影响团队协作。
(5)不是所有的工作都适合结对。技术验证和架构设计都不适合结对。结对比较适合在需求和架构设计明确后的实现阶段。常见的方式有一个人写,一个人看;或者一个人写实现,一个人写测试。一段时间后交换。
(6)结对编程不能替代代码评审。虽然结对编程对代码的审核程度比代码评审细致的多。但两个结对的人有明显的思维趋同性,从而忽略同样的问题或者犯下同样的错误。
由此看,如果一个公司不分具体情况,一味使用结对编程,它是注定失败的。
有知乎网友提到国内很少有人实施,我也搜不到国内结对编程效果的实证,应该可以认为是国内很少实施结对编程。
3、书中讲的敏捷流程变化大,效率高,但我感觉这只适用于小团队,人少才好管理,如果很多人的团队,能否在用敏捷流程?
现在感觉大公司也不是全都是大型工程,他也分部门、团队,也要开发新的小项目,也是可以使用敏捷开发的。
下面是一个网友讲阿里的敏捷开发。
我来说一下阿里的敏捷开发吧,准确地说是scrum开发。就我所知,部分部门如p4p采用的是scrum开发。这些开发模式都结合业务做了一些改良。另外一些部门,任务是根据业务需求来的,就是一个一个的排需求,做需求。
下面说说Scrum。首先是晨会:即站会。每天早上10-20分钟讲三个问题,昨天做了什么,今天做什么,遇到什么问题。晨会一般9点30分左右开始。迟到一般是请水果之类。
需求PK:一般2周一次,或者一个月一次需求pk。大概两个月作为一个需求review的周期。
日报:通过各种方式填写日报;
项目周报:一般写日报就不写周报。但是需要写项目周报。
某些团队搞燃尽图:但是实际上这个玩意儿不实用。
to do、doing、done,这三种任务的面板,某些团队在用,另外也有web的管理工具,用起来相对方便。
总体来说严格的scrum开发是挺累的,如果连续两天遇到问题没有进展,会压力比较大。可能要请求其他人的帮助了。
Scrum Master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因为他要负责和其他团队pk需求。到底做哪些需求,基本上master要非常清楚代价和实现难度。要根据团队的技术实力和团队的成长情况来安排需求。如果master不给力,团队会比较难受。
很多人都有疑惑,机器学习类的团队如何开展敏捷开发。一般是这样的,通过任务分解把工作拆分为半天到一天的工作量,然后制定里程碑时间点。如看资料、做实验的时间;训练样本、特征开发的时间;模型和预测的时间;最后工程实现。这几个流程下来项目一般会有好几个月。
这个问题是通过网上搜集资料解决的。
4、如何避免产品开发后期有重大修改?
这个问题没有得到较好的解决。从课本上看,要在最初的时候做好定位,考虑到产品需求的变化,最初做好架构,以避免后期有重大修改。有重大修改,我认为有两类原因:一类是客户改了需求,一类是自己架构错误。自己架构错误可能是对架构的不熟悉,也可能是对需求理解有偏差,这些应该是可以尽量避免的。还有,客户改了需求,这时候如果客户认为自己改动很大,一般是允许推迟工期的,但一般是客户认为需求只是小改,而产品却要大改,这就产生于没有考虑到需求的变化。一个不负责任的答案就是:要有预测未来的能力。
5、如何进行风险管理?能否用更多的例子来讲解它。
常见的风险应对措施
风险分析活动分析的目的在于建立处理风险的策略.而风险规避的最好方式是把风险控制在项目启动阶段,把损失减小到最小程度.常见的风险应对措施有:
(1)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和沟通策略.需求的不确定性风险很大程度上是由沟通不畅引起的.因此,在需求调研阶段,要多和应用部门沟通,了解他们真正的需求,最好能将目标系统的模型向应用部门演示,并得到反馈意见,直到双方都达成共识,形成双方认可的验收方案和验收标准,并做好变更控制和配置管理,尽量降低需求不确定性风险.
(2)配备高素质的项目管理人员.最好是具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或是经过系统的项目管理知识训练的人员来担任项目经理,通过制定有效的项目管理计划,并认真执行落实,提高项目的可控性.同时,风险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项目状况的变化而变化,因此,风险管理必须被作为一个日常的正式活动列入项目工作计划,成为项目管理人员的一个重要工作.
(3)建立一支协作高效的项目团队.技术部门有技术,业务部门有需求,因此,项目组中不仅要有开发商和技术部门的参与,更要有应用部门的参与,从而形成一个合作的项目工作团队,共同理解企业的战略规划和业务发展,从整体全局的角度,提出有效的信息化需求,共同研讨项目进展中出现的问题,共同控制项目进度,共同为项目质量把关.
(4)制定科学的风险管理计划.从风险管理的角度对项目规划或计划进行审核,建立“风险清单”,对每个可能存在风险的表现、范围、时间做出尽量准确的判断并对风险进行监控,提前做好应对准备.如针对需求风险,要制定相应的需求变更控制;针对技术风险,要安排核心技术人员全程参与开发等.
(5)选择合适的开发技术.虽然在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新技术的发展和技术的先进性问题,但“最好的不一定是最合适的,最合适的才是最好的”,如果项目组的人员对所需开发的技术不熟,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采用熟悉的技术来减轻项目在成本或进度方面的影响,也可以事先进行培训来减轻对项目的影响,以避免因技术瓶颈导致的项目失败。
通过上网搜集到的,但是关于具体的实例没有找到。
产生的新的问题
软件开发中公司是如何培养新人的?一个新人加入团队,他肯定要通过团队的文档来了解项目,但是只是这样是不够的,所以提出问题公司一般如何培养新人。
新的体会
谈谈关于大泥球的体会:软件开发是一个代码量越来越膨胀的过程。为了引入IM功能,我们引入了有关IM的代码,同时还要做必要的修改以进行融合。这里面实际上引入了很多病没有使用过的代码,使我们的项目出现了杂乱无章、错综复杂、邋遢不堪、随意拼贴的大堆代码,如果继续开发会造成很大地困难:读不懂,出错了不知道是哪,也不敢随意删掉。
关于敏捷开发的体会:以用户的需求进化为核心,采用迭代、循序渐进的方法进行软件开发。在敏捷开发中,软件项目在构建初期被切分成多个子项目,各个子项目的成果都经过测试,具备可视、可集成和可运行使用的特征。换言之,就是把一个大项目分为多个相互联系,但也可独立运行的小项目,并分别完成,在此过程中软件一直处于可使用状态。在M2阶段,我们组分了几个小项目:平分、评论、关注、IM。每个小项目的工作能够正常运行时,就把这些代码push到git上,这就保持了敏捷开发的特点。
做中学
我学到的知识点:
需求阶段:使用NABC进行需求分析,通过问卷调查获得用户的需求。
设计阶段: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功能设计,前后端共同设计,设计好接口,如果有多个任务,就优先设计重要度最高的任务,按序进行。
实现阶段:使用合理的代码管理工具管理项目代码,每天scrum进行任务总结与分配。在分配任务时,要根据队员不同的能力安排不同的任务。在组织和管理一个团队的时候,应当尽量做到一个学习成本最小化。
测试阶段:针对不同的安卓机型进行充分的测试。发布前要进行单元测试、全方位的测试,进行场景测试。
发布阶段:发布要制定好出口条件,如果满足了出口条件就要尽快发布,不要在想着继续完善再发布,这样就影响了整个计划。
维护阶段:进入到维护阶段时,一定要及时处理用户反馈的bug,要倾听用户的声音,然后对自己的产品进行修复,产品上的再次迭代。同时要写好技术文档,方便之后再迅速理解之前的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