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 证券行业信息化16_我的香港游记2_IT部的技术财务部和基础设施部都干些什么?
UBSA的IT部是一个很大很大的大家庭。最高的头叫Lazi,是一个南亚人,祖籍斯里兰卡,英国长大,然后来到英国殖民地香港。
Lazi看上去挺精英,像某宝莱坞影星,40多岁吧(说不定快60了,这些接受过西方教育的同志往往都显得年轻)。家里5、6个孩子。对中国发展速度评价很高。(这是所有西方对中国的看法)。有深圳高尔夫球场的会员卡,时常过去。他们这些职业经理人,往往就在这个场所与同行交流、与猎头联系、或者接受设备供应商的隐形贿赂。
Lazi很有领导力,喜欢搞些“疯”举动来激励士气。例如,在死气沉沉的大开间办公室中,利用下午茶间隙,拿着一个棒球,向看见某个看上去顺眼,或者想拍他马匹而迎合他的下属投掷这个棒球,然后根据是否击中目标的结果,发出或得意或感慨的叫声,然后乐呵呵的让对方把球投掷回来。一般与他配合最多的是他的同胞,一个年轻的南亚人。(在西方公司里,往往分工很细,不同岗位如果没有业务往来,就往往老死不相往来。特别是下属不原意去巴结上级。所以Lazi总利用这种方式来与下属沟通,打破隔阂。)
Lazi双目炯炯有神,跟人说话直视你的眼睛,思路清楚,口若悬河。第一天,他就跟我说IT的投资回报问题。说他们公司IT如何让投资进去的钱获得相应的价值。
这一点我影响深刻。难道CIO们最关注的就是投资回报率?(事后看起来,确实是这样,在公司CEO眼中,IT是投入大户,大量的投入后,你CIO必须有说服力的东西证明你的价值)。
然后,他谈到了他们公司的“大项目”:STP项目。就是让交易数据,自动准确的进入清算系统,从而减少占公司1/3人员的营运部的人力成本。(STP意思是Straight Through Process,直通处理,让数据总线、或者说EAI、或者现在名字叫SOA,自动把企业不同系统的数据流准确的流动,从而提高效率公司运作运行)。这个大项目,是Lazi整天挂在嘴边的,好像能体现他IT价值的东西,还在IT专业刊物上撰文吹嘘。但结果,估计跟世界上所有的EAI项目一样,想让复杂的系统简单化,结果却增加了一个更复杂的系统,最终剪不断理还乱的无果而终。
Lazi手下有6员二级部门的头头,除了所谓的部门二号人物IT财务主管Wilma小姐,其他清一色的人高马大的白种纯爷们。
在UBSA中,白人还是占据了绝对优势的,一级、二级主管大多是白人。澳大利亚、英国,等等。香港还是蛮国际化的,有时候中环放眼看去,白人占了20%。还有好多南亚人、东南亚人,这些人一看就与华人不同。又想到了菲佣,在香港菲佣真他妈成气候。周六周日不用干活,就塞满了香港所有公园。唧唧喳喳、嘻嘻哈哈好不热闹。
扯远了。先谈谈那位Wilma小姐。一位10岁男孩的妈妈,端庄娴熟的样子。(悄悄的说:因为我英语不过关,我与Lazi的交谈基本都是她做的翻译)。
Wilma掌管UBSA每年上亿港币的IT预算,做预算、合同付款都是她负责。特别是预算。西方发达地区,做事情都是讲究计划的,(所有人都用Outlook软件,往往未来一周的计划都安排好了。不仅仅领导才这样哦,普通员工未来几天几点几分的事情都计划好了,与同事聊个什么也要事先约好,再把时间放到Office Outlook的日程表里去),所以往往下一年度IT支出的预算过完暑假就开始做了。(就像美国国防预算,离2010年还有1年,就开始往国会送)
公司总帐财务对IT所有的资金往往都不细问,一切以Wilma说的为准,而Wilma也主要是根据以往数据和各项目自己报的资金为准。IT部对钱怎么花有绝对的话语权,基本上无论做多少预算都行,只要你扪心自问,这钱是否有一丁点的必要。如果有,就花。
Lazi也最关心花了多少钱了,经常把Wilma叫到办公室查花了多少钱。
在花钱这个问题上,感觉那边比内地大方多了,一般供应商要多少就付多少。也没什么回扣。整个社会都建立在一种彼此信任的基础上。不像我们这里,总想着供应商要多了,得拿点回扣。或者公司财务觉得IT花钱太多了,总问某某支出是否必要。
Wilma手下有个试用的小女生。估计大专毕业。这种刚毕业的学生,工资一般是10000港币(含税哦,香港人都是自己每年4月份把去年一年的所有收入乘以百分之十八交给政府。可能国际上某些人认为这个百分之十八税率太低,说我们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是避税天堂。害的我们胡总在这次G20会议上与老萨吵翻,差点G20公告流产。)
这位小女生让我看了很多IT相关的合同。还一边忙着整理Windows正版授权序号。看来管理也蛮乱的。也是,人家都是靠“自律”来管理,不是靠硬性规定。我看了UBSA的IT制度,都是很定性的东西,讲原则、讲禁止性行为(可能有些人会把这五个字理解错了,应该写成:禁止类的行为)。例如:不向公司外部发送公司资料。简简单单几个字,我们总喜欢钻空子,但在这里,一旦违反了规定,一律开除,所以根本没人敢尝试,或者大家都不这么做时,你自然不会这么做。而国内,如果大家都拿回扣,那么你也会拿回扣。环境这个东西真的能改变人,在香港,大街小巷都很有秩序,你不遵守这些“潜规则”你就混不下去。我在办公楼大堂的沙发上闭目养神,前台大妈马上来提醒我。我还奇怪,我又没什么不雅行为。后来发现他们会认为你闭眼就是睡觉,公共场所的沙发上是不能睡觉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为自己违反了这条“潜规则”而唏嘘。
UBSA IT部的基础设施部,是最大的一个二级部门有3、40人。其他的应用支持部门分布在各自支持的业务部门旁边,例如:交易支持部就做在交易与销售部旁边、结算支持部就与营运部做在一起等等。这种安排让我大开眼界。什么叫以业务为中心,什么叫贴近业务部门?人就坐在业务人员边上,这种安排真的值得国内公司借鉴。
除了那些坐在业务部门边上的IT小组们,其他都算基础设施部,集中做在一起,放眼看过去,六排8列,还算壮观。(因为好多供应商都派了驻点的IT人员,所以这里一共坐了5、60人的IT军团)。
有一点要说明,在基础设施部里,有很大一部分是软件开发的。他们每个人熟悉一种开发工具,有人熟悉C++,有人熟悉COBAL,有人熟悉C。其实,基本上基础设施部的专业人员们往往是某个IT产品的专才。例如,Windows系统管理员,就对Windows特别熟悉,几乎所有公司Windows系统的Server都要由他来安装、管理(这些Windows服务器可能用在完全不同的业务系统上);Sybase的数据库管理员,要对公司所有Sybase数据库进行管理。注意这种专业分工方式。横向分工,就是这种某个IT产品的专业人员;纵向分工,就是某个业务系统的相关事务。一个专业人员,可能面对多个业务系统。管业务系统的,算业务支持部分;管IT专业产品的,在基础设施部。
呵呵。再回头说说“基础设施部”的主要业务:
1、机房管理。有6个操作员,三班24小时值班,开机、关机、备份、打印、机房空调,安排机架、电力等等。他们基本上就是按别人指定的流程,准确安全完成任务就行。哪个业务系统有新的需要例行公事式的任务,就书面化,交给他们就是了。
2、设备管理员,往往对某型设备在行,例如HP服务器。操作系统管理员,主要分Unix、Windows。数据库管理员MSSQL、Sybase和Oracle。网络管理员。所谓的专业证书在他们身上最最能提现价值了。MCSE、CCNP、OCP等等,考的内容就是他们所95%工作的内容。学了就能用。不像我们,学个CCNP出来,可能日常工作中80%的工作与网络无关。我们都是通才,他们是专才。专才的代价就是每个岗位都要一个专门的人盯着,如果规模上不去,人力成本就高。
3、项目管理员。要到上海、雅加达、等等地方去建设新的分支机构。要在办公场所的施工现场做乙方的监工,安排进度。综合布线,机房建设,服务器、网络设备的购置,要求上边提到的那些专才们在合适的时间出现在现场安装系统。注意,这个项目管理员才不会自己装Windows操作系统哦。他们会大老远把公司的Windows系统管理员叫道施工现场来装系统。住每晚2000人民币的五星级酒店,飞机票。等等。所以说,做事要专业,就要花代价。
4、Windows系统管理员还要负责公司所有域帐户(什么是域用户?就是PC机启动Windows后要输入的域用户和密码。可能你都是用administrator登陆的,呵呵。这就是为什么外国要那么多桌面支持的原因。你的电脑不是你的,是公司的。你的电脑有问题了,只要找IT就行,有保姆罩着你的。)的分配。Exchange系统管理员负责分配邮件帐户。(好像从Windows2000开始,微软就把域用户和邮件用户捆绑在一起了。这样可好,把Netware和Notes彻底赶出了证券行业)。邮件管理员可能还要负责邮件的安全。每封邮件都要扫描病毒,或者doc文档一律不准往外发。
5、对了,还有无处不在的HelpDesk。桌面支持。新来的PC机要按公司的统一要求安装系统软件,安排电话机(说到电话机,这可是IT部一个重要的支持内容哦,不好把责任推倒行政部门的)。光安装系统和搬机器、插线拔线的工作就外包给了一个IT公司做,这个公司专门派了2个人常年在现场。公司内部还有3个人专门配置客户端或者提供电话支持,还有一个人专门写PC登陆脚本。一个一共才150人的总部(其中还有50人是IT人员),就要5、6个专门做桌面支持。可见国内做桌面支持的工程师们不过劳死才怪,或者就是降低IT管理品质,任由后门病毒在公司电脑间穿行。
反正,华尔街类型的投行对IT的要求都是很变态的。公司的资产就是这些IT资料,所以一切的一切都有严格的管理方法,IT管理渗透到你工作的毛细血管中。你离开公司的时候,不能带走任何电子东西。关于这一点,无数的好莱坞大片中都有夸张的描写。
UBSA的基础设施部的头本身是一个广域网高手。(好像搞广域网的在IT基础设施领域的地位都很高,很神秘,门槛高,好像本领都挺高的。所以相对于桌面管理、系统管理等岗位,更容易做到IT部的头头位置上。)他是澳洲人,口音很重。我到几天后,他就发了封邮件说要休两周的假,祝大家幸福。(这种长期休假的邮件通知,往往是离职的代名词)之后的3个月。陆续收到了好几位澳洲老外的休假邮件。可能2002年正是香港经济回归后最萧条的时候。(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这种“民工回乡潮”再次大规模出现。)
待续...也许又要到“一年以后”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