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meter梯度加压请求数

在压力测试时,可能需要使用jmeter的梯度加压。而在使用梯度加压时,大部分tester会对这一点疑惑:设置的总线程是100,但聚合报告中线程数远超100个 ,为什么梯度加压会有这样的现象?用事实说话,本文用示例去解释这一点。

环境:

先设置梯度加压的场景,访问某网站,具体如下:

 

 

从这个梯度加压设置的参数,我们可以看出设置的总线程数为50个,每2s增加5个,在1s内增加完成;然后线程保持30s;再然后,每2s停掉5个线程。

要正确理解最终请求数,需要明白每一秒钟线程释放了多少请求

 

分析:

在梯度加压有三个阶段:梯度加压、持续负载、线程释放。

梯度加压:

如果该请求的平均响应时间是100ms,那么1s钟该请求可以迭代10次;

那么在1s内如果启动了5个线程,这1s内发出的请求数就是5*10=50次

接着运行2s后才开始加载下一波线程,在这2s内,它发出的请求数是2*5*10=100次

在2s之后,线程组又在1s内释放5个请求,并运行2s,在这2s内,它发出的请求数是2*10*10=200次(此时是10个线程在运行)

以此类推,直到50个线程加载完之前,线程释放的请求数是这样的:(2*5*10)+(2*10*10)+(2*15*10)+(2*20*10)+(2*25*10)+....+(2*45*10)=4500次

持续负载:

(注意:为什么最后不是2*50*10呢?因为从50个线程加载完之后,进行的就是30s的持续负载)

这30s内,总的请求数是30*50*10=15000次

线程释放:

(30s负载结束后,线程开始梯度释放)

此时即使线程在释放,剩余的线程依然在发起请求,请求数:(2*45*10)+(2*40*10)+(2*35*10)+(2*30*10)+(2*25*10)+....+(2*5*10)=4500次

 

所以,总的请求数=4500+15000+4500=24000次

(实际测试中情况并非如此,因为随着负载增加,响应时间增大,每秒迭代次数减小,最终请求数也会减小。本文只是介绍思路。)

本文借鉴别人的文章。

posted @ 2019-10-10 14:41  _titleInfo  阅读(1227)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雪花飘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