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模式之策略模式
策略模式(Strategy):
策略模式中体现了两个非常基本的面向对象设计的原则:
l 封装变化的概念;
l 编程中使用接口,而不是对接口实现;
面向接口的编程
策略模式的定义:
l 定义一组算法,将每个算法都封装起来,并且使他们之间都可以互换;
l 策略模式使这些算法在客户端调用它们的时候能够互不影响的变化;
策略模式的意义:
l 策略模式使开发人员能够开发出由许多可替换的部分组成的软件,并且各个部分之间是弱连接的关系;
l 弱连接的特性使软件具有更强的可扩展性,易于维护;更重要的是,它大大提高了软件的可重用性;
策略模式的组成:
l 抽象策略角色:策略类,通常由一个接口或者抽象类实现;
l 具体策略角色:包装了相关的算法和行为;
l 环境角色:持有一个策略类的引用,最终给客户端调用的。
策略模式的实现:
l 策略模式的用意是针对一组算法,将每一个算法封装到具有共同接口的独立的类中,从而使得它们可以相互替换;
l 策略模式使得算法可以在不影响到客户端的情况下发生变化。使用策略模式可以把行为和环境分割开来;
l 环境类负责维护和查询行为类,各种算法则在具体策略中提供。由于算法和环境独立开来,算法的修改都不会影响环境和客户端。
策略模式的编写步骤:
1. 对策略对象定义一个公共接口;
2. 编写策略类,该类实现了上面的公共接口;
3. 在使用策略对象的类中保存一个对策略对象的引用;
4. 在使用策略对象的类中,实现对策略对象的set和get方法(注入)或者使用构造方法完成赋值;
策略模式的缺点:
1. 客户端必须指定所有的策略类,并 自行决定使用哪一个策略类;
2. 造成很多的策略类;(采用工厂方法可以解决该问题)
本文转自:程序员鼓励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