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测试必知必会

说到性能测试,我们到底是想谈论什么?

任何做产品的,都希望自己家的产品,品质优,性能好,服务海量用户,还不出问题。

任何使用产品的,都喜欢自己购买的产品功能全,性能优,不花一分冤枉钱。

不过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实际产品的性能与开发周期,部署方式,软硬件性能等都息息相关。所以真正提到做性能测试的场景,多数是为满足特定需求而进行的度量或调优。

比如:

  • 针对交付客户的软硬件环境,提供性能测试报告,证明对客户需求的满足
  • 针对特定的性能瓶颈,进行针对性测试,为问题定位提供帮助
  • 重大功能迭代,架构设计上线前的性能评估

所有的这些场景,都隐含着对性能测试目标的确认,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如果没有明确的测试目标,为了做而做,多数情况是没有价值的,浪费精力。

而性能测试的目标一般是期望支持的目标用户数量,负载,QPS等等,这些信息一般可以从业务负责人或者产品经理处获得。当然如果有实际的业务数据支持,也可以据此分析得出。所以在开展性能测试之前,一定要先搞清楚测试目标

目标明确之后,如何开展性能测试?

有了性能测试目标,之后还需要进一步拆解,做到具体可执行。根据经验,个人认为性能测试的执行,最终会落地到以下两个场景:

  • 在特定硬件条件,特定部署架构下,测试系统的最大性能表现
  • 在相同场景,相同硬件配置下,与竞品比较,与过往分析,总结出优劣

不同的目的,做事的方式也不一样。

第一类场景,因为结果的不确定性,测试时需要不断的探索测试矩阵,找出尽可能优的结果。

第二类场景,首先需要理清楚,业界同类产品,到底比的是什么,相应的测试工具是什么,测试方法是什么。总之要在公平公正的条件下,遵循业界标准,得出测试结果,给出结论。

所有的性能测试场景,都需要有明确的分析与结论,以支持上述两个场景下的目的达成。测试场景要贴近实际的目标场景,测试数据要贴近实际的业务数据,最好就用目标业务场景下的数据来进行性能测试。

服务端性能测试到底要看哪些指标?

不同的领域,业务形态,可能关注的性能指标是不一样的,所以为了表述精确,我们这里只谈服务端的性能测试指标。

一般我们会用以下指标来衡量被测业务: QPS, 响应时间(Latency), 成功率,吞吐率,以及服务端的资源利用率(CPU/Memory/IOPS/句柄等)。

不过,这里有一些常识需要明确:

  • 响应时间不要用平均值,要用百分值。比如常见的,98值(98th percentile)表示。
  • 成功率是性能数据采集标准的前提,在成功率不足的情况下,其他的性能数据是没意义的(当然这时候可以基于失败请求来分析性能瓶颈)。
  • 单独说QPS不够精确,而应结合响应时间综合来看。比如 "在响应时间TP98都小于100ms情况下,系统可以达到10000qps" 这才有意义。
  • 性能测试一定要持续一定时间,在确保被测业务稳定的情况下,测出的数据才有意义。

要多体会下这些常识,实战中很多新手对这块理解不深,导致有时出的性能数据基本是无效的。

为什么性能测试报告一定要给出明确的软硬件配置,以及部署方式?

前面说到,性能数据是与软件版本,硬件配置,部署方式等息息相关的。每一项指标的不同,得出的数据可能是天差万别。所以在做性能测试时,一定要明确这些基础前置条件,且在后期的性能测试报告中,清晰的说明。

jmeter, ab, wrk, lotust, k6 这么多性能测试工具,我应该选择哪个?

业界性能测试数据工具非常多,不过适用的场景,以及各自特点会有不同。所以针对不同的性能测试需求,应当选择合适的性能工具。比如:

  • jmeter: 主要提供图形化操作以及录制功能,入门简单,功能也较强大。缺点是需要额外安装。
  • ab(apech benchmark): 简单好用,且一般系统内置了,应对简单场景已足够
  • lotust:简单好用,支持python编写自定义脚本,支持多worker,图形化界面汇总性能数据。

这里不一一介绍工具,大家有兴趣的都可以自行去网上搜索。

其实笔者在实践过程中发现,其实绝大多数性能测试场景,都需要编码实现。所以如何优雅的结合现有的测试代码,环境,以及基础设施,来方便的进行性能测试反而是个可以考量的点。

笔者比较认可Go+Prometheus+Kubernetes的模式。首先go语言因其独有的并发模式,上手简单等特点,在云服务,服务端程序领域使用已经非常广了,采用其写脚本,也许与被测程序天然紧密结合。且服务端程序要想很好的运维,必然有一套完整的监控告警体系,而Prometheus基本是其中热度最高的,使用范围最广的,同时我们也可以将测试程序性能数据打点到Prometheus,这样在计算QPS,成功率等指标上,非常方便。

另外大家知道,在性能测试时,多数需要不断的调整metrix,比如并发数,worker数量等,来探测系统的性能表现,这时候如果将测试程序跑在Kubernetes上,就可以借助其能力,比如Deployment,灵活的部署和水平扩展,体验相当优雅。

单机10000并发为什么可能不靠谱?

我们知道使用goroutine,可以瞬间开很多并发,非常好用。于是可能就会有同学觉得用它做性能测试很方便,直接写个脚本,起超多的并发,去做性能测试。但这样真的靠谱吗?

虽然go语言的并发,通过P,G,M模型,在调度goroutine时,比较高效,但无论如何,任何的程序执行,最终消耗的都是系统资源,测试脚本也同样。所以单机上执行的并发效果,最终会受限于,你脚本的复杂程序,也就是对CPU,IO,网络等系统资源的消耗。所以,并不是并发越多越好,一定是基于实际环境,通过不断调节并发数量,worker数量等,来达到最佳姿势。

构建业务性能数据的持续可观测性对产品质量意义重大

一次专项性的性能分析,可以观察当前业务的性能表现,进一步的分析性能瓶颈,为之后的改进提供帮助,意义挺大。但只这样可能不够全面,因为指不定的某次迭代,句柄没关,goutinue泄露,就会造成性能问题,如果我们没有常态化的检测手段,等上线后才发现,很明显不是我们想看到的。

所以更优雅的做法是,将性能测试常态化的持续运营,甚至可以做到每次PR触发,都自动执行性能测试,检测性能问题。

To-Be-Continued

性能测试对保障产品质量,提升用户体验意义重大。笔者这里只罗列了一些个人在实际工作中看的问题,以及一些体会,可能不全面。所以如果您有问题,欢迎抛出来,共同探讨。

参考资料

Contact me ?

Email: jinsdu@outlook.com

Blog: http://www.cnblogs.com/jinsdu/

Github: https://github.com/CarlJi

posted @ 2019-04-07 22:55  大卡尔  阅读(1775)  评论(3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