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脑的9大未解之谜

大脑的9大未解之谜


1.大脑为什么有时间的意识

        为什么人人都自带“生物闹钟”,比如想要第二天早晨办的很紧急的事,清晨一起床就想起来了(当然,健忘者另当别论);等待的时间越长,你会感到越急躁。换句话说,你是有意识的。这个复杂的话题从一开始就困扰着科学界,对于意识,只有哲学家给出个一个详细的定义,但意识到底是什么东西,科学家现在也还解答不了。神经学家甚至把意识作为一门现实的研究课题来研究,在欧美的一些大学更有意识学的相关专业。


2.记忆是如何存储和提取的

       人的记忆存取机制远远超出了科学家的想象,而且无法用计算机的存储设备进行类比,往往到最后无法自圆其说。但有一种普遍的说法是,人从出生到现在所经历的每一个画面都记录在大脑,但只是记录一个摘要信息,当回忆的时候利用这个摘要,通过相关的逻辑计算和想象达到场景还原的效果。

        大脑科学家正在利用大脑成像技术设法弄清楚创造记忆和储存记忆的机械反映。他们发现大脑灰质内部的海马体能充当记忆储存箱的功能。但是这个储存区域的分辨能力并不强。对相同的大脑区域的刺激,可以让它产生真实的和虚假的记忆。为了把真实记忆从虚假记忆中脱离出来,研究人员提出根据背景回忆以加强记忆的方法,如果某些事情没有真正发生过,就很难通过这种方法加强人脑对它的记忆。


3.人为什么喜欢音乐

      作为人体第二大感官,声音对日常生活影响巨大。但是除了传达信息之外,大脑对音乐旋律的喜爱任然是个未解之谜。

       有本书叫做《the Music Instinct》(by Philip Ball)。该作者认为,人们对音乐的喜欢来源于音乐本身的惊奇和可预见性的平衡。比如完全无旋律节奏可言的噪音,人们会讨厌;但节奏无变化,可预见性强的音乐,人们也不会太喜欢。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对音乐的喜好正符合人类认识世界的规律:大脑的预测装置需要不断对外部模糊信息作出判断。音乐可预见性的部分恰好是对这套预测机制的奖赏。

      从生物学角度讲,听音乐可以使大脑回路,如伏隔核,腹侧被盖区和杏仁核脑区等区域得到奖赏和愉悦,同时也会调节神经递质多巴胺的产生。


4.人为什么喜欢幽默

      人为什么会笑?现代幽默的特性是:与常理不符。

      这里面分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你认为他说的话在这个场合本来是不该出现的,但是这句话出现了。第二种情况是作为“我”来说,他的行为(或者语言)是我在完全没有想到过并且不可能想到过的言行举止。而这两种“没想到”能让人笑的前提基础有两个:第一个是:这句话不会对我本体造成精神上的伤害,换句话说,就是这句话是和我本人没直接关系,或者不会在精神上或者生理上伤害到我本人的,我才会笑出来。第二。所有的笑话和听众的思路必须有相互的联系,才会有笑的产生。总的来说,我认为:善意的,有关联的出乎意料 就是人会笑的根本原因。


5.为什么会出现幻觉

       80%的截肢者都体验过来自断肢的包括温暖、渴望、压力和痛苦等感觉,经历这种现象(”幻觉肢体")的人,总是感觉到被截掉的肢体仍然存在。一种解释认为,断肢的神经区与脊髓重新建立了联系,好像缺少的肢体依然存在一样,继续向大脑发送信号。另一个可能是,大脑是一条传输"硬线",它就像对待完美无缺的身体一样操纵残体--这意味着大脑仍然保存着肢体健全时的操纵蓝本。

       幻觉是一种虚幻的表象,本来并不存在的某种事物,病人却感知它的存在。正常人偶尔也可出现幻觉,比如在焦虑地等待某人到来时,忽然听到敲门声,实际却没有人来。这种幻听的出现与期待的心理有密切关系,此外在受到突然强烈的刺激下亦可出现幻觉。正常人在殷切盼望、强烈期待、高度紧张情绪影响下,也可出现某种片断而瞬逝的幻觉,如一个母亲突然失去儿子,悲痛万分,有时幻听到儿子在同她讲话等等。这种幻觉往往持续时间不会太长,随着心情的好转,适当的治疗,便会痊愈。

       幻觉具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幻觉是一种感受,由于缺乏相应的现实刺激,所以客观检验结果证明这种感受是虚幻的,但就患者自身体验而言,却并不感到虚幻。第二,虽然幻觉源于主观体验,没有客观现实根源,但某些患者坚信其感受来自客观现实。

       幻觉可分为真性幻觉、假性幻觉和残留性幻觉三类。另外,一种持续时间较长,与心情无密切关系的幻觉,往往见于精神分裂症患者。


6.梦境之谜

        如果问10个人同一个问题—是什么引起做梦,你可能会得到10种不同的答案。这是因为目前科学家还没有揭开这个谜底。一种可能是:做梦过程中通过刺激大脑分子间的信息神经键对大脑进行锻炼。另一个理论是,人们梦到白天不能顾及的任务和情感,这个过程可以帮助人们巩固思想和记忆。一般而言,科学家赞同梦境会在浅睡时发生的观点,他们称这一时期为雷姆期睡眠。

        人的一生要花费四分之一的时间睡觉。然而,睡觉的根本原因仍然像天马行空的梦境一样让人迷惑不解。长期失眠能导致精神恍惚、幻觉,并最终引起死亡。睡眠的两种状态--深睡期(眼球活动减慢),此时脑部代谢活动放慢;浅睡期(此时会做梦),这一时期大脑活动活跃。某些科学家认为深睡期睡眠能让身体休息,保存精力,就像动物冬眠一样。浅睡期睡眠有助于把记忆的东西组织起来。然而这种观点没有得到证实,浅睡期做梦不总是与记忆有关。


7.死亡之谜

        我们为什么会变老?人的老化被分成两个种类的学说:(1)像人类的其他特征,变老可能是人类遗传学的一部分,并且从某些方面来说对人类有益。(2)以最不乐观的观点来看,变老不是有意图的,人的一生中细胞不断受到损害从而引起人体老化。大量研究人员认为,科学将最终推迟变老速度,使人类寿命至少可以达到预期生命期限的两倍。

        要求长命百岁可能并不现实。但是一个被称作人体冷冻学的新领域将会让某些人死而复生。在充满液态氮并且温度为华氏零下320度(78绝对温度)的刺骨的容器中储藏死者的遗体。这个想法的目的是,死于目前无法治愈的疾病的人在将来发现治愈方法后可以通过解冻让他们死而复生。


8.大脑为什么不能多任务工作

       为什么你不能左手画圆的同时右手画方块(不过据说有些天才可以?!)?为什么你不能思考题目的同时偷听旁人对话?种种迹象说明了人的大脑不能像计算机一样进行多任务的同时工作。

       对于两个或多个认知任务,如果存在共用功能通道,则在人脑中引起通道冲突,导致认知能力下降。反之则可以并行处理。

       由于人脑的执行控制信号机制,在一定时间内持续的处理某一任务时,认知能力会持续升高,直到大脑疲劳。因此更高效的工作方式不是 同时处理多个任务, 而是一次仅处理一个任务不分心;不是耗时间加班,而是适时而又有规律的休息。

       通过锻炼确实可以提高同时处理两个特定任务的能力,因为人脑习得了新的工作模式,但是这种能力并不因此具有泛化性,也就是在处理其他两个任务并行时并不起效。这样的锻炼因此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


9.大脑“无法”重复性思考?

       当你盯着一个汉字10秒以上,汉字会变成一个生词;当一个笑话给你听了三遍,你会发现它是多么无聊!为什么?重复性思考之后你就会“失去感觉”。就看字来看,当人的眼睛持续接受到一个字的刺激,该刺激会连续地传送到大脑相对固定的位置,那里的大脑神经活动就会由于疲惫而受到抑制,形成联想阻断。因为神经活动降低,大脑仅能注意字的某个部分,而无法从整体上得到对这个字的意识。于是,奇妙的事情发生了。我们会先对字的读音感到困惑,继而失去对字义的联想能力,最后甚至“不认识”这个字了。

         其实这个现象普遍存在于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等。而且不仅仅是汉字,英语等其他文字符号也会出现这种现象,甚至我们面对一个熟人或者本来已经熟悉的地点,看久了也会觉得陌生。

posted @ 2018-01-05 11:04  xosg  阅读(23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