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基础之面向对象

1 面向对象

Python从设计之初就已经是一门面向对象的语言,正因为如此,在Python中创建一个类和对象是很容易的

1.1 类方法

1.1.1 实例方法

普通方法,默认有个self参数

1.1.1.1 实例调用

在类的内部,使用 def 关键字来定义一个方法,与一般函数定义不同,类方法必须包含参数 self, 且为第一个参数,self 代表的是类的实例,而非类

class Test:
    def prt(self):
        print(self)
        print(self.__class__)
 
t = Test()
t.prt()

输出:
<__main__.Test instance at 0x100771878>
__main__.Test

从执行结果可以很明显的看出,self 代表的是类的实例,代表当前对象的地址,而 self.class 则指向类

1.1.1.2 类调用

我们知道,实例方法的调用方式其实有 2 种,既可以采用类对象调用,也可以直接通过类名调用。
通常情况下,我们习惯使用类对象调用类中的实例方法。但如果想用类调用实例方法,不能像如下这样:

class CLanguage:
    def info(self):
        print("我正在学 Python")
#通过类名直接调用实例方法
CLanguage.info()
运行上面代码,程序会报出如下错误: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D:\python3.6\demo.py", line 5, in <module>
    CLanguage.info()
TypeError: info() missing 1 required positional argument: 'self'

其中,最后一行报错信息提示我们,调用 info() 类方式时缺少给 self 参数传参。这意味着,和使用类对象调用实例方法不同,通过类名直接调用实例方法时,Python 并不会自动给 self 参数传值。
self 参数需要的是方法的实际调用者(是类对象),而这里只提供了类名,当然无法自动传值。
因此,如果想通过类名直接调用实例方法,就必须手动为 self 参数传值。例如修改上面的代码为:

class CLanguage:
    def info(self):
        print("我正在学 Python")
clang = CLanguage()
#通过类名直接调用实例方法
CLanguage.info(clang)
再次运行程序,结果为:
我正在学 Python

可以看到,通过手动将 clang 这个类对象传给了 self 参数,使得程序得以正确执行。实际上,这里调用实例方法的形式完全是等价于 clang.info()

上面的报错信息只是让我们手动为 self 参数传值,但并没有规定必须传一个该类的对象,其实完全可以任意传入一个参数,例如:

class CLanguage:
    def info(self):
        print(self,"正在学 Python")
#通过类名直接调用实例方法
CLanguage.info("zhangsan")
运行结果为:
zhangsan 正在学 Python

可以看到,"zhangsan" 这个字符串传给了 info() 方法的 self 参数。显然,无论是 info() 方法中使用 self 参数调用其它类方法,还是使用 self 参数定义新的实例变量,胡乱的给 self 参数传参都将会导致程序运行崩溃。

总的来说,Python 中允许使用类名直接调用实例方法,但必须手动为该方法的第一个 self 参数传递参数,这种调用方法的方式被称为非绑定方法
用类的实例对象访问类成员的方式称为绑定方法,而用类名调用类成员的方式称为非绑定方法。

1.1.2 类方法

类方法,默认有个 cls 参数(注意,绑定的不是类对象),可以被对象调用,需要加上 @classmethod 装饰器
我们在调用类方法时,无需显式为 cls 参数传参。

和 self 一样,cls 参数的命名也不是规定的(可以随意命名),只是 Python 程序员约定俗称的习惯而已

class CLanguage:
    #类构造方法,也属于实例方法
    def __init__(self):
        self.name = "test"
        self.add = "test"
    #下面定义了一个类方法
    @classmethod
    def info(cls):
        print("正在调用类方法",cls)

# 通过类直接调用类方法
CLanguage.info()

# 通过类的实例调用类方法(尽管这通常不是首选方式,因为类方法与特定实例的状态无关)
instance = CLanguage()
instance.info()

注意:如果没有@classmethod,则 Python 解释器会将 fly() 方法认定为实例方法,而不是类方法

1.1.3 类静态方法

静态方法,其实就是我们学过的函数,和函数唯一的区别是,静态方法定义在类这个空间(类命名空间)中,而函数则定义在程序所在的空间(全局命名空间)中。

静态方法没有类似 self、cls 这样的特殊参数,因此 Python 解释器不会对它包含的参数做任何类或对象的绑定。也正因为如此,类的静态方法中无法调用任何类属性和类方法。

静态方法需要使用@staticmethod修饰,例如:

class CLanguage:
    @staticmethod
    def info(name,add):
        print(name,add)

静态方法的调用,既可以使用类名,也可以使用类对象,例如:

#使用类名直接调用静态方法
CLanguage.info("test","测试")
#使用类对象调用静态方法
clang = CLanguage()
clang.info("Python","测试Python")
运行结果为:
test 测试
Python 测试Python

在实际编程中,几乎不会用到类方法和静态方法,因为我们完全可以使用函数代替它们实现想要的功能,但在一些特殊的场景中(例如工厂模式中),使用类方法和静态方法也是很不错的选择

1.1.4 类属性

类属性是属于类的属性,由类的所有实例共享。这意味着类属性在类的所有实例之间是公共的,对一个实例的类属性的修改会影响到所有其他实例。类属性通常在类级别定义,使用类名直接访问。

示例:

class MyClass:
    class_attribute = "这是一个类属性"
    def __init__(self, instance_attribute):
        self.instance_attribute = instance_attribute

# 创建两个实例
obj1 = MyClass(1)
obj2 = MyClass(2)

# 修改类属性
MyClass.class_attribute = "更新后的类属性"

# 访问类属性
print(obj1.class_attribute)  # 输出: 更新后的类属性
print(obj2.class_attribute)  # 输出: 更新后的类属性

1.1.5 成员属性

成员属性是属于类的每个实例的属性,每个实例都有自己的独立副本。成员属性通常在类的构造函数 __init__ 中定义,并且每个实例的成员属性只对该实例可见。

示例:

class MyClass:
    def __init__(self, instance_attribute):
        self.instance_attribute = instance_attribute  # 成员属性

# 创建两个实例
obj1 = MyClass(1)
obj2 = MyClass(2)

# 访问成员属性
print(obj1.instance_attribute)  # 输出: 1
print(obj2.instance_attribute)  # 输出: 2

在这个例子中,instance_attribute 是成员属性,每个实例 obj1 和 obj2 都有自己的 instance_attribute 值。对 obj1 的 instance_attribute 的修改不会影响 obj2 的 instance_attribute。

1.1.6 其他相关方法

type():判断对象类型,isinstance():判断类实例,dir():获得一个对象的所有属性和方法

>>> type(123)
<type 'int'>
stu=Student("tset",12)
print(isinstance(stu,Student)) 
结果:True
print(dir(stu))  

结果:['_Student__no', '__class__', '__delattr__', '__dict__', '__dir__', '__doc__', '__eq__', '__format__', '__ge__', '__getattribute__', '__gt__', '__hash__', '__init__', '__init_subclass__', '__le__', '__lt__', '__module__', '__ne__', '__new__', '__reduce__', '__reduce_ex__', '__repr__', '__setattr__', '__sizeof__', '__str__', '__subclasshook__', '__weakref__', 'age', 'info', 'name']

1.2 继承

1.2.1 单继承

Python 同样支持类的继承,如果一种语言不支持继承,类就没有什么意义。派生类的定义如下所示:

class DerivedClassName(BaseClassName):
    <statement-1>
    .
    <statement-N>

子类(派生类 DerivedClassName)会继承父类(基类 BaseClassName)的属性和方法。

BaseClassName(实例中的基类名)必须与派生类定义在一个作用域内。除了类,还可以用表达式,基类定义在另一个模块中时这一点非常有用:
class DerivedClassName(modname.BaseClassName):

#!/usr/bin/python3
#类定义
class people:
    #定义基本属性
    name = ''
    age = 0
    #定义私有属性,私有属性在类外部无法直接进行访问
    __weight = 0
    #定义构造方法
    def __init__(self,n,a,w):
        self.name = n
        self.age = a
        self.__weight = w
    def speak(self):
        print("%s 说: 我 %d 岁。" %(self.name,self.age))
 
#单继承示例
class student(people):
    grade = ''
    def __init__(self,n,a,w,g):
        #调用父类的构函
        people.__init__(self,n,a,w)
        self.grade = g
    #覆写父类的方法
    def speak(self):
        print("%s 说: 我 %d 岁了,我在读 %d 年级"%(self.name,self.age,self.grade))
 
s = student('ken',10,60,3)
s.speak()

输出结果为:
ken 说: 我 10 岁了,我在读 3 年级

1.2.2 多继承

Python同样有限的支持多继承形式。多继承的类定义形如下例:

class DerivedClassName(Base1, Base2, Base3):
    <statement-1>
    .
    <statement-N>

需要注意圆括号中父类的顺序,若是父类中有相同的方法名,而在子类使用时未指定,python从左至右搜索 即方法在子类中未找到时,从左到右查找父类中是否包含方法。

#!/usr/bin/python3
 
#类定义
class people:
    #定义基本属性
    name = ''
    age = 0
    #定义私有属性,私有属性在类外部无法直接进行访问
    __weight = 0 #前面是两个下划线
    #定义构造方法
    def __init__(self,n,a,w):
        self.name = n
        self.age = a
        self.__weight = w
    def speak(self):
        print("%s 说: 我 %d 岁。" %(self.name,self.age))
 
#单继承示例
class student(people):
    grade = ''
    def __init__(self,n,a,w,g):
        #调用父类的构函
        people.__init__(self,n,a,w)
        self.grade = g
    #覆写父类的方法
    def speak(self):
        print("%s 说: 我 %d 岁了,我在读 %d 年级"%(self.name,self.age,self.grade))
 
#另一个类,多重继承之前的准备
class speaker():
    topic = ''
    name = ''
    def __init__(self,n,t):
        self.name = n
        self.topic = t
    def speak(self):
        print("我叫 %s,我是一个演说家,我演讲的主题是 %s"%(self.name,self.topic))
 
#多重继承
class sample(speaker,student):
    a =''
    def __init__(self,n,a,w,g,t):
        student.__init__(self,n,a,w,g)
        speaker.__init__(self,n,t)
 
test = sample("Tim",25,80,4,"Python")
test.speak()   #方法名同,默认调用的是在括号中参数位置排前父类的方法

输出结果为:
我叫 Tim,我是一个演说家,我演讲的主题是 Python

1.3 方法重写

如果父类方法的功能不能满足需求,可以在子类重写父类的方法,实例如下:

#!/usr/bin/python3
 
class Parent:        # 定义父类
   def myMethod(self):
      print ('调用父类方法')
 
class Child(Parent): # 定义子类
   def myMethod(self):
      print ('调用子类方法')
 
c = Child()          # 子类实例
c.myMethod()         # 子类调用重写方法
super(Child,c).myMethod() #用子类对象调用父类已被覆盖的方法

输出结果为:
调用子类方法
调用父类方法

super(当前类名, self).函数()super()函数是用于调用父类(超类)的一个方法

1.4 类私有属性方法和专有方法

1.4.1 类的私有属性

__private_attrs:两个下划线开头,声明该属性为私有,不能在类的外部被使用或直接访问。在类内部的方法中使用时 self.__private_attrs
有些时候,或许会看到以一个下划线开头的实例变量名,比如_name,这样的实例变量外部是可以访问的,但是,按照约定俗成的规定,当看到这样的变量时,意思就是,“虽然我可以被访问,但是,请把我视为私有变量,不要随意访问”

双下划线开头的实例变量是不是一定不能从外部访问呢,其实也不是。不能直接访问__name是因为Python解释器对外把__name变量改成了_Student__name,所以,仍然可以通过_Student__name来访问__name变量:

class Student():
	__name = '测试'

stu=Student()
stu._Student__name
'测试'

1.4.2 类的私有方法

__private_method两个下划线开头,声明该方法为私有方法,只能在类的内部调用 ,不能在类的外部调用。self.__private_methods

#!/usr/bin/python3
 
class JustCounter:
    __secretCount = 0  # 私有变量
    publicCount = 0    # 公开变量
 
    def count(self):
        self.__secretCount += 1
        self.publicCount += 1
        print (self.__secretCount)
 
counter = JustCounter()
counter.count()
counter.count()
print (counter.publicCount)
print (counter.__secretCount)  # 报错,实例不能访问私有变量

输出结果为:
1
2
2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test.py", line 16, in <module>
    print (counter.__secretCount)  # 报错,实例不能访问私有变量
AttributeError: 'JustCounter'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__secretCount'

1.4.3 类专有方法

类的专有方法(前后两个下划线):

  • __new__:在实例创建之前被调用的,因为它的任务就是创建实例然后返回该实例对象,是个静态方法
    依照Python官方文档的说法,__new__方法主要是当继承一些不可变class时(比如int, str, tuple), 提供给你一个自定义这些类的实例化过程的途径。还有就是实现自定义的metaclass
  • __init__:当实例对象创建完成后被调用的,然后设置对象属性的一些初始值,通常用在初始化一个类实例的时候。是一个实例方法
  • __del__ :析构函数,释放对象时使用
  • __repr__ :打印,转换
  • __setitem__ :按照索引赋值
  • __getitem__:按照索引获取值
  • __len__:获得长度
  • __cmp__:比较运算
  • __call__:函数调用,直接对实例进行调用
  • __add__::加运算
  • __sub__:减运算
  • __mul__:乘运算
  • __truediv__:除运算
  • __mod__:求余运算
  • __pow__:乘方
  • __iter__:方法返回一个特殊的迭代器对象, 这个迭代器对象实现了 __next__() 方法并通过 StopIteration 异常标识迭代的完成。
  • __next__:方法(Python 2 里是 next())会返回下一个迭代器对象
  • __getattr__:动态返回一个属性

1.4.4 __slots__

正常情况下,当我们定义了一个class,创建了一个class的实例后,我们可以给该实例绑定任何属性和方法,这就是动态语言的灵活性。先定义class:

class User():
	pass

然后,尝试给实例绑定一个属性:

>>> s = User()
>>> s.name = 'Michael' # 动态给实例绑定一个属性
>>> print(s.name)
Michael

但是,只能给一个实例绑定,另一个实例不能用

class User():
    pass
u = User()
u.name= 'Test'
u1 = User()
print(u1.name)
直接报错

如果想要限制class的属性怎么办?比如,只允许对User实例添加name和age属性。为了达到限制的目的,Python允许在定义class的时候,定义一个特殊的__slots__变量,来限制该class能添加的属性:

>>> class Student(object):
	 __slots__ = ('name', 'age') # 用tuple定义允许绑定的属性名称

>>> s = Student() # 创建新的实例
>>> s.name = 'Michael' # 绑定属性'name'
>>> s.age = 25 # 绑定属性'age'
>>> s.score = 99 # 绑定属性'score'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AttributeError: 'Student'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score'

由于score没有被放到__slots__中,所以不能绑定score属性,试图绑定score将得到AttributeError的错误。

注意:使用__slots__要,__slots__定义的属性仅对当前类起作用,对继承的子类是不起作用的:

>>> class GraduateStudent(Student):
...     pass
...
>>> g = GraduateStudent()
>>> g.score = 9999

除非在子类中也定义__slots__,这样,子类允许定义的属性就是自身的__slots__加上父类的__slots__

1.5 @property

Python内置的@property装饰器负责把一个方法变成属性调用的

class Student(object):
    @property
    def score(self):
        return self._score
    @score.setter
    def score(self, value):
        if not isinstance(value, int):
            raise ValueError('score must be an integer!')
        if value < 0 or value > 100:
            raise ValueError('score must between 0 ~ 100!')
        self._score = value

@property的实现比较复杂,我们先考察如何使用。把一个getter方法变成属性,只需要加上@property就可以了,此时,@property本身又创建了另一个装饰器@score.setter,负责把一个setter方法变成属性赋值,于是,我们就拥有一个可控的属性操作:

>>> s = Student()
>>> s.score = 60 # OK,实际转化为s.set_score(60)
>>> s.score # OK,实际转化为s.get_score()
60
>>> s.score = 9999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
ValueError: score must between 0 ~ 100!

注意到这个神奇的@property,我们在对实例属性操作的时候,就知道该属性很可能不是直接暴露的,而是通过getter和setter方法来实现的。
还可以定义只读属性,只定义getter方法,不定义setter方法就是一个只读属性:

class Student(object):

    @property
    def birth(self):
        return self._birth

    @birth.setter
    def birth(self, value):
        self._birth = value

    @property
    def age(self):
        return 2014 - self._birth

上面的birth是可读写属性,而age就是一个只读属性,因为age可以根据birth和当前时间计算出来。

1.6 动态类

1.6.1 type

type()函数既可以返回一个对象的类型,又可以创建出新的类型,比如,我们可以通过type()函数创建出Hello类,而无需通过class Hello(object)...的定义:

>>> def fn(self, name='world'): # 先定义函数
...     print('Hello, %s.' % name)
...
>>> Hello = type('Hello', (object,), dict(hello=fn)) # 创建Hello class
>>> h = Hello()
>>> h.hello()
Hello, world.
>>> print(type(Hello))
<type 'type'>
>>> print(type(h))
<class '__main__.Hello'>

要创建一个class对象,type()函数依次传入3个参数:

  • class的名称;
  • 继承的父类集合,注意Python支持多重继承,如果只有一个父类,别忘了tuple的单元素写法;
  • class的方法名称与函数绑定,这里我们把函数fn绑定到方法名hello上。

通过type()函数创建的类和直接写class是完全一样的,因为Python解释器遇到class定义时,仅仅是扫描一下class定义的语法,然后调用type()函数创建出class。

正常情况下,我们都用class Xxx...来定义类,但是,type()函数也允许我们动态创建出类来,也就是说,动态语言本身支持运行期动态创建类,这和静态语言有非常大的不同,要在静态语言运行期创建类,必须构造源代码字符串再调用编译器,或者借助一些工具生成字节码实现,本质上都是动态编译,会非常复杂。

1.6.2 metaclass

1.6.2.1 简介

除了使用type()动态创建类以外,要控制类的创建行为,还可以使用metaclass
metaclass,直译为元类,简单的解释就是:当我们定义了类以后,就可以根据这个类创建出实例,所以:先定义类,然后创建实例。
但是如果我们想创建出类呢,那就必须根据metaclass创建出类,所以:先定义metaclass,然后创建类。
连接起来就是:先定义metaclass,就可以创建类,最后创建实例。
所以,metaclass允许你创建类或者修改类。换句话说,可以把类看成是metaclass创建出来的“实例”。

metaclass是Python面向对象里最难理解,也是最难使用的魔术代码。

我们先看一个简单的例子,这个metaclass可以给我们自定义的MyList增加一个add方法:
定义ListMetaclass,按照默认习惯,metaclass的类名总是以Metaclass结尾,以便清楚地表示这是一个metaclass:

# metaclass是创建类,所以必须从`type`类型派生:
class ListMetaclass(type):
    def __new__(cls, name, bases, attrs):
        attrs['add'] = lambda self, value: self.append(value)
        return type.__new__(cls, name, bases, attrs)

python2 中这样写
class MyList(list):
    __metaclass__ = ListMetaclass # 指示使用ListMetaclass来定制类

python3 中这样写
class MyList(list, metaclass=ListMetaclass):  # 在 Python 3 中使用 metaclass 关键字
    pass

当我们写下__metaclass__ = ListMetaclass语句时,魔术就生效了,它指示Python解释器在创建MyList时,要通过ListMetaclass.__new__()来创建,在此,我们可以修改类的定义,比如,加上新的方法,然后,返回修改后的定义。

__new__()方法接收到的参数依次是:当前准备创建的类的对象;类的名字;类继承的父类集合;类的方法集合。

测试一下MyList是否可以调用add()方法:

>>> L = MyList()
>>> L.add(1)
>>> L
[1]

而普通的list没有add()方法:

>>> l = list()
>>> l.add(1)
Traceback (most recent call last):
  File "<stdin>", line 1, in <module>
AttributeError: 'list'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add'

1.6.2.2 动态修改

动态修改有什么意义?直接在MyList定义中写上add()方法不是更简单吗?正常情况下,确实应该直接写。
但是,总会遇到需要通过metaclass修改类定义的。ORM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ORM全称Object Relational Mapping,即对象-关系映射,就是把关系数据库的一行映射为一个对象,也就是一个类对应一个表,这样,写代码更简单,不用直接操作SQL语句。
要编写一个ORM框架,所有的类都只能动态定义,因为只有使用者才能根据表的结构定义出对应的类来。

让我们来尝试编写一个ORM框架。
编写底层模块的第一步,就是先把调用接口写出来。比如,使用者如果使用这个ORM框架,想定义一个User类来操作对应的数据库表User,我们期待他写出这样的代码:

class User(Model):
    # 定义类的属性到列的映射:
    id = IntegerField('id')
    name = StringField('username')
    email = StringField('email')
    password = StringField('password')

# 创建一个实例:
u = User(id=12345, name='Michael', email='test@orm.org', password='my-pwd')
# 保存到数据库:
u.save()

其中,父类Model和属性类型StringField、IntegerField是由ORM框架提供的,剩下的魔术方法比如save()全部由metaclass自动完成。虽然metaclass的编写会比较复杂,但ORM的使用者用起来却异常简单。

现在,我们就按上面的接口来实现该ORM。
首先来定义Field类,它负责保存数据库表的字段名和字段类型:

class Field(object):
    def __init__(self, name, column_type):
        self.name = name
        self.column_type = column_type
    def __str__(self):
        return '<%s:%s>' % (self.__class__.__name__, self.name)

在Field的基础上,进一步定义各种类型的Field,比如StringField,IntegerField等等:

class StringField(Field):
    def __init__(self, name):
        super(StringField, self).__init__(name, 'varchar(100)')

class IntegerField(Field):
    def __init__(self, name):
        super(IntegerField, self).__init__(name, 'bigint')

下一步,就是编写最复杂的ModelMetaclass了:

class ModelMetaclass(type):
    def __new__(cls, name, bases, attrs):
        if name=='Model':
            return type.__new__(cls, name, bases, attrs)
        mappings = dict()
        for k, v in attrs.iteritems():
            if isinstance(v, Field):
                print('Found mapping: %s==>%s' % (k, v))
                mappings[k] = v
        for k in mappings.iterkeys():
            attrs.pop(k)
        attrs['__table__'] = name # 假设表名和类名一致
        attrs['__mappings__'] = mappings # 保存属性和列的映射关系
        return type.__new__(cls, name, bases, attrs)

以及基类Model:

class Model(dict):
    __metaclass__ = ModelMetaclass
    def __init__(self, **kw):
        super(Model, self).__init__(**kw)

    def __getattr__(self, key):
        try:
            return self[key]
        except KeyError:
            raise AttributeError(r"'Model' object has no attribute '%s'" % key)

    def __setattr__(self, key, value):
        self[key] = value

    def save(self):
        fields = []
        params = []
        args = []
        for k, v in self.__mappings__.iteritems():
            fields.append(v.name)
            params.append('?')
            args.append(getattr(self, k, None))
        sql = 'insert into %s (%s) values (%s)' % (self.__table__, ','.join(fields), ','.join(params))
        print('SQL: %s' % sql)
        print('ARGS: %s' % str(args))

当用户定义一个class User(Model)时,Python解释器首先在当前类User的定义中查找__metaclass__,如果没有找到,就继续在父类Model中查找__metaclass__,找到了,就使用Model中定义的__metaclass__的ModelMetaclass来创建User类,也就是说,metaclass可以隐式地继承到子类,但子类自己却感觉不到。

在ModelMetaclass中,一共做了几件事情:

  • 排除掉对Model类的修改;
  • 在当前类(比如User)中查找定义的类的所有属性,如果找到一个Field属性,就把它保存到一个__mappings__的dict中,同时从类属性中删除该Field属性,否则,容易造成运行时错误;
  • 把表名保存到__table__中,这里简化为表名默认为类名。

在Model类中,就可以定义各种操作数据库的方法,比如save(),delete(),find(),update等等。
我们实现了save()方法,把一个实例保存到数据库中。因为有表名,属性到字段的映射和属性值的集合,就可以构造出INSERT语句。

编写代码试试:

u = User(id=12345, name='Michael', email='test@orm.org', password='my-pwd')
u.save()
输出如下:

Found model: User
Found mapping: email ==> <StringField:email>
Found mapping: password ==> <StringField:password>
Found mapping: id ==> <IntegerField:uid>
Found mapping: name ==> <StringField:username>
SQL: insert into User (password,email,username,uid) values (?,?,?,?)
ARGS: ['my-pwd', 'test@orm.org', 'Michael', 12345]

可以看到,save()方法已经打印出了可执行的SQL语句,以及参数列表,只需要真正连接到数据库,执行该SQL语句,就可以完成真正的功能。

posted @ 2024-06-23 19:14  上善若泪  阅读(1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