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系统开发方法

结构化开发

   又称生命周期法。
   特点:1)用户至上的原则;2)严格区分工作阶段,每个阶段有明确的任务和取得的成果;3)强调系统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4)系统开发过程工程化,文档资料标准化。
   优点:理论基础严密,它的指导思想是用户需求在系统建立之前就能被充分了解和理解。结构化方法注重开发过程的整体性和全局性。
   缺点:开发周期长;文档、设计说明繁琐,工作效率低;要求在开发之初全面认识系统的信息需求,充分预料各种可能发生的变化,但这并不十分现实;若用户参与系统开发的积极性没有充分               调动,造成系统交接过程不平稳,系统运 行与维护管理难度加大。

一般适用于:组织规模较大、组织结构相对稳定的企业,这些大型企业往往在业务处理过程规程、信息系统。数据需求非常明确,在一定时期内需求变化不大。

原型化开发:先开发出一个原型并运行之,然后反复对原型进行修改,使之完善直到用户满意。
   特点:实际可行;具有最终系统的基本特性;构造方便、快速,造价低。加快需求的确定;简化项目管理;加强用户参与与决策。
   优点:需求表达清楚,利于确认各项系统服务的可用性;降低开始风险和开发成本。
   缺点:不适用于开发大型的信息系统;系统难以维护;如果客户合作不好,会拖延开发进度。
   一般用于:用户需求不清的软件开发,管理及业务不稳定,需求经常变化;规模小,不太复杂;开发信息系统的最终用户界面。

螺旋模型开发:螺旋模型强调风险分析,使得开发人员和用户对每个演化层出现的风险有所了解,继而做出应有的反应,因此特别适用于庞大、复杂并具有高风险的系统。对于新近开发,需求不    明确的情况下,适合用螺旋模型进行开发,便于风险控制和需求变更!

posted @ 2014-04-08 17:05  会长大的  阅读(566)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