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通为什么这么难?
20世纪80年代中期,有位美国作家盖瑞森·凯勒在其作品中虚构了一个小镇——乌比冈湖小镇,这个小镇位于明尼苏达州的中心。然后这个小镇在地图上根本找不到。他是这么描述的这个小镇的:这个小镇里所有的女人都很好强,所有的男人都很好看,所有的孩子都不同凡响。这是一个笑话却反映了一个心理学原理:人们普遍对自己的性格和能力有着不切实际的乐观态度。曾经有位教授做过调研:问:你认为自己在一个课程的水平属于哪个档次?调查结果表明只有5%的人会认为自己处于低于平均水平,超过一半的人认为自己能进20%,将自己定义为10%也占据了很大比例。而在一次企业沙龙时,问及创业家对自己公司成功的概率时,大多数人回答是超过50%,更多的是90%。这又被称之为“乌比冈湖”效应。沟通中10%是内容,90%是态度。每个上来做汇报或者做提案或者做讨论的人带着自己的意见来,而对自己的方案大多数人都抱着非常乐观的态度。我们会认为我的方案简直就是太完美了。你们一定会大加赞赏的。而事实上呢?我们反过来看,参加会议的人同样认为也自己的意见是最好的,最棒的,跟我比,你的方案还差一点,需要我来给你指点一下。其实在沟通内容之前,心理上的态度已经形成。这里并不是说每个人都是这样,但事实上,每个人都会带着这样一个“盒子”出现。
没有看过十二怒汉的同学建议一定要看一遍,没看过的可以豆瓣一下简要的故事梗概。这个故事讲述的是12名陪审团成员给一个未成年少年定罪,从11:1认定杀人罪名成立到最后0:12,所有人都认为杀人罪名不成立,这部影片在一个小房间里演了2个小时却令人震撼。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混淆事实和推论。当某种推论有利于我们时我们就会把它误认为是事实。经常发生的是在讨论过程中我们习惯性的给对方设一个假设,对方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总会给别人的行为找原因,比如某某今天请我吃饭,为什么呢?是不是要管我借钱呢?李笑来老师的这篇博文实足笑了我十分钟:http://www.lixiaolai.com/archives/11054.html。这是常人经常犯的错误而却从来不会认为是错误的错误。我们会基于自己对事物的认知和推断来预先设定别人的意图或者目的而不是尊重客观事实。将事实和推论混淆。这大约也是为什么有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吧。沟通中的双方都呆在自己的盒子里,缺乏对信息的全面了解因此导致双方在不停的揣测对方的目的然后针对这一目的进行猛烈的抨击,最后发现原来这哥们跟你是穿一条裤衩的。所以弄清楚事实,全面了解信息,避免出现类似的偏见是沟通顺畅所必须的。
下面是最猛的,当我们的大脑认定某项选择后,我们会强化所有支持我们选择的条件,而忽视那些对于我们不利的条件。心理学上叫做自利归因,《影响力》上又称之为:承诺和一致。加拿大的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他们发现赌马者只要对马下注就会立刻对这匹马的信心大增。其实马的获胜概率并不会因为他而发生一点点改变。其实不仅赌马的,买股票的人都有这种感觉,当我们买了某只股票后就会认为这只股票可能会大涨。我还记得有次看电视,说一个老师怎么培养一个后进生考上清华的,他就让这个学生把“我要考上清华”写下来挂在墙上,然后勇敢的跟别人说:我要考上清华。当人们做了选择之后,会有强烈的保持一致的驱动力。这种驱动力让我们即使对明显的错误也会视而不见甚至解释为对自己有利的条件。购物的时候当我们看重心仪的商品时,即使我们明明知道并不是非常需要,但是会给自己找各种借口,就像当初买Touch时给自己找的借口是看可以电子书,可以用google map,可以做时间管理,可以随时记账。结果呢?结果现在只有一个功能——闹钟。所以不到黄河心不死是每个人大脑固化的思维方式。当我们开始为自己编造各种理由来维护我们选择的正确性,产品的实用性,方案的合理性的时候,我们需要想想自己是不是已经被锁在自己的思维中了。
所以阻碍沟通的三大顽疾:1、良好的自我感觉。2、基于自己推论而假定对方的思想。3、自利归因或“死不认错”。这些问题不是个人的问题,而是盘踞与人类思维上的顽疾,所以很多人说对事不对人,而现实告诉我们这几乎是不可能的。我们所能做的就是尽量跳出思维的圈子,这里推荐《跳出盒子》一书,在沟通的时候要视对方的需求为自己的需求,不要把对方当做满足自己需要的物,谈合作的时候要跳出自己给自己设定的圈子或者假象,尊重客观事实。沟通的结果绝不是谁赢谁输而是互相妥协产出最好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