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学习-线性回归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为了更好的学习线性回归,首先复习一次函数的特性:

 

 

什么是线性回归?

假设现在有一些数据点,我们利用一条直线对这些点进行拟合(该线称为最佳拟合直线),这个拟合过程就称作为回归,如下图所示:

 

机器学习实战教程(六):Logistic回归基础篇之梯度上升算法

回归问题分为模型的学习预测两个过程。基于给定的训练数据集构建一个模型,根据新的输入数据预测相应的输出

回归问题按照输入变量的个数可以分为一元回归多元回归;按照输入变量和输出变量之间关系的类型,可以分为线性回归非线性回归

 

 

一元线性回归

在回归分析中,只包括一个自变量和一个因变量,且二者的关系可用一条直线表示,这种回归分析称为一元线性回归分析,可以用y=ax+b表示。假设有一个房屋销售的数据如下(例子来源于网络):

面积(m^2)  销售价钱(万元)

   123            250

   150            320

   87              160

   102            220

   …               …

根据面积和总价作图,x轴是房屋的面积,y轴是房屋的售价:

利用曲线对数据集进行拟合,如果这个曲线是一条直线,那就被称为一元线性回归。

假设要销售一个新的面积,没有对应的价格,这个时候可以用一条曲线去尽量准的拟合原始数据,然后根据新的面积,在将曲线上这个点对应的值返回。如果用一条直线去拟合,可能是下面的样子:

    image

绿色的点就是我们想要预测的点。

机器学习过程:首先给出一个输入数据,我们的算法会通过一系列的过程得到一个估计的函数,这个函数有能力对没有见过的新数据给出一个新的估计,也被称为构建一个模型。就如同上面的线性回归函数。

image

 

 

多元线性回归

假设我去银行申请贷款,银行会根据我们的工资、年龄等条件给我们计算贷款额度。假设额度只与年龄和工资有关,下面有5个申请人的基本信息(样本)。那么,如何根据这些数据构建一个模型,来预测其他人的贷款额度呢?(表格数据来源于网络)

对于一个线性关系,我们使用y=ax+b表示,但在这种关系中y只受一个x的影响,二者的关系可用一条直线近似表示,这种关系叫一元线性回归。

而在本例中,额度(Y)工资(X1)和年龄(X2)的影响,可以近似的看成下图:

 

图中红点为样本数据,现在,我们的目标是根据给定的数据集拟合一个平面,使得各个样本数据到达平面的误差最小。由此得到线性回归的模型函数。额度受到多个变量的影响,称之为多元线性回归

  • 参数θ1 、θ2为权重项,对结果影响较大;
  • 参数θ0为偏置项,因为偏置项不与数据组合,在数据预处理时,需要数据前加入值为1一列,才能保证偏置项值不变。偏置项也可以看成是回归函数的截距,如果没有偏置项,则导致所有的拟合平面都要经过圆点(0,0),所以在处理数据时不要忘记加入偏置项。偏置项的理解请点击此处

将上式中的θ和x分别表示成两个一维矩阵[θ0   θ1   θ2]和[x0   x1   x2],则可将上式化为(x0为我们加入的一列,每个值为1)。

然而,实际结果不可能完全符合我们的预期,样本和拟合平面必定存在误差,假设对于每一个样本,都存在:(实际值=预测值+误差),其中为真实误差。

误差独立并且具有相同的分布(通常认为是均值为0的高斯分布)。

  •  独立:每个红点到拟合平面的距离都不相同
  •  相同的分布:可以理解成在同一家银行申请信用卡(因为每个银行的额度评估标准不同)

 

因此,把误差值带入高斯分布函数:,得到概率密度函数:

            

                                                { p(y|x;θ)表示在给定了参数θ的情况下,给定一个x就能求出对应的y }

因此,如果存在大量的样本,我们就可以通过做关于θ的参数估计

这里思考一个问题:当误差趋于0时,预测的值越接近真实值。上面的概率密度函数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参数θ和x样本数据组合后的预测值接近y的概率越大越好呢?x是已知的样本数据,要想误差趋于0时,那么预测值要越大越好(越接近真实值),也就是参数θ越大越好。那么怎样才能让参数θ越大越好呢?

 

引入似然函数

          

极大似然估计定义

对于因变量Y,最大似然估计就是去找到Y的参数值θ ,使其发生概率最大,利用已知的样本结果,反推最有可能(最大概率)导致这样结果的参数值θ 。

由极大似然估计的定义,我们需要L(θ )最大,需要两边取对数对这个表达式进行化简如下:

        

 红色方框被标记的两个部分均为常数,不会影响最终结果。因此,减法后面的式子应当越小越好:

化简后得到目标函数:

        最小二乘法)

 

最小二乘法定义:最小二乘法又称最小平方法,它通过最小化误差的平方和寻找数据的最佳函数匹配。利用最小二乘法可以简便地求得未知的数据,并使得这些求得的数据与实际数据之间误差的平方和为最小。

 

接下来最小化目标函数,θ 取何值的时,目标函数取得最小值,而目标函数连续,那么 θ 一定为目标函数的极值点,因此对目标函数求偏导就可以找到极值点。将上式化简,并对θ求偏导(矩阵求导知识):

        

化简过程:

 最终结果:

        

 

代码的实现:

首先导入三大件: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matplotlib.pyplot as plt

 数据集分布情况:

#数据分布情况展示
x_train = [[6], [8], [10], [14], [18]]
y_train = [[7], [9], [13], [17.5], [18]]
x_train = np.array(x_train) #把数据转换为ndarray结构方便矩阵计算
y_train = np.array(y_train) #把数据转换为ndarray结构方便矩阵计算
plt.plot(x_train,y_train,'r.')
plt.show()

计算损失值:

# 计算损失值得函数
def cost(x,y,k,b):
    cost = 0
    for i in range(len(x)):
        cost += (y[i] - (x[i] * k + b)) ** 2
    return cost / (2 * len(x))

定义基本变量:

k = 0 # 定义参数
b = 0 # 定义截距 
lr = 0.001 # 步长
apochs = 5000 # 迭代次数

梯度下降函数:

# 梯度下降函数
def gradient_descent(x,y,k,b,lr,apochs):
    m = len(x)
    for i in range(apochs):
        k_grad = 0
        b_grad = 0
        for j in range(len(x)):
            b_grad += (-1/m) * (y[j] - (k * x[j] + b)) #对b求导
            k_grad += (-1/m) * (y[j] - (k * x[j] + b)) * x[j] #对k求导
        k = k - lr * k_grad #参数更新
        b = b - lr * b_grad #参数更新
    return k,b

最后结果:

print("staring: k= {} b={} cost={}".format(k,b,cost(x_train,y_train,k,b))) #进行梯度下降前的值
k,b = gradient_descent(x_train,y_train,k,b,lr,apochs)
print("runing......")
print("ending: k= {} b={} cost={}".format(k,b,cost(x_train,y_train,k,b))) # 梯度下降后损失值由原来的93降到了0.9
plt.plot(x_train,y_train,'r.')
plt.plot(x_train,k * x_train + b,'b')
plt.show()

 

使用sklearn模块实现:

from sklearn.linear_model import LinearRegression
model = LinearRegression() #创建线性回归模型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把数据放入模型
 
xx = np.linspace(0, 26, 100)#生成了0-26之间(包含0和26)的1行100列的一个矩阵
#print(xx)
xx = xx.reshape(-1, 1)#将1行100列的矩阵转化成100行1列的矩阵形式
#print(xx)
yy = model.predict(xx) #根据假设的xx值,进行预测

plt.scatter(x_train, y_train)
plt1, = plt.plot(xx, yy, label="Degree=1")
plt.axis([0, 25, 0, 25])
plt.xlabel('pizza size')
plt.ylabel('Pizza price')
plt.legend()
plt.show()
 
print('model score:', model.score(x_train, y_train)) # 模型评分

 

end~

posted @ 2019-01-22 14:36  jimmy0k  阅读(441)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