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聊聊认知】你的问题是什么

  • 原文: https://www.cnblogs.com/mfrank/p/15967978.html

 

前言

去年的时候,写过一篇文章,《【聊聊认知】你的答案是什么》 ,在文中聊了一些关于「如何探索这个世界的答案」这个主题的一些看法。一转眼,一年时间便已匆匆流逝,回过头看看之前写的内容,心生感慨,虽然整体要表达的思想还算完整,但逻辑性不够连贯,排版也很糟糕,今天的这篇文章算是对前文的补充和完善,希望能对你有所启发。

前一篇文章中,我们聚焦的是答案,也探讨了探寻答案应该秉持的态度和方法。但在探索之前,我们得先弄清楚,我们的问题到底是什么?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

这里所说的“近思“即是关注眼前和当下与自身密切相关的事,而不过多思考那些还未学习或尚未经历过的事。

问题的出现正是当下与自身最密切相关的事。

问题的产生往往与认识路线、认识方法密不可分,与思想视角、思维方式的转换密不可分。囿于原有思维方式的束缚,人们往往自设思想禁区,习惯于按既有原则、理论来思考和评价,遮蔽了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矛盾,认识和实践的矛盾,在这里,一切都没有问题,甚至谬论被当做真理,错误被当做成就。而一旦人们把思想从牢笼中解放出来,理性恢复权威,真理驱除盲从,人们就会发现一切原则都要重新评估,一切思想都要在实践的法庭上受到审判,在内心和外界都展现了广阔的“问题”天地。——《问题的哲学》

问题的产生跟自身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是紧密相关的,世界观既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依靠,也是禁锢思想的牢笼,让我们的思维只能在其内部运转,而问题往往就出现在我们思维的边界,摆正态度,正确面对并解决它,就能拓展自己的世界。

对于那些重要的人生问题,如果能挖掘出背后的深层原因,找出思维篮筐中那些腐烂的苹果,就能让我们的世界观变得更加完善和稳固。

在这篇文章里,会着重说明如何清晰地认清一个问题的全貌,如何找出那个真正的问题。至于如何解决问题,本文不会过多说明,后续会有文章来进行解释。

以下是本文大纲:

一、什么是问题

当我们说自己遇到了一个问题的时候,通常是某个特定的场景下,在想要达到某个目标的过程中,遇到了阻碍,导致现实情况与预期不符。

所以一个问题至少包含这么几个基本信息:

现状:现实情况是怎样的
预期:原本想要达成的效果是什么
预期与现状的差异:这是问题的核心
下面,我们对这三个要点分别进行讨论:

现状

问题的现状说的便是这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WHO——这个问题跟谁有关,是谁导致的,谁提出的
WHEN——这个问题是什么时候发生的
WHERE——这个问题在什么环境/背景下发生的
WHY——这为什么是个问题
WHAT——它的表现形式是怎样的,关于这个问题你都知道些什么
HOW——你尝试过怎样解决
这里用了5W1H模型来分析,可以很全面地把控一个问题的上下文。

弄清楚问题的上下文很重要,能让自己对问题有一个更全面客观的把控,也是深入分析一个问题的基础。

比如,拿减脂这件事来说,在减脂过程中很容易遇到的问题就是在一段时间后会遇到瓶颈期,关于这个问题,它的上下文便是:

WHO——我
WHEN——最近一周
WHERE——健身房
WHAT——每天有氧半小时,体重却不再下降,体脂也不再变化
WHY——想减脂,体重和体脂却不像之前那样下降,让我很苦恼
HOW——增加有氧时间到1小时,但没有太大效果

预期

预期指的是对于这个问题,你觉得顺利的情况下应该是怎样的?你想要的结果是什么?

有的问题就像白日里的街道上的噪音,你能清楚地感觉到它,但却无可奈何。而有的问题就像黑夜里的杀手,你察觉不到它,但却会冷不丁给你来上一刀,而你却根本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受伤的。但不管怎样,如果你感觉不到问题,那问题对你来说就不存在,虽然它不是真的不存在。如果你对于问题没有预期,那这个问题也就与你无关。

但一旦你察觉到有问题,那问题就一定存在。

举个简单的例子,新功能上线不久后,线上出现大量报警,于是问题就出现了,因为预期是上线后各项指标仍旧平稳。减脂一段时间后,发现体重体脂不再变化,于是问题就出现了,因为预期是体重体脂能够继续往下降。

现状与预期的差距

这是问题的核心,问题之所以存在,就是因为现状与预期之间存在差距。如果现状与预期一样,那就不存在问题了。

举例来说,产品的日活用户增速放缓,这个问题存在的原因自然是预期的高增长与现实的增速放缓之间存在差距,对自己身材的焦虑的原因是预期的好身材与现实之间存在差距。

这看起来很简单,但其实不然,很多时候,我们虽然知道现状与预期存在差距,但却不知道或无法衡量差距的大小,只能用一些模糊的概念来表达。比如产品的用户体验不好,究竟是有多不好呢,是十分难用还是勉强能用,这个程度要如何评估?如果要打分的话,体验能打多少分?要从哪些角度来评估?指标如何设计?

如果我们没有一套完善的方法论来评估,就很难得出具体的结论,也就很难评估现实与预期的差距究竟有多大。

如果错误的评估了现状与预期的差距,就可能会导致对问题的严重程度有错误的认识,对其紧急程度和重要性也会有错误的定位。

二、问题的两个层面

我们所遇到的问题,其实都可以拆分为两个层面:疑问(question)和难题(problem)。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鸟为什么会飞”,“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来”,这些就是典型的疑问。

每个疑问都有一个正确答案(或者说标准答案),而寻找这个正确答案的过程就是解答。

“怎样提高会议沟通效率”,“怎样才能减肥”,“怎样才能早睡”,这些就是典型的难题。

一个难题可以对应多个可选的解决方案,解决难题就是不断探索更好的解决方案的过程。

疑问和难题是两个完全不同的层面,如果我们把疑问当成难题,就容易丢失前进的方向,如果我们把难题当成疑问,就会在找到一个解决方案后把它当成唯一的解,而忽视了其它的可能性。

如果把问题比作一个迷宫,疑问的迷宫只有一条正确的路,我们不断探索,不断碰壁,就是为了找到那条正确的路。而难题的迷宫则有很多条正确的路,有的很简单,有的则很长,每个出口都导向不同的结果。

当你经历万难来到一个出口时,你还会去想其它的出口吗?你还记得来时的路吗?

弄清楚目的地,才能更好地出发。

在写上一篇文章的时候,显然还没有能很好地区分两者,才会说“每个问题背后都有一个答案”,现在看来,应该是“每个疑问背后都有一个答案”。

三、问题六问——认清问题

问题产生的思维过程是:我们先观察到一个现象,然后发现它跟自己的预期之间存在差距,接着我们便产生了问题。

但通常来说,表象问题和本质问题之间往往存在巨大的鸿沟,为了逐步找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所在,我们需要对问题的现状有一个更全面地掌握。

关于现状,可以分为六个部分,这六个部分的每一个环节都有值得思考的地方。

WHO —— 这是谁的问题

这个问题跟谁相关?是谁导致的?为了谁而产生?你也许会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会觉得“一个问题是谁导致的不是很简单吗”,但事实却并非如此,我们在发现问题的时候,经常会发生一些逻辑错误。

比如有的人会说,“我真不该看足球比赛,每次我一看就输分,不看就能赢分”,这是比较常见用来自嘲表达无奈的话,这显然存在逻辑谬误,足球比赛丢分跟你看不看比赛显然不太可能有什么关联,而取决于足球比赛球员的能力和教练的排兵布阵策略。

再举一些常见的例子,“下次不打车了,每次打车就会下雨”,“你真不该来,你来了我就没有过好运气”,这些问题显然在定义“WHO”这个环节上是不对的,存在逻辑错误。

有些人总喜欢从别人身上找问题。比如明明是自己不小心绊倒,却觉得问题在于别人没有把路铺平,自己犯了错,却总想要别人背锅。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缺乏责任感,不想对问题负责。

而有一些人却刚好相反,事事都从自己身上找原因,觉得什么都是自己的问题。上司对自己提出明显过于苛刻的要求,却觉得是自己做的不够好,上司只是为了自己好。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也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所以需要接受磨难。他们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低自信和低自尊。

如果真的想要解决问题,那便先要正确找出问题关联的WHO。

比如“交通路口经常堵车”这个问题中关键的WHO不是明知道路口很堵还在往路口冲的司机,而是政府部门不合理的道路设计,在流量较高的路口没有设置红绿灯,或者路面设计的太窄。“产品DAU增速放缓”这个问题关键的WHO不是用户,而是产品、研发或运营,比如产品设计方向偏离了用户真实需求,或者研发效率降低导致产品功能迭代速度变慢,让产品失去竞争力,或者增长运营策略有失偏颇。

WHEN —— 什么时候发生的

这个问题是什么时候发生的?真的是在那时候才发生吗?关于这一点,很容易被忽视,但有时却是十分重要的一环。

在东野圭吾的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中,男主石神为了帮助女主靖子逃脱嫌疑,伪造了时间线,让警方在他设下的局中无功而返。时间在破案过程中一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虽然我们的生活也许不像案情那样扑朔迷离,但世界却远比我们想象的复杂,你以为你以为的只是你以为的。

我们遇到的问题,也许早就发生了。

举个例子,前段时间公司APP发生过一次线上事故,QA上报了一个案例,说有的用户无法使用谷歌支付,本以为是一个偶现的超时问题,毕竟这十分常见,后来仔细排查日志才发现,这个问题已经存在了几个月之久,而且几乎是必现的问题,只是因为使用很少,也没有用户反馈,加上QA回归测试环节不完善,才让这个问题一直没有被发现。虽然最终没有带来太大的损失,但足以引起重视。

在排查问题的过程中,很多时候都会借助于各种各样的日志。在生活中,其实也应如此。

多观察,多感受,多思考,多记录。

记录下自己关注的此人此景此物此事,能很好的找出问题真正产生的时间,也能提高对问题的敏感程度,而不是等问题真正爆发了才察觉。

WHERE —— 在什么环境/背景下发生的

这个问题是在什么环境/背景下发生的?要想真正理解一个问题,就必须要弄清楚它的上下文是什么。这个问题出现之前发生了什么?是在什么地点、环境、社会背景下发生的?这里说的环境,既包括生活环境,也包括社会环境。

比如小李失业了,他想要一份工作,这是一个难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就需要了解问题发生的背景。他是被炒了?还是主动辞职了?被炒的原因是自身问题还是公司问题?拿互联网公司来说,最近两年由于政策原因导致行业剧变,去年的教育行业发生巨震,让一大批人下岗,最近国家又频频对外卖行业出手,一大批人又面临裁员风波。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

理解了问题发生的背景,就能更好的找到问题的根源所在。

WHAT —— 事实真的如此吗/你还知道些什么

事实真的如此吗

在我们的生活中,大多数问题都与人有关,而人是感性与理想相结合的动物,遇到问题时,无法完全抛弃感性的层面来思考。而一旦带入情绪,我们对待问题便容易有先入为主的态度,于是在回顾事实时便容易戴上有色眼镜去看待和评估,而我们的大脑是很不可靠的,回忆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深刻的被刻上偏见的烙印。

所以要想能相对客观的对待问题,我们就要先有记录的习惯,记录自己关注的事、关注的人、所处的环境、自己的感受、情绪和思考。

就像是为自己生活拍下快照,日后回忆起来才不会失真。

我们确实无法完全不带感情色彩去公正的评判一个问题,除非这个问题与你无关。而且大多数情况下,也不需要刻意追求公正,相反,我们要关注和审视自身的感受,这是我们人性的一部分,不必刻意压抑或者否定。如果不正视自己的感受,一味委曲求全,只会让别人也忽视你的感受。记录下你所经历的事的同时,也要记录下自己的情绪,多思考为什么自己会有这样的情绪。

比如你的Mentor在公开场合大声的开你的玩笑,同事们都笑的很开心,但其实却是在揭你的短,让你觉得很受伤。这个时候你如果选择忍气吞声,否定自己的情绪,觉得是自己想太多太矫情,甚至陪他们一块笑,那么这种事只会反复发生。

关于这个问题你还知道些什么

这个问题之前出现过吗?是在什么样的情况出现的?后来是怎样解决的?这次还能用同样的方法解决吗?

如果一个问题曾经出现过,再次遇到应该很快得以解决,否则说明你并没有找到真正的问题所在。

关于这个问题你还能想到其它相关联的事件吗?它们可能存在什么样的关联?是否遗漏了什么重要的细节?

问题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如果一个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那么就把你所知的关于这个问题的全部细节都写下来,把可能跟它有关联的事件也放在一块进行思考。也许就能获得不一样的视角,找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

WHY——这为什么是个问题

这为什么会是个问题?这真的是个问题吗?这听起来很奇怪,但其实很重要。

很多人的焦虑就来源于对问题的错误定义。

你为什么觉得自己工作效率低?也许是因为你经常一天下来发现自己好像什么都没做就结束了,也许是同事或上司对你的不满让你产生了这种感觉。

但为什么呢?你真的什么都没做吗?也许你只是太忙,忘了自己做了什么,那么你只需要简单做一些工作规划和记录就能解决问题。也许同事和上司是在PUA你,让你觉得自己不行。

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生活很糟糕呢?你对于好生活的定义是怎样的?是什么事让你有了这种感觉?

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身材不够好?你对于好身材的定义是什么?为什么一定要拥有一个好身材?

你为什么想要早睡?你现在真的睡的很晚吗?你是想要早点睡觉还是想要提高睡眠质量?

你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HOW——你是怎么做的

对于这个问题,你都做过怎样的尝试?结果如何?

也许你已经尝试过想要解决问题,那你用过什么样的方法?为什么会选择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去进行?结果又是怎样的?

这些信息也是问题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多记录,多思考,才能不在同一个坑里连续摔倒。

在一块石头上摔倒十次,不会得到成长,只会让伤口更难愈合。

而面对问题时,很多人甚至没有尝试过去解决问题,除了在脑海中任凭情绪引领思绪胡思乱想外,只会自怨自艾,怨天尤人。

小结

这里说的六问只是提供一个思考的框架,当出现一个问题时,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思考和采集这个问题的信息。特定的问题领域,有特定的背景,也许只需要抓住其中的一两个方面就能很好的解决问题,但如果问题多次尝试后,问题仍旧没有解决,不妨回过头来再思考一下,自己对于这个问题是否有一个清晰的认知。

四、预期

你想要的究竟是什么

问题的出现,是源于预期与现实之间的差距,但很多时候,我们其实对自己的预期并没有清晰的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

很多人说想要减肥,却没有清晰的体重或者体脂目标,对想要的好身材没有清晰的界定,是体脂15%还是腹肌八块?

界定的预期不同,目标不同,努力的方向也会截然不同。如果只是想要把体重减下来,那便要着重有氧,如果想要的是让身体变得更结实,更有力量,那便需要多做无氧来增肌。

如果没有清晰的目标,便无法知道是否达成了目标,完成目标的动力和成就感也会降低许多。

另一方面,还需要思考的一点是,这真的是你想要的吗?达成你设定的目标之后,问题就解决了吗?有了八块腹肌,你的焦虑就会消失吗?把体重减下来,就能找到女朋友吗?

问题纷繁复杂,我们总是习惯找一条看似正确又相对简单的路,然后试图用努力来感动自己。

但问题不会被你感动,它只会藏在黑夜中嘲笑你。

你的预期从何而来

问题是主体对客观现象的一种判断。人作为主体,必然依据一定的目的以及一定的利益诉求对待和处理与客体世界的关系,也就是说,价值关系深刻影响着人们对客体世界的认识和把握。——《问题的哲学》

预期是建立在自己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之上,对于对错好坏、孰轻孰重的判断都是基于此。可以说,对这个世界的认知,决定着我们的每一个判断与决策。

如同前一篇文章里所说,我们赖以生存的观点其实并不那样可靠。不妨审视一下自己的预期,想想自己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预期?做出这样的判断的依据又是什么?这真的合理吗?

比如预期是产品30日留存达到30%,为什么只关注30日留存?次留和7日留存呢?这个数字30是从何而来?是参考同行的数据吗?这个目标对当前产品当下时期真的也适用吗?

比如预期是一周内体脂率下降到15%,为什么会选体脂率这个指标?这个数字又是从何而来?你知道体脂率15%是个什么概念吗?这个目标对你来说能够实现吗?你知道体脂率跟什么有关吗?你知道要降低体脂率有哪些方法吗?是否你只是想要有个目标?

比如基金一直下跌让你觉得很痛苦,你的预期是基金能稳步上升,像它过去那样年化收益30%甚至更高,但为什么你会这样觉得呢?基金过去表现好就意味着未来表现也应该好吗?基金一定会涨起来?基金为什么会涨?又为什么会跌?基金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多次追问之后,你可能会发现,自己对真正的问题可能知之甚少。

五、差距

现实与预期之间的差距便是问题产生的原因,问题出现时,我们都知道差距的存在。

但差距究竟有多大呢?你要如何来衡量?

在前面举过的例子里,减脂问题中体脂率和体重便是一个很清晰客观的评价标准,称量好现在的体重与体脂率,然后设定好目标的体重与体脂率,差距有多大就一目了然了。产品留存率也是如此,用清晰准确的量化指标来进行衡量时,才知道差距究竟有多大。

这为什么重要?

因为我们生活中的事情和问题总是层出不穷的,而我们的精力有限,一个问题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这个问题本身对我们的重要程度,也取决于问题的严重程度,而对严重程度的评估,就在于对现实与预期的差距的衡量。

所以建立自己的评分标准,才能更好的衡量问题。

举个例子,你觉得工作效率很低,想要提高自己的效率,那可以用工作专注时长和任务完成率来衡量,使用番茄工作法,将每日需要完成的工作任务拆解成步骤后,评估每个步骤需要的番茄时间,然后按优先级排序,逐个去完成,一天结束后,再回过头来看看自己完成了多少个番茄?今日任务的完成率又是多少?还记得前面我们说的应该如何评估自己的预期吗?看看自己设置的目标是否太过简单或者太过轻松,你每天拥有的时间是固定的,能完成的番茄数必然也是有限的,应该把这当作是安排任务的前提。

再举个例子,你觉得自己的心情很糟糕,想要变得开心一点,那可以回想一下最开心的时光,把它当作是10分,想象自己最黑暗最痛苦的时光,把它当作是0分,然后给你现在的心情打个分,你会打几分?你想要的心情状态是什么样的,那个状态是多少分?然后尝试去做一些能让自己感到开心的事,去兜风,看电影,玩游戏,然后记录下当时的心情得分。这样有一个好处,那就是你能清楚的知道什么事情最能让你感到开心,也能提升对快乐的感知度。

如果一件事对你很重要,那就把它记录下来。

客观的事件用客观的指标来评分,主观的事件可以用主观感觉来评分。

六、总结

为了解决问题,人们不断思考,形成了关于问题的世界观、历史观、价值观、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观与哲学观是统一的,问题观本质上就是哲学观。——《问题的哲学》

我们不断面对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就是不断思考和成长的过程,而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就是要先对问题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找到隐藏在表象之下的那个真正的问题,才有可能真正的将问题解决。

解决问题依赖我们现有的知识和对世界的认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会不断收获知识和完善对世界的认知。

在上文中,介绍了面对问题时,如何认清一个问题的全貌。

这其中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观察、感受、思考和记录。这样我们才能从生活的细节与片段中收集到关于这个问题的全部信息。

看起来很复杂,也很繁琐,但通常,我们并不需要找出问题的全部六要素,对于一些简单的问题,只需要找出关键要素即可。

但如果发现问题很难解决,那请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一下问题的这六个要素,看看是否对问题的观察有所遗漏。

有的人一眼就能看穿问题的本质,而有些人却一直困在问题的漩涡中无法自拔。两者的区别就在于能看穿问题本质的人头脑中有完善的思考框架,所以能对问题有全貌的洞察,观察到普通人观察不到的细节和角度,再加上人生阅历和经验的积累,让问题解决路径变得十分顺畅。

问题降临时,势必带来不同程度的痛苦。尽可能早地面对问题,意味着把满足感向后推迟,放弃暂时的安逸或是程度较轻的痛苦,去体验程度较大的痛苦,这才是对待问题和痛苦最明智的办法。现在承受痛苦,将来就可能获得更大的满足感;而现在不谋求解决问题,将来的痛苦会更大,延续的时间也更长。——《少有人走的路》

当你的心灵觉得痛苦的时刻,很可能就是你即将成长的时刻,直面问题,打破壁垒,就能见到更广阔的天地。

面对问题,甘之如饴。

愿以此文,与君共勉!


__EOF__

 
 
  • 本文作者: 弗兰克的猫
  • 本文链接: https://www.cnblogs.com/mfrank/p/15967978.html
  • 关于博主: 终生学习,终生成长
  • 版权声明: 版权归博主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 声援博主: 如果您觉得文章对您有帮助,可以点击文章右下角推荐】一下。
 
posted @ 2024-02-13 17:56  jiftle  阅读(21)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