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类设计模式之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
代理模式定义如下:为某对象提供一个代理,以控制对此对象的访问和控制。代理模式在使用过程中,应尽量对抽象主题类进行代理,而尽量不要对加过修饰和方法的子类代理。如上例中,如果有一个xServer继承了Server,并新加了方法xMethod,xServer的代理应以Server为主题进行设计,而尽量不要以xServer为主题,以xServer为主题的代理可以从ServerProxy继承并添加对应的方法。
class serverProxy:
pass
class infoServerProxy(serverProxy):
server=""
def __init__(self,server):
self.server=server
def recv(self,info):
return self.server.recv(info)
def show(self):
self.server.show()
class whiteInfoServerProxy(infoServerProxy):
white_list=[]
def recv(self,info):
try:
assert type(info)==dict
except:
return "info structure is not correct"
addr=info.get("addr",0)
if not addr in self.white_list:
return "Your address is not in the white list."
else:
content=info.get("content","")
return self.server.recv(content)
def addWhite(self,addr):
self.white_list.append(addr)
def rmvWhite(self,addr):
self.white_list.remove(addr)
def clearWhite(self):
self.white_list=[]
代理模式的优点和使用场景
优点:
1、职责清晰:非常符合单一职责原则,主题对象实现真实业务逻辑,而非本职责的事务,交由代理完成;
2、扩展性强:面对主题对象可能会有的改变,代理模式在不改变对外接口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最大程度的扩展;
3、保证主题对象的处理逻辑:代理可以通过检查参数的方式,保证主题对象的处理逻辑输入在理想范围内。
应用场景:
1、针对某特定对象进行功能和增强性扩展。如IP防火墙、远程访问代理等技术的应用;
2、对主题对象进行保护。如大流量代理,安全代理等;
3、减轻主题对象负载。如权限代理等。
代理模式的缺点
可能会降低整体业务的处理效率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