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错过的java面试博客之java集合篇

1. List

List 是有序的 CollectionJava List 一共三个实现类:

分别是 ArrayListVector LinkedList

ArrayList

ArrayList 是最常用的 List 实现类,内部是通过数组实现的,它允许对元素进行快速随机访问。数组的缺点是每个元素之间不能有间隔,当数组大小不满足时需要增加存储能力,就要将已经有数组的数据复制到新的存储空间中。当从 ArrayList 的中间位置插入或者删除元素时,需要对数组进行复制、移动、代价比较高。因此,它适合随机查找和遍历,不适合插入和删除。排列有序,可重复,容量不够的时候,当前容量*1.5+1

Vector(数组实现、线程同步)

Vector ArrayList 一样,也是通过数组实现的,不同的是它支持线程的同步,即某一时刻只有一个线程能够写 Vector,避免多线程同时写而引起的不一致性,但实现同步需要很高的花费,因此,访问它比访问 ArrayList 慢。默认扩展一倍容量。

LinkList(链表)

LinkedList 是用链表结构存储数据的,很适合数据的动态插入和删除,随机访问和遍历速度比较慢。另外,他还提供了 List 接口中没有定义的方法,专门用于操作表头和表尾元素,可以当作堆栈、队列和双向队列使用。底层使用双向循环链表数据结构。线程不安全。

2. ArrayListlinkedList的线程安全处理

ArrayList是线程不安全的,因此在并发编程时,经常会使用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CopyOnWriteArrayList来替代ArrayList,接下来对这两种list进行性能的比较。其中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在更新操作中使用了同步锁,而CopyOnWriteArrayList在更新操作中不仅使用了可重入锁,而且还需要进行数组的复制。

方法一:List<String> list = Collections.synchronizedList(new LinkedList<String>());

方法二:LinkedList全部换成ConcurrentLinkedQueue

3. Set

Set 注重独一无二的性质,该体系集合用于存储无序(存入和取出的顺序不一定相同)元素,值不能重复。对象的相等性本质是对象 hashCode 值(java 是依据对象的内存地址计算出的此序号)判断的,如果想要让两个不同的对象视为相等的,就必须覆盖 Object hashCode 方法和 equals 方法。

HashSetHash 表)

哈希表边存放的是哈希值。HashSet 存储元素的顺序并不是按照存入时的顺序(和 List 显然不同) 而是按照哈希值来存的所以取数据也是按照哈希值取得。元素的哈希值是通过元素的hashcode 方法来获取的, HashSet 首先判断两个元素的哈希值,如果哈希值一样,接着会比较equals 方法 如果 equls 结果为 true HashSet 就视为同一个元素。如果 equals false 就不是同一个元素。

哈希值相同 equals false 的元素是怎么存储呢,就是在同样的哈希值下顺延(可以认为哈希值相同的元素放在一个哈希桶中)。也就是哈希一样的存一列。如图 1 表示 hashCode 值不相同的情况;图 2 表示 hashCode 值相同,但 equals 不相同的情况。

HashSet 通过 hashCode 值来确定元素在内存中的位置。一个 hashCode 位置上可以存放多个元素。

TreeSet(二叉树)

1. TreeSet()是使用二叉树的原理对新 add()的对象按照指定的顺序排序(升序、降序),每增

加一个对象都会进行排序,将对象插入的二叉树指定的位置。

2. Integer String 对象都可以进行默认的 TreeSet 排序,而自定义类的对象是不可以的,自己定义的类必须实现 Comparable 接口,并且覆写相应的 compareTo()函数,才可以正常使用。

3. 在覆写 compare()函数时,要返回相应的值才能使 TreeSet 按照一定的规则来排序

4. 比较此对象与指定对象的顺序。如果该对象小于、等于或大于指定对象,则分别返回负整数、零或正整数。

LinkHashSetHashSet+LinkedHashMap

对于 LinkedHashSet 而言,它继承与 HashSet、又基于 LinkedHashMap 来实现的。

LinkedHashSet 底层使用 LinkedHashMap 来保存所有元素,它继承与 HashSet,其所有的方法操作上又与 HashSet 相同,因此 LinkedHashSet 的实现上非常简单,只提供了四个构造方法,并通过传递一个标识参数,调用父类的构造器,底层构造一个 LinkedHashMap 来实现,在相关操作上与父类 HashSet 的操作相同,直接调用父类 HashSet 的方法即可。

4. Map

HashMap(数组+链表+红黑树)

HashMap 根据键的 hashCode 值存储数据,大多数情况下可以直接定位到它的值,因而具有很快的访问速度,但遍历顺序却是不确定的。 HashMap 最多只允许一条记录的键为 null,允许多条记录的值为 nullHashMap 非线程安全,即任一时刻可以有多个线程同时写 HashMap,可能会导致数据的不一致。如果需要满足线程安全,可以用 Collections synchronizedMap 方法使HashMap 具有线程安全的能力,或者使用 ConcurrentHashMap

java7hashmap实现

 

 

 

大方向上,HashMap 里面是一个数组,然后数组中每个元素是一个单向链表。上图中,每个绿色的实体是嵌套类 Entry 的实例,Entry 包含四个属性:key, value, hash 值和用于单向链表的 next

1. capacity:当前数组容量,始终保持 2^n,可以扩容,扩容后数组大小为当前的 2 倍。

2. loadFactor:负载因子,默认为 0.75

3. threshold:扩容的阈值,等于 capacity * loadFactor

java8hashmap实现

Java8 HashMap 进行了一些修改,最大的不同就是利用了红黑树,所以其由 数组+链表+红黑树 组成。

根据 Java7 HashMap 的介绍,我们知道,查找的时候,根据 hash 值我们能够快速定位到数组的具体下标,但是之后的话,需要顺着链表一个个比较下去才能找到我们需要的,时间复杂度取决于链表的长度,为 O(n)。为了降低这部分的开销,在 Java8 中,当链表中的元素超过了 8 个以后,会将链表转换为红黑树,在这些位置进行查找的时候可以降低时间复杂度为 O(logN)

 

 

 

ConcurrentHashMap

Segment

ConcurrentHashMap HashMap 思路是差不多的,但是因为它支持并发操作,所以要复杂一些。整个 ConcurrentHashMap 由一个个 Segment 组成,Segment 代表部分一段

意思,所以很多地方都会将其描述为分段锁。注意,行文中,我很多地方用了来代表一个segment

线程安全(Segment 继承 ReentrantLock 加锁)

简单理解就是,ConcurrentHashMap 是一个 Segment 数组,Segment 通过继承ReentrantLock 来进行加锁,所以每次需要加锁的操作锁住的是一个 segment,这样只要保证每个 Segment 是线程安全的,也就实现了全局的线程安全。

 

 

 

并行度(默认 16

concurrencyLevel:并行级别、并发数、Segment 数,怎么翻译不重要,理解它。默认是 16

也就是说 ConcurrentHashMap 16 Segments,所以理论上,这个时候,最多可以同时支持 16 个线程并发写,只要它们的操作分别分布在不同的 Segment 上。这个值可以在初始化的时候设置为其他值,但是一旦初始化以后,它是不可以扩容的。再具体到每个 Segment 内部,其实每个 Segment 很像之前介绍的 HashMap,不过它要保证线程安全,所以处理起来要麻烦些。

java8实现

Java8 ConcurrentHashMap 进行了比较大的改动,Java8 也引入了红黑树。通过对链表的头加锁实现。

 

 

 

HashTable(线程安全)

Hashtable 是遗留类,很多映射的常用功能与 HashMap 类似,不同的是它承自 Dictionary 类,并且是线程安全的,任一时间只有一个线程能写 Hashtable,并发性不如 ConcurrentHashMap,因为 ConcurrentHashMap 引入了分段锁。Hashtable 不建议在新代码中使用,不需要线程安全的场合可以用 HashMap 替换,需要线程安全的场合可以用 ConcurrentHashMap 替换。

TreeMap(可排序)

TreeMap 实现 SortedMap 接口,能够把它保存的记录根据键排序,默认是按键值的升序排序,也可以指定排序的比较器,当用 Iterator 遍历 TreeMap 时,得到的记录是排过序的。

如果使用排序的映射,建议使用 TreeMap

在使用 TreeMap 时,key 必须实现 Comparable 接口或者在构造 TreeMap 传入自定义的

Comparator,否则会在运行时抛出 java.lang.ClassCastException 类型的异常。

LinkHashMap(记录插入顺序)

LinkedHashMap HashMap 的一个子类,保存了记录的插入顺序,在用 Iterator 遍历

LinkedHashMap 时,先得到的记录肯定是先插入的,也可以在构造时带参数,按照访问次序排序。

5. HashMap中,初始化设置长度时,容量自动转成2的幂次长度的算法剖析

默认情况下HashMap的容量是16,但是,如果用户通过构造函数指定了一个数字作为容量,那么Hash会选择大于该数字的第一个2的幂作为容量。(3->47->89->16)

我们可以知道,在已知HashMap中将要存放的KV个数的时候,设置一个合理的初始化容量可以有效的提高性能。因为减少扩容,提高效率。

HashMap有扩容机制,就是当达到扩容条件时会进行扩容。HashMap的扩容条件就是当HashMap中的元素个数(size)超过临界值(threshold)时就会自动扩容。在HashMap中,threshold = loadFactor * capacity

所以,如果我们没有设置初始容量大小,随着元素的不断增加,HashMap会发生多次扩容,而HashMap中的扩容机制决定了每次扩容都需要重建hash表,是非常影响性能的。

默认情况下,当我们设置HashMap的初始化容量时,实际上HashMap会采用第一个大于该数值的2的幂作为初始化容量。

Jdk 1.7Jdk 1.8中,HashMap初始化这个容量的时机不同。jdk1.8中,在调用HashMap的构造函数定义HashMap的时候,就会进行容量的设定。而在Jdk 1.7中,要等到第一次put操作时才进行这一操作。

不管是Jdk 1.7还是Jdk 1.8,计算初始化容量的算法其实是如出一辙的,主要代码如下:

int n = cap - 1;

n |= n >>> 1;

n |= n >>> 2;

n |= n >>> 4;

n |= n >>> 8;

n |= n >>> 16;

return (n <>0) ? 1 : (n >= MAXIMUM_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 n + 1;

根据用户传入的容量值(代码中的cap),通过计算,得到第一个比他大的2的幂并返回。

通过几次无符号右移和按位或运算,我们把1100 1100 1100转换成了1111 1111 1111 ,再把1111 1111 11111,就得到了1 0000 0000 0000,这就是大于1100 1100 1100的第一个2的幂。

但是还有一种特殊情况套用以上公式不行,这些数字就是2的幂自身。如果数字4 套用公式的话。得到的会是 8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JDK的工程师把所有用户传进来的数在进行计算之前先-1

最好的初始化容量机制:expectedSize / 0.75F + 1.0F

6. 如果HashMap的大小超过了负载因子(load factor)定义的容量,怎么办?

默认的负载因子大小为0.75,也就是说,当一个map填满了75%bucket时候,和其它集合类(ArrayList)一样,将会创建原来HashMap大小的两倍的bucket数组,来重新调整map的大小,并将原来的对象放入新的bucket数组中。这个过程叫作rehashing,因为它调用hash方法找到新的bucket位置。这个值只可能在两个地方,一个是原下标的位置,另一种是在下标为<原下标+原容量>的位置

7. 重新调整HashMap大小存在什么问题吗?

当重新调整HashMap大小的时候,确实存在条件竞争,因为如果两个线程都发现HashMap需要重新调整大小了,它们会同时试着调整大小。在调整大小的过程中,存储在链表中的元素的次序会反过来,因为移动到新的bucket位置的时候,HashMap并不会将元素放在链表的尾部,而是放在头部,这是为了避免尾部遍历(tail traversing)。如果条件竞争发生了,那么就死循环了。(多线程的环境下不使用HashMap

8. 为什么hashmap多线程会进入死循环?

HashMap的容量是有限的。当经过多次元素插入,使得HashMap达到一定饱和度时,Key映射位置发生冲突的几率会逐渐提高。这时候,HashMap需要扩展它的长度,也就是进行Resize

由于扩容采用的是尾插法。会造成环形的情况,第一个线程 2指向3。然后cpu执行另一个线程,尾插法 变成了3指向2。此时回到线程12指向3 3又指向2。就找不到尾部数据,产生死循环。

9. hashmap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HashMap是基于hashing的原理,我们使用put(key, value)存储对象到HashMap中,使用get(key)HashMap中获取对象。当我们给put()方法传递键和值时,我们先对键调用hashCode()方法,计算并返回的hashCode是用于找到Map数组的bucket位置来储存Node 对象。这里关键点在于指出,HashMap是在bucket中储存键对象和值对象,作为Map.Node

以下是具体的put过程(JDK1.8版)

1.KeyHash值,然后再计算下标

2.如果没有碰撞,直接放入桶中(碰撞的意思是计算得到的Hash值相同,需要放到同一个bucket中)

3.如果碰撞了,则调用equals() 比较value,相同则替换旧值,不同则以链表的方式链接到后面

4.如果链表长度超过阀值( TREEIFY THRESHOLD==8),就把链表转成红黑树,链表长度低于6,就把红黑树转回链表

5.如果桶满了(容量16*加载因子0.75),就需要 resize(扩容2倍后重排)

以下是具体get过程(考虑特殊情况如果两个键的hashcode相同,你如何获取值对象?)

当我们调用get()方法,HashMap会使用键对象的hashcode找到bucket位置,找到bucket位置之后,会调用keys.equals()方法去找到链表中正确的节点,最终找到要找的值对象。

10. HashMaphash函数怎么是是实现的?

我们可以看到在hashmap中要找到某个元素,需要根据keyhash值来求得对应数组中的位置。 所以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把hashcode对数组长度取模运算,这样一来,元素的分布相对来说是比较均匀的。但是,运算的消耗还是比较大的,能不能找一种更快速,消耗更小的方式,我们来看看JDK1.8的源码是怎么做的

 

 

 

11. 拉链法导致的链表过深问题为什么不用二叉查找树代替,而选择红黑树?为什么不一直使用红黑树?

之所以选择红黑树是为了解决二叉查找树的缺陷,二叉查找树在特殊情况下会变成一条线性结构(这就跟原来使用链表结构一样了,造成很深的问题),遍历查找会非常慢。而红黑树在插入新数据后可能需要通过左旋,右旋、变色这些操作来保持平衡,引入红黑树就是为了查找数据快,解决链表查询深度的问题,我们知道红黑树属于平衡二叉树,但是为了保持平衡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但是该代价所损耗的资源要比遍历线性链表要少,所以当长度大于8的时候,会使用红黑树,如果链表长度很短的话,根本不需要引入红黑树,引入反而会慢。

12. 说说你对红黑树的见解?

每个节点非红即黑

根节点总是黑色的

如果节点是红色的,则它的子节点必须是黑色的(反之不一定)

每个叶子节点都是黑色的空节点(NIL节点)

从根节点到叶节点或空子节点的每条路径,必须包含相同数目的黑色节点(即相同的黑色高度)

13. 解决hash 碰撞还有那些办法?

开放定址法

当冲突发生时,使用某种探查技术在散列表中形成一个探查()序列。沿此序列逐个单元地查找,直到找到给定的地址。

按照形成探查序列的方法不同,可将开放定址法区分为线性探查法、二次探查法、双重散列法等。

再哈希法

Hi = RHikey),i=1,2,...k

RHi均是不同的哈希函数,即在同义词产生地址冲突时计算另一个哈希函数地址,直到不发生冲突为止。这种方法不易产生聚集,但是增加了计算时间。

缺点:增加了计算时间。

 

建立一个公共溢出区

假设哈希函数的值域为[0,m-1],则设向量HashTable[0...m-1]为基本表,每个分量存放一个记录,另设立向量OverTable[0....v]为溢出表。所有关键字和基本表中关键字为同义词的记录,不管他们由哈希函数得到的哈希地址是什么,一旦发生冲突,都填入溢出表。

简单地说就是搞个新表存冲突的元素。

 

链地址法(拉链法)

将所有关键字为同义词的记录存储在同一线性链表中,也就是把冲突位置的元素构造成链表。

14. 为什么要用扰动函数?

 

 

 

扰动函数就是解决碰撞问题。若不使用扰动函数,则直接将key.hashCode()和下面的步骤2做与运算,则会有以下情景。

 

以初始长度16为例,16-1=152进制表示是00000000 00000000 00001111。和某散列值做操作如下,结果就是截取了最低的四位值。

 

 

 

这样就算散列值分布再松散,要是只取最后几位的话,碰撞也会很严重。如果散列本身做得不好,分布上成等差数列的漏洞,恰好使最后几个低位呈现规律性重复,则碰撞会更严重。

15. 扰动函数如何实现?

由扰动函数源码可知,会有以下步骤:使用key.hashCode()计算hash值并赋值给变量hh向右移动16位;将变量h和向右移16位的h做异或运算(二进制位相同为0,不同为1)。此时得到经过扰动函数后的hansh值。

 

 

 

右移16位正好为32bit的一半,自己的高半区和低半区做异或,是为了混合原始哈希吗的高位和低位,来加大低位的随机性。而且混合后的低位掺杂了高位的部分特征,使高位的信息也被保留下来

 

 

 

若直接使用key.hashCode()计算出hash值,则范围为:-21474836482147483648,大约40亿的映射空间。若映射得比较均匀,是很难出现碰撞的。但是这么大范围无法放入内存中,况且HashMap的 初始容量为16。所以必须要进行与运算取模。

16. HashMap的负载因子初始值为什么是0.75?

比如说当前的容器容量是16,负载因子是0.75,16*0.75=12,也就是说,当容量达到了12的时候就会进行扩容操作

当负载因子是1.0的时候,也就意味着,只有当数组的8个值(这个图表示了8个)全部填充了,才会发生扩容。这就带来了很大的问题,因为Hash冲突时避免不了的。当负载因子是1.0的时候,意味着会出现大量的Hash的冲突,底层的红黑树变得异常复杂。对于查询效率极其不利。这种情况就是牺牲了时间来保证空间的利用率。

因此一句话总结就是负载因子过大,虽然空间利用率上去了,但是时间效率降低了。

负载因子是0.5的时候,这也就意味着,当数组中的元素达到了一半就开始扩容,既然填充的元素少了,Hash冲突也会减少,那么底层的链表长度或者是红黑树的高度就会降低。查询效率就会增加。

但是,兄弟们,这时候空间利用率就会大大的降低,原本存储1M的数据,现在就意味着需要2M的空间。

一句话总结就是负载因子太小,虽然时间效率提升了,但是空间利用率降低了。

大致意思就是说负载因子是0.75的时候,空间利用率比较高,而且避免了相当多的Hash冲突,使得底层的链表或者是红黑树的高度比较低,提升了空间效率。

17. 为什么hashMap的容量扩容时一定是2的幂次

 

 

 

HashMap的容量为16转化成二进制为10000length-1得出的二进制为01111

哈希值为1111

 

 

 

 

 

可以得出索引的位置为15

假设 HashMap的容量为15转化成二进制为1111length-1得出的二进制为1110

哈希值为11111110

 

 

 

 

那么两个索引的位置都是14,就会造成分布不均匀了,

增加了碰撞的几率,减慢了查询的效率,造成空间的浪费。

总结:

因为2的幂-1都是11111结尾的,所以碰撞几率小。

判断位置的时候代替取模运算,效率高。

18. linkedhashmap如何保证有序性?

继承自hashmap,内部增加了head tail accessorder

19. Comparable Comparator 的区别?

如果在定义类时,就实现了Comparable接口,直接在里面重写compareTo()方法,如果没实现,后面在业务开发中需要有比较排序的功能,就再单独写一个类实现Comparator接口,在里面重写compare()方法,然后这个类需要作为参数传入到工具类Collections.sortArrays.sort方法中。最主要的区别就是一个一开始就实现,一个是后期实现。

20. Array ArrayList 有何区别?什么时候更适合用 Array

Array 可以容纳基本类型和对象,而 ArrayList 只能容纳对象。

Array 是指定大小的,而 ArrayList 大小是固定的,可自动扩容。

Array 没有提供 ArrayList 那么多功能,比如 addAllremoveAll iterator 等。

21. ArrayList是如何扩容的?

如果通过无参构造的话,初始数组容量为 0 ,当真正对数组进行添加时,才真正分配容量。每次按照 1.5 倍(位运算)的比率通过 copeOf 的方式扩容。

JKD6 中实现是,如果通过无参构造的话,初始数组容量为10,每次通过 copeOf 的方式扩容后容量为原来的 1.5 倍。

posted @ 2020-05-06 08:14  经典鸡翅  阅读(67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