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ART硬件介绍 --- (一)
文章代码分析基于linux-5.19.13,架构基于aarch64(ARM64)。
1. 串口的硬件介绍
UART的全称是Universal Asynchronous Receiver and Transmitter,即异步发送和接收。
串口在嵌入式中用途非常的广泛,主要的用途有:
- 打印调试信息;
- 外接各种模块:GPS、蓝牙;
串口因为结构简单、稳定可靠,广受欢迎。
三根线即可: 发送、接收、地线。
- 通过TxD->RxD把ARM开发板要发送的信息发送给PC机
- 通过RxD->TxD线把PC机要发送的信息发送给ARM开发板
- 最下面的地线统一参考地
2. 串口的参数
- 波特率:一般选波特率都会有9600,19200,115200等选项。其实意思就是每秒传输这么多个比特位数(bit);
- 起始位:先发出一个逻辑”0”的信号,表示传输数据的开始;
- 数据位:可以是5~8位逻辑”0”或”1”。如ASCII码(7位),扩展BCD码(8位),小端传输;
- 校验位:数据位加上这一位后,使得“1”的位数应为偶数(偶校验)或奇数(奇校验),以此来校验数据传送的正确性;
- 停止位:它是一个字符数据的结束标志;
怎么发送一字节数据,比如‘A‘?
‘A’的ASCII值是0x41,二进制就是01000001,怎样把这8位数据发送给PC机呢?
- 双方约定好波特率(每一位占据的时间);
- 规定传输协议
- 原来是高电平,ARM拉低电平,保持1bit时间;
- PC在低电平开始处计时;
- ARM根据数据依次驱动TxD的电平,同时PC依次读取RxD引脚电平,获得数据;
前面图中提及到了逻辑电平,也就是说代表信号1的引脚电平是人为规定的。
(1) 如图是TTL/CMOS逻辑电平下,传输‘A’时的波形:
在xV至5V之间,就认为是逻辑1,在0V至yV之间就为逻辑0。
(2) 如图是RS-232逻辑电平下,传输‘A’时的波形:
在-12V至-3V之间,就认为是逻辑1,在+3V至+12V之间就为逻辑0。
RS-232的电平比TTL/CMOS高,能传输更远的距离,在工业上用得比较多。市面上大多数ARM芯片都不止一个串口,一般使用串口0来调试,其它串口来外接模块。
3. 串口电平
ARM芯片上得串口都是TTL电平的,通过板子上或者外接的电平转换芯片,转成RS232接口,连接到电脑的RS232串口上,实现两者的数据传输。
现在的电脑越来越少有RS232串口的接口,当USB是几乎都有的。因此使用USB串口芯片将ARM芯片上的TTL电平转换成USB串口协议,即可通过USB与电脑数据传输。
上面的两种方式,对ARM芯片的编程操作都是一样的。
4. 串口内部结构
ARM芯片是如何发送/接收数据?
如图所示串口结构图:
(1)要发送数据时,CPU控制内存要发送的数据通过FIFO传给UART单位,UART里面的移位器,依次将数据发送出去,在发送完成后产生中断提醒CPU传输完成。
(2)接收数据时,获取接收引脚的电平,逐位放进接收移位器,再放入FIFO,写入内存。在接收完成后产生中断提醒CPU传输完成。
本文来自博客园,作者:BSP-路人甲,转载请注明原文链接:https://www.cnblogs.com/jianhua1992/p/17698142.html,并保留此段声明,否则保留追究法律责任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