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MORY | INTERRUPT | TIMER | 并发与同步 | 进程管理 | 调度 | uboot | DTB | ARMV8 | ATF | Kernel Data Structure | PHY | LINUX2.6 | 驱动合集 | UART子系统 | USB专题 |

linux内核编译中常用的目标(二)

一. 目标 all 或者 空

当在内核源码顶层目录下执行make的时候,编译的默认目标就是all。代码中的注释有对应的解释。

# The all: target is the default when no target is given on the
# command line.
# This allow a user to issue only 'make' to build a kernel including modules
# Defaults to vmlinux, but the arch makefile usually adds further targets
all: vmlinux

二. 目标 vmlinux

linux内核经过编译后会生成一个elf格式的可执行程序,叫vmlinux或vmlinuz,这个就是原始的未经任何处理加工的原版内核elf文件(后面博文会对它进行详细的讲解)。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三. 目标 modules

modules就是编译内核模块的。所以整个内核,可以简单的理解为 vmlinux + modules组成。

四. 目标 Image/zImage/uImage

1.Image和zImage的区别

内核编译(make)之后会生成两个文件,一个Image,一个zImage,其中Image为内核映像文件,而zImage为内核的一种映像压缩文件

2.uImage

uImage又是什么呢?
它是uboot专用的映像文件,它是在zImage之前加上一个长度为64字节的“头”,说明这个内核的版本、加载位置、生成时间、大小等信息;其偏移0x40之后与zImage没区别。

64字节的头结构如下:

typedef struct image_header {
uint32_tih_magic;
uint32_tih_hcrc;
uint32_tih_time;
uint32_tih_size;
uint32_tih_load;
uint32_tih_ep;
uint32_tih_dcrc;

uint8_tih_os;
uint8_tih_arch;
uint8_tih_type;
uint8_tih_comp;
uint8_tih_name[IH_NMLEN];
} image_header_t;

所以,uImage和zImage都是压缩后的内核映像。而uImage是用mkimage工具根据zImage制作而来的。

u-boot里面的mkimage工具来生成uImage(u-boot源码包/tools/mkimage.c )
这里解释一下参数的意义:

-A ==> set architecture to 'arch'
-O ==> set operating system to 'os'
-T ==> set image type to 'type' “kernel或是ramdisk”
-C ==> set compression type 'comp'
-a ==> set load address to 'addr' (hex)
-e ==> set entry point to 'ep' (hex)(内核启动时在此位置查询完整的内核印象)
-n ==> set image name to 'name'
-d==> use image data from 'datafile'
-x ==> set XIP (execute in place,即不进行文件的拷贝,在当前位置执行)

对于ARM linux内核映象用法:

-A arm -------- 架构是arm,可取值参照uboot/common/image.c
-O linux -------- 操作系统是linux,可取值参照uboot/common/image.c
-T kernel -------- 类型是kernel,可取值参照uboot/common/image.c
-C none/bzip/gzip -------- 压缩类型,压缩方式参考uboot/common/image.c
-a 50008000 ---- image的载入地址(hex),通常为0x?00008000
-e 800080xx---- 内核的入口地址(hex),xx为0x40或者0x00
-n linux-xxx --- image的名字,随意
-d namexxx ---- 无头信息的image文件名,制作image的源文件
 uImagexxx ---- 加了头信息之后的image文件名,随意

因为zImage是经过压缩而得到的,所以其自身就有解压缩代码。需要特别说明的是:
-a参数是内核的加载地址,-e参数是入口地址,两者可以一样,也可以不一样,依情况而定:

  • 如果我们没用mkimage对内核进行处理的话,那直接把内核下载到0x50008000(不同开发板不同)再运行就行,内核会自解压运行(不过内核运行需要一个tag来传递参数,而这个tag建议是由BootLoader提供的,在U-Boot下默认是由bootm命令建立的)。
  • 如果使用mkimage生成内核镜像文件的话,会在内核的前头加上了64byte的信息,供建立tag之用。bootm命令会首先判断bootm xxxx 这个指定的地址xxxx是否与-a指定的加载地址相同。
    [1]如果不同的话会从这个地址开始提取出这个64byte的头部,对其进行分析,然后把去掉头部的内核复制到-a指定的load地址中去运行之(此时-e 和-a应保持一致)。
    [2] 如果相同的话那就让其原封不同的放在那,但-e指定的入口地址会推后64byte,以跳过这64byte的头部(此时-e 和-a应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因为uboot要重新搬运内核映像,所以要注意bootm xxxx的地址和-a之间的地址不要导致复制时的覆盖。

mkimage命令举例如下

./mkimage -n 'linux-2.6.38' -A arm -O linux -T kernel -C none -a 0x50008000 -e 0x50008000 -d zImage uImage

./mkimage -n 'linux-2.6.30' -A arm -O linux -T kernel -C none -a 0x50008000 -e 0x50008040 -d zImage uImage

五. 目标 M=drivers/xxx

这个可以看作是modules目标中的子集。比如:

make M=drivers/char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条命令只会去编译mini6410_hello_module这个驱动,而不需要去运行对其他驱动代码的检测。对开发或者后期维护,都节省了相应的编译时间。

六. 目标 xxx.o

这是单独编译某个文件的,当你修改某个文件做开发的时候,你可以先单独编译你修改的文件确保没有语法错误,然后再编译内核或者是模块。

比如在/drivers/char目录中,更改了mem.o文件,那么你可以先运行

make M=drivers/char/mem.o

来确保单个文件的语法没有错误,然后再去编译整个模块。

七. 目标 xxx.s

这个作用是生成了指定文件的汇编代码。
make M=drivers/char/mem.s

这种编译会出生成c文件对应的汇编语言的文件。对于某些棘手问题,会很有用。但是通常内核出问题后,我还是习惯对vmlinux进行反汇编。

八. 目标 help

最后的最后,kbuild中提供了一个help的目标。当你不确定如何使用或者想知道还有哪些目标可以用那就执行
make help

你就可以知道都还有哪些用法了。

posted on 2022-11-02 22:23  BSP-路人甲  阅读(308)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