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系列从Java程序员的角度,带大家理解前端Angular框架。
本文重点介绍Angular的开发、编译工具:npm, yarn, Angular CLI,它们就像Java在中的Maven,同时顺便介绍一些Angular的概念。学习之后,希望你能够在自己的环境下练习、探索、编写出自己的第一个基于Angular的Web应用。
在开始介绍之前,先了解下一些背景知识,理解单页应用与传统基于模板的多页应用在Web开发思路的不同。
什么是单页应用(Single Page Application,SPA)
单页应用是Web前端发展的主流趋势。
服务端渲染
传统的Web前端是多页应用的,客户端浏览器向服务器提交请求,服务端通过处理HTML模板(如PHP,ASP,JSP等),生成HTML文本返回给浏览器,浏览器重新渲染并且展示。HTML完全有后端决定,因此称为“服务端渲染”。客户端每次拿到都是一个HTML页面,这样一个Web应用就有很多页面,因此叫多页应用。
服务器 ----(html页面)---> 浏览器
由于浏览器每次都要解析整个HTML并渲染,因此效率较低,每次即使更新一个数据也要在网络上传输整个HTML文本,占用更多的带宽。
客户端渲染
不同于传统多页应用,在SPA应用中,客户端浏览器向服务器提交请求,服务端返回数据(通常是json格式)给浏览器,浏览器中的js更新相应部分的DOM,从而更新展示。渲染的过程是在客户端浏览器完成的。
服务器 ----(json数据)---> 浏览器
优点:
局部刷新。无需每次都进行完整页面请求。
天然的前后端分离。后端不再有渲染展示逻辑,只要专注业务逻辑并能够向前端提供数据;而前端只关注如何展示数据、处理用户交互,提高用户体验。这很像C/S架构,富客户端,只不过客户端是浏览器中的js脚本。
计算量转移。原本需要后端渲染的任务转移给了前端,减轻了服务器的压力。
缺点:
首次打开较慢。由于是富客户端(js脚本),当客户端首次打开网页,需要先下载一堆js和css后才能看到页面。对于这一点,SPA也有应对方案,比如可以(1)分拆打包(把js拆成多个包,首屏用到的先传);(2)先传个友好的加载页面;(3)同构(第一次加载是采用后端渲染,以后用前端渲染)。
不方便搜索引擎。传统的搜索引擎会从HTML中抓取数据,导致前端渲染的页面无法被抓取。不过这一点,随着SPA的流行,Google爬虫也可以像浏览器一样理解js脚本了。
流行的SPA框架
流行的SPA框架有React, Vue, Angular。本文基于Angular 2/4/5+(不是Angular 1.x或AngularJS)。
node.js
就像Java开发需要JDK,Angular开发需要node.js。Java编译出来的字节码需要Java虚拟机JRE执行,而如果想在浏览器以外执行JavaScript代码,也需要类似的虚拟机平台,也就是node.js。
类似JDK,node.js下载之后也不需要安装,只要加到PATH路径下即可。这里需要node.js是因为很多前端开发工具是有JavaScript写成的,如npm,它们需要node.js这个虚拟机。
项目依赖管理工具
像Java中的maven,开发Angular可以使用npm或者yarn。其中npm是node.js自带的,可以直接使用。
另外,npm还有maven不具备的能力,它可以从网上下载并安装软件,类似于Linux中的yum。比如,yarn可以通过npm下载安装:
npm install --global yarn
npm作为项目依赖管理有个缺点,它没有本地仓库,对同一个依赖,不管其他项目是否已经下载过,只要这个项目没有,它都从网上下载。下载后存在每个项目下的node_modules/路径下。相比,maven有本地仓库,对同一个依赖只会下载一次,存在~/.m2/repository/下。
与npm不同的是,yarn无需互联网连接就能安装本地缓存的依赖项,它提供了离线模式。只要其他项目已经下载过,就不会上网下载,但依然会拷贝到项目下的node_modules/路径。另外,yarn的运行速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整个安装时间也变得更少。所以推荐使用yarn管理项目依赖。
仓库
maven有中央仓库,也可以创建私服;npm,yarn同样都有,可以配置:
npm config set registry http://registry.npmjs.org/
yarn config set registry https://registry.yarnpkg.com/
科学上网
国内用户可以通过淘宝镜像提高下载速度:
npm config set registry https://registry.npm.taobao.org
yarn config set registry https://registry.npm.taobao.org
代理
如果上网需要代理的话,可以在~/.bashrc加入如下内容:
###################### # User Variables (Edit These!) ###################### username="myusername" password="mypassword" proxy="mycompany:8080" ###################### # Environement Variables # (npm does use these variables, and they are vital to lots of applications) ###################### export HTTPS_PROXY="http://$username:$password@$proxy" export HTTP_PROXY="http://$username:$password@$proxy" export http_proxy="http://$username:$password@$proxy" export https_proxy="http://$username:$password@$proxy" export all_proxy="http://$username:$password@$proxy" export ftp_proxy="http://$username:$password@$proxy" export dns_proxy="http://$username:$password@$proxy" export rsync_proxy="http://$username:$password@$proxy" export no_proxy="127.0.0.10/8, localhost, 10.0.0.0/8, 172.16.0.0/12, 192.168.0.0/16" ###################### # npm Settings ###################### npm config set registry http://registry.npmjs.org/ npm config set proxy "http://$username:$password@$proxy" npm config set https-proxy "http://$username:$password@$proxy" npm config set strict-ssl false echo "registry=http://registry.npmjs.org/" > ~/.npmrc echo "proxy=http://$username:$password@$proxy" >> ~/.npmrc echo "strict-ssl=false" >> ~/.npmrc echo "http-proxy=http://$username:$password@$proxy" >> ~/.npmrc echo "http_proxy=http://$username:$password@$proxy" >> ~/.npmrc echo "https_proxy=http://$username:$password@$proxy" >> ~/.npmrc echo "https-proxy=http://$username:$password@$proxy" >> ~/.npmrc ###################### # yarn Settings ###################### yarn config set registry https://registry.yarnpkg.com/ yarn config set proxy "http://$username:$password@$proxy" yarn config set https-proxy "http://$username:$password@$proxy" yarn config set strict-ssl false
脚手架
脚手架可以简化开发,创建工程框架。比如maven可以使用archetype:generate来创建基于maven约定的java工程。
脚手架创建的项目,一般包含以下内容:
1. 编译脚本、依赖定义
2. 源代码路径及样例
3. 单元测试路径及样例
4. 资源路径
5. 环境配置(开发环境、生产环境、测试环境)
6. 编译目标路径(编译后生成)
Angular脚手架
Angular CLI是Angular官方提供的命令行工具,可以帮助我们创建项目、编译、测试、运行,就像Java界的Maven,另外还可以创建组件、管道、指令、服务、模块、类、接口、枚举。。。
可以用npm安装Angular CLI:
npm install --global @angular/cli
创建Angular项目:
ng new <project_name>
脚手架会帮我们创建以下文件:
|-- package.json # 编译脚本、依赖包管理,类似maven的pom.xml。 |-- src # 原代码,类似maven的src/main/java | |-- app # 该应用的模块路径,angular支持模块化! | | |-- app.component.css # 组件样式(作用域只在该组件内部有效) | | |-- app.component.html # 组件模板(视图) | | |-- app.component.spec.ts # 组件单元测试 | | |-- app.component.ts # 组件控制代码(控制器) | | |-- app.module.ts # 模块管理代码 | |-- assets # 资源文件夹,类似maven的src/main/resources | |-- environments | | |-- environment.prod.ts # 生产环境配置 | | `-- environment.ts # 开发环境配置 | |-- favicon.ico # 网页的图标 | |-- index.html # 网页的HTML,使用根组件(一般无需修改) | |-- main.ts # 入口代码,引导根模块(一般无需修改) | |-- styles.css # 全局样式 | |-- test.ts # 单元测试入口(一般无需修改) | |-- ... |-- tsconfig.json # typescript配置,比如开发使用的ES版本,编译生成的目标ES版本(默认是ES5,即目前广泛的javascript,一般无需修改) |-- tslint.json # typescript的语法规则,方便IDE检查(一般无需修改) |-- node_modules # 项目的依赖包仓库,相当于maven的本地仓库 |-- dist # 编译时才生成的目标文件夹(拷贝里面内容到Web服务器即可使用),相当于maven工程下的target目录 |-- .gitignore # git ignore(一般无需修改,node_modules和dist以默认排除) ...
依赖管理
当我们需要更新项目依赖时,可以修改package.json文件,然后运行yarn install。它会解析package.json并下载还没有的依赖。这种方式跟maven完全一样。
添加/删除依赖
还可以用命令行来添加/删除依赖:
yarn add/remove <package_name>[@<version>] [--dev/-D]
[]表示可选的,不写为最新版本。命令执行后会自动更新package.json文件。--dev或-D表示包只是开发时候需要,最终产品打包是不包含的,类似与Maven中的provided scope。
开发阶段:运行
对于前后端分离的应用,前端开发与后端独立开,前端应用在没有启动后端服务器的情况下也应该能够运行。
Angular CLI提供支持,如下:
ng serve [--host 0.0.0.0] [--port 4200]
[]表示可选的,不写端口号默认为4200。打开浏览器,输入localhost:4200可以看到你开发的网页。
代码更新检测
代码文件更新不需要重启服务,当文件内容变化时,网页会自动刷新,开发者可以看到更新后的页面。
Mock 后端服务
在后端服务还没有准备好之前,当前端需要向后端服务发出请求(GET/POST/PUT/DELETE),让后端更新数据,并且返回给前端时,可以造个假的。
可以安装一个json-server,
npm install --global json-server
写个json文件,把假数据填上去。启动json服务:
json-server <your_mock_data.json> [--port 3000]
就可以作为服务器接受客户端的RESTful请求(GET/POST/PUT/DELETE)了。
单元测试
像mvn test,Angular CLI可以一键运行所有单元测试:
ng test
编译成目标文件
像mvn compile,Angular CLI可以一键运行编译导出目标文件(默认为ES5,即传统的javascript):
ng build [-prod]
可选参数-prod表示生产环境,输出目标会小很多。输出目标为dist文件夹:
$ ls -l dist total 413 -rw-r--r-- 1 weliu 1049089 3293 Jan 15 08:50 3rdpartylicenses.txt -rw-r--r-- 1 weliu 1049089 5430 Jan 15 08:50 favicon.ico -rw-r--r-- 1 weliu 1049089 597 Jan 15 08:50 index.html -rw-r--r-- 1 weliu 1049089 1445 Jan 15 08:50 inline.08a75f8119356113a22d.bundle.js -rw-r--r-- 1 weliu 1049089 341557 Jan 15 08:50 main.e25b64f979f240da775b.bundle.js -rw-r--r-- 1 weliu 1049089 61268 Jan 15 08:50 polyfills.65fe1626e31e03d17f8e.bundle.js -rw-r--r-- 1 weliu 1049089 0 Jan 15 08:50 styles.d41d8cd98f00b204e980.bundle.css
不如maven compile的地方,是ng build就只做编译,在编译前也不会先去下载未缓存的依赖包,因此完整的编译前需要手动调用yarn install。
部署
将编译生成的dist文件夹中的所有文件放在Web服务器即可。
也可以与服务端代码一起编译,打成一个包,方便部署。
与Java后端一起部署(使用Maven)
对于使用Spring Boot的后端Java代码,只提供RESTful的数据服务,可以打包成一个独立可执行的jar/war包:
$ cd back-end $ mvn clean package ... BUILD SUCCESS ... $ ls target/ ... my-web-server.war
目前这个war包还只是一个提供RESTful的数据服务器,还没有网页界面。
可以写个脚本把前端编译后dist中的内容,通过jar命令打包进上面的war包(或者jar包),脚本很简单,如下:
$ cat add_to_war.sh cd dist/ jar uf ../../back-end/target/my-web-server.war *
这样就war包就带有网页界面了,可以放在Tomcat服务器下部署,或者直接启动(Spring Boot默认会内嵌Tomcat服务器):
java -jar back-end/target/my-web-server.war
以上过程,可以写一个总的编译脚本build.sh,一键编译整个前后端应用:
# build back-end by maven or gradle cd back-end mvn clean package # or: gradle clean build # build back-end by yarn and Angular CLI cd ../front-end yarn install -prod ng build -prod # add to war by jar command cd dist/ jar uf ../../back-end/target/my-web-server.war *
与Java后端一起部署(使用Gradle)
如果使用Gradle编译打包整个前后端应用,就更简单,因为已经有Gradle插件com.moowork.node直接支持。
在前端Angular项目(比如名为front-end)中,加入build.gradle文件,内容如下:
plugins { id "com.moowork.node" version "0.13" } apply plugin: 'java' // configure gradle-node-plugin node { version = '6.5.0' npmVersion = '3.10.7' // If true, it will download node using above parameters. // If false, it will try to use globally installed node. download = false // true workDir = file("${project.projectDir}/node") } task compileTypeScript(type: NpmTask) { // install the express package only args = ['run-script', "tsc"] } // clean node/node_modules/dist task npmClean(type: Delete, group: 'node') { final def webDir = "${project.projectDir}" //delete "${webDir}/node" //delete "${webDir}/node_modules" delete "${webDir}/dist" } clean.dependsOn(npmClean) task npmStart(type: NpmTask) { args = ['start'] group = "node" dependsOn("npmInstall") } task npmBuild(type: NpmTask) { args = ['run', 'build'] group = "node" dependsOn("npmInstall") } jar { dependsOn("npmBuild") from(fileTree("dist")) { into "META-INF/resources" } }
在前端Angular项目的根目录中直接执行:
gradle build
就可以编译、打包,在Gradle约定的输出目录build/libs/下生成目标jar文件,包含所有Web资源。
front-end | build | |-- libs | | |-- front-end-0.0.1.jar
在后端Java项目back-end中的build.gradle中加入对前端Angular项目的依赖即可。
dependencies { compile project(":front-end") ...
为了一键编译、打包整个前后端工程,可以在前后端项目的父目录中加入build.gradle:
在此根目录中,可以一键直接执行:
gradle build
这样编译、打包整个前后端工程,在后端项目中生成最终包含Web资源的文件:
my-web-product
| back-end
| | build
| | |-- libs
| | | |-- my-web-product-0.0.1.war
可以看到,就像maven或gradle一样,Angular CLI可以帮我们创建脚手架、编译、测试、运行,但她的能力可远不只这些,在开发过程中依然是个好助理,比如可以帮我们创建:组件、服务、管道、指令、模块等等。
组件
组件是一个独立的、可复用的、可组合的UI控件,网页界面就是一系列组件的有机结合。
组件由组件名、视图、控制器组成。
组件相当于面向对象中的“类”,组件实例相当于“对象”。在Angular中,组件就是一个装饰了@Component注解的类。
脚手架创建组件
下面语句创建一个名为hello的组件(同时自动将组件注册到模块app.module.ts中,这样同模块的其它组件才可以使用):
ng g[enerate] c[omponent] hello [--inline-template] [--inline-style] [--spec false]
1
[]为可选,默认情况下生成下面几个文件:
src
| app
| |-- hello
| | |-- hello.component.css # 组件样式(作用域只在该组件内部有效)
| | |-- hello.component.html # 组件模板(视图)
| | |-- hello.component.spec.ts # 组件单元测试
| | |-- hello.component.ts # 组件控制代码(控制器)
嫌文件太多,也可以把HTML模板和CSS都内联进TypeScript,并且不创建单元测试:
src
| app
| |-- hello
| | |-- hello.component.ts # 组件全部代码:控制器、视图、样式
内联了模板、CSS的文件hello.component.ts长这个样子:
import { Component, OnInit } from '@angular/core';
@Component({
selector: 'app-hello', // 组件选择器(组件名)
template: ` // 组件模板(视图)
<p>
hello works!
</p>
`,
styles: [] // 样式CSS(作用域只在该组件内部有效)
})
export class HelloComponent implements OnInit { // 组件控制代码(控制器)
constructor() { }
ngOnInit() {
}
}
可以在模块内其它组件HTML模板中使用该组件:
<app-hello></app-hello>
1
服务
前端与后端交互的代码逻辑,在Angular中一般设计成一个服务。服务是一个可以依赖注入的(非常像Spring),容器管理的类。
Angular CLI可以帮我们生成一个服务的代码,下面的命令在src/app/services/目录下创建一个名为job的服务(同时自动将组件注册到模块app.module.ts中,这样同模块的其它组件才可以使用):
ng g[enerate] s[ervice] services/job [--spec false]
1
创建的文件为:src/app/services/job.service.ts。添加代码后可以与后端进行交互(GET/POST/PUT/DELETE)。
import { Injectable } from '@angular/core';
import { Headers, Http } from '@angular/http';
import { Observable } from 'rxjs/Observable';
import { Server } from '../model/server';
import { JobDetail } from '../model/job.detail';
@Injectable()
export class JobService {
private readonly headers = new Headers({
'Content-Type': 'application/json'
});
constructor(private http: Http) {}
jobs(host: string, port: number): Observable<JobDetail[]> {
return this.get('jobs', {
host: host,
port: port
});
}
runJob(job: string[], servers: Server[]) {
if (job.length === 0 || servers.length === 0) {
return;
}
const serverHostPorts = servers.map(server => `${server.host}:${server.port}`);
console.log(`run job ${job} on servers ${serverHostPorts}`);
this.post('run', {
job: job,
hostPorts: serverHostPorts
}).subscribe();
}
private get(action: string, params: any = {}): Observable<any> {
return this.http.get(`api/${action}`, {
headers: this.headers,
params: params
})
.map(res => res.json());
}
private post(action: string, data: any = {}, params: any = {}): Observable<any> {
return this.http.post(`api/${action}`, data, {
headers: this.headers,
params: params
});
}
虽然Angular CLI都会给服务类修饰@Injectable注解,但并不是服务的标识,也不是必要的。它的作用是让Angular框架能够向该类注入其它服务,比如构造函数中Http服务就是由Angular框架通过依赖注入进来的。这种机制与Spring非常相似。
Angular是基于rxjs的,操作http会得到一个可观察对象Observerable<any>,异步编程、事件处理都非常简单。熟悉RxJava的同学觉得非常亲切。
Angular是一个类似于Spring的框架,其容器管理服务和组件,所有服务都是可以依赖注入的(只提供构造器注入,这也是不可变成员变量的最佳实践)。所有,在组件或其它服务中使用服务就非常简单,只要在构造函数把服务传进来即可,下面演示了servers组件使用上面定义的job服务:
@Component({
selector: 'app-servers',
templateUrl: './servers.component.html',
styleUrls: ['./servers.component.css']
})
export class ServersComponent {
jobs: JobDetail[] = [];
constructor(private jobService: JobService) {
jobService.jobs().subscribe(jobs => this.jobs = jobs);
}
下面演示rxjs的好处,比如我们想每隔5秒,异步地去服务器请求数据,拿到后刷新jobs控件,一句话搞定:
constructor(private jobService: JobService) {
Observable.interval(5000).subscribe(evt =>
jobService.jobs().subscribe(jobs => this.jobs = jobs));
}
管道
先看个例子来理解管道,比如我们在控制器typescript文件中有一个成员变量(字符串数组类型):
command: string[] = ['java', '-jar', 'hello.jar'];
1
在视图html模板中显示:
<div>
{{ command }}
</div>
会看到显示的内容是:
java, -jar, hello.jar
这是string[]类型的toString()方法输出的,但逗号很不好看,希望它输出是这样的:
java -jar hello.jar
有两种办法,第一种是直接在html中({{ }}里面可以是一个表达式):
<div>
{{ command.join(' ') }}
</div>
第二种办法可以创建一个名叫join的管道,类型Linux管道一样使用:
<div>
{{ command | join: ' ') }}
</div>
Angular CLI有创建管道的方法,下面的命令在src/app/pipes目录下创建了一个叫join的管道(同时自动将组件注册到模块app.module.ts中,这样同模块的其它组件才可以使用):
ng g[enerate] p[ipe] pipes/join [--spec false]
1
由注解@Pipe修饰的类称为管道类,在生成的src/app/pipes/join.pipe.ts中,我们在加入transform方法中加入join的逻辑。
import { Pipe, PipeTransform } from '@angular/core';
@Pipe({
name: 'join' // 管道的名字以供HTML模板使用
})
export class JoinPipe implements PipeTransform {
transform(input: any, character: string = ''): string {
if (!Array.isArray(input)) {
return input;
}
return input.join(character);
}
}
内置管道
当然,Angular提供的内置管道非常好用,看下面的代码:
class Server {
host: string;
port: number;
toString(): string { // 作用完全等同Java的toString方法
return `${host}:${port}`; // 与Kotlin一样也支持模板字符串语法
}
}
myServer: Server = { // 用json直接赋值,比Java方便不少吧
host: "127.0.0.1", // 如果变量名或者赋值类型的值写错了,类型系统会提示出错
port: 8080
}
HTML模板:
<div>{{ myServer }}</div>
1
显示结果为:
127.0.0.1:8080
1
如果想要把下面的对象myServer按照json格式打印出来,可以用json管道:
<div>{{ myServer | json }}</div>
显示结果为:
{
"host": "127.0.0.1",
"port": 8080
}
如果上面的json是服务端发送过来的,那么结果是一个rxjs可观察对象Observable<Server>,
myServer$: Observable<Server> = http.get('api/server').map(res => res.json());
Observable类型的变量名以$结尾,是Angular的一种编程习惯,因为rxjs使用频率太高,这是为了区分普通对象和可观察对象。
可以不需要在代码中手动订阅,也不需要考虑什么时候去解除订阅,在HTML模板中用async管道,
<div>{{ myServer$ | async }}</div>
当可观察对象有新值(onNext)时会在网页中更新,显示结果为:
127.0.0.1:8080
就像Linux中的管道一样,Angular的管道也可以级联,上面的结果很容易以json格式显示出来:
<div>{{ myServer$ | async | json }}</div>
显示结果为:
{
"host": "127.0.0.1",
"port": 8080
模块
可以看到,Angular CLI可以帮我们创建组件、服务、管道、指令等,非常方便,它们都有共同的特点,就是都会更改模块定义文件(app.module.ts)。
那么,什么是模块?
类似于Java 9或OSGi的模块化,Angular应用天生就是模块化,概念都是差不多的。模块,就是在类和包之上在做封装,通常把协同完成某个功能的一组组件、服务作为一个整体,就是一个模块。打个比方,如果把模块想象成一个班级,那么组件、服务就是班上的同学。
模块具有封装性和隔离性,模块外部无法访问模块内部的组件、服务,除非导入该模块。这一点,用过OSGi或Eclipse RCP很熟悉,一个模块相对于一个Eclipse插件。如果想在一个插件中使用另一个插件的类,常用的做法是在插件声明文件MANIFEST.MF中声明为Require-Bundle(当然Eclipse不只这一种方法,比如还可以动态导入、或只import包名让OSGi容器自动去匹配插件,目前Angular模块化还做不到这一点)。
Angular CLI脚手架创建的src/app/app.module.ts,定义了一个由注解@NgModule装饰的类(模块类),用于管理该模块。这个文件就好比Eclipse插件中的MANIFEST.MF。一个模块类的代码如下:
import { BrowserModule } from '@angular/platform-browser';
@NgModule({ // 模块类的标识由该注解决定
declarations: [ // 声明组件、管道、指令,类型由具体类的注解来区分,用Angular CLI创建时会自动填入
AppComponent, MyPipe, MyDirective ...
],
imports: [ // imports指定要导入的模块,这样才可以使用其它模块内的组件、指令、管道、服务
BrowserModule, ...
],
providers: [ // 声明服务,只有声明的服务才会被`Angular`框架创建出来,才能注入到其它服务或组件
MyService, ... // 用Angular CLI创建时会自动填入
],
bootstrap: [AppComponent] // 引导组件
})
export class AppModule { } // 模块类定义
15
一个Angular应用中可以有多个模块,用Angular CLI可以很容易创建一个模块:
ng g module your-new-module-name
1
Angular CLI创建TypeScript类
创建普通类:
ng g class my-new-class
1
创建接口:
ng g interface my-new-interface
1
创建枚举:
ng g enum my-new-enum
1
IDE
免费版本推荐使用微软的Visual Studio Code (VSCode), 很好用,但有条件一定要买付费的IDE:JetBrain的WebStorm。原因就跟Java IDE的选择一样,要免费的Eclipse,还是商业使用需付费的IntelliJ IDEA,看你或你的公司是不是土豪。
笔者是穷屌丝,使用VSCode,编写Angular代码,推荐安装下面的插件:
Angular 5 Snippets:Angular开发必备,这里我使用的是Angular 5。
TSLint:TypeScript基于最佳实践的编程规范检测插件(类似于Java的CheckStyle),以红线实时提示你的不规范代码。
TypeScript Importer:在编写TypeScript代码时,当你使用一个新的类,自动插入import语句。
Typescript类型系统非常好的地方是IDE的提示非常好,比如能提示出类有哪些方法、哪些属性,再加上语法和方法与Java太像,使用起来非常自然、亲切。
总结
读到这里,相信你已经有了Angular的开发环境,并且对一些Angular的概念有了初步理解,能够与服务端一起编译并部署到Web服务器上。
也许你会问我,有那么多Web前端框架,为什么偏爱Angular?
选择Angular的原因
笔者作为一个Java背景的软件开发人员,选择Angular的原因有:
使用TypeScript编程
TypeScript,其实并不是一种新语言,她仍然还是JavaScript,是一种带有类型系统的、面向对象版本的JavaScript,是ES6/7/8+的超集:
语法类似Java/Kotlin,很多语言特性、关键字、类方法名都是一样的;
类型系统可以在编译期做检查,避免敲错字;
类型系统可以帮助IDE分析代码,代码跳转、引用分析、出错实时提醒等;
类型系统可以提高代码的可读性、可维护性、类型安全性,调用方法时可以避免传入不期望的类型;
TypeScript是ES6+的超集,是ES6规范的实现,在未来的浏览器很可能直接支持;
TypeScript可以直接编译成ES5运行于旧浏览器,在现有版本的Angular是默认编译目标,无需引入任何编译依赖和配置;
TypeScript与其编译出的ES5 javascript代码是一一对应的,很多时候就是类型擦除,无需额外库,不像Kotlin.js那么重。
拼爹时代,这点还是要考虑的:微软的TypeScript,加上谷歌的Angular,非常看好它的前景。
JavaScript编写的库可以在TypeScript使用,缺乏类型声明部分,社区以提供大量第三方js库的类型定义,一般不需要自己做,当然,想自定义个类型也不难。
如果你是Java程序员,应该会赞成这句话:“TypeScript一点都不难,JavaScript才叫难!”。
当然如果你真的不习惯写类型,那不写也可以,因为TypeScript是ES6+的超集,ES6+的代码在TypeScript完全合法,不过就没有了编译时类型检查,IDE也不会帮你跳转和引用分析,也不会做方法提示,你能接受缺乏类型安全机制的痛苦吗?我不能!
很像Spring Boot框架
Angular框架很像Spring Boot框架(都无需额外配置),有组件、服务、依赖注入、基于注解的配置,容器管理组件、服务的生命周期等特性;
基于rxjs
rxjs可以方便编写异步响应式代码、处理事件总线、大量可组合的操作符、等等(其实就是流行的RxJava的TypeScript版本)。
模块化
模块化对于构建大型复杂的Web系统来说尤为重要。
所以
对于Java、Kotlin等静态强类型语言背景的开发人员来说,Angular学习门槛较低,因为很多特性、概念都太Java了。
而对于JavaScript、Python等动态语言背景的开发人员,入手React, Vue可能更容易,因为它们都是基于ES6的无类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