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学期我们又新加了一门课程——《构建之法》,对于我们又要学习这么一门乏味但又十分重要的课程时。但真正的看了这本书后,我完全沉浸进去了,这是一本难得的好书。
《构建之法》是一本讲软件工程的书,但又不是一本传统的软件工程的书。它是理论和实践的相结合。讲现代理论,同时也讲体现理论的工具。《构建之法》从开发测试、开发人员成长、团队管理一直讲到需求分析、设计以及用户体验等。先让我们知道开发为何物,在脑海有了一个大概的概念和每个人都具有了编码实践的经验后再一步步提到需求分析、设计。循序渐进的引导我们了解什么是软件工程的理论知识又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使我们理解的更透彻。这本书还从我们较为熟悉的编程训练入手,以范例演示基本编码规范,每章节都在不断的总结,用图文并茂的方式提高趣味性和使复杂的问题变得生动化。练习量较大,更偏重实战,每个学生的项目都通过博客实时的上传,老师会观看每个学生的作业并评价,这样能够及时的发现我们的状况,我们还能在博客上和同学老师互相交流学习。
自从我学习构建之法这门课后,以往觉得无聊的知识都变得有趣起来了。之前只是懵懂的知识点,在图片和形象生动的描述下,逐渐变得清晰。对软件工程也有了一个整体的认识,也不会只是学习了一个大概的知识点就搞得焦头烂额。这本书把难点都能够用超级趣味性的语言阐述的清楚明了。还有,这本书让我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创造了一个虚拟的环境,通过人物的对话和活动,把他们的故事融入进入,使软件工程的丰富内容向我们展现出来。这些我们都很熟悉的代表性的人物他们的经历让我很有代入感,也很有兴趣的探究他们的故事。就像我们真的和人物阿超小飞和小李等人物一起成长。这是我学习起来更有激情。
学习了构建之法后,我发觉学习软件开发不在是枯燥的,无聊的事。而是一件愉快,很有意思的过程。我学到了许多的知识,最大的收获就是知道一名合格的软件工程师是怎么样的,要怎么做才能进步。明确了自己前进的方向,也能做出合适的学习计划。我认为这真的是一本好书,值得用心的去品尝它。
对《构建之法》的疑问:
问题一:对于单元测试自动化,什么是单元自动化,要怎么做呢?
问题二:书上介绍了规格说明书的模板,每一步做什么,考虑什么都很详细。现实中具体应该怎么撰写合格的规格说明书?
问题三:团队里的每一个人负责什么。要一起写需求设计吗?还是一部分人负责?有没有具体的例子可以帮助理解呢。
问题四:学习适应TDD的成本会不会比它带来的收益更高呢?
问题五:我们学习了MSF的原则,MSF团队模式和开发模式。如何运用MSF的原则,MSF团队模式和开发模式实现软件的商业价值?
问题六:“代码复审”究竟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只要求在“代码规范”的前提下检测代码呢?
问题七:
为什么软件的开发周期总是预估的2~3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