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管理的最佳方案:卡片盒笔记法

一、资料整理之痛

回顾个人的资料整理史,一直充满坎坷。我尝试了各种各样的资料管理模式。比如早期的网文快捕,可以把网页整体抓下来,可以分类,加标签,可以导出电子书,功能貌似很全面了。但是,当资料累积到一定规模之后,就发现难以为继了。管理、查询都很困难,下载的东西在软件里积灰,很久都不会去看,最后放弃。网文快捕后来发展为为知笔记,几个同类产品,evernote、印象笔记都用过。evernote应该算是最强的,我用它当作自己的资料库,但由于资料积累后变得庞大,最后演化为只保存重要资料。evernote后来因为服务器的问题,改版为印象笔记,但我发现为知笔记更好用一些,所以使用至今。但保持下载资料功能,始终用不起来,原因其实和网文快捕类似,资料一多,就没法用了。

其他的电子资料软件我也试过,记得有个好像叫mybase,只存文字,但也不好用。后来干脆自己编程,本地版本和bs版本的,我都写过,也积累了很多资料。但是,仍然感觉不好用。其实技术问题都好解决,但使用理念问题,一直没有解决。我自己感觉,这几个问题始终困扰我:

1.海量数据的管理问题。所有知识管理的难点都不是在于如何储存,而是在于如何提取。随着,知识和信息积累数量的增加,想要在海量数据库中,访问并找到特定信息就会变得越来越难。这种难,是随着资料数量增加而指数级增加的。市面上常见的知识管理方法,都不能有效处理1000条以上的信息提取。这种难,也不是能通过搜索、双链、可视化知识图谱就能解决的。数量一旦累积到一定程度后,我发现就会陷入到茫然状态。大部分人都是不定期清空笔记重新来过,周而复始直到放弃。

2.数据资料的使用问题。下载的数据,最终目的,还是要为我们的写作提供思路或数据支撑。我自己幻想的最佳状态,是我想写啥时,几个关键词一输,相关的内容如同搜索引擎一样,按照关联程度就自动列出来。但这个几乎不可能,我也用过一些号称秒级全文搜索的工具,比如DocFetcher,把各种资料都索引后,一键可以完成检索。但用起来和期望值相去甚远,因为查出来的内容,并不见得有用,还得逐条去读,看看能否用上。这种模式,把选择、比较、阅读这些环节仍然放到写作阶段,工作量并没有降低。此外,我也试过浏览、查询、标签过滤、访问频率、自然语言处理、大模型等各种思路,都不太好用。

二、卢曼卡片法

直到最近读《卡片笔记写作法》,算是让我打开了思路。德国社会学家卢曼发明的卡片盒笔记法,通过40多年,积累了9万张卡片,完成了50本专著和600篇论文。

卢曼的卡片笔记法并不玄妙,和以前的管理思路相比,主要的区别,他将卡片分为文献卡片和永久卡片。我理解,这样就将繁杂的笔记内容和我们关注的信息隔离开了。永久卡片就是我们的目标框架,提供了“确定性”,我们能通过确定的路径,通过确定的词,找到确定的信息,而不是依靠自己的记忆和检索时的运气。永久卡片通过链接指向文献卡片,文献卡片肯定会纷繁复杂、浩瀚如海,但我们不用每次都在大海里去打捞了,我们可以顺着我们的需求去发现。

文献卡片用来记录摘录内容。笔记内容繁多,都放在文献笔记中。卡曼强调文献笔记并不需要原文,只需有描述和引用链接即可。这样,无论是什么内容,书籍的、文章的、多媒体的,都可以标准化为一张卡片。

文献卡 Zettel 17,1b9,2

翻译:

17,1b9,2 同样Landgrebe在《Symphilosophein》第278页表示,情境可被理解为人类行为的视域。

在第305页也有类似的表述:“成为人类意味着始终处于一种情境中,理解自己的处境。这是作为一个有目标意识的个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情境不是客观可确定事实的总和,而始终是一种‘情境为……’,即事实被理解的方式。因此,自我理解不仅界定了知识的范围,还界定了指导行动的价值观和规范的范围,尽管这并不总是被明确意识到。”

然而,将情境与视域简单等同起来相当困难;请参阅17,1b9e。特别是,这难以与情境作为自身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论点相协调,而视域概念恰恰强调了始终预设的重要性。

Luhmann, Niklas (1952-1960): ZK I Zettel 17,1b9,2 (undatiert). Bielefeld: Niklas-Luhmann-Archiv, [niklas-luhmann-archiv.de/bestand/zettelkasten/zettel/ZK_1_NB_17-1b9-2_V]

永久卡片按照主题分类,概括内容并链接到文献卡片。

图1 主卡 Zettel 17,1b9(参考译文见后)此图片由比勒费尔德大学(Bielefeld University)许可使用

翻译:

17,1b9理解情境这一概念最好的方法是从视域开始。1.情境是为可能行动而设计的视域。2.当然,这需要扩展胡塞尔的视域概念,因为胡塞尔没有从一般的世界存在出发,而是把所有世界的行为都建立在感官的特殊性上,并认为这是合理的,这导致了其所描述的视域中的认知行为在结构上高于实践行为而处于首要地位,这必须纠正。- 另见 Landgrebe,第 106 页 要求和判断,第 66f 页。见 7,7ea

Luhmann, Niklas (1952-1960): ZK I Zettel 17,1b9 (undatiert). Bielefeld: Niklas-Luhmann-Archiv, [niklas-luhmann-archiv.de/bestand/zettelkasten/zettel/ZK_1_NB_17-1b9_V]

永久卡片的组织,按照主题来组织,往下的内容,按照层级方式组织。卢曼主要通过编码来实现,程序员看这个东西,应该毫无波澜吧。

卡片盒的优点,是以输出而非整理为目的。不是为了记录“我看过什么什么”,而是“我关注的内容框架体系下,刚才我看的东西可以纳入其中”。这样整理形成卡片的过程,就伴随着资料的选择、摘要、融合等过程。

比如,我在整理《马斯克传》的笔记时,看到这么一句:

唯一要遵守的规则就是物理学定律能推导出来的规则,其他一切都只是建议。

而在海因里希《时间足够你去爱》的笔记里,也有这么一句:

不能用数字表达的就不是科学,是观点。

这两句,就可以合到一个文献笔记中了。

三、我的初步实践

看完书,在网上学习了一下,就迫不及待的投入实践,网上推荐的工具,感觉过于复杂,老规矩还是自己造轮子,好在都是文字操作基本无压力。

第一步:正常阅读,正常笔记。我习惯用电子书阅读如NeatReader,看完一本书,就有了几十上百条划过线的笔记了。阅读的时候,不用太考虑卡片盒笔记法,否则就会打断阅读的过程,中断思路。

image

第二步:看完书之后,抽出时间,把笔记过一遍,这时就可以按照自己的主题框架,衡量是否值得留下来,如果有价值,就写一条描述性的短句概括一下。因为都是电子资料,可以很容易把原文和出处当作附件。这个笔记是文献笔记,存下就行。

image

第三步:创建一条永久笔记,永久笔记必须在主题框架下创建。同时还可以考虑和其他文献的融合。通过双链链接起来。永久笔记就需要向卡曼那样,考虑排序、层级了。目前我暂时没有加入层级功能,等积累到那个程度时,再加不迟。

image

至于其他的,比如很多人探讨的编码规则,我认为实际并不重要。卢曼因为是纯手工,所以需要解决层级和未来添删修改的问题,这个对程序来说,是最简单的事情。


推荐资料:

卢曼究竟如何写卡片:主卡、文献卡与关键词表卡|卡片法总纲3

卡片盒笔记法:高效学习的秘密武器

posted @ 2024-08-24 17:15  jetz  阅读(40)  评论(1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