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谢组学】1.代谢组学简介

基本概念

代谢物:所有分子量小于1500Da的小分子物质,包括糖类、核苷、有机酸、酮类化合物、多肽、氨基酸、有机胺类、醛类化合物、脂质、萜类、类固醇、生物碱、小分子药物等等。

代谢组:一个细胞、组织、器官中所有代谢物的集合。

代谢组学:利用高通量的技术来鉴定和定量一个细胞、组织或器官中所有小分子或代谢物的生命科学研究。

代谢组学分类与应用

非靶向代谢组学 靶向代谢组学
研究目的 无偏向性的对所有小分子代谢物同时进行检测分析 对指定列表的代谢产物的分子,特别针对一种或几种途径的代谢产物
优点 无偏向性,高通量,样本无序特出处理且一次进样分析 灵敏度高,完全定量,可得到样本中代谢物的浓度
缺点 需要进行复杂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只能获得半定量的结果 需要购买标准品,进行分析方法的开发、验证,研究成本高
分析平台 NMR、LC-MS、GC-MS等 HPLC、GC、LC-MS、GC-MS等
分析技术 灵敏度mol 优势 缺点
核磁共振NMR 10-6 无创检测,样品需求量大;特异性高、分辨率高,能够对代谢物同时完成定性和定量分析 动态范围有限,灵敏度较低,硬件投资较大
液质联用LC-MS 10-15 灵敏度、分辨率高,可以分析不稳定、不易衍生化、难挥发和分子量较大的代谢物 数据库不健全,可鉴定的化合物有限
气质联用GC-MS 10-12 分辨率、选择性好,数据库较多 样品处理过程较为繁琐,难挥发性物种或半挥发性物种需要衍生化后才能进行分析

代谢组学应用:

  • 遗传疾病分析
  • 营养成分分析
  • 临床样品分析
  • 耐药性分析
  • 移植监测
  • 毒理学测试
  • 发酵过程检测
  • 药物分型
  • 水质分析
  • 石油化学品分析

代谢组学研究意义与优势

  • 代谢组的时间响应在所有组学中最快。
  • 代谢组的结果易于理解,容易与表型和功能结合。

代谢组学分析流程

  • 样本收集
  • 数据采集(NMR/LC-MS/GC-MS获取谱图数据)
  • 谱图——峰表(谱图处理得到特征矩阵)
  • 代谢物定性(谱图数据库与数据集峰位置、相关模式、相对强度等特征相匹配)
  • 差异离子筛选(单变量分析、非监督/监督多变量分析、多元分析、分类模型、候选标志物)
  • 功能分析(Pathway分析、富集分析、相关性网络分析(高斯模型和拓扑结构))

代谢组学常见名词

  • m/z
  • TIC:总离子流色谱图(Total ion chromatogram),总离子流随时间变化的图谱。在TIC中,纵坐标表示收集存储离子的电流总强度,横坐标表示离子的生成时间或连续扫描的扫描次数。

PS:TIC是在GC-MS或LC-MS等方法中使用的一种色谱图。质量分析器在可能出现的质荷比范围内以固定时间间隔重复地扫描,检测系统就可连续不断的得到变化着的质谱信号。计算机一边收集存储,一边将每次扫描的离子流求和,获得总离子流。

  • EIC:提取离子色谱图(Extracted Ion Chromatogram),就是从TIC中提取的某个离子的色谱图。

  • 一级质谱/二级质谱图

posted @ 2019-12-29 20:33  生物信息与育种  阅读(799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