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基础到实践,一文带你看懂HashMap
HashMap是面试中经常问到的一个知识点,也是判断一个候选人基础是否扎实的标准之一,因为通过HashMap可以引出很多知识点,比如数据结构(数组、链表、红黑树)、equals和hashcode方法,除此之外还可以引出线程安全的问题,HashMap是我在初学阶段学到的设计的最为巧妙的集合,里面有很多细节以及优化技巧都值得我们深入学习,本文将会涉及到以下问题
- 默认大小、负载因子以及扩容倍数
- 底层数据结构
- 如何处理hash冲突
- 如何计算key的hash值
- 数组长度为什么是2的幂次方
- 查找、插入、扩容过程
- fail-fast机制
如果上面的都能回答出来的话那么这篇文章可能不太适合你,话不多说进入正文。
注意:本文源码都是以JDK1.8版本讲解
数据结构
在 JDK1.8 中,HashMap 是由 数组+链表+红黑树构成(1.7版本是数组+链表)
当一个值中要存储到HashMap中的时候会根据Key的值来计算出他的hash,通过hash值来确认存放到数组中的位置,如果发生hash冲突就以链表的形式存储,当链表过长的话,HashMap会把这个链表转换成红黑树来存储,如图所示:
在看源码之前我们需要先看看一些基本属性
//默认初始容量为16 static final int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 1 << 4; //默认负载因子为0.75 static final float DEFAULT_LOAD_FACTOR = 0.75f; //Hash数组(在resize()中初始化) transient Node<K,V>[] table; //元素个数 transient int size; //容量阈值(元素个数大于等于该值时会自动扩容) int threshold;
table数组里面存放的是Node对象,Node是HashMap的一个内部类,用来表示一个key-value,源码如下:
static class Node<K,V> implements Map.Entry<K,V> { final int hash; final K key; V value; Node<K,V> next; Node(int hash, K key, V value, Node<K,V> next) { this.hash = hash; this.key = key; this.value = value; this.next = next; } public final K getKey() { return key; } public final V getValue() { return value; } public final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key + "=" + value; } public final int hashCode() { return Objects.hashCode(key) ^ Objects.hashCode(value);//^表示相同返回0,不同返回1 //Objects.hashCode(o)————>return o != null ? o.hashCode() : 0; } public final V setValue(V newValue) { V oldValue = value; value = newValue; return oldValue; } public final boolean equals(Object o) { if (o == this) return true; if (o instanceof Map.Entry) { Map.Entry<?,?> e = (Map.Entry<?,?>)o; //Objects.equals(1,b)————> return (a == b) || (a != null && a.equals(b)); if (Objects.equals(key, e.getKey()) && Objects.equals(value, e.getValue())) return true; } return false; } }
总结
- 默认初始容量为16,默认负载因子为0.75
- threshold = 数组长度 * loadFactor,当元素个数大于等于threshold(容量阈值)时,HashMap会进行扩容操作
- table数组中存放指向链表的引用
这里需要注意的一点是table数组并不是在构造方法里面初始化的,它是在resize(扩容)方法里进行初始化的。
这里说句题外话:可能有***钻的面试官会问为什么默认初始容量要设置为16?为什么负载因子要设置为0.75?
我们都知道HashMap数组长度被设计成2的幂次方(下面会讲),那为什么初始容量不设计成4、8或者32....其实这是JDK设计者经过权衡之后得出的一个比较合理的数字,,如果默认容量是8的话,当添加到第6个元素的时候就会触发扩容操作,扩容操作是非常消耗CPU的,32的话如果只添加少量元素则会浪费内存,因此设计成16是比较合适的,负载因子也是同理。
table数组长度永远为2的幂次方
众所周知,HashMap数组长度永远为2的幂次方(指的是table数组的大小),那你有想过为什么吗?
首先我们需要知道HashMap是通过一个名为tableSizeFor的方法来确保HashMap数组长度永远为2的幂次方的,源码如下:
/*找到大于或等于 cap 的最小2的幂,用来做容量阈值*/ static final int tableSizeFor(int cap) { int n = cap - 1; n |= n >>> 1; n |= n >>> 2; n |= n >>> 4; n |= n >>> 8; n |= n >>> 16; return (n < 0) ? 1 : (n >= MAXIMUM_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 n + 1; }
tableSizeFor的功能(不考虑大于最大容量的情况)是返回大于等于输入参数且最近的2的整数次幂的数。比如10,则返回16。
该算法让最高位的1后面的位全变为1。最后再让结果n+1,即得到了2的整数次幂的值了。
让cap-1再赋值给n的目的是另找到的目标值大于或等于原值。例如二进制1000,十进制数值为8。如果不对它减1而直接操作,将得到答案10000,即16。显然不是结果。减1后二进制为111,再进行操作则会得到原来的数值1000,即8。通过一系列位运算大大提高效率。
那在什么地方会用到tableSizeFor方法呢?
答案就是在构造方法里面调用该方法来设置threshold,也就是容量阈值。
这里你可能又会有一个疑问:为什么要设置为threshold呢?
因为在扩容方法里第一次初始化table数组时会将threshold设置数组的长度,后续在讲扩容方法时再介绍。
/*传入初始容量和负载因子*/ public HashMap(int initialCapacity, float loadFactor) { if (initialCapacity < 0)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llegal initial capacity: " +initialCapacity); if (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initialCapacity = MAXIMUM_CAPACITY; if (loadFactor <= 0 || Float.isNaN(loadFactor)) throw new IllegalArgumentException("Illegal load factor: " +loadFactor); this.loadFactor = loadFactor; this.threshold = tableSizeFor(initialCapacity); }
那么为什么要把数组长度设计为2的幂次方呢?
我个人觉得这样设计有以下几个好处:
1、当数组长度为2的幂次方时,可以使用位运算来计算元素在数组中的下标
HashMap是通过index=hash&(table.length-1)这条公式来计算元素在table数组中存放的下标,就是把元素的hash值和数组长度减1的值做一个与运算,即可求出该元素在数组中的下标,这条公式其实等价于hash%length,也就是对数组长度求模取余,只不过只有当数组长度为2的幂次方时,hash&(length-1)才等价于hash%length,使用位运算可以提高效率。
2、 增加hash值的随机性,减少hash冲突
如果 length 为 2 的幂次方,则 length-1 转化为二进制必定是 11111……的形式,这样的话可以使所有位置都能和元素hash值做与运算,如果是如果 length 不是2的次幂,比如length为15,则length-1为14,对应的二进制为1110,在和hash 做与运算时,最后一位永远都为0 ,浪费空间。
扩容
HashMap每次扩容都是建立一个新的table数组,长度和容量阈值都变为原来的两倍,然后把原数组元素重新映射到新数组上,具体步骤如下:
- 首先会判断table数组长度,如果大于0说明已被初始化过,那么按当前table数组长度的2倍进行扩容,阈值也变为原来的2倍
- 若table数组未被初始化过,且threshold(阈值)大于0说明调用了HashMap(initialCapacity, loadFactor)构造方法,那么就把数组大小设为threshold
- 若table数组未被初始化,且threshold为0说明调用HashMap()构造方法,那么就把数组大小设为16,threshold设为16*0.75
- 接着需要判断如果不是第一次初始化,那么扩容之后,要重新计算键值对的位置,并把它们移动到合适的位置上去,如果节点是红黑树类型的话则需要进行红黑树的拆分。
这里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就是在JDK1.8 HashMap扩容阶段重新映射元素时不需要像1.7版本那样重新去一个个计算元素的hash值,而是通过hash & oldCap的值来判断,若为0则索引位置不变,不为0则新索引=原索引+旧数组长度,为什么呢?具体原因如下:因为我们使用的是2次幂的扩展(指长度扩为原来2倍),所以,元素的位置要么是在原位置,要么是在原位置再移动2次幂的位置。因此,我们在扩充HashMap的时候,不需要像JDK1.7的实现那样重新计算hash,只需要看看原来的hash值新增的那个bit是1还是0就好了,是0的话索引没变,是1的话索引变成“原索引+oldCap
这点其实也可以看做长度为2的幂次方的一个好处,也是HashMap 1.7和1.8之间的一个区别,具体源码如下:
/*扩容*/ final Node<K,V>[] resize() { Node<K,V>[] oldTab = table; int oldCap = (oldTab == null) ? 0 : oldTab.length; int oldThr = threshold; int newCap, newThr = 0; //1、若oldCap>0 说明hash数组table已被初始化 if (oldCap > 0) { if (oldCap >= MAXIMUM_CAPACITY) { threshold = Integer.MAX_VALUE; return oldTab; }//按当前table数组长度的2倍进行扩容,阈值也变为原来的2倍 else if ((newCap = oldCap << 1) < MAXIMUM_CAPACITY && old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 newThr = oldThr << 1; }//2、若数组未被初始化,而threshold>0说明调用了HashMap(initialCapacity)和HashMap(initialCapacity, loadFactor)构造器 else if (oldThr > 0) newCap = oldThr;//新容量设为数组阈值 else { //3、若table数组未被初始化,且threshold为0说明调用HashMap()构造方法 newCap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默认为16 newThr = (int)(DEFAULT_LOAD_FACTOR * DEFAULT_INITIAL_CAPACITY);//16*0.75 } //若计算过程中,阈值溢出归零,则按阈值公式重新计算 if (newThr == 0) { float ft = (float)newCap * loadFactor; newThr = (newCap < MAXIMUM_CAPACITY && ft < (float)MAXIMUM_CAPACITY ? (int)ft : Integer.MAX_VALUE); } threshold = newThr; //创建新的hash数组,hash数组的初始化也是在这里完成的 Node<K,V>[] newTab = (Node<K,V>[])new Node[newCap]; table = newTab; //如果旧的hash数组不为空,则遍历旧数组并映射到新的hash数组 if (oldTab != null) { for (int j = 0; j < oldCap; ++j) { Node<K,V> e; if ((e = oldTab[j]) != null) { oldTab[j] = null;//GC if (e.next == null)//如果只链接一个节点,重新计算并放入新数组 newTab[e.hash & (newCap - 1)] = e; //若是红黑树,则需要进行拆分 else if (e instanceof TreeNode) ((TreeNode<K,V>)e).split(this, newTab, j, oldCap); else { //rehash————>重新映射到新数组 Node<K,V> loHead = null, loTail = null; Node<K,V> hiHead = null, hiTail = null; Node<K,V> next; do { next = e.next; /*注意这里使用的是:e.hash & oldCap,若为0则索引位置不变,不为0则新索引=原索引+旧数组长度*/ if ((e.hash & oldCap) == 0) { if (loTail == null) loHead = e; else loTail.next = e; loTail = e; } else { if (hiTail == null) hiHead = e; else hiTail.next = e; hiTail = e; } } while ((e = next) != null); if (loTail != null) { loTail.next = null; newTab[j] = loHead; } if (hiTail != null) { hiTail.next = null; newTab[j + oldCap] = hiHead; } } } } } return newTab; }
在扩容方法里面还涉及到有关红黑树的几个知识点:
链表树化
指的就是把链表转换成红黑树,树化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
- 链表长度大于等于8
- table数组长度大于等于64
为什么table数组容量大于等于64才树化?
因为当table数组容量比较小时,键值对节点 hash 的碰撞率可能会比较高,进而导致链表长度较长。这个时候应该优先扩容,而不是立马树化。
红黑树拆分
拆分就是指扩容后对元素重新映射时,红黑树可能会被拆分成两条链表。
由于篇幅有限,有关红黑树这里就不展开了。
查找
在看源码之前先来简单梳理一下查找流程:
- 首先通过自定义的hash方法计算出key的hash值,求出在数组中的位置
- 判断该位置上是否有节点,若没有则返回null,代表查询不到指定的元素
- 若有则判断该节点是不是要查找的元素,若是则返回该节点
- 若不是则判断节点的类型,如果是红黑树的话,则调用红黑树的方法去查找元素
- 如果是链表类型,则遍历链表调用equals方法去查找元素
HashMap的查找是非常快的,要查找一个元素首先得知道key的hash值,在HashMap中并不是直接通过key的hashcode方法获取哈希值,而是通过内部自定义的hash方法计算哈希值,我们来看看其实现:
static final int hash(Object key) { int h; return (key == null) ? 0 : (h = key.hashCode()) ^ (h >>> 16); }
https://zhuanlan.zhihu.com/p/25834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