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缺陷
软件缺陷满足的规则(满足其一即可):
(1)软件未实现产品说明书要求的功能
(2)软件出现了产品说明书指明不应该出现的错误
(3)软件实现了产品说明书未提到的功能
(4)软件未实现产品说明书虽未明确提及但应该实现的目标
(5)软件难以理解、不易使用、运行缓慢或者-从测试员的角度——最终用户认为不好
缺陷的基本信息
(1)缺陷标题,描述缺陷的标题;
(2)缺陷的严重程度,描述缺陷的严重程度。一般分为“致命”、“严重”、“一般”、“建议”4种;
(3)缺陷的紧急程度,描述缺陷的紧急程度。从1~4,1是优先级最高的等级;
(4)缺陷提交人,缺陷提交人的姓名(邮件地址);
(5)缺陷提交时间;
(6)缺陷所属项目/模块。缺陷所属的项目和模块,最好能较精确地定位至模块
(7)缺陷指定解决人。缺陷指定的解决人,在缺陷“提交”状态为空,在缺陷“分发”状态下由项目经理指定相关开发人员修改;
(8)缺陷指定解决时间。项目经理指定的开发人员修改此缺陷的deadline;
(9)缺陷处理人。最终处理缺陷的处理人;
(10)缺陷处理结果描述。对处理结果的描述,如果对代码进行了修改,要求在此处体现出修改;
(11)缺陷处理时间;
(12)缺陷验证人。对被处理缺陷验证的验证人;
(13)缺陷验证结果描述。对验证结果的描述(通过,不通过);
(14)缺陷验证时间;
缺陷报告的主要内容
(1)问题报告编号:便于管理,赋予唯一的编号,编号规则可根据需求和管理要求指定;
(2)标题:标题用简明的方式传达缺陷的基本信息,做到简短唯一;
(3)报告人:原始作者;
(4)报告日期:首次报告的日期;
(5)程序(或组件)的名称:可分辨的被测试对象;
(6)版本号:测试可能跨越多个版本,提供版本信息方便进行缺陷管理;
(7)配置:发现缺陷的软硬件配置,操作系统类型,处理器,RAM大小,浏览器载入,运行的其他程序等;
(8)缺陷的类型:如代码错误、设计错误、文档不匹配等;
(9)严重性:描述所报告的缺陷的严重性;
(10)优先级:有开发人员或管理人员进行确认,依据修复这个缺陷的重要性而定;
(11)关键词:便于分类查找缺陷报告,可在任何时候添加关键词;
(12)缺陷描述:详细说明发现问题,描述要深入,简明仍是最重要的。
(13)重现步骤:必须是有限的,并且描述的信息足够读者知道正确地执行就可以重现这个缺陷;
(14)结果对比:在执行重现缺陷步骤后,期望发生什么,实际上又发生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