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特的一生》——时间·事件日志,平淡的一生

书摘和感想

 

书摘:{ 如果我们按照费道罗夫的意思去再现柳比歇夫,或者说,使柳比歇夫“复活”,做起来大概比其他任何一个人的“复活”都要容易,都要准确。因为有大量的资料和材料;换句话说,数据很多。他的一生切空间和时间坐标都可以复制,某一天他在什么地方,都干了些什么,看了些什么书,都见到谁了,到哪儿去了。}

[柳比歇夫以翔实的记录,描绘了其一生的轨迹。]

 

时间·事件日志:


书摘:{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七日,分类昆虫学(画两张无名袋蛾的图) —— 三小时十五分。鉴定袋蛾—— 二十分  (1.0)

附加工作:给斯拉瓦定信 —— 二小时四十五分 (0.5)

社会工作:植物保护小组开会 —— 二小时二十五分

休息:给伊戈尔写信 —— 十分;

《乌里扬诺夫期克真理报》—— 十分

列夫托尔泰的《塞瓦斯托波尔纪事》——1小时二十五分

基本工作合计 ——六小时二十分

 

乌里扬诺夫斯克。一九六四年四月八日,分类昆虫学:鉴定袋蛾,结束 —— 二小时二十分。

开始写关于袋蛾的报告 —— 1小时五分 (1.0)

附加工作:给达维陀娃和布里亚赫尔写信,六页 —— 三小时二十分 (0.5)

路途往返 —— 0.5

休息 —— 剃胡子。

《乌里扬诺夫期克真理报》—— 十五分

《消息报》—— 十分

《文学报》—— 十分

阿托尔斯泰的《吸血鬼》,六十六页 —— 1小时三十分

听里姆斯基·柯萨科夫的《沙皇的未婚妻》

基本工作合计 —— 六小时四十五分 }

 

[只有记录,才能分析现状是怎样,才能为下一步做计划。]

 

书摘:{ 幸福的人不看表,反过来说不看表的人是幸福的。但是,柳比歇夫不是由于工作上的关系,不是出于不得己,而是自愿地担当起“看表”的苦差使。}

书摘:{ 多看来经常看表的结果,柳比歇夫肯定形成了一种特殊的时间感。在我们机体深处滴答滴答走关的生物表,在他身上已经成为一种感觉兼和知觉器官。他借助一种内在的注意内,感觉得到时针在表面上移动 —— 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之中,觉得出光阴在冷冰冰地流逝。}

 

书摘:{ 他利用任何所谓的“时间下脚料”:乘电车,坐火车,开会,排队…… 他对“时间下脚料”的利用,考虑得无微不至。出门旅行,他看小部头的书,学习外语。举个例,英语他就是主要利用“时间下脚料”学会的。

如果是长期出差,我就把书打成邮件,寄到一定的地点。带多少书,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决定。}

[柳比歇夫的“时间下脚料”法,就像是零花钱,零存整取。虽然每次不多,但长期积累也是笔可观的数字]

 

书摘:{ 实际上,正如柳比歇夫亲身体验到的,需要高深学识的工作,他一天至多能干七八个小时。他记下工作的起讫时间,误差不超过五分钟。“工作中的任何间歇,我都要刨除。我计算的是纯时间”,柳比歇夫写道。纯时间要比毛时间少得多。所谓毛时间,就是你花在这项工作上的时间。}

 

[时间·事件日志,是以纯时间记录的。]

 

 

计划:

书摘:{ 计划的复杂性在于如何安排一天的时间。他决定,用去的时间应该同他从事的工作相称。也就是说,比方写一篇用独特见解的论文吧,占用的时间既不能太少,也不能太多。

计划就是挑选时间、规定节律,使一切都各得其所。头脑清醒的时候应当钻研数学,累了便看书。应当学会不受周围环境的干扰,用在工作上的三个小时应当是真正做工作的三个小时,不想不相干的事,不听同事的谈话,不听铃声和笑声,也不听收音机……这个方法之所以能够存在,是依靠经常的计算和检查。没有计算的计划是盲目的计划,就象某些研究所那样,光会做计划,却不去操心这计划能不能完成。应当学会计算一切时间。}

 

书摘:{ 除了年度计划,柳比歇夫还把他一生的时间制订成一个个五年计划。每过五年,他把度过的时间和干过的事分析一通,可以说是做个总的鉴定。}

 

书摘:{ 这些总结要用多少时间?这项支出原来也统计过了。每份小结,总结的末尾都注明了它们的代价——多少小时多少分钟。详细的每月小结要耗费一个半到三个小时,总共才这些。再加上制订下个月的计划用一小时,合计是三个小时,而每个月的预算有三百小时,百分之一,至多百分之二。因为每月小结是依据每日的记录,而每日的记录只用几分钟,不会更多。}

 

书摘:{ 柳比歇夫的方法,以它细密的网眼,抓住了变幻无常的、老想溜掉的日常生活,抓住了我们没有察觉到的、损失掉的、不知去向的时间。}

 

 

书摘:{ 每个小时都是生命的一部分。这个小时和那个小时都是平等的,每个小时都要结算。结算也是对计划的总结,一总结马上提出上个月的计划。}

 

书摘:{ 有时候,完不成计划是由于工作精力暂时衰退。完不成计划有外界的原因,但不怎么样,我知道,我的工作有必要做计划。我以为,我所取得的成就,有许多是靠了我的方法。}

 

[计划应当定期作,并检视是否完成。它也是一部分成本。]

 

 

 

分类:

书摘:{

每天有五小时十三分钟搞纯学术工作,天天如此。整整一年没有休假,没有节假日!五个小时的纯工作时间,也就是说,五个小时内没有什么歇一会抽支烟的工夫,没有聊天谈话,没有遛达散步。仔细想想,这可是一个可观的数字。

一连几年的数字结算如下:

一九三七年    一八四零小时

一九三八年    一四零二小时

一九三九年    一三六二小时

一九四零年    一五六零小时

一九四一年    一三四二小时

一九四二年    一四四六小时

一九四三年    一六一二小时

 

是在一九六七年,他可是已经七十七岁了:

俄文书共读五十本    四十八小时

英文书共读二本       五小时

法文书共读三本       二十四小时

德文书共读二本       二十小时

七篇论文付印

 

其它项内,列入没有看完的收留下的尾巴 —— 欠下的债:

达尔文《造物的神殿》                五小时

德尔洛埃尔《物理学中的革命》    十小时

特林格《生物与情报》                十小时

陀布尔让斯基                            二十小时

 

每一份总结都显示了人有多大的潜力,每一份总结都使我们为了人有那么充沛的精力而感到骄傲。

}

 

书摘:{ 柳比歇夫被公认为最高明的分类学家和数学统计专家之一,确实名不虚传。

人要给自己规定这样的制度,只能出之于自己的主动。}

 

 

书摘:{

我们的记忆是靠什么?靠事件。我们的生活是拿事件来做标志的。

 

眼泪无助于消弭痛苦,人要控制自己,越快越好。

 

他创造了他的方法,他通过他的方法证明,如果把一切才能集中用到一个目标上,可以取得多么多的成就。只要连续多年有系统地、深思熟虑地采用他的方法,可以越过天才。他的方法似乎使才能提高了。他的方法是远射程的枪炮,是把所有光线集中到一点的凸透镜,是加强器。这是理智的凯歌。

 

对理智也好,对心灵也好,机械性并不可怕。精神要去害怕科学和唯理主义,那多害臊!如果真是这样,那不该让机械性同精神发生冲突,而该让奴性的精神同崇高的精神交战。从知识和思维活动中得到丰富的精神,会摆脱机械性的控制奴役……

 

一个上了年纪的、仪表端庄的人,突然无视身旁的人,路过水洼去追一个甲壳虫,一个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有婴儿般的纯洁和不顾一切的品质。

 

他的头脑可以称之为一部组装非常出色的机器,专门生产思想、理论和批评。这一部机器能生产问题。这部机器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运转,一丝不苟。这部机器被明确地计划用于最重要的生物学问题,从一九一六年起,连续不断地运转,也就是一连运转了五十六年,不出一点毛病。

}

 

书摘:{  除了时间统计法之外,他还有几条守则:

1.  我不承担必须完成的任务;

2.  我不接受紧急的任务;

3.  一累马上停止工作去休息;

4.  睡得很多,十小时左右

5.  把累人的工作同愉快的工作结合在一起;

}

 

 

书摘:{  善于工作的人,时间总是够用的。不,最好还是用另一种说法:他们的时间要比别人多些。}

[看到网上该书的一篇书评里的一句话“善用时间的人决不会让人看到他疲惫的样子,因为他懂得分配精力的技巧,排布轻重缓急的必要”。]

 

书摘:{ 

我们好像只能使用经过精选的时间。我们记得的只是一生中最精彩的时刻。半小时对我们来说不算时间。我们只承认整段整段的时间,只承认不受客观环境和偶然事件干扰的大段时间。只有在这样的时间里,我们才打算大显身手。短一点的时间,我们马上会借口外界干扰、借口客观条件而认为不适用。啊,不依我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条件,具有充分权力和理由的客观条件真是威力无比!把责任往它们身上互推,那是多么轻而易举啊……

我们没有注意到,这些借口是怎样在削弱和腐蚀我们的灵魂……

}

[有时,我们甚至为了做某些决定或改变,非得挑个特殊的日子,以做为开始。殊不知,那只是自欺欺人而已。]

 

书摘:{ 他要求真正的道德,也就是说,要求一个人能独立地进行自我修养以提高道德水准,要求一个人不是把道德看成是墨守成规,而是一种克制和自我修养的过程。}

 

书摘:{ 一天十足工作五个半小时。一年到头,持之以恒!难道这还不算成就!这可不是那么轻而晚举的!}

 

书摘:{ 小小的时间统计法变成了生活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的结果,柳比歇夫的时间多了一倍。}

 

书摘:{ 他的时间不是取得成就的时间。他摆脱了赶过别人,夺取第一,超越什么,获得什么……的愿望。他热爱时间,珍惜时间,不是把它当作工具,而是把它看成是进行创造的条件。}

 

[在常人看来,柳比歇夫的一生,是奇特的一生。但在柳比歇夫他本人看来,他把一生中奇特的现象看成是自然现象。]

 

[人终其一生,都摆脱不了死亡。而我们要做的,用书中的话就是“怎么生活得更好”。]

posted @ 2010-10-27 20:34  jeff_nie  阅读(285)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