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

     

     科举有县试 乡试 和会试三级.

     县试:是科举的首试,试多在二月。考生无年龄和出身家财限制,下至几岁的稚童,上到白发老者都可以报名,故又称“童子试”。廪生是县试已中的生员。县试获中的生员称进学,分三个等级,一等前列的叫廪膳 (廪生),次的叫增生,再次的叫附学(附生),廪本是国家粮仓,膳是膳食,顾名思义廪膳每年可领取少量生活补助费用。廪生增生附生统称“生员”。 (秀才、相公)县试中了也非一考定终身,每年要参加岁考

 

     乡试: 县试得中(秀才、相公)可参加由省里举持乡试。乡试在省城贡院里举行,三年一次,乡试之年人称大比之年 

   于八月在京城及各省省城的贡院内举行,亦称“秋闱”。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 

     乡试中的叫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举人叫解元,唐伯虎郑板桥都中过解元,乡试一到五名称五经魁首 乡试不中,按清制,每年由州府选拔两名,各县选一名生员,经提督学政考试认可,也可以入国子监肄业成为监生,这叫拔贡又叫岁贡。 
     乡试的正式录取红榜外还有一张副榜,上列备取人名。副榜上的人也可以进入国子监,叫副贡。当了贡生就可通过其他途径入仕。副榜的人得不到补正,还可以参加下次的乡试。由于先人的功劳,也可以进入国子监肄业,这叫荫贡。经皇帝特准,或皇室大典,或先贤功臣后裔恩准而入监叫恩贡。只要是生员,即是没有先人的功劳,援例捐纳(出钱)同样可以进国子监,这叫例贡,但是这不算正途。

    会试: 乡试中举(举人)可以参加次年由中央政府礼部主持的会试

     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三月举行,所以也叫春闱,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又称中式进士),第一名叫会元四月十五张榜于礼部大堂前,此时正是杏花烂漫的时节,故此榜又叫杏榜

     殿试:是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皇帝亲临殿廷, 也叫“廷试”、“廷对“,是给进士划分名次的考试。

     放榜时,因用黄纸书写,故而称黄甲、金榜。多由皇帝点定,俗称皇榜。在清代,文科大金榜张挂于东长安门,武科大金榜张挂于西长安门,三天后收回宫中。

     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授从六品)、榜眼(正七品)、探花(授正七品)二甲十七名进士出身(授正七品)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八十名同进士出身(授正八品)

     能够一身兼解元、会元、状元的,就是“连中三元”

 





 

posted @ 2008-09-24 23:19  jcss  阅读(720)  评论(0编辑  收藏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