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17. 半有序排列
给你一个下标从 0 开始、长度为 n 的整数排列 nums 。
如果排列的第一个数字等于 1 且最后一个数字等于 n ,则称其为 半有序排列 。你可以执行多次下述操作,直到将 nums 变成一个 半有序排列 :
选择 nums 中相邻的两个元素,然后交换它们。
返回使 nums 变成 半有序排列 所需的最小操作次数。
排列 是一个长度为 n 的整数序列,其中包含从 1 到 n 的每个数字恰好一次。
示例 1:
输入:nums = [2,1,4,3]
输出:2
解释:可以依次执行下述操作得到半有序排列:
1 - 交换下标 0 和下标 1 对应元素。排列变为 [1,2,4,3] 。
2 - 交换下标 2 和下标 3 对应元素。排列变为 [1,2,3,4] 。
可以证明,要让 nums 成为半有序排列,不存在执行操作少于 2 次的方案。
示例 2:
输入:nums = [2,4,1,3]
输出:3
解释:
可以依次执行下述操作得到半有序排列:
1 - 交换下标 1 和下标 2 对应元素。排列变为 [2,1,4,3] 。
2 - 交换下标 0 和下标 1 对应元素。排列变为 [1,2,4,3] 。
3 - 交换下标 2 和下标 3 对应元素。排列变为 [1,2,3,4] 。
可以证明,要让 nums 成为半有序排列,不存在执行操作少于 3 次的方案。
示例 3:
输入:nums = [1,3,4,2,5]
输出:0
解释:这个排列已经是一个半有序排列,无需执行任何操作。
提示:
2 <= nums.length == n <= 50
1 <= nums[i] <= 50
nums 是一个 排列
解题思路:
1.初始化变量:获取数组长度 n,并初始化两个变量 index1 和 index2 分别用于存储数组中值为 1 和 n 的索引。
2.遍历数组:通过一个 for 循环遍历数组,找到值为 1 和 n 的元素的索引。
3.计算结果:根据 index1 和 index2 的相对位置,计算并返回一个整数值 res。
详细解释
1.初始化变量:
n:数组的长度。
index1 和 index2:分别初始化为 -1,用于存储值为 1 和 n 的索引。
2.遍历数组:
使用 for 循环遍历数组 nums。
在每次迭代中,检查当前元素是否为 1 或 n,并相应地更新 index1 和 index2。
3.计算结果:
根据 index1 和 index2 的相对位置,计算结果 res。
如果 index1 大于 index2,则 res 等于 index1 + (n - index2 - 2)。
否则,res 等于 index1 + (n - index2 - 1)。
4.返回结果:
返回计算得到的 res 值。
完整代码:
class Solution {
/**
* 计算半有序排列的最小操作次数
* 半有序排列定义为数组中1和n(数组长度)的位置满足一定条件的排列
* 此函数旨在通过最少的操作次数将数组转换为半有序排列
* 操作定义为:选择任意两个元素并交换它们的位置
*
* @param nums 一个包含从1到n的整数的数组,其中n是数组的长度
* @return 返回达到半有序排列所需的最小操作次数
*/
public int semiOrderedPermutation(int[] nums) {
// 获取数组长度
int n = nums.length;
// 初始化1的位置索引
int index1 = -1;
// 初始化n的位置索引
int index2 = -1;
// 遍历数组,寻找1和n的位置
for (int i = 0; i < n; i++) {
if (nums[i] == 1) {
index1 = i;
}
if (nums[i] == n) {
index2 = i;
}
}
// 初始化操作次数
int res = 0;
// 根据1和n的位置关系,计算最小操作次数
if (index1 > index2) {
// 如果1的位置在n之后,计算相应操作次数
res += index1 + (n - index2 - 2);
} else {
// 如果1的位置在n之前,计算相应操作次数
res += index1 + (n - index2 - 1);
}
// 返回操作次数
return res;
}
}